您的位置: 首页 > 百科 > 口腔科

1口腔科根管治疗编辑本段

根管治疗

口腔科根管治疗

  适应证:牙髓坏死或坏疽、慢性根尖周炎、牙髓牙周综合征、有系统性疾病不宜拔牙而又需要治疗或暂时保留患牙者。  手术方法与步骤:1.根管预备 :包括揭髓顶,进入髓腔, 清理坏死组织,扩大根管,冲洗及测量牙齿长度等。2.根管消毒:常用的是药物消毒,以醛和酚类最常用。3.根管充填:封消毒药物3-5天后,如无症状,则行根管充填术。常用充填材料为固体加糊剂。固体为牙胶尖,常用糊剂为氧化锌丁香油水门汀。

本段由"郴州雪梅口腔"编辑

2口腔科牙齿再植术编辑本段

牙齿再植术

口腔科牙齿再植术

  适应证:根管不通无法进行常规根管治疗术或根管治疗术失败而不能重新治疗者。由于根尖病变严重,不能采用根尖刮治、根尖切除或倒充填术。前牙意外脱出及错拔的牙齿。  手术方法:1.按拔牙常规拔下患牙。2.刮净牙槽窝内病理组织,纱布咬紧。3.用浸以生理盐水的纱布包裹牙根在体外做根管治疗,根管充填。4.去净根尖病理组织,尽量保留健康牙周组织。5.将患牙置入抗生素液内浸泡数分钟,有条件者再置-40℃水箱内脱敏。6.按拔出方向将牙放回牙槽窝内,注意其应有的正常咬合位置,结扎固定。或让病人咬紧,也可以不固定。  术后处理:酌情给镇痛消炎药物或免疫遏制剂。2-4周内,尽可能不用患侧咀嚼。1-2个月后拆除结扎钢丝,调合。定期检查牙松动度,x线检查愈合情况。

本段由"郴州雪梅口腔"编辑

3口腔科牙龈切除术编辑本段

牙龈切除术

口腔科牙龈切除术

  适应证:牙龈肥大、增生,有假性牙周袋存在,或龈边缘肥厚、不整齐,经基础治疗后,未能恢复正常形态者。腭侧浅、中度牙周袋(骨上袋)。 累及根分叉的牙周袋,有足够附着龈。位置偏近冠方的慢性牙周脓肿。5.第三磨牙颌面龈瓣覆盖,能萌出并有对颌关系者。备洞或冠桥修复时龈组织覆盖过多,影响充填或修复时。

  非适应证:牙周袋过深,超过膜龈联合时。伴有骨下袋而需作骨修整时。

本段由"郴州雪梅口腔"编辑

4口腔科常用药物编辑本段

常用药物

口腔科常用药物

  口腔科局部牙龈和黏膜的涂拭药物

  适用于口疮和口腔溃疡。可局部涂用。

  用于牙本质过敏的局部脱敏药物

  氨硝酸银:适用牙齿敏感症,将之涂擦敏感区后以丁香油还原。配方为:硝酸银3克溶于1毫升蒸馏水中,徐徐滴入氨水,俟黑色沉淀溶解为无色液体后过滤置有色瓶中备用。

  氟化钠糊剂:适用牙齿敏感症,可直接涂擦于敏感区。配方为:氟化钠,白陶土,甘油等量,先将前二者研细混多,再加入甘油制成糊剂。

本段由"郴州雪梅口腔"编辑

5口腔科念珠菌病编辑本段

念珠菌病

口腔科念珠菌病

  概述

  此菌呈卵圆形,有芽孢及细胞发芽伸长而形成的假菌丝。念珠菌对热的抵抗力不强,加热至60℃1小时后即可死亡。但对干燥、日光、紫外线及化学制剂等抵抗力较强。

  念珠菌 Candida Albicans

  拉丁文名 :Nostoc

  念珠菌是真菌中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又称假丝酵母。它常寄生于人的皮肤、口腔、阴道和肠粘膜等处,当机体免疫机能低下或正常寄居部位的微生态环境失调,容易引起念珠菌病。念珠菌可引起皮肤粘膜浅层或全身系统性感染,感染不同部位可引起不同的疾患,除皮肤念珠菌病外,还有念珠菌性口腔炎、阴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脑膜炎、菌血症和胆道感染等。

