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与麦角胺、二氢麦角胺、溴隐亭、特非那定、酮康唑及西沙必利配伍。
2.对氨茶碱的代谢影响小,对卡马西平、华法林、雷尼替丁及其他制酸药基本无影响。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低于0.05%的给药量排入母乳,虽然有报道对婴儿的影响不大,但仍需考虑是否中止授乳。
老年患者用药:如老年人的药动学无明显改变,不需调整剂量。
1.肝功能不全者慎用。严重肝硬化者的血消除半衰期(t1/2?)延长至正常水平2倍以上,如确实需要使用,则一次给药150mg,一日1次。
2.轻度肾功能不全者不需作剂量调整,严重肾功能不全者给药时间延长一倍(一次给药150mg,一日1次)。
3.本品与红霉素存在交叉耐药性。
4.为获得较高血药浓度,本品需空腹(餐前1小时或餐后3~4小时)与水同服。
5.用药期间定期随访肝功能。
主要不良反应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但发生率明显低于红霉素。偶见皮疹、皮肤瘙痒、头昏、头痛、肝功能异常(ALT及AST升高)、外周血细胞下降等。
空腹口服,一般疗程为5~12日。成人,一次150mg,一日2次;也可一次300mg,一日1次。儿童,一次按体重2.5~5mg/kg,一日2次。
【成份】主要成份:罗红霉素
化学名称:9-{O-[(2-甲氧基乙氧基)-甲基]肟}红霉素 分子式:C41H76N2O15 分子量:837.03
【性状】该品为硬胶囊剂,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和颗粒。
【规格】⑴50mg ⑵75mg ⑶150mg
【适应症】1、适用于敏感菌株引起的下列感染:⑴上呼吸道感染 适用于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咽炎及扁桃体炎,敏感菌所致的鼻窦炎、中耳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⑵下呼吸道感染;⑶耳鼻喉感染;⑷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敏感细菌引起的皮肤软组织感染。⑸儿科感染。
2、也可用于支原体、衣原体及军团菌引起的感染。肺炎支原体或肺炎衣原体所致的肺炎。沙眼衣原体引起的尿道炎和宫颈炎。
【用法用量】空腹口服,一般疗程为5~12日。成人 一次150mg,一日2次;也可一次300mg,一日1次。儿童 一次按体重2.5~5mg/kg,一日2次。
【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但发生率明显低于红霉素。偶见皮疹、皮肤瘙痒、头昏、头痛、肝功能异常(ALT及 AST升高)、外周血细胞下降等。
【禁忌】对该品、红霉素或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者禁用。禁忌与麦角胺,二氢麦角胺配伍。
【注意事项】1.肝功能不全者慎用。严重肝硬化者的血消除半衰期(t1/2b)延长至正常水平2倍以上,如确实需要使用,则一次给药150mg,一日1次。
2.轻度肾功能不全者不需作剂量调整,严重肾功能不全者给药时间延长一倍(一次给药150mg,一日1次)。
3.该品与红霉素存在交叉耐药性。
4.为获得较高血药浓度,该品需空腹(餐前1小时或餐后3~4小时)与水同服。 5.用药期间定期随访肝功能。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低于0.05%的给药量排入母乳,虽然有报道对婴儿的影响不大,但仍需考虑是否中止授乳。如老年人的药动学无明显改变,不需调整剂量。
【有效期】24个月。[1]
【经销企业】湖北华旭达药业有限公司。
该品与白蛋白的结合率为15.6-26.7%;服该品0.3g,吸收较好,峰浓度较高,达峰时间1.30±1.00小时,峰浓度6.32±1.45mg/l,其分布较广,肺、扁桃体等组织内浓度较高,消除半衰期为7.31±1.54
小时,该品主要从尿及粪便中排出。
口服吸收好,血药峰浓度(Cmax)高,单剂量口服罗红霉素150 mg后约2小时达血药峰浓度(Cmax)6.6~7.9 mg/L,进食可使生物利用度下降约一半。分布广,扁桃体、鼻窦、中耳、肺、痰、前列腺及其他泌尿生殖道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均可达有效治疗水平。其蛋白结合率在血浓度2.5mg/L时为96%。以原形及5个代谢物从体内排出,7.4%自尿液排出。血消除半衰期(t1/2β)为8.4~15.5小时。
1.不可与麦角胺、二氢麦角胺、溴隐亭、特非那定、酮康唑及西沙必利配伍。 2.对氨茶碱的代谢影响小,对卡马西平、华法林、雷尼替丁及其他制酸药基本无影响。 药物过量 尚不明确。 用药说明 【药物相互作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低于0.05%的给药量排入母乳,虽然有报道对婴儿的影响不大,但仍需考虑是否中止授乳。
【老年患者用药】如老年人的药动学无明显改变,不需调整剂量。
【药物相互作用】1.不与麦角胺、二氢麦角胺、溴隐亭、特非那定、酮康唑及西沙必利配伍。2.对氨茶碱的代谢影响小,对卡马西平、华法林、雷尼替丁及其他制酸药基本无影响。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