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静脉滴注后,血浆中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浓度很快达到峰值。滴注30分钟后,血浆哌拉西林浓度与给予同剂量哌拉西林的血浆浓度相等,静脉滴注2.25g、 3.375g及4.5g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30分钟时,血浆哌拉西林峰浓度(Cmax)分别为134、242和298 mg/L,他唑巴坦峰浓度(Cmax)分别为15、24、24mg/L。健康受试者接受单剂量或多剂量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后,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的血消除半衰期(t1/2()范围为0.7至1.2小时,不受剂量和给药时间的影响。哌拉西林在体内被代谢成微小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去乙基代谢物,他唑巴坦则被代谢成无药理及抗菌活性的产物,哌拉西林与他唑巴坦均由肾脏排泄。68%哌拉西林迅速以原形自尿中排出;他唑巴坦及其代谢物主要经由肾脏排泄,其中80%为原形。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去乙基哌拉西林也可通过胆汁分泌。约30%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与血浆蛋白结合,其结合率不受其他化合物的影响;血浆蛋白与他唑巴坦代谢物的结合可忽略不计。哌拉西林与他唑巴坦广泛分布于组织及体液中,包括胃肠道粘膜、胆囊、肺、女性生殖器官(子宫、卵巢、输卵管)、体液、胆汁。组织中药物浓度约为血浆浓度的 50%~100%。与其他青霉素类药物一样,脑膜非炎性病变时,脑脊液中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浓度很低。肾功能损害患者的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血消除半衰期随着肌酐清除率的下降而延长。当肌酐清除率低于20ml/分钟时,哌拉西林的血消除半衰期为正常人的2 倍,而他唑巴坦的血消除半衰期为正常人的4倍。血液透析可去除30%~40%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另外5%的他唑巴坦以代谢物被透析去除。腹膜透析可去除6%哌拉西林和21%的他唑巴坦,高达16%的他唑巴坦以代谢物形式去除。与正常人相比,肝硬化患者的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的血消除半衰期分别延长25%和18%,但无需调整剂量。
哌拉西林为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他唑巴坦为β内酰胺酶遏制药。本品对哌拉西林敏感的细菌和产β内酰胺酶耐哌拉西林的下列细菌有抗菌作用:革兰阴性菌:大多数质粒介导的产和不产β内酰胺酶的下列细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催产克雷伯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属(奇异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莫根杆菌属、嗜血杆菌属(流感和副流感嗜血杆菌)、多杀巴杆菌、耶尔森菌属、弯曲菌属、阴道加特纳菌。染色体介导的产和不产β内酰胺酶的下列细菌:弗劳地枸橼酸茵、产异枸橼酸菌、普鲁威登斯菌属、莫根杆菌、沙雷菌属(粘质沙雷菌、液压沙雷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其他假单胞菌属(洋葱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嗜麦芽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革兰阳性菌:产和不产β内酰胺酶的下列细菌: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生脓链球菌、牛链球菌、无乳链球菌、绿色链球菌、C族和G族链球菌)、肠球菌属(粪肠球菌、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包括MRSA)、腐生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属、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德杆菌、奴卡菌属。厌氧菌:产和不产β内酰胺酶的下列细菌:拟杆菌属(二路拟杆菌、二向拟杆菌、多毛拟杆菌、产黑色素拟杆菌、口腔拟杆菌)、脆弱拟杆菌属(脆弱拟杆菌、普通拟杆菌、卵园拟杆菌、多形拟杆菌、单形拟杆菌、不解糖拟杆菌)、消化链球菌属、梭状芽胞杆菌属(难辨梭菌、产气荚膜杆菌)、韦荣球菌属、放线菌属。
1.用药前须做青霉素皮肤实验,阳性者禁用。
2.交叉过敏反应:对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灰黄霉素或青霉胺过敏者,对本品也可 过敏,对一种青霉素过敏者也可能对其他青霉素过敏,故有青霉素过敏史者应避免使用本 品。
3.有过敏史、出血史、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者或抗生素相关肠炎者皆应慎用; 肾功能减退者应适当减量。(见用法用量)
4.本品含钠,需要控制盐摄入量的患者使用本品时,应定期检查血清电解质水平;对于同时接受细胞毒药物或利尿药治疗的患者,要警惕发生低血钾症的可能。
5.在肾功能减退病人应用本品前或应用期中要测定凝血时间。一旦发生出血,应即停用。
6.发生假膜性肠炎者应进行粪便检查、艰难梭菌培养以及此菌的细胞毒素分析。
7.肝、肾功能不全者,应监测哌拉西林的浓度以调整剂量。
8.应定期检查造血功能,特别是对疗程≥21日的患者。
9.现有的临床研究资料表明本品对于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及复杂性尿路感染的疗效不佳。
10.对诊断的干扰:应用本品期间直接抗球胆白(Coombs)实验可呈阳性,也可出现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升高、高钠血症、低钾血症、血清氨基转移酶和血清乳酸脱氢酶升高、血清胆红素增多。
1.本品常见不良反应
(1)皮肤反应:如皮疹、瘙痒等。
(2)消化道反应:如腹泻、恶心、呕吐等。
(3)过敏反应。
(4)局部反应:如注射局部刺激反应、疼痛、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和水肿等。
(5)其他反应:如血小板减少、胰腺炎、发热、发热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等;这些反应发生在本品和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治疗时。
2.此外,本品尚可见下列不良反应。
(1)腹泻、便秘、恶心、呕吐、腹痛、消化不良等。
(3)烦躁、头晕、焦虑等。
(4)其他反应:如鼻炎、呼吸困难等。
本品适用于对哌拉西林耐药,但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的产β内酰胺酶的细菌引起的中、重度感染:
1.由耐哌拉西林、产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拟杆菌属(脆弱拟杆菌、卵形拟杆菌、多形拟杆菌或普通拟杆菌)所致的阑尾炎(伴发穿孔或脓肿)和腹膜炎。
2.由耐哌拉西林、产β内酰胺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非复杂性和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包括蜂窝织炎、皮肤脓肿、缺血性或糖尿病性足部感染。
3.由耐哌拉西林、产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所致的产后子宫内膜炎或盆腔炎性疾病。
4.由耐哌拉西林、产β内酰胺酶的流感嗜血杆菌所致的社区获得性肺炎(仅限中度)。
5.由耐哌拉西林、产β内酰胺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中、重度医院获得性肺炎(医院内肺炎)。治疗敏感细菌所致的全身和(或)局部细菌感染。
通用名: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英文名:PIPERACILLIN SODIUM AND TAZOBACTAM SODIUM FOR INJECTION
拼音名:ZHUSHEYONG PAILAXILINNA TAZUOBATANNA
药品类别:青霉素类
性状:本品为白色粉末或类白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无臭,味苦,极具引湿性。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