  病理

  1、妊娠糖尿病、外阴损伤或浸渍:在妊娠期间细胞间的免疫力或糖代谢改变,或阴道上皮糖储存丰富,有利于外阴炎的发生。糖尿病患者血液组织中含糖极高,也易发生念珠菌感染发生念珠菌性外阴炎。

  2、口服避孕药及抗生素等免疫遏制时都易促使念珠菌性外阴炎的发生:口服肾上腺皮质激素可降低机体的免疫力或改变糖代谢。长期应用抗生素可能遏制肠道或皮肤的其他细菌而导致念珠菌活跃。

   在DYMD系统的位置

  临床真菌按其所致疾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分类,DYMD系统(皮肤真菌、酵母菌、真菌)这一分类模式已得到公认,是以组织发生学、生理学及形态学特征为基础,将真菌分类为类酵母菌和丝状真菌,又进一步按其组织亲和性分别将它们分为皮肤真菌和真菌。对妇产科医生来说,不同种类的真菌医学相关性大不相同,迄今未发现由真菌引起的妇科疾患,由皮肤真菌引起的外阴及其周围的皮肤感染也极少见。

  妇产科临床所见的真菌感染大多为白假丝酵母菌属的酵母菌所致。

  阴道内定居的酵母菌有白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蔷薇色假丝酵母菌、酿酒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季以蒙假丝酵母菌等。

  引起人类假丝酵母菌病主要是白假丝酵母菌,占80%~90%,已鉴别有200多种白色假丝酵母菌,所有菌株似乎均具有寄居或引起阴道炎的同等能力。随着时代的变迁,假丝酵母菌耐药的增加,其菌种发生改变,白假丝酵母菌在外阴阴道炎中的比例有所下降,而其他假丝酵母菌所致的外阴阴道炎增加。

  所以,妇产科学中原称的白假丝酵母菌外阴阴道炎似太一定和肯定,目前称为假丝酵母菌外阴阴道炎为宜,但菌种仍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

  生殖器念珠菌病的治疗

  (一)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CC)

  主要是局部用药,咪唑类抗真菌药比制霉菌素效果好。经咪唑类抗真菌药治后,80%-90%的患者症状消失,念珠菌培养阴性。

  1.3%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外阴阴道或1:5000龙胆紫溶液灌注阴道,每日1-2次。

  2.制霉菌素栓剂或咪唑类抗真菌药栓剂,如克霉唑,咪康唑,益康唑,布康唑,每晚一枚,塞入阴道深处,共1-2周。

  3.外阴炎可外涂咪唑类抗真菌制剂,如克霉唑霜,咪康唑霜,益康唑霜,酮康唑霜或联苯苄唑霜等。

  4.如上述方法治疗效果欠佳时可内服下列药物:①酮康唑,每日400mg,共5天;②氟康唑150mg单剂量一次口服;③伊曲康唑200mg,每日2次(一日疗法)或200mg每日一次,连服3天。

  (二)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

  临床上较为常见,虽然可找出某些诱因,但是流行性和影响客观存在发病的因素还不清楚。目前尚无较好治疗方案。然而,预防或维持系统性抗真菌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RVVC的复发率。所有RVVC病例在开始维持治疗前应作培养证实。

  1.伊曲康唑,口服,月经第1日200mg,共连续应用6个月经周期,然后200mg,3日疗程。

  2.酮康唑,口服,每日100mg,共6个月。

  (三)念珠菌性龟头炎

  用生理盐水或0.1%雷佛奴尔溶液冲洗皮损处,每日2-3次。冲洗后外涂1%-2%龙胆紫液或上述咪唑类霜剂。包皮过长者治愈后应做包皮环切术以防复发。并发尿道炎者可内服酮康唑、氟康唑或曲康唑。

本段由"北京466医院"编辑

““口腔科””英文释义:

此英文释义还没有添加

求医百科中的词条正文与判断内容均由用户提供,不代表求医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如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06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口腔科词条统计

编辑总次数:32

最新编辑时间:2018-04-26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口腔科根管治疗
2口腔科牙齿再植术
3口腔科牙龈切除术
4口腔科常用药物
5口腔科念珠菌病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