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门静脉积气

门静脉积气

  • 患病部位:腹部,肝
  • 所属科室:内科,肝病科
  • 细分症状:生理性门静脉积气、病理性门静脉积气
  • 相关疾病:急性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 相关检查:血管造影、血管彩超、中心静脉压测定、血常规检查
  • 相关药品:参麦注射液、人血白蛋白、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利福昔明片
  • 相关症状:面色苍白、低热、腹泻、表情淡漠

1门静脉积气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门静脉积气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气体在门静脉及其肝内门静脉分支异常积聚形成的影像学征象,通常是通过腹部X线片诊断。常见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坏死小肠结肠炎是以腹胀、呕吐和便血为主要临床表现,肠壁囊样积气为X线特征的一种严重疾病。90%发生于早产儿,同时伴有肠壁积气和门静脉积气者死亡率高达86%。

患这种病的人越来越多,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能够远离此病的困扰,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适当地分解,并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而且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厌食的不良习惯。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来源资料:《国内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5年 第1期

2门静脉积气症状起因

症状起因

  门静脉积气可累及整个小肠和结肠,但好发部位多在回肠远端和升结肠近端,轻症时坏死肠段只有数厘米,重症时可伸延至空肠和结肠部位,但一般不影响十二指肠。细菌可渗透过肠壁,产生氢气并积聚,产生X线上特征性的肠壁积气,气体并可进入门静脉,通过腹部X线平片或肝脏B超可见到肝脏上面的门静脉积气,随着病变的进展,可导致整层肠壁的坏死、穿孔,腹膜炎,败血症和死亡。早期病变主要为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充血、水肿、出血、坏死。进展期病变范围扩大,累及肌层,严重者肠壁全层坏死,可并发肠穿孔和腹膜炎。引起门静脉积气的原因尚未完全阐明,但一般认为是由多种原因联合所致,其中以早产和感染最为重要。

  1、早产 早产是NEC的重要发病因素,因免疫功能差,肠蠕动差,加之出生时易发生窒息,造成肠壁缺氧损伤,使细菌侵入。

  2、感染 感染是NEC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多为克雷白杆菌、大肠埃希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肠道细菌。

  3、缺氧与缺血 在新生儿窒息、呼吸疾病、休克等缺氧缺血情况时肠壁血管收缩,导致肠黏膜缺血缺氧、发生坏死,随着恢复供氧,血管扩张充血,扩张时的再灌注会增加组织损伤。

  4、喂养 进食和交换输血都可增加肠壁的再灌注,成为诱发疾病的原因,导致肠道受细菌的侵袭。一旦开始喂养,为肠道细菌繁殖提供了充足的底物。肠道喂养一直被认为是 NEC的发病因素,感染、窒息的早产儿过早、过量喂牛乳,可诱发NEC。但喂养导致NEC的观点仍然存在争议,有报道延迟至2周开始喂养的早产儿NEC发生率反而高于早喂养者。

  5、其他 脐动脉或静脉插管、换血疗法、红细胞增多症、动脉导管开放、低体温等情况时,NEC发生率较高。

来源资料:《国内医学影像技术》 2005年 第8期

3门静脉积气症状诊断/鉴别

症状诊断/鉴别

  严重的门静脉积气患者常伴有重症感染、代谢性酸中毒和(或)呼吸性酸中毒、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减少、DIC等、因此血气分析,大便潜血及培养、血常规及培养以及DIC筛查和确诊实验室对病情判定均十分重要。同时具备以下三项者,即可确诊,①全身中毒表现:如体温不稳、面色苍白、呼吸不规则和心动过缓等。②胃肠道表现:胃潴留、呕吐、肉眼血便、腹胀及肠鸣音消失。③腹部X线表现,肠梗阻和肠壁积气。

  1、中毒性肠麻痹 当原发病为腹泻或败血症时,甚易把NEC误诊为中毒性肠麻痹。但中毒性肠麻痹无便血,X线片上无肠壁间积气等。

  2、机械性小肠梗阻 X线腹片上,液面的跨度较大,肠壁较薄,无肠间隙增宽、模糊,无肠壁积气,再结合临床则易区别。

  3、肠扭转 肠扭转时机械性肠梗阻症状重,呕吐频繁,腹部X线平片示十二指肠梗阻影像,腹部密度均匀增深,并存在不规则多形气体影,无明显充气扩张的肠曲。

  4、先天性巨结肠 早期NEC表现为小肠大肠普遍胀气时应与先天性巨结肠鉴别。后者以腹胀、排便困难为主,无血便。X线动态观察腹部变化无肠壁积气征,结合临床较易鉴别。

  5、新生儿出血症 生后2~5天可以出现胃肠道出血为主表现,需鉴别。新生儿出血症有生后未给予维生素K注射史,腹部不胀,腹部X线平片无肠腔充气和肠壁积气,维生素K治疗有效。

  6、胎粪性腹膜炎 个别病例的腹部X线平片偶可见散在小囊泡样肠壁积气影,但可有典型的异常钙化影,再结合临床不难鉴别。

  7、自发性胃穿孔 多由于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引起,常发生于胃大弯近贲门处,大部病儿出生时有缺氧史。发病突然,生后3~5天突然进行性腹胀,伴呕吐、呼吸困难和发绀,X线平片腹部仅见气腹,无肠壁积气或肠管胀气。

来源资料:《肿瘤影像学》 2014年 第2期

4门静脉积气症状检查

  腹部X线平片对门静脉积气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早期主要表现为麻痹性肠梗阻:小肠排列紊乱,充气明显,肠腔内可见多个液平,呈阶梯状。病情进展如肠内气体进入肠壁则出现肠壁囊样积气。肠壁间增宽,肠壁局部出现囊泡状或串珠状透亮区,浆膜下积气时可呈现线,弧状或环状透亮区,较重病例因肠内气体进入门静脉可见门静脉充气征:肝脏可见自肝门向肝内沿门静脉走行的条型或树枝状透亮影,严重者可见肠袢固定(肠坏死)气腹(肠穿孔)、和腹腔积液(腹膜炎)。肠壁囊样积气和门静脉充气征为本病的特征性表现。

众所周知,此病的发病率依然是很高,一旦确诊后就要及时对症治疗,切勿随意服用药物,对于处于治疗中的患者来说,除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外,还需要提高免疫力,做好生活中的护理,清淡饮食,平时可以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最后,提醒患者,定期复查是很关键!不要忘记!

来源资料:《临床放射学杂志》 1985年 第4期

5门静脉积气治疗/预防

  疑似门静脉积气的患儿应禁食3天,确诊病例7—10天。重症14天或更长。待临床情况好转,腹胀消失,大便潜血转阴后可逐渐恢复饮食。恢复喂养要从水开始,再喂糖水、稀释奶、根据病情逐步增加稀释奶浓度。禁食期间需进行胃肠减压。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细菌不明时可用氨苄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或第三代头孢菌素,如为厌氧菌优选甲硝唑。疑似患儿3天,确诊病例7—10天,重症14天或更长。禁食期间予以静脉营养维持能量及水电解质平衡,每日供给209kJ(50kcal/kg),逐渐增加至418—503KJ(100—120kcal/kg),液体量120—150ml/hg,有凝血机制障碍时可输新鲜冰冻血浆,出现休克时给予抗休克治疗。

患这种病的人越来越多,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能够远离此病的困扰,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适当地分解,并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而且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厌食的不良习惯。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来源资料:《国内全科医学》 2010年 第8期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门静脉积气症状描述
2门静脉积气症状起因
3门静脉积气症状诊断/鉴别
4门静脉积气症状检查
5门静脉积气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