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跨阈步态

跨阈步态

  • 患病部位:下肢,腓总神经
  • 所属科室:外科,神经外科
  • 细分症状:损伤性腓总神经、压迫性腓总神经
  • 相关疾病:腓总神经损害、腓骨肌萎缩症、多发性末梢神经炎
  • 相关检查:肌电图检查、神经系统检查、神经系统细胞学检查
  • 相关药品:硫唑嘌呤片、溴吡斯的明片、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
  • 相关症状:步态异常、步态不稳、肌肉的失用性萎缩、肌肉酸痛

1跨阈步态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腓总神经由L4-S3组成,其损伤造成足背屈、外展和内收、伸趾障碍,以及小腿前外侧和足背部感觉障碍。以及患处的损伤等。患者表现足和足趾不能背屈,足下垂,走路高举足,足尖先落地,呈跨阈步态。铅中毒、代谢障碍(糖尿病)、结缔组织疾病(结节性多动脉炎)和麻风等都可引起本病。代谢障碍是指在新陈代谢过程中,除了制造出营养外,如果身体未能将食物其他部份成功代谢成为可以从排泄器官(如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排汗系统,呼吸系统等)排出之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将遗留在身体器官。

众所周知,此病的发病率依然是很高,一旦确诊后就要及时对症治疗,切勿随意服用药物,对于处于治疗中的患者来说,除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外,还需要提高免疫力,做好生活中的护理,清淡饮食,平时可以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最后,提醒患者,定期复查是很关键!不要忘记!

来源资料:《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6年 第4期

2跨阈步态症状起因

  1.吉兰一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综合征):通常在吉兰一巴雷综合征急性期过后的恢复期出现,可以呈轻度或重度,单侧或双侧,但多为永久性的。常常首先出现下肢肌肉无力,并在72小时内累及上肢和面部肌肉,并进展至全身运动麻痹和呼吸衰竭。其他症状包括足下垂、短暂感觉异常、鼻音过多、吞咽困难、出汗、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及尿失禁。

  2.椎间盘突出:单侧跨阈步态和足下垂常与晚期腿部肌肉无力和肌萎缩伴随出现。但腰椎间盘突出最明显的症状是严重腰痛,可放射至臀部、腿和脚,通常是单侧的。还会出现坐骨神经疼痛。往往伴随肌肉痉挛和感觉运动异常,也可能会发生麻木和肌束震颤。

  3.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与MS的其他症状和体征一样,跨阈步态和足下垂也有周期性发作和缓解的特点,肌肉无力常常影响下肢,可以仅仅是轻微的疲劳、截瘫.甚至尿急及便秘。其他症状包括面部疼痛、视力障碍、感觉异常、共济失调、脚踝和脚趾感觉缺失。

  4.腓肌萎缩:双侧跨阈步态和足下垂的出现常常较为隐匿。其他早期症状和体征包括腿和脚麻木、疼痛、腹部绞痛、局部冰凉、肿胀和发绀。足腓侧及踝关节的背屈肌群最先受到影响。由于疾病的进展,所有的腿部肌肉变得无力和萎缩,伴随活动减退或肌腱深反射消失。肌肉萎缩和感觉缺失随后会蔓延至双手和双臂。

  5.腓神经损伤:腓神经受损时,可出现同侧下肢短暂的跨阈步态,随着腓神经压力解决而缓解。腓肠肌外侧面和足部会出现跨阈步态、足下垂、肌肉无力和感觉丧失。

  6.脊髓灰质炎:通常是永久性的和单侧的,常在急性期后出现。它通常先出现发热,不对称的肌肉无力,粗大的肌束震颤、麻木、活动减退、深反射消失、永久性肌麻痹和萎缩。也可能会出现吞咽困难、尿潴留和呼吸困难。

