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击征可发生于自10岁至老年期的任何年龄。部分患者具有肩部外伤史,相当多的患者与长期过度使用肩关节有关。因肩袖、滑囊反复受到损伤,组织水肿、出血、变性乃至肌腱断裂而引起症状。
肩峰前外侧端形态异常、骨赘形成,肱骨大结节的骨赘形成,肩锁关节增生肥大,以及其他可能导致肩峰-肱骨头间距减小的原因,均可造成肩峰下结构的挤压与撞击。尤其在肩的上举、外展运动中,这种撞击大多发生在肩峰前1/3部位和肩锁关节下面。反复的撞击促使滑囊、肌腱发生损伤、退变,乃至发生肌腱断裂。因为陕北地区体力劳动者多,所以肩峰下撞击和肩袖损伤的患者很多。
依据撞击征的病理学表现,可以将其分成3期。第1期:又称水肿出血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第2期:即慢性肌腱炎及滑囊纤维变性期,多见于中年患者;第3期:即肌腱断裂期,主要病理变化是冈上肌腱、肱二头肌长头腱在反复损伤、退变的基础上发生肌腱的部分性或完全性断裂。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撞击征
肩峰下撞击征的病因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1、解剖异常引起的原发性肩峰下撞击征。解剖异常引起的肩峰-肱骨头间距减小致使冈上肌出口狭窄,使得肩袖被挤压在肱骨头与喙肩弓之间。
低位肩峰和肩峰前下方钩状畸形被认为是造成挤压的最常见内在原因。特别是冈上肌出口狭窄是肩峰下撞击征的主要病因。增厚的喙肩韧带、肩锁关节及肩峰下方骨赘、肱骨大结节增生等亦可促使滑囊和冈上肌腱损伤引发该病。
2、各种原因致静力和动力稳定结构损害引起的继发性肩峰下撞击征。多发于反复地、过度使用患肢特别是患肢超过头部运动和工作者。
由于肩关节外展前屈时,受到喙肩弓及肩峰的碰撞,反复的、微小的撞击和拉伸损伤,导致静力和动力稳定结构损害,肩关节失稳,肱骨头轻度向前上移位产生继发撞击,发生肩袖的炎症及退变,甚至撕裂。这种失稳、撞击和肩袖损伤之间会产生恶性循环。原发性关节松弛者更依赖于动力稳定结构,可在没有上述病史情况下出现症状。
3、其它导致肩袖损伤所致的撞击征,如原发性退行性肩袖病变、关节盂后上方撞击征等。
来源地址:http://www.chinadmd.com/file/cacivtpzcxortxwwzxi3tiia_1.html
肩峰下撞击征的诊断依据:
1、压痛部位主要在肩峰前下至肱骨大结节这一区域内。
2、肩关节被动活动时,可闻及明显的碎裂声或称捻发音。
3、肩关节主动外展活动时有60°~120°的疼痛弧,即开始外展时无疼痛,达60°时开始疼痛,超越120°时疼痛又消失;而被动活动时疼痛明显减轻,甚至完全不痛。
4、病程长者肩关节活动受限,主要表现为外展、外旋和后伸受限。
5、肩部撞击试验阳性。检查时,患者取坐位,检查者位于背后,一手扶住肩部,稳定肩胛骨;另一手托住患肢肘部,将病人上肢向前上方快速推动,使肱骨大结节与肩峰撞击,可产生疼痛。然后用1%普鲁卡因10ml做肩峰下间隙内封闭,重复上述检查,疼痛消失者为撞击试验阳性。
来源地址:http://www.chinadmd.com/file/raipotesw6o6wxeuxtwzi6sc_2.html
肩峰下撞击征的检查项目一般如下:
1、半蹲试验(膝关节软骨损伤):让患者单腿下蹲,感觉髌骨下疼痛即属阳性。
2、浮髌试验阳性:患腿膝关节伸直,放松股四头肌,检查者一手挤压髌上囊,使关节液积聚于髌骨后方,另一手食指轻压髌骨,如有浮动感觉,即能感到髌骨碰撞股骨髁的碰击声;松压则髌骨又浮起,则为阳性。
3、摇摆试验:拇指按住损伤侧关节隙,另一只手握住小腿左右摇摆,可触到半月板松弛进出,或伴有疼痛、响声为阳性。
4、回旋挤压试验:被动伸屈旋转膝关节,引起痛、响者为阳性。
5、单腿下蹲试验:用单腿持重从站立位逐渐下蹲,再从下蹲位站起,健侧正常,患侧下蹲或站起到一定位置时,因损伤的半月板受挤压,可引起关节间隙处疼痛,甚至不能下蹲或站起。
来源地址:http://www.chinadmd.com/file/raipotesw6o6wxeuxtwzi6sc_3.html
肩峰下撞击征的手术治疗方法:
1、喙肩韧带切断或切除术:自肩锁关节向下做6~8cm长的纵切口,纵行劈开三角肌纤维,显露喙肩韧带,将其切断,或在靠近肩峰附着处将其切除。手术操作简单,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Ⅱ期病变。由于减压不够充分,一般与其他手术同时进行。
2、肩峰切除术:手术切除全部肩峰可同时减压三个间隙,减压充分。但手术破坏了肩锁关节,失去了三角肌和斜方肌肩峰附着处,使肱二头肌肌力减退。由于失去喙肩穹,若肩袖弱者,可发生肱骨头向上半脱位,且术后因肩峰缺失而引起肩部外观缺陷,现已少用。
3、外侧肩峰成形术:切除肩峰外侧2/3,并切除喙肩韧带可使肩峰下间隙前部得到充分减压。若对留下的肩峰和肩锁关节前下部分亦予切除,可使中部亦得到充分减压。本法保留肩锁关节是其优点,但术后仍将丧失三角肌部分止点,并造成肩部外观缺陷。
肩峰下撞击征的预防措施:
1、预防暴力损伤。
2、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3、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来源地址:http://www.chinadmd.com/file/raipotesw6o6wxeuxtwzi6sc_3.html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