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药品 > 头孢特仑新戊酯片

头孢特仑新戊酯片创建词条目录

1头孢特仑新戊酯片用法用量编辑本段

头孢特仑新戊酯片用法用量

  取本品放入温开水中,待其溶解后饮用。

  口服 成人 一次0.25~0.5g,每 6小时 1次。最高剂量每日4g。单纯性膀胱炎、皮肤软组织感染和链球菌咽峡炎患者,一次500mg,每12小时1次。

  小儿 按体重一日25~50 mg/kg,每6小时1次。皮肤软组织感染和链球菌咽峡炎患者,按体重12.5~50 mg/kg,每12小时1次。


本段由"shenjingyoubing"编辑

2头孢特仑新戊酯片适应症编辑本段

头孢特仑新戊酯片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轻、中度急性扁桃体炎、咽峡炎、中耳炎、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本段由"shenjingyoubing"编辑

3头孢特仑新戊酯片药理作用编辑本段

头孢特仑新戊酯片药理作用

  本品的作用机制是阻断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头孢特仑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中的3, 1A, 1Bs具有很强的结合性,从而发挥杀菌作用。头抱特仑对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均有抗菌作用。尤其对革兰氏阳性菌中的链球菌属、肺炎球菌,革兰氏阴性菌中的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属,淋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厌氧菌脓链球菌属等更显示很强的抗菌作用。对以往口服头孢制剂(先锋IV号、头孢克洛等)不敏感的沙雷氏菌属、吲哚阳性变形杆菌、肠杆菌属、柠檬酸菌属等显示良好的抗菌作用。头孢特仑对各种细菌产生的β-内酞胺酶稳定,故对产β-内酰胺酶的菌株有效。


本段由"shenjingyoubing"编辑

4头孢特仑新戊酯片注意事项编辑本段

头孢特仑新戊酯片注意事项

  对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的患者;本人或直系亲属中有支气管哮喘、皮肤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患者;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口服吞咽困难或非经口摄取营养、全身状态恶化的患者慎用。对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影响:除尿糖试纸外的尿糖比色实验、本尼迪特(Benedict)实验等利用还原法进行的尿糖检查实验可出现假阳性反应。服药期间,直接库姆斯氏(Coomb"s)实验可显示阳性结果。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妊娠时给药的安全性尚未肯定。头孢特仑几乎不能进入乳汁。对于孕妇或可能妊娠的妇女及哺乳期妇女,只有当治疗的益处大于危险时,方可给药。儿童用药早产儿、新生儿、乳儿、幼儿给药的安全性尚未确定。老年患者用药老年患者慎用。老年患者因生理机能低下或有时会出现维生素K缺乏,应注意用量和服药间隔,并密切观察。


本段由"shenjingyoubing"编辑

5头孢特仑新戊酯片用法用量编辑本段

头孢特仑新戊酯片用法用量

  咽喉炎(咽炎、喉炎)、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炎、扁桃体周围脓肿)、急性支气管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子宫附件炎、子宫内膜炎、子宫内感染、巴氏腺炎、巴氏腺脓肿时:成人常规剂量为1日3次,一次 50-100mg,饭后口服。慢性支气管炎、弥漫性细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感染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重复感染、肺炎、中耳炎、副鼻窦炎、淋菌性尿道炎牙周炎、冠周炎、上颚炎时:成人常规剂量为1日3次,一次100-200mg,饭后口服。对于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慎重服药,适当调整剂量和间隔。


本段由"shenjingyoubing"编辑

6头孢特仑新戊酯片功能主治编辑本段

头孢特仑新戊酯片功能主治

  链球菌属(肠球菌除外)、肺炎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属、淋球菌、大肠杆菌、柠檬酸菌属、克雷伯氏菌属、肠杆菌属、沙雷氏菌属、变形杆菌属、流感嗜血杆菌等敏感细菌引起的下列感染性疾病咽喉炎(咽炎、喉炎)、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炎、扁桃体周围脓肿)、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慢性支气管炎、弥漫性细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感染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重复感染;肾盂肾炎、膀胱炎;淋菌性尿道炎;子宫附件炎、子宫内膜炎、子宫内感染、巴氏腺炎、巴氏腺脓肿;中耳炎、副鼻窦炎;牙周炎、冠周炎、上颚炎。


本段由"shenjingyoubing"编辑

7头孢特仑新戊酯片药品简介编辑本段

头孢特仑新戊酯片药品简介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5423

  中文名称:头孢特仑新戊酯片

  产品英文名称:Cefteram Pivoxil Tablets

  生产企业:先声药业有限公司


本段由"shenjingyoubing"编辑

词条统计

编辑总次数:8

最新编辑时间:2017-01-12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头孢特仑新戊酯片用法用量
2头孢特仑新戊酯片适应症
3头孢特仑新戊酯片药理作用
4头孢特仑新戊酯片注意事项
5头孢特仑新戊酯片用法用量
6头孢特仑新戊酯片功能主治
7头孢特仑新戊酯片药品简介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