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表面常出现大小不一散在性血泡

  • 患病部位:全身,皮肤
  • 所属科室:皮肤性病科,皮肤科
  • 细分症状:生理性血泡、病理性血泡
  • 相关疾病:皮肤癌、接触性皮炎、银屑病、皮肤病
  • 相关检查:常规体检检查、皮肤检查、血液检查、尿检检查
  • 相关药品:慢性肾功能衰竭、氢氯噻嗪片、呋塞米注射液、肾炎四味片
  • 相关症状:尿酸代谢亢进、昏睡、代谢性酸中毒、皮肤潮红肿胀

1皮肤表面常出现大小不一散在性血泡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皮肤表面常出现大小不一散在性血泡是腹壁坏死性筋膜炎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之一。腹壁坏死性筋膜炎是发生在腹壁的一种坏死性软组织感染。致病细菌有多种,感染主要累及腹壁深、浅筋膜,亦可侵及皮肤,但早期不累及肌肉。本病可发生于腹壁的任何部位(如腹前壁、侧腹壁、腹股沟区及腹后壁等区域),尤其多发生于腹部创伤或手术切(创)口及邻近区域,也可为臀部、会阴部的感染扩散而至,有时发生在小刺伤或虫咬伤后。坏死性筋膜炎发病急剧、进展迅速、病情凶险,延误诊治常导致患者死亡。

患了这种病,应该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诊治,在此病的治疗中,我们需要从科学的检查入手,从各个方面检查身体状况,了解病因,确定病情,为了安全有效地治疗这种病,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这样病情才有利于康复,所以选择一家正规的医院是很关键的。

来源资料:《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6年 第2期

2皮肤表面常出现大小不一散在性血泡症状起因

症状起因

  皮肤表面常出现大小不一散在性血泡好发于全身免疫机能低下及有小血管病变的患者,从新生儿到60岁以上的老年人均可发病,尤其是老年病人合并糖尿病、动脉硬化或恶性肿瘤接受化疗或免疫抑制剂者更易发生。绝大多数为继发性坏死性筋膜炎,均有原因或危险因素可查;有15%~18.2%的急性坏死性筋膜炎原因不明,属于特发性感染。

  1.危险因素:综合文献报道,与本病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有:

  (1)手术及创伤:多发生于腹部手术及创伤后,尤其是阑尾切除术后、结直肠手术后、合并结直肠损伤的腹部损伤或腹壁创伤后较易发生腹壁坏死性筋膜炎。Casall等曾报道12例坏死性筋膜炎均有腹部损伤或腹部手术史。其他一些手术治疗(介入操作如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手术穿刺、CT或超声引导下经导管行脓肿引流、泌尿生殖器器械操作、外敷草药或艾火烧灼、局部封闭治疗等)和疖肿抓破后均易诱发本病。

  (2)慢性疾病: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先天性白细胞减少等,其中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患病因素和危险因素。

  (3)血管疾病:动脉硬化、高血压、周围血管疾病等。

  (4)感染疾病:脐炎、腹腔感染(急性阑尾炎、胆囊炎、腹膜炎等)、梅毒、伤寒等感染。

  (5)恶性疾病:恶性肿瘤、白血病、艾滋病等。

  (6)年老体衰、营养不良等。

  (7)滥用或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

  (8)化疗、放疗。

  (9)其他:酗酒、吸毒、肥胖、尿外渗、阴茎异常勃起、过度性交等。

  2.病原菌:

  引致坏死性筋膜炎的病原菌较多,且多为皮肤、肠道、尿道的正常菌群,尤其与创伤和切口邻近部位的正常菌群分布有关。其中常见的需氧菌有金黄葡萄球菌、A 组链球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变形杆菌、假单胞菌、克雷白杆菌等;常见的厌氧菌有厌氧链球菌、脆弱类杆菌、梭状芽孢杆菌等;而且多由需氧菌和厌氧菌协同致病。

  3.易感因素与病原菌:

  近年研究发现,不同的易感因素与不同的病原菌关系密切.如外伤后感染,病原菌中梭状芽孢杆菌多见;糖尿病患者发生感染,病原菌以脆弱类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葡萄球菌多见;恶性肿瘤和免疫抑制病人发生感染,以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等最常见。

  继发性腹壁坏死性筋膜炎的病原菌主要伤口侵入,且多为细菌的混合感染。Ruose等报道16例坏死性筋膜炎,共培养出75种需氧菌和厌氧菌,另有学者报道81例患者培养出的细菌达375种,有的病人感染细菌种数可高达5~6种。一些研究结果统计显示,包括腹壁在内所有部位的坏死性筋膜炎以厌氧菌和需氧菌混合型感染者最多见,约占总数的68%;单纯厌氧菌培养出者次之,约占22%;有需氧菌培养出者最少,仅占10%。由此不难看出,厌氧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临床上腹股沟区、下腹壁坏死性筋膜炎的厌氧菌发现率最高。很多病人之所以厌氧菌培养阴性,可能与标本收取、存放、转递或培养接种条件等环节出现问题和 (或)不符合实验要求有关。

  特发性腹壁坏死性筋膜炎发病原因不清。研究表明免疫功能失调,特别是合并恶性肿瘤、糖尿病、动脉硬化、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因素与之关系密切。其病原菌可能由体内其他部位血行播散到患处,如来源于牙齿和咽喉及扁桃体等处。

来源资料:《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0年 第6期

3皮肤表面常出现大小不一散在性血泡症状诊断/鉴别

症状诊断/鉴别

  应根据病史、临床体征,检查结果等对皮肤表面常出现大小不一散在性血泡进行诊断。血泡等愈合边缘的基底细胞即开始增生,并在凝块下面向伤口中心迁移,形成单层上皮,覆盖于肉芽组织的表面。当这些细胞彼此相遇时,则停止迁移,并增生、分化成为鳞状上皮。健康的肉芽组织对表皮再生十分重要,因为它可提供上皮再生所需的营养及生长因子。

