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建议本品与阿斯匹林同时服用,以免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
2.合并使用华法令和非甾体抗炎药会增加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3.非甾体抗炎药会竞争性地遏制氨甲喋呤在肾脏的积聚,从而可能会增加氨甲喋呤的毒性;
4.非甾体抗炎药会削弱ACE遏制剂的抗高血压作用;
5.利尿剂在与非甾体抗炎药合并使用时,应仔细观察患者是否有肾衰迹象;
6.锂:非甾体抗炎药物遏制肾前列腺素的合成,使用此类药物会导致血浆中锂离子水平增高,肾锂离子清除降低。
7.环孢霉素、地高辛:由于非甾体抗炎药过对肾前列腺素的作用,导致这些药物的排泄改变,血清中环孢霉素和地高辛的水平升高,毒性增加。与环孢霉素相关的中毒性肾损害也可能增加。
8.保泰松会导致游离的依托度酸增加(大约80%)。不建议二者同时使用。
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妊娠晚期不建议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因为该类药物会导致胎儿动脉导管早闭。尚不清楚本品是否通过乳汁分泌。应当根据本品对母亲治疗的重要性来决定是停止服药还是停止哺乳。
2.儿童用药
本品在儿童中使用的有效和安全性尚未建立。
3.老年患者用药
临床试验显示,依托度酸在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体内的清除率降低约15%。在这些研究中年龄对本药的半衰期和蛋白结合率没有影响,没有出现药物蓄积。从药代动力学参数来看,通常没有必要调整老年人的用药剂量,但是由于老年人对本药的抗前列腺素作用较年轻病人更敏感,为此对老年人的用药 剂量可能仍需调整。
1.有溃疡病或者消化道出血病史者使用时应十分小心,尽可能缩短治疗周期,并使用最小有效剂量。
2.有阿斯匹林过敏的患者禁用本品。以往未使用过非甾体抗炎药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一旦过敏情况出现,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3.以往有肾脏疾病的患者应慎用本品。患有晚期肾脏疾病的患者不建议使用本品。
4.肝功能异常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评估是否有严重肝脏反应,一旦出现,立即停止使用本品。
5.严重脱水的患者慎用本品。建议首先补充水分再开始使用本品。
6.患有体液潴留、高血压以及心力衰竭的患者慎用本品。
7.有哮喘病史的患者慎用本品。
1.已知对依托度酸过敏者;
2.活动期消化性溃疡;
3.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时曾出现过胃肠道溃疡穿孔或出血者;
4.服用阿斯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发生过支气管哮喘、荨麻疹或其他变态反应者。
在临床对照研究中1552名患者使用了本品。研究周期为至少4周,日服用剂量400mg到1200mg。以下副反应发生率根据使用本品治疗的前30天内的发生率为基础。累积的副反应发生率会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显著增加。偶见不良反应(发生率1%~10%),包括:上腹疼痛、便秘、腹泻、消化不良、胃胀、胃炎、黑便、恶心、呕吐,肾功能异常,头晕、头痛、感染、皮疹、贫血、水肿、高血压、咽炎、鼻炎、虚弱、肝转氨酶升高、出血时间延长、瘙痒、耳鸣。
全身症状:过敏反应、类过敏反应、胸痛、胸闷;
心血管系统:充血性心力衰竭、面色潮红、高血压、心悸、晕厥、血管炎;
消化系统:厌食、口干、十二指肠炎、肝功能异常甚至肝功能衰竭、结肠炎、嗳气、胰腺炎、消化性溃疡、口腔炎、口渴;
血液及淋巴系统:贫血、出血时间延长、瘀斑、全血细胞减少;
