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药品 > 外用药

外用药创建词条目录

1外用药概述编辑本段

外用药概述

  凡在体表或某些粘膜部位应用,具有杀虫止痒、消肿散结、化腐排脓、生肌收口、收敛止血的一些药物,称为外用药。

  以外用为主,通过与体表局部直接接触而起治疗作用的药物。其中一部分专供外用,一部分兼可内服;其他各类许多以内服为主的药物则亦兼作外用。外用药可根据病情需要用不同的剂型和不同的给药方法。

  外治方药:膏、丹、水、酒、散、药线(药丁)等剂型,对患部直接用药。

  用法包括:膏贴、涂、敷、掺、熏、洗、浸、浴、点眼、灌耳、滴鼻、吹喉及药丁插入瘘管等。

本段由""编辑

2外用药功用编辑本段

外用药功用

  外用药分别具有解毒消肿、提脓拔毒、祛腐平胬、生肌收口、止血、杀虫、止痒、发泡等作用。部分药物往往同时具有上述某几种功能;有些药物还具有补火壮阳、祛风通络、泻下通滞、散瘀定痛、破结消癥、消痰定喘、镇惊、截疟、开窍等内治作用。

本段由""编辑

3外用药现代药理研究编辑本段

外用药现代药理研究

  1、杀灭病原体作用:即所谓杀虫。如硫黄能抗真菌、杀疥虫;黄连、苦参、蛇床子及雄 黄桃仁膏等有抗滴虫作用。

  2、抗菌、抗病毒作用:近年曾对抗菌、抗真菌及抗病毒的中药作了大量的筛选,发现青黛、明矾、雄黄、轻粉、白降丹、胆矾、硼砂对金葡菌等常见化脓菌有抗菌作用。枯矾、五倍子、化毒散、生肌散、八宝生肌散、四黄素等,对绿脓杆菌有效。成药红升丹的抗菌作用很强,能消结散肿。雄黄、明矾、羊胆、大蒜、狼毒、猫眼草、白芥子、结核散、胆汁、黄连素、蛇床子、儿茶、硼砂、甘松等,均有抗结核杆菌作用。血竭、水银、轻粉、硼砂、密陀僧、梅片、潮脑、白矾、枯矾以及一些中药的酒与醋浸剂、黄藤生物碱、土槿皮苯浸膏均有抗真菌作用。紫草硼酸滴眼剂有显著的遏制单疮病毒的作用,可治疗病毒性角膜炎。此外,水银、轻粉有抗螺旋体作用。

  药物试管内的抗菌试验结果,大部分与临床疗效一致,有人认为结果符合的占67%,不符合的有33%,而低度抗菌作用药物也可能在临床上有良好疗效。体外玻器内进行的抗菌实验结果,对外用药来说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3、局部刺激作用:有些外用药对皮肤粘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使用药部位发红和充血。如接触时间较长或药物本身有较强的刺激性,可能起疱,甚至生脓疱,动物皮肤对中药的原发性刺激反应,也可造成实验性皮炎,如巴豆油皮炎。薄荷脑、樟脑、桉叶油等可刺激皮肤冷觉感受器,局部皮肤有清凉感,还可影响肌肉、关节,减轻深部炎症和疼痛。轻粉刺激口腔粘膜,可致溃疡。白降丹并对局部皮肤可致发疱;斑蝥能发疮引赤,刺激性很强。

  4、收敛止血作用:收敛药与创面或粘膜接触时,能使表层细胞的蛋白质凝固,形成保 护膜,使局部免受刺激,且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充血,又可减少渗出。如明矾、铅粉、儿茶、五倍子、炉甘石等。已报道明矾有强大的收敛作用,应用于子宫脱垂、直肠脱出及内痔、痔核等。儿茶含大量儿茶鞣质,五倍子含鞣质60%左右,广泛用于收敛止血。有的膏药还可使瘢痕软化。地榆炭油剂可用于某些严重表皮剥脱性皮肤病。

