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药品 > 卡托普利缓释片

卡托普利缓释片创建词条目录

1卡托普利缓释片药物相互作用编辑本段

卡托普利缓释片药物相互作用

  与利尿药同用使降压作用增高,但应避免引起严重低血压,故原用利尿药者宜停药或减量。本品开始用小剂量,逐渐调整剂量。

  1.与其他扩血管药同用可能致低血压,如拟合用,应从小剂量开始。

  2.与潴钾药物如螺内酯、氨苯喋啶、阿米洛利同用可能引起血钾过高。

  3.与内源性前列腺素合成遏制剂如吲哚美辛同用,将使本品降压作用减弱。

  4.与其他降压药合用,降压作用加强;与引起肾素释出或影响交感活性的药物呈相加作用;与阻滞剂呈小于相加的作用。

2卡托普利缓释片注意事项编辑本段

卡托普利缓释片注意事项

  1.胃中食物可使本品吸收减少30—40%,故宜在餐前1小时服药。

  2.本品可使血尿素氮、肌酐浓度增高,常为暂时性,在有肾病或长期严重高血压而血压迅速下降后易出现,偶有血清肝脏酶增高;可能增高血钾,与保钾利尿剂合用时尤应注意检查血钾。

  3.下列情况慎用本品:自身免疫性疾病如严重系统性红斑狼疮,此时白细胞或粒细胞减少的机会增多。骨髓遏制。脑动脉或冠壮动脉供血不足,可因血压降低而缺血加剧。血钾过高。肾功能障碍而致血钾增高,白细胞及粒细胞减少,并使本品潴留。主动脉瓣狭窄,此时可能使冠状动脉灌注减少。严格饮食限制钠盐或进行透析者,此时首剂本品可能发生突然而严重的低血压。

  4.用本品期间随访检查: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最初3个月每2周一次,此后定期检查,有感染迹象时随即检查。尿蛋白检查每月一次。

  5.肾功能差者应采用小剂量或减少给药次数,缓慢递增;若须同时用利尿药,建议用呋塞米而不用噻嗪类,血尿素氮和肌酐增高时,将本品减量或同时停用利尿剂。若血肌酐在3ml/dl以上者,不能应用本品。

  6.用本品时蛋白尿若渐增多,暂停本品或减少用量。

  7.用本品时若白细胞计数过低,暂停用本品,可以恢复。

  8.用本品时出现血管神经水肿,应停用本品,迅速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0.3~ 0.5ml。

3卡托普利缓释片禁忌编辑本段

卡托普利缓释片禁忌

  对本品或其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遏制剂过敏者禁用。

4卡托普利缓释片不良反应编辑本段

卡托普利缓释片不良反应

  1.较常见的有:皮疹,可能伴有瘙痒和发热,常发生于治疗4周内,呈斑丘疹或寻麻疹,减量、停药或给抗组胺药后消失,7%—10%伴嗜酸性细胞增多或抗核抗体阳性。心悸,心动过速,胸痛。咳嗽。味觉迟钝。

  2.较少见的有:蛋白尿,常发生于治疗开始8个月内,其中1/4出现肾病综合症,但蛋白尿在6个月内渐减少,疗程不受影响。眩晕、头痛、昏厥。由低血压引起,尤其在缺钠或血容量不足时。血管性水肿,见于面部及手脚。心率快而不齐。面部潮红或苍白。

  3.少见的有:白细胞与粒细胞减少,有发热、寒战,白细胞减少与剂量相关,治疗开始后3—12周出现,以10—30天最显著,停药后持续2周。

5卡托普利缓释片用法用量编辑本段

卡托普利缓释片用法用量

  视病情或个体差异而定。本品宜在医师指导或监护下服用,给药剂量须遵循个体化原则,按疗效而予以调整。

  1.成人常用量:高血压。由厂家提供。心力衰竭。由厂家提供。

  2.小儿常用量:降压与治疗心力衰竭。由产家提供。

6卡托普利缓释片药代动力学编辑本段

卡托普利缓释片药代动力学

  本品口服后吸收迅速,吸收率在75%以上。口服后15分钟起效,1—1.5小时达血药峰浓度。持续6—12小时。血循环中本品的25%—30%与蛋白结合。半衰期短于3小时,肾功能损害时会产生药物潴溜。降压作用为进行性,约数周达最大治疗作用。在肝内代谢为二硫化物等。本品经肾脏排泄,约40%—50%以原形排出,其余为代谢物,可在血液透析时被清除。本品不能通过血脑屏障。

7卡托普利缓释片药理毒理编辑本段

卡托普利缓释片药理毒理

  本品为竞争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遏制剂,使血管紧张素Ⅰ不能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从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并通过遏制醛固酮分泌,减少水钠潴留。本品还可通过干扰缓激肽的降解扩张外周血管。对心力衰竭患者,本品也可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及肺血管阻力,改善心排出量及运动耐受时间。

词条统计

编辑总次数:8

最新编辑时间:2017-01-12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卡托普利缓释片药物相互作用
2卡托普利缓释片注意事项
3卡托普利缓释片禁忌
4卡托普利缓释片不良反应
5卡托普利缓释片用法用量
6卡托普利缓释片药代动力学
7卡托普利缓释片药理毒理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