  7.多发性神经病:糖尿病性多神经病变是造成跨阈步态的一种罕见原因,多为晚期出现的永久性损伤。可随后出现足部的烧灼样疼痛,并伴随下肢无力、感觉缺失以及皮肤溃疡。

  8.结节性多动脉炎与多发性神经病:晚期出现单侧或双侧跨阈步态。其他症状包括腿部隐痛、腹痛、血尿、发热和血压上升。

  9.酒精性多发性神经病:维生素B缺乏症发生后2~3个月出现。可能出现双侧跨阈步态,标志着治疗不充分。早期症状包括脚麻木、腿部肌肉无力,还有可能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

  10.脊髓损伤:脊髓损伤的卧床患者可出现跨阈步态。根据其受损程度不同可能出现包括单侧或双侧足下垂,颈部和背部疼痛、脊椎疼痛和畸形,也可能出现损伤远端的麻木、感觉缺失、深反射不对称或消失以及肌肉无力或者瘫痪,也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

来源资料:《中国骨伤》 2009年 第12期

3跨阈步态症状诊断/鉴别

  1. 运动神经元病:为一组原因不明,选择性地损害脊髓前角、脑干运动神经核,以缓慢进展行的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肌肉萎缩、肌无力,肢体的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共存,而不累及感觉系统,植物神经、小脑功能为特征。如:说话不清,吞咽困难,活动困难、呼吸困难等等。患者的早期或马尾肿瘤可能表现一侧足的下垂而类似腓总神经麻痹,但都有跟腱反射减失或下肢其他肌肉受侵,说明病损部位已超出腓总神经,因此,临床上常需与跨阈步态相鉴别。

  2. 腓总神经及胫神经联合损伤:常因外伤引起,主要表现为足下垂,走路呈跨越步态;踝关节不能背伸及外翻,足趾不能背伸;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感觉减退或缺失;胫前及小腿外侧肌肉萎缩。有足底部感觉障碍、足和足趾不能跖屈。

来源资料:《放射学实践》 2006年 第8期

4跨阈步态症状检查

  跨阈步态的症状检查:患者表现足和足趾不能背屈,足下垂, 走路高举足,足尖先落地,呈跨阈步态。小腿前外侧和足背部感觉障碍。电生理检查,通过肌电图及诱发电位检查,判断神经损伤范围、程度、吻合后恢复情况及预后。以及患处的彩超检查、核磁共振检查等都是很重要的。

  病史及体格检查:首先询问患者步态异常出现的时间和近来性质有无发生变化,是否有家庭成员也有类似的步态?检查患者有无臀部、髋部、腿部或者膝盖的外伤。询问有无慢性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病史,如糖尿病、结节性多动脉炎以及酗酒。询问病史时,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叠腿而坐,因为这可能使腓总神经受到压迫。检查和触诊患者小腿和脚的肌肉有无萎缩和消耗。用针沿两侧下肢检查有无感觉缺失。

来源资料:《中国全科医学》 2004年 第22期

5跨阈步态治疗/预防

  跨阈步态的治疗:该处损伤位置表浅,神经均可触及,应尽早手术探查。功能不恢复者,晚期行肌腱移位或踝关节融合矫正足下垂畸形。可以使用提足矫形器,避免在行走过程中足尖下垂而导致的异常步态。损伤原因进行相应治疗。如为神经断裂,应尽早手术缝合。对不能恢复者,可行肌腱移植术和功能性电刺激。为了促使神经功能的恢复可给予理疗、电刺激、针灸、体疗以及B族维生素等。

  跨阈步态的预防:避免创伤。以防为主。患者足下垂和内翻,行走时稍不慎就可扭伤外踝,因此要教育病人预防继发性损伤。加强营养,选用易消化、含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稀饭、牛奶、软米饭、豆浆、鸡蛋、瘦肉,富含维生素A、B、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等。这些食物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来源资料:《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2年 第2期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跨阈步态症状描述
2跨阈步态症状起因
3跨阈步态症状诊断/鉴别
4跨阈步态症状检查
5跨阈步态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