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创建词条目录

1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基本信息编辑本段

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基本信息

  地塞米松为糖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有抗炎、抗过敏和免疫遏制作用。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4022121,

  有效期:18个月

  曾用名:的确当滴眼液

  本品为硫酸新霉素和地塞米松磷酸钠的等渗溶液,含新霉素应为标示量的90.0%~120.0%,含地塞米松磷酸钠(C22H28FNa2O8P)应为标示量的90.0%~115.0%。

  【处方】硫酸新霉素(以新霉素计)3.5g、地塞米松磷酸钠1.0g、枸橼酸钠4.0g、硼砂5.0g、肌苷1.0g、聚山梨酯-802.0g、苯扎溴铵0.2g、亚硫酸氢钠3.2g、氯化钠2.2g制成1000ml

  【性状】本品为无色或淡黄色的澄明液体。

本段由"ganlan"编辑

2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适应症编辑本段

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适应症

  用于急、慢性结膜炎、角膜炎、虹膜炎、巩膜炎等。

  滴眼。一次 2-3滴 , 一日 4-8 次。或遵医嘱 .

  不良反应:本品含地塞米松 , 长期频繁用药可引起青光眼白内障、真菌性眼睑炎。

  禁忌:

  1. 对本品任何成份过敏者禁用。

  2. 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禁用。

  3.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禁用。

本段由"ganlan"编辑

3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注意事项编辑本段

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注意事项

  1. 化脓性角膜溃疡的恢复期在医生指导下慎用。

  2. 长期滴用可致眼内压增高或青光眼 , 后者可损害视神经 , 视野缺损和视力损害。并可致晶状体后囊下浑浊的白内障

  3. 长期滴用可能导致真菌感染。

  4. 角膜、巩膜溃疡者可能引起穿孔。每支 6 毫升。480支/件,遮光 , 密闭 , 在凉暗处保存。

本段由"ganlan"编辑

4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产品鉴别编辑本段

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产品鉴别

  (1)取本品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新霉素对照品,加水制成每1ml中含3.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国内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Ⅴ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薄层板(硅胶1.5g用0.2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6ml调浆制板)上,以甲醇-醋酸乙酯-丙酮-8.8%醋酸铵溶液(25∶15∶10∶40)为展开剂,展开后,晾干,在110℃干燥20分钟,趁热喷以10%次氯酸钠溶液,将薄层板于通风处冷却片刻,再喷碘化钾淀粉溶液(0.5%淀粉溶液100ml中含碘化钾0.5g),立即检视。供试品溶液所显主斑点的颜色和位置应与新霉素对照品溶液的主斑点相同。

  (2)取本品适量,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滤过,滤液再置水浴上蒸干,加甲醇制成每1ml中含地塞米松磷酸钠2.5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地塞米松磷酸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国内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Ⅴ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醋酐-水(3∶1∶1)为展开剂,展开后,晾干,喷以10%的(V/V)硫酸乙醇溶液,在120℃加热10分钟,放冷,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溶液所显主斑点的颜色和位置应与地塞米松磷酸钠对照品溶液的主斑点相同。

本段由"ganlan"编辑

5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含量测定编辑本段

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含量测定

  新霉素精密量取本品适量,加灭菌水制成每1ml中约含1000单位的溶液,照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国内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ⅪA)测定。1000新霉素单位相当于1mg的新霉素。地塞米松磷酸钠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经100℃减压干燥至恒重的地塞米松磷酸钠对照品25mg,置1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地塞米松磷酸钠25mg),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测定法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3ml,分别置10ml量瓶中,各精密加入异烟肼溶液(取异烟肼0.5g,加盐酸0.62ml,加水溶解并稀释成100ml,临用新配)5ml,摇匀,加水至刻度,摇匀,置沸水浴中加热30分钟,放冷至室温。照分光光度法(国内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ⅣA),用异烟肼溶液作空白,立即在420nm的波长处分别测定吸收度,计算。

本段由"ganlan"编辑

词条统计

编辑总次数:8

最新编辑时间:2017-01-12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基本信息
2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适应症
3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注意事项
4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产品鉴别
5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含量测定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