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药品 > 诺氟沙星滴眼液

诺氟沙星滴眼液创建词条目录

1诺氟沙星滴眼液药物分析编辑本段

诺氟沙星滴眼液药物分析

  应用范围:

  本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诺氟沙星滴眼液中诺氟沙星(C16H18FN3O3)的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诺氟沙星滴眼液。

  方法原理:

  供试品制成流动相溶液,进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色谱分离,用紫外吸收检测器,于波长278nm处检测诺氟沙星吸收值,计算出其含量。

  试剂:

  1. 0.025mol/L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3.0±0.1)

  2. 乙腈

  3. 三乙胺

  4. 0.1mol/L盐酸溶液

  仪器设备:

  1. 仪器

  1.1 高效液相色谱仪

  1.2 色谱柱

  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理论塔板数按环丙沙星峰计算不低于2000,诺氟沙星峰与相邻杂质峰间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1.3 紫外吸收检测器

  2. 色谱条件

  2.1 流动相:0.025mol/L磷酸溶液 乙腈=87 13。

  2.2 检测波长:278nm

  2.3 柱温:室温

  试样制备:

  1. 称取供试品

  取装量差异项下内容物,混合均匀,精密称取细粉适量(约相当于诺氟沙星125mg),置500mL量瓶中。

  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适量,加流动相溶液溶解并制成每1mL含25μg的溶液,摇匀,即得。

  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将供试品加0.1mol/L盐酸溶液10mL使溶解后,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注:“精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

  操作步骤:

  分别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μL 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用紫外吸收检测器,于波长278nm处测定环丙沙星的吸收值,计算出其含量。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二部,p.643

2诺氟沙星滴眼液实际用法编辑本段

诺氟沙星滴眼液实际用法

  适应症

  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外眼感染,如结膜炎、角膜炎、角膜溃疡等。

  【用法用量】

  滴入眼睑内,一次1~2滴,一日3~6次

  不良反应

  轻微一过性局部刺激,如刺痛、痒、异物感等。

  禁忌

  对本品及氟喹诺酮类过敏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严重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孕妇不宜应用,如确有指征应用,且利大于弊时方可慎用。哺乳期妇女应用时应停止授乳。

  儿童用药

  一般不用于婴幼儿。

  规格

  8ml:24mg

  贮藏

  遮光,密封保存。

  有效期:24个月(具体期限见一支盒喷码)。

3诺氟沙星滴眼液功效主治编辑本段

诺氟沙星滴眼液功效主治

  诺氟沙星滴眼液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外眼感染如结膜炎角膜炎角膜溃疡等

本段由"shenjingyoubing"编辑

4诺氟沙星滴眼液药理毒理编辑本段

诺氟沙星滴眼液药理毒理

  诺氟沙星滴眼液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具广谱抗菌作用,尤其对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抗菌活性高,对下列细菌在体外具良好抗菌作用:肠杆菌科的大部分细菌,包括枸椽酸杆菌属、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等肠杆菌属、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弧菌属、耶尔森菌等。诺氟沙星体外对多重耐药菌亦具抗菌活性。对青霉素耐药的淋病奈瑟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亦有良好抗菌作用。

  诺氟沙星为杀菌剂,通过作用于细菌DNA螺旋酶的A亚单位,遏制DNA的合成和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

本段由"shenjingyoubing"编辑

5诺氟沙星滴眼液药品名称编辑本段

诺氟沙星滴眼液药品名称

  通用名:诺氟沙星滴眼液

  英文名:Norfloxacin Eye Dro

  汉语拼音:Nuofushaxing Diyanye

  类别:抗菌药。

  本品的主要成份为:诺氟沙星。其化学名称为:1-乙基-6-氟-1,4-二氢-4-氧代-7-(1-哌嗪基)-3-喹啉羧酸。

  分子式:C16H18FN3O3分子量:319.24

本段由"shenjingyoubing"编辑

词条统计

编辑总次数:8

最新编辑时间:2017-01-12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诺氟沙星滴眼液药物分析
2诺氟沙星滴眼液实际用法
3诺氟沙星滴眼液功效主治
4诺氟沙星滴眼液药理毒理
5诺氟沙星滴眼液药品名称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