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特性: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遏制剂 培哚普利星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遏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可将血管紧张素转化为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具有明显的缩血管作用,并可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培哚普利可导致:1醛固酮分泌减少;2由于缺少醛固酮的副反馈,肾素活性增高;3长期服用,总外围动脉阻力降低,且优先作用于肌肉和肾脏血流,不伴有钠和液体潴留或反射性心动过速。与所有的转化酶遏制剂相同,培哚普利遏制强烈肽类血管扩张物质—缓激肽降解为无活性的肽类。对于低肾素水平或正常肾素水平的患者,培哚普利均能降低血压。培哚普利以其活性成分培哚普利拉发生作用,其他代谢产物无活性。 抗高血压作用的特点: 培哚普利可用于治疗各种程度的高血压:轻度,中度,或重度。降低卧位和立位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服用单一剂量后,4-6小时出现最大降压作用,而且持续24小时以上。24小时后残留的转换酶遏制作用仍然很高(接近80%)。对于有效的患者,治疗1个月后血压可恢复正常化,而且不产生耐药性。停止治疗后,不引起血压反跳。培哚普利有血管扩张作用。恢复大动脉弹性并降低左室肥厚。必要时与噻嗪类利尿剂合用可产生协同作用。转换酶遏制剂与噻嗪类利尿剂合用可以减少单独服用利尿剂引起的低血钾的危险性。治疗心力衰竭:三顶对慢性心衰的研究显示,和其他同类药物比较,培哚普利降低血压更为缓和,极少发生突然性血压下降。心衰的血流动力学作用机制。培哚普利降低心脏负荷:1可能通过改变前列腺素的代谢,扩张静脉,降低前负荷;2降低总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后负荷。对心衰病人的研究显示:1降低左室和右室的充盈压;2降降低总外围血管阻力;3增加心输出量和提高心脏指数;4增加局部肌肉血流;5提高运动耐力。
本药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遏制剂。转换酶或激肽酶是一种肽链端解酶,可以使血管紧张素I转换为血管紧张素II,后者是血管收缩剂。培哚普利通过其活性代谢产物培哚普利拉发挥作用,而其它代谢产物则无活性。培哚普利对动脉干具有扩张作用和弹性修复作用,同时能够减轻左室肥厚。服药后在4-6 hr达到峰值血药浓度,降压作用持续24 hr,对治疗有反应的病人在一个月之内血压常可降至正常,继续服药治疗,降压作用保持平稳不变,停止治疗后不伴有反跳现象。通过结扎冠状动脉造成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动物模型实验,证实培哚普利能够纠正心肌肥厚和内膜下胶原蛋白过量,恢复肌浆球蛋白同功酶谱,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进行的血液动力学研究发现本药可降低左室和右室的充盈压力,降低全身血管外周阻力,中等程度降低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和多部位的局部供血量(特别是肌肉),因而能够明显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征象。应用所推荐的剂量,未见明显的血压降低。长期治疗对肾脏功能无损害且不会影响血钾。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