代谢和营养:浮肿、尿素氮增高、既往控制良好的糖尿病人血糖升高、血肌酐增高;
神经系统:失眠、嗜睡;
皮肤及附属器:血管性水肿、皮肤血管炎所致紫癜、多形红斑、Steven-Johnson综合征、多汗、荨麻疹、水泡样皮疹;
特殊感觉:畏光、短暂性视觉障碍;
泌尿系统: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功能衰竭、肾乳头状坏死。
口服,推荐起使剂量为400mg到1000mg(1~2.5片),每日一次。应当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寻找最小有效剂量。长期给药过程中,剂量可根据患者的反应调节,最高不超过每日1200mg(3片)。
1.吸收:口服给药吸收良好,依托度酸缓释片中依托度酸的一定生物利用度一般大于80%。口服后依托度酸并没有明显的首过效应。每天一次口服依托度酸缓释片800mg的情况下,给药后大约6小时达到血药峰浓度。
2.分布:依托度酸缓释片的稳态分布容积0.308L/kg。在治疗剂量范围内99%以上的依托度酸与血浆蛋白结合,游离部分少于1%。且血液中依托度酸的总量和游离依托度酸的量与口服剂量成正比。
3.代谢:依托度酸的代谢主要在肝脏进行。代谢物主要包括6-,7-,和8-羟基化依托度酸和依托度酸葡萄糖醛酸苷。单剂量给药后,羟基化依托度酸的浓度不到血清药物总量的10%。若缓慢给药,羟基化依托度酸代谢物在肾功能正常患者的血浆中并不蓄积。羟基化依托度酸代谢物在后续的肾脏排泄中会进一步葡萄糖醛酸化,部分经粪便排除。
4.排泄:口服依托度酸缓释片后的平均清除率为(47±17)L/h/kg。消除半衰期为8.4小时。大约1%的药物以原形从尿中排除。大约72%的剂量以母药加代谢物的形式通过尿液排出,其中:依托度酸原形物占1%,葡萄糖醛酸结合的依托度酸占13%,羟基化代谢物占5%,羟基化的葡萄糖醛酸化代谢产物占20%,未确定代谢物占33%。另有大约16%的剂量由粪便排出。
5.食物影响:口服本品后3~12小时达到血药峰浓度,摄入食物可以使血药浓度很快升高,服药后达峰时间为1.5~6小时。高脂饮食可以使峰浓度明显增加。
药理作用:依托度酸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在动物模型上具抗炎、止痛和解热作用。同其它非甾体抗炎药一样,对依托度酸的作用机制还不完全了解,可能与遏制前列腺素合成酶有关。
毒理研究:重复给药毒性:每天经口给予狗5、25和125mg/kg依托度酸,连续3个月。结果表明,狗连续3个月经口给予依托度酸,主要毒性靶器官为胃肠道(主要表现为呕吐、黑褐色便、腹泻且便中带血,胃肠道有充血和急性炎性病灶、胃和小肠溃疡)和血液系统(主要表现为贫血,网状细胞增多和血小板增多),高剂量组动物血液生化学检查可见总蛋白和血钙降低和乳酸脱氢酶、血钾和甘油三酯升高。严重者出现死亡(高剂量组)。1个月恢复期观察,上述的异常变化消失,最小无毒剂量为每天5mg/kg。
遗传毒性:在体外小鼠淋巴细胞实验及体内小鼠微核试验中,依托度酸未出现致突变作用。但人外周淋巴细胞体外试验表明,依托度酸组(50~200g/ml)和阴性对照组相比,裂隙数目增加(未脱位的染色单体中未染色区域为3.0到5.3%,而空白组为2.0%)。在对照和药物处置组之间没有发现其它的不同。
生殖毒性:依托度酸在口服剂量高达16mg/kg(94mg/m2)时,对雌雄大鼠的生殖能力均无影响,而8mg/kg组着床数目减少。致畸研究中,大鼠每天灌胃给予2~14mg/kg依托度酸(接近人用临床剂量),结果在肢体发育过程中出现多种畸形,包括多趾、少趾、并趾及未骨化的趾骨;在家兔中出现少趾和跖骨联接现象。这些情况发生在2~14mg/kg/天剂量水平,与人临床用量接近。但最初和后来重复的研究中上述畸形发生的频率和剂量分布均没能建立一个清晰的药物或剂量-反应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动物的生殖毒性研究并不总对人类反应有很好的预见性。
致癌性:大、小鼠每天灌胃给予15mg/kg(分别相当于89、45mg/m2)依托度酸,给药时间分别小于2年或18个月,未见致癌作用。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