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2. 哮喘、鼻息肉综合征、对阿司匹林和其他解热镇痛药过敏者禁用。
3. 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溃疡病活动期患者禁用。
该药品中阿司匹林能遏制前列腺素合成,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维生素C能增强机体抵抗力。该药品在小肠中崩解吸收,对胃刺激小。
1. 该药品不宜与抗凝血药(如双香豆素、肝素)及溶栓药(链激酶)同用。
2. 抗酸药如碳酸氢钠等可增加该药品自尿中的排泄,使血药浓度下降,不宜同用。
3. 该药品与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等)同用,可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
4. 该药品可加强口服降糖药及甲氨蝶呤的作用,不应同用。
5.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 该药品为对症治疗药,用于解热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用于止痛不超过5天,症状未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 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如某些复方抗感冒药)。
3. 必须整片吞服,不得碾碎或溶解后服用。
4. 年老体弱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5. 服用该药品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
6. 痛风、肝肾功能减退、心功能不全、鼻出血、月经过多以及有溶血性贫血史的患者慎用。
7. 发热伴脱水的患儿慎用。
8. 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9. 对该药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10. 该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1. 请将该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该药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 较常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胃肠道反应。
2. 较少见或罕见的有
(1)胃肠道出血或溃疡,表现为血性或柏油样便,胃部剧痛或呕吐血性或咖啡样物,多见于大剂量服药患者。
(2)支气管痉挛性过敏反应,表现为呼吸困难或哮喘。
(3)皮肤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等。
(4)血尿、眩晕和肝脏损害。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