  5、促进骨折愈合作用:中医对跌打、损伤的治疗,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如消肿膏治疗软组织损伤;扭伤粉有治疗扭伤的作用。现代实验也研究了中药的促骨折愈合作用。生肌象皮膏对感染骨折动物模型实验证明,骨的肉芽岛及皮岛生长较对照组快而多,且有增强 机体抗感染能力,促进细胞增生及分化,增加局部血循环,促进瘢痕组织软化吸收等作用。

  6、保护及润滑皮肤作用:保护皮肤和粘膜的发炎或溃疡面,常用一些不易吸收的粉 末,在用药部位不被溶解,但能从组织或炎症部位吸取水分,形成一层薄膜,从而减轻炎症,如滑石粉、炉甘石等,称保护药。尚有一些缓和性的油脂类药物,可软化滋润皮肤,不易被吸收,常用作赋形药以延长其他药的作用,如花生油、胡麻油、猪脂、蜂蜡等,称为润肤药。蜂蜜,不但能润护皮肤,治疗烧伤、冻伤、乳头裂,且对粘膜有润滑作用,能治疗便秘、蛔虫性肠梗阻。黄丹调涂可用于皮肤皲裂。

  7、局部麻醉作用:外用麻药,古书曾有记载,如蟾酥、细辛等具有表面麻醉作用。

  8、其他作用:有的外用药可治疣类、斑秃、皮肤癌及银屑病等。

本段由""编辑

4外用药分类编辑本段

外用药分类

  外用药由于性能不同,而有不同的用途。

  1、杀虫止痒药:如硫黄、明矾、轻粉、冰片、樟脑、蛇床子、土槿外用药皮、炉甘石等,用于疥癣、湿疹、痒疹等皮肤病。

  2、有消肿散结药:如黄连、黄柏、大黄、腰黄、丁香、蟾酥、麝香、芙蓉叶等,用于疮疡初起,焮肿热痛。

  3、有化腐排脓药:如轻粉、升丹、朱砂、硼砂、雄黄、冰片等,用于疮疡已溃,脓腐较多。

  4、有生肌收口药:如朱砂、珍珠、琥珀、龙骨、血竭、冰片、炉甘石等,用于疮疡已溃,脓汁将尽,疮口未收者。

  5、有收敛护肤药:如明矾、石灰、虎杖、地榆、象皮、龙骨、牡蛎、炉甘石、赤石脂、密陀僧、五倍子、海螵蛸、滑石、蜂蜜、麻油等,用于收敛,止血,润滑,护肤。

本段由""编辑

5外用药适应症编辑本段

外用药适应症

  外用药主要用于痈疽疮毒、瘰疬、疥癣、外伤、蛇虫咬伤、烫伤及五官疾患等。根据其不同功用,可将外用药分为消肿解毒药、排脓祛腐药、止血生肌药、燥湿杀虫止痒药及发泡药5类。

  1、消肿解毒药。能消散肿毒,用于各种疮疡初起、肿势局限而未溃破者,以及蛇虫咬伤者。常用的消肿解毒药有木芙蓉叶、蓖麻籽、露蜂房等。

  2、排脓祛腐药。能提脓拔毒、化腐蚀疮,促使疮疡内蓄脓毒早日排出、腐肉迅速脱落。用于疮疡脓成未溃,或瘰疬、结核、恶疮溃后脓毒未尽、腐肉不脱、胬肉突出、死肌、瘘管、窦道以及赘疣、息肉等。常用的排脓祛腐药有升药、降药、铅丹、砒石、硇砂、斑蝥等。

  3、止血生肌药。能制止出血,促进新肉生长,加速疮口愈合。用于各种外伤出血,疮疡溃后腐肉已脱、脓水将尽之时,以及疮口久不收口者。常用的止血生肌药有儿茶、血竭、象皮等。

