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创建词条目录

1注射用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注意事项编辑本段

注射用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注意事项

  1.国外上市同类品种的使用中发生过严重的感染(败血症、致死和危及生命的感染),因此,如果患者有反复发作的感染病史或者有易导致感染的潜伏疾病时,在使用本品时应极为慎重。 2.在使用本品过程中患者出现上呼吸道反复感染或有其他明显感染倾向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指导治疗。 3.当发生严重感染如糖尿病继发感染、结核杆菌感染等时,患者应暂停使用本品。 4.在使用本品的过程中,应注意过敏反应的发生,包括血管性水肿、荨麻疹以及其他严重反应,因此,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刻中止本品的治疗,并予适当处理。 5.由于肿瘤坏死因子可调节炎症及细胞免疫反应,因此在使用本品时,应充分考虑到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抗感染及恶性肿瘤的作用。 6.目前尚无接受本品的患者在接种活疫苗后造成传播感染的数据,但在使用本品期间不可接种活疫苗。 7.在同类品种上市后报道中发现有可能导致充血性心衰的病人病情恶化,因此,对于有充血性心衰的患者在使用本品时应极为慎重。

本段由"北京466医院"编辑

2注射用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禁忌编辑本段

注射用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禁忌

  败血症、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对本品或制剂中其他成分过敏者禁用。

本段由"北京466医院"编辑

3注射用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不良反应编辑本段

注射用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是注射部位局部反应,包括轻至中度红斑、搔痒、疼痛和肿胀等,注射部位反应通常发生在开始治疗的第一个月内,在随后的治疗中发生频率降低。注射部位反应平均持续3-5天。其它不良反应包括头痛、眩晕、皮疹、失眠、咳嗽、腹痛、上呼吸道感染、血压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增多、鼻炎、发热、关节酸痛、肌肉酸痛、困倦、面部肿胀、转氨酶升高等。大部分无需处理。 据国外文献报道,同类产品的不良反应还有如下报道: 感染 最常见的感染是上呼吸道感染。在国外一项安慰剂对照实验中,严重感染的发生率没有明显升高。开放性试验中严重感染的发生率和对照试验中的发生率比较也基本相似。发生严重感染的患者除了患有RA外,还合并有其它问题(如糖尿病、充血性心衰、活动性或慢性感染)。国内临床试验中没有发生严重感染的报道。 自身抗体 在国外的临床试验中,接受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的患者中有ANA,抗双链DNA抗体新发阳性的报道,和甲氨蝶呤(MTX)组比较,新发自身抗体无明显差别。但长期应用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影响还不清楚。 恶性肿瘤 国外在接受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的患者中,观察到有极个别淋巴瘤发生,发生率的高低和类风湿关节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另外还有少量其它类型肿瘤发生,最常见的是结肠、乳腺、肺和前列腺肿瘤,发生率和类型同正常人群类似。

本段由"北京466医院"编辑

4注射用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用法用量编辑本段

注射用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用法用量

  皮下注射,注射部位可为大腿、腹部或上臂。成人推荐剂量为每次25mg,每周二次,每次间隔3-4天。注射前用1毫升注射用水溶解,溶解后密闭环境可于2-8℃冷藏72小时。

本段由"北京466医院"编辑

5注射用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适应症编辑本段

注射用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适应症

  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强直性脊柱炎,骨科,皮肤科,风湿免疫科

本段由"北京466医院"编辑

词条统计

编辑总次数:8

最新编辑时间:2017-01-12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注射用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注意事项
2注射用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禁忌
3注射用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不良反应
4注射用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用法用量
5注射用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适应症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