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药品 > 乙酰麦迪霉素颗粒

乙酰麦迪霉素颗粒创建词条目录

1乙酰麦迪霉素颗粒药物相互作用编辑本段

乙酰麦迪霉素颗粒药物相互作用

  本品可遏制茶碱的正常代谢,与茶碱合用时可致茶碱的血药浓度异常升高而致中毒,甚至死亡,故两药合用时应监测茶碱的血药浓度。

2乙酰麦迪霉素颗粒注意事项编辑本段

乙酰麦迪霉素颗粒注意事项

  1.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2.本品与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之间有交叉耐药性。3.如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对症处理。4.本品在pH≥6.5时吸收差。

3乙酰麦迪霉素颗粒不良反应编辑本段

乙酰麦迪霉素颗粒不良反应

  1.肝毒性:在正常剂量下本品的肝毒性较小,主要表现为胆汁淤积和暂时性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等,一般停药后可恢复。2.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药物热、药疹和荨麻疹等。3.偶见恶心、呕吐、上腹不适、食欲不振等胃肠道反应。

4乙酰麦迪霉素颗粒用法用量编辑本段

乙酰麦迪霉素颗粒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一日0.6~1.2g,小儿按体重一日20~40mg/kg,分3~4次服用。

5乙酰麦迪霉素颗粒适应症编辑本段

乙酰麦迪霉素颗粒适应症

  适用于敏感葡萄球菌、各组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等所致的毛囊炎、疖痈、蜂窝织炎、皮下脓肿、中耳炎、咽峡炎、扁桃体炎和肺炎等。

6乙酰麦迪霉素颗粒药代动力学编辑本段

乙酰麦迪霉素颗粒药代动力学

  本品为麦迪霉素的二醋酸酯,较麦迪霉素吸收好,血药浓度高。本品口服后吸收迅速,约1小时后血药浓度达峰值。广泛分布于腮腺、咽部、扁桃体、皮肤软组织及肺、肝、肾等脏器,组织中药物浓度均较同时期血药浓度高,持续时间也较长。在痰及支气管分泌液中的分布也较多。本品主要在肝脏代谢,经胆汁排出,故在胆汁中的浓度可高达血药浓度的10倍以上。血消除半衰期(t1/2?)为1.3~1.5小时。成人口服本品600mg后,24小时内尿中排泄率为4%~5%。本品难以透入脑脊液中。

7乙酰麦迪霉素颗粒药理毒理编辑本段

乙酰麦迪霉素颗粒药理毒理

  本品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菌谱与红霉素相似,但抗菌作用略弱,对革兰阳性菌和奈瑟菌属具较好活性。本品不易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部分耐红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对本品仍可敏感。本品通过作用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阻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而发挥作用,为生长期抑菌药。

8乙酰麦迪霉素颗粒基本信息编辑本段

乙酰麦迪霉素颗粒基本信息

  【性状】本品为淡橙黄色颗粒。

  【作用类别】

  【药理毒理】本品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菌谱与红霉素相似,但抗菌作用略弱,对革兰阳性菌和奈瑟菌属具较好活性。本品不易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部分耐红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对本品仍可敏感。本品通过作用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阻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而发挥作用,为生长期抑菌药。

  【药代动力学】本品为麦迪霉素的二醋酸酯,较麦迪霉素吸收好,血药浓度高。本品口服后吸收迅速,约1小时后血药浓度达峰值。广泛分布于腮腺、咽部、扁桃体、皮肤软组织及肺、肝、肾等脏器,组织中药物浓度均较同时期血药浓度高,持续时间也较长。在痰及支气管分泌液中的分布也较多。本品主要在肝脏代谢,经胆汁排出,故在胆汁中的浓度可高达血药浓度的10倍以上。血消除半衰期(t1/2?)为1.3~1.5小时。成人口服本品600mg后,24小时内尿中排泄率为4%~5%。本品难以透入脑脊液中。

  【适应症】适用于敏感葡萄球菌、各组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等所致的毛囊炎、疖痈、蜂窝织炎、皮下脓肿、中耳炎、咽峡炎、扁桃体炎和肺炎等。

  【用法和用量】口服,成人一日0.6~1.2g,小儿按体重一日20~40mg/kg,分3~4次服用。

  【不良反应】1.肝毒性:在正常剂量下本品的肝毒性较小,主要表现为胆汁淤积和暂时性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等,一般停药后可恢复。2.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药物热、药疹和荨麻疹等。3.偶见恶心、呕吐、上腹不适、食欲不振等胃肠道反应。

  【禁忌】对本品及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1.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2.本品与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之间有交叉耐药性。3.如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对症处理。4.本品在pH≥6.5时吸收差。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

  【儿童用药】

  【老年患者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 本品可遏制茶碱的正常代谢,与茶碱合用时可致茶碱的血药浓度异常升高而致中毒,甚至死亡,故两药合用时应监测茶碱的血药浓度。

  【药物过量】

  【规格】

  【贮藏】遮光,密闭,在阴凉处保存。

本段由"ganlan"编辑

词条统计

编辑总次数:8

最新编辑时间:2017-01-12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乙酰麦迪霉素颗粒药物相互作用
2乙酰麦迪霉素颗粒注意事项
3乙酰麦迪霉素颗粒不良反应
4乙酰麦迪霉素颗粒用法用量
5乙酰麦迪霉素颗粒适应症
6乙酰麦迪霉素颗粒药代动力学
7乙酰麦迪霉素颗粒药理毒理
8乙酰麦迪霉素颗粒基本信息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