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霉素磷酸酯外用溶液创建词条目录

1克林霉素磷酸酯外用溶液注意事项编辑本段

克林霉素磷酸酯外用溶液注意事项

  本品不良反应少见,主要为局部刺激作用如皮肤干燥、脱屑、搔痒、红斑、灼烧感及刺痛感等。此外,极少透皮吸收的克林霉素可能诱发腹痛、腹泻,包括伪膜性结肠炎的发生,但极其罕见。

  1.肌内注射后,在注射部位偶可出现轻微疼痛。长期静脉滴注可出现静脉炎。

  2.胃肠道反应:偶见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

  3.过敏反应:少数病人可出现药物性皮疹。

  4.偶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5.少数病人可发生一过性碱性磷酸酶、血清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及黄疸。

  6.极少数病人可产生假膜性结肠炎。

2克林霉素磷酸酯外用溶液用法用量编辑本段

克林霉素磷酸酯外用溶液用法用量

  局部外用,用药前用非药物性香皂清洗面部及食指掌面,打开瓶盖并倒立药瓶将适量药液滴于食指掌面上,然后轻涂一薄层药液于患部,每日早晚各一次。眼部勿接触药液。

3克林霉素磷酸酯外用溶液含量测定编辑本段

克林霉素磷酸酯外用溶液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国内药典1990年版二部附录34页)测定。 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辛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磷酸二氢钾溶液(取磷酸二氢钾10.54g,溶于775ml水中,用85%的磷酸溶液调节PH值至2.5)—乙腈(775.2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克林霉素磷酸酯峰与内标物质峰的分离度应大于2.0。 内标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适量,制成每1ml中含12mg的乙腈溶液,用流动相稀释成每1ml中含0.12mg的溶液,即得。 测定法 取本品约48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25ml,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量取10ml注入液相色谱仪。另精密称取克林霉素磷酸酯对照品,同法测定,按内标法计算供试品中C18H24ClN7O8S的含量。

4克林霉素磷酸酯外用溶液检查编辑本段

克林霉素磷酸酯外用溶液检查

  酸度 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中约含克林霉素磷酸酯0.01g的溶液,依法测定(国内药典1990年版二部附录44页),PH值应为3.5~4.5。 溶液的澄清度 取本品1.0g,加0.5mol/L氢氧化钠溶液4.5ml溶解后,溶液应澄清;如显混浊,与2号浊度标准液(国内药典1990年版附录58页)比较,不得更浓。 水分 取本品,照水分测定法(国内药典1990年版二部附录55页第一法)测定,含水分不得超过6.0%。 降压物质 取本品,用灭菌生理盐水溶解。依法检查(国内药典1990年版二部附录108页),剂量按猫体重每1kg注射5mg,应符合规定。 热原 取本品,加灭菌生理盐水制成每1ml含24mg克林霉素的溶液,依法检查(国内药典1990年版二部附录106页),剂量按家兔体重每1kg注射1ml,应符合规定。

5克林霉素磷酸酯外用溶液药理作用编辑本段

克林霉素磷酸酯外用溶液药理作用

  克林霉素是林可霉素的衍生物,为窄谱抗生素。对厌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体外试验表明:本品具有遏制痤疮丙酸杆菌、颗粒丙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菌的生长作用。

6克林霉素磷酸酯外用溶液药品成分编辑本段

克林霉素磷酸酯外用溶液药品成分

  本品每毫升含主要成分克林霉素10毫克,辅料为乙醇、丙二醇、异丙醇及薄荷脑。克林霉素磷酸酯的化学名称为:6-(1-甲基-反-4-丙基-L-2-吡咯烷甲酰氨基)-1-硫代-7(S)-氯-6,7,8-三脱氧-L-苏-α-D-半乳辛吡喃糖苷-2-磷酸酯。

7克林霉素磷酸酯外用溶液功能主治编辑本段

克林霉素磷酸酯外用溶液功能主治

  用于治疗寻常痤疮(粉刺、黑头、炎行丘诊、脓包等)。

词条统计

编辑总次数:8

最新编辑时间:2017-01-12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克林霉素磷酸酯外用溶液注意事项
2克林霉素磷酸酯外用溶液用法用量
3克林霉素磷酸酯外用溶液含量测定
4克林霉素磷酸酯外用溶液检查
5克林霉素磷酸酯外用溶液药理作用
6克林霉素磷酸酯外用溶液药品成分
7克林霉素磷酸酯外用溶液功能主治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