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枢神经遏制药、中枢遏制性抗高血压药(如可乐定、硫酸镁、单胺氧化酶遏制药、三环类抗抑郁药)与本品合用时可使水合氯醛的中枢性遏制作用更明显。
(2)与抗凝血药同用时,抗凝效应减弱,应定期测定凝血酶原时间,以决定抗凝血药用量。
(3)服用水合氯醛后静注呋塞米注射液,可导致出汗,烘热(hotflashes)、血压升高。
因对它的敏感性个体差异较大,剂量上应注意个体化。胃炎及溃疡患者不宜口服,直肠炎和结肠炎的病人不宜灌肠给药。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本品虽能通过胎盘,但在动物或人均尚未遇见致畸。在妊娠期经常服用,新生儿产生撤药综合征。本品能分泌入乳汁,可致婴儿镇静。
1.对胃黏膜有刺激,易引起恶心、呕吐。
2.大剂量能遏制心肌收缩力,缩短心肌不应期,并遏制延髓的呼吸及血管运动中枢。
3.对肝、肾有损害作用。
4.偶有发生过敏性皮疹,荨麻疹。
5.长期服用,可产生依赖性及耐受性,突然停药可引起神经质、幻觉、烦躁、异常兴奋,瞻妄、震颤等严重撤药综合症。
成人常用量:催眠,口服或灌肠0.5~1.0g,睡前一次,口服宜配制成 10%的溶液或胶浆使用,灌肠宜将10%的溶液再稀释1~2倍灌入。镇静:一次0.25g,一日 3次,饭后服用。用于癫癎持续状态,常用10% 溶液20~30ml,稀释1~2倍后一次灌入,方可见效。最大限量一次 2g。
小儿常用量:催眠,一次按体重50mg/kg或按体表面积1.5g/m2,睡前服用,一次最大限量为1g;也可按体重16.7mg/kg或按体表面积500mg/m2,每日3次。
镇静,一次按体重 8mg/kg或按体表面积250mg/m2,最大限量为500mg,每日3次,饭后服用。灌肠,每次按体重25mg/kg。极量每次为1g。
(一)医药用途
水合氯醛可以做催眠药和抗惊厥药,用于失眠烦躁不安及惊厥。
药理毒理
本品为催眠药、抗惊厥药。催眠剂量30分钟内即可诱导入睡,催眠作用温和,不缩短REMS睡眠时间,无明显后遗作用。催眠机理可能与巴比妥类相似,引起近似生理性睡眠,无明显后作用。较大剂量有抗惊厥作用,可用于小儿高热、破伤风及子癎引起的惊厥。大剂量可引起昏迷和麻醉。遏制延髓呼吸及血管运动中枢,导致死亡。曾作为基础麻醉的辅助用药,现已极少应用。
药代动力学
消化道或直肠给药均能迅速吸收, 1小时达高峰,维持4~8小时。脂溶性高,易通过血脑屏障,分布全身各组织。血浆T1/2为7~10小时。在肝脏迅速代谢成为具有活性的三氯乙醇。三氯乙醇的蛋白结合率为35~40%,三氯乙醇T1/2约为4~6小时。口服水合氯醛30分钟内即能入睡,持续时间为4~8小时。三氯乙醇进一步与葡糖醛酸结合而失活,经肾脏排出,无滞后作用与蓄积性。本药可通过胎盘和分泌入乳汁。
适应症
1.治疗失眠,适用于入睡困难的患者。作为催眠药,短期应用有效,连续服用超过两周则无效。
2.麻醉前、手术前、CT及磁共振检查和睡眠脑电图检查前用药,可镇静和解除焦虑,使相应的处理过程比较安全和平稳。
3.抗惊厥,用于癫癎持续状态的治疗,也可用于小儿高热、破伤风及子癎引起的惊厥。
由乙醇在酸性溶液中被氯气氯化得到三氯乙醛。它首先由尤斯图斯·冯·李比希于1832年通过此法制备出来。反应若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则发生卤仿反应,生成氯仿。
4 Cl2 + C2H5OH + H2O → Cl3CCH(OH)2 + 5 HCl
将三氯乙醛、对苯二酚、碳酸钙和碳酸钠混合加热至90℃,减压蒸馏,收集30℃(5.32-10.64kPa)馏分,得精制三氯乙醛。搅拌下缓缓加入0.182倍量的水,至反应液成粥状,静置结晶。过滤,低温干燥,得水合氯醛。
方法名称: 水合氯醛—水合氯醛的测定—中和滴定法
应用范围: 本方法采用滴定法测定水合氯醛中水合氯醛的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水合氯醛。
方法原理: 供试品加水溶解后,精密加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加酚酞指示液数滴,用硫酸滴定液滴定至红色消失,再加铬酸钾指示液,用硝酸银滴定液滴定,自氢氧化钠滴定液的容积(mL)中减去消耗硫酸滴定液的容积(mL),再减去消耗硝酸银滴定液的容积(mL)的2/15。根据滴定液使用量,计算水合氯醛的含量。
试剂:
1. 硫酸滴定液(0.5mol/L)
2. 硝酸银滴定液(0.1mol/L)
3. 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
4. 铬酸钾指示液
5. 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
6. 酚酞指示液
7. 荧光黄指示液
8. 碳酸钙
9. 糊精溶液
10. 基准氯化钠
11. 基准无水碳酸钠
12. 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
仪器设备:
试样制备:
1. 硫酸滴定液(0.5mol/L)
配制:取硫酸30mL,缓缓注入适量水中,冷却至室温,加水稀释至1000mL,摇匀。