  4、燥湿杀虫止痒药。能使皮肤溃疡及湿疹局部减少滋水渗出,还有防腐、杀虫、止痒之功。用于湿毒、湿疹浸淫不已,疮面糜烂、滋水渗出较多,以及疥疮、顽癣、瘾疹瘙痒等。常用的燥湿杀虫止痒药有蛇床子、木槿皮、松花粉、炉甘石、硼砂、白矾、硫黄、雄黄、密陀僧、轻粉等。

  5、发泡药。能通过敷贴患处或穴位,使局部皮肤灼热疼痛,出现水泡。用于疟疾、哮喘、急性黄疸等。常用的发泡药主要为毛茛。

本段由""编辑

6外用药用药注意事项编辑本段

外用药用药注意事项

  外用药多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制剂时应严格遵照一定的法度,以保证用药安全。毒药应谨慎使用,剂量不宜过大,尤其是剧毒药物,如水银、砒石、轻粉、斑蝥等,必须严格掌握剂量。对于创面过大的局部病变,药量亦不宜过多,以防因吸收过量而中毒。同时,还必须避免连续用药,以防蓄积中毒。一些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不宜在头面、五官、黏膜、会阴等处应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或其他损害。

  如水银、轻粉、银硃、铅丹、密陀僧、砒石、升丹、白降丹等,均不可内服,也不可撒布创面或溃疡面;有的也不能用油脂调涂,以防吸收中毒。个别外用药还可引起变态反应,如中药补骨脂成分制斑素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本段由""编辑

7外用药中草男露编辑本段

外用药中草男露

 

 中草男露简介

中草男露是一款延时喷剂,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少数几家得到国家正式批准生产的。其主要功能是延时,其次还有增加快感、调节夫妻生活的作用!

中草男露成分
丁香、海螵蛸、五味子、细辛等中药成分。海螵蛸:有效达到补肾固精,主治肾虚阳痿.梦遗滑精等。五味子:五味子含有丰富的有机酸、维生素,能益气强肝、增进细胞排除废物的效率、供应更多氧气、营造和运用能量。
 
中草男露主要功效
1、延长时间、平均延时25分钟
2、增加快感,不再是传统的麻醉剂
3、遏制细菌、让性福的生活从此变得安全
4、和谐生活、让夫妻生活更加完好
 
中草男露用法用量
提前30-40分钟,外用,将中草男露对准阴茎龟头及冠状沟部位喷2-3下(用药量与使用效果密切相关,在此范围内,根据自身敏感度调整用量,找到最适合自身用量),使药液均匀涂抹分布于龟头及冠状沟部位(可用手指涂抹均匀,勿触及尿道口)。一瓶大概可使用60至100次左右。中草男露喷涂后,约5分钟后可以洗浴,不影响效果,会更舒适,喷涂后30分钟至3小时内有效
 
中草男露适用人群
1、勃起时间短,少于30分钟的男性。
2、纵欲过度或者频繁手淫的男性。  
3、性欲减退、对性刺激不敏感的男性。
4、工作压力大,熬夜、酗酒的男性。
5、出虚汗、腿发软、四肢发抖的男性。
6、渴望体验和谐性爱的成年男性。  
7、吃西药怕副作用伤害身体的男性。
8、长期中药补肾但效果不明显的男性。
 
注意事项
1、中草男露药力威猛,效果显著,初用者喷少量至有效舒适为益。
2、用量过多,如有不适,4小时后自行消失。
3、喷涂部位皮肤破损者禁用。
4、皮肤破损不宜使用,避免接触眼睛、口、鼻。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请将本品放置到儿童不能接触地方。
 
存储方法
阴凉、避光、干燥处保存,勿压。
 
生产批号
鲁卫消证字 (2005) 第 0033 号。
<!-- 词条关系 --><!-- first, we try to get relations from local cache --><!-- when local cache is not hit. We invoke service try to get it. --><!-- not cached, try again. It may ok now after a short while --><!-- no result, show nothing -->

本段由"zcnl"编辑

词条统计

编辑总次数:8

最新编辑时间:2017-01-12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外用药概述
2外用药功用
3外用药现代药理研究
4外用药分类
5外用药适应症
6外用药用药注意事项
7外用药中草男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