  1.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主要发生于肌肉组织广泛损伤的病人,发生于腹壁切口者较少,表现为伤口周围皮肤水肿、紧张、苍白、迅速变为紫黑色并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以广泛性肌肉坏死为主;局部和全身症状均较坏死性筋膜炎严重,病情进展更为迅速;伤口分泌物涂片行革兰染色检查发现大量革兰染色阳性粗大杆菌、白细胞计数减少、X线检查伤口肌群间有气体。

  2.肌炎和非坏疽性肌坏死:多因肌肉间的软组织感染引起,其特征是:显著肌肉受累,疼痛、感觉过敏、全身中毒征象;血中存在肌酸酐磷酸激酶,血尿中存在肌球蛋白。CT显示,肌炎受累肌肉增厚、伴或不伴非均质强化,肌坏死则表现为肌强化部分中见低密度区或肌断裂。MRI的T2加权像显示化脓性肌炎病变肌肉纺锤状或圆形边界清的高信号区。坏死性筋膜炎肌肉受累是继发性的,由原发筋膜感染蔓延至邻近肌肉所致,影像学改变在筋膜及软组织改变之后。

来源资料:《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4年 第6期

4皮肤表面常出现大小不一散在性血泡鉴别诊断

  1.急性蜂窝织炎:是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其临床特点为:

  (1)致病菌主要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金黄葡萄球菌和厌氧菌。

  (2)影像显示皮下组织增厚,脂肪组织密度增高,伴条索状不规则强化,伴或不伴皮下和浅筋膜积液,深部结构正常。

  (3)坏死性筋膜炎MRIT2加权像显示深筋膜多数呈均质性界清圆顶状高信号区,而无并发症的感染性蜂窝织炎较坏死性筋膜炎T2加权像高信号圆顶状区域更小更薄,境界不清。

  (4)大多数急性蜂窝织炎病例单纯应用抗生素即可治愈,坏死性筋膜炎应用抗生素则疗效不明显,而多需手术处理,手术时见筋膜苍白坏死呈陈旧棉絮状、韧性差,但肌肉无坏死或受累不明显,皮下组织广泛损坏或出现坑道样坏死,潜行皮缘。

  由于急性蜂窝织炎的致病菌、病理和临床特点酷似,尤其是厌氧菌(厌氧性链球菌、肠球菌、拟杆菌、非梭状芽孢杆菌等)所致的急性蜂窝织炎,病变处蜂窝组织、筋膜和皮肤也可发生坏死,亦有扩散迅速、不易局限的特点,全身症状剧烈、脓液恶臭、查体亦有捻发音,与坏死性筋膜炎临床表现极其相似。因此,多数情况下,临床上依靠物理查体、影像学检查实难鉴别。诊断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治疗方案,虽然通过观察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效果或许能得到一部分鉴别依据,但其鉴别依据的意义和对于确定治疗方案价值将大打折扣,因坏死性筋膜炎须早期外科手术治疗。因此,对于怀疑为坏死性筋膜炎有难以排除急性蜂窝织炎诊断者,宜早期手术治疗,并通过手术取组织活检行快速冰冻切片检查,以免延误手术,造成不良后果。

  2.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主要发生于肌肉组织广泛损伤的病人,发生于腹壁切口者较少,表现为伤口周围皮肤水肿、紧张、苍白、迅速变为紫黑色并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以广泛性肌肉坏死为主;局部和全身症状均较坏死性筋膜炎严重,病情进展更为迅速;伤口分泌物涂片行革兰染色检查发现大量革兰染色阳性粗大杆菌、白细胞计数减少、X线检查伤口肌群间有气体。

  3.肌炎和非坏疽性肌坏死:多因肌肉间的软组织感染引起,其特征是:显著肌肉受累,疼痛、感觉过敏、全身中毒征象;血中存在肌酸酐磷酸激酶,血尿中存在肌球蛋白。CT显示,肌炎受累肌肉增厚、伴或不伴非均质强化,肌坏死则表现为肌强化部分中见低密度区或肌断裂。MRI的T2加权像显示化脓性肌炎病变肌肉纺锤状或圆形边界清的高信号区。坏死性筋膜炎肌肉受累是继发性的,由原发筋膜感染蔓延至邻近肌肉所致,影像学改变在筋膜及软组织改变之后。

  4.其他疾病:如腹膜炎等。

5皮肤表面常出现大小不一散在性血泡治疗/预防

  根据皮肤表面常出现大小不一散在性血泡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正确的方法是在医生指导下涂搽单纯无刺激性的氧化锌软膏、苯海拉明霜等药物。每晚临睡前用凉水浸湿毛巾冷敷30分钟左右,可使面部皮肤血管收缩,炎症减轻,同时要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

  睡好觉是保证健康的重要条件,经常熬夜或者失眠的人容易衰老,包括皮肤在内。特别是夜间12点到翌日凌晨3点这段时间,皮肤细胞代谢快,以旧换新的速度是清醒状态下的8倍多,故享有美容睡眠期的雅号。换言之,要想皮肤于葆青春,尤其要注意这段时间的睡眠,切不可错过。

来源资料:《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0年 第5期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皮肤表面常出现大小不一散在性血泡症状描述
2皮肤表面常出现大小不一散在性血泡症状起因
3皮肤表面常出现大小不一散在性血泡症状诊断/鉴别
4皮肤表面常出现大小不一散在性血泡鉴别诊断
5皮肤表面常出现大小不一散在性血泡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