标定:取在270~30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无水碳酸钠约1.5g,精密称定,加水50mL使溶解,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10滴,用本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转变为紫红色时,煮沸2分钟,冷却至室温,继续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紫色。每1mL硫酸滴定液(0.5mol/L)相当于53.00mg的无水碳酸钠。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无水碳酸钠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
2. 硝酸银滴定液(0.1mol/L)
配制:取硝酸银17.5g,加水适量使溶解成1000mL,摇匀.
标定:取在11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氯化钠0.2g,精密称定,加水50mL使溶解,再加糊精溶液(1→50)5mL,碳酸钙0.1g与荧光黄指示液8滴, 用本液滴定至浑浊液由黄绿色变为紫红色,每1mL硝酸银滴定液(0.1mol/L)相当于5.844mg的氯化钠,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氯化钠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
3. 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
配制:取氢氧化钠适量,加水振摇使溶解成饱和溶液,冷却后,置聚乙烯塑料瓶中,静置数日,澄清后备用。取澄清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56mL,加新沸过的冷水使成1000mL,摇匀。
标定: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约6g,精密称定,加新沸过的冷水50mL,振摇,使其尽量溶解,加酚酞指示液2滴,用本液滴定,在接近终点时,应使邻苯二甲酸氢钾完全溶解,滴定至溶液显粉红色。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相当于204.2mg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邻苯二甲酸氢钾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
贮藏:置聚乙烯塑料瓶中,密封保存;塞中有2孔,孔内各插入玻璃管1支,1管与钠石灰管相连,1管供吸出本液使用。
4. 铬酸钾指示液
取铬酸钾10g,加水100mL使溶解。
5. 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
取0.1%甲基红的乙醇溶液20mL,加0.2%溴甲酚绿的乙醇溶液30mL,摇匀。
6. 酚酞指示液
取酚酞1g,加乙醇100mL使溶解。
7. 荧光黄指示液
取荧光黄0.1g,加乙醇使溶解成100mL。
8. 糊精溶液
取糊精1g,加水使溶解成50mL。
操作步骤: 精密称取供试品约4g,加水10mL溶解后,精密加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30mL,摇匀,静置2分钟,加酚酞指示液数滴,用硫酸滴定液(0.5mol/L)滴定至红色消失,再加铬酸钾指示液6滴,用硝酸银滴定液(0.1mol/L)滴定,自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的容积(mL)中减去消耗硫酸滴定液(0.5mol/L)的容积(mL),再减去消耗硝酸银滴定液(0.1mol/L)的容积(mL)的2/15。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相当于165.4mg的C2H3Cl3O2。
注:“精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称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一部,p.63。
无色透明结晶固体,具有刺鼻的辛辣气味,味微苦。露于空气中逐渐挥发。
相对密度1.91。
熔点57℃。
在98℃时分解为水和三氯乙醛。
易溶于水,乙醇、氯仿、乙醚、橄榄油、甘油、丙酮、甲乙酮。微溶于二硫化碳、松节油、石油醚、四氯化碳、苯、甲苯。
遇氢氧化钠会分解为氯仿和甲酸钠。
遇热放出有毒的气体,并有刺激性。
危险特性:有毒。大鼠经口LD50:480mg/kg。
危规分类及编号:毒害品。参照GB 6.1类61908。
UN:2811
RTECS编号:FM8750000
含量:≥99% PH=4.0-6.0 氯化物≤0.01% 炽灼残渣≤0.1%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