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面部畸形的婴儿有正常的智力和发育。而各种各样的头面部畸形是由于妊娠2个月时形成面骨和耳朵的第一、第二节腮发育异常所致。这些畸形包括唇裂和腭裂,TreacherCollin(下颌骨发育不全),Goldenhar(眼,耳,椎体发育不全),PierreRobin和Waardenbury综合征;器官间距离增大,外耳和中耳畸形。
众所周知,此病的发病率依然是很高,一旦确诊后就要及时对症治疗,切勿随意服用药物,对于处于治疗中的患者来说,除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外,还需要提高免疫力,做好生活中的护理,清淡饮食,平时可以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最后,提醒患者,定期复查是很关键!不要忘记!
来源资料:《口腔医学》 2005年 第6期
面部畸形主要形成原因有面部发育不良、局部外伤后组织缺损及因消瘦引起的颊、颞部凹陷等。除此之外,面部畸形的发生与肿瘤、损伤及炎症有关,肿瘤已是近年来颌面部获得性畸形或缺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肿瘤本身造成的颌面部畸形多为良性肿瘤,这其中多数属于先天性畸形,例如错构瘤、管型瘤、神经纤维瘤等。少数非先天性肿瘤,如颌骨囊肿、牙源性肿瘤等,则可因肿瘤的发展压迫等因素造成不对称畸形。对于恶性肿瘤来说,则多数系由于手术治疗后而致不同程度的缺损或畸形。病期愈晚,切除组织愈多,畸形缺损也愈大。除此以外,放射治疗也可导致组织缺损,特别见于放射性骨坏死,或由于放疗而引起发育抑制及组织萎缩性变。
1、损伤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与现代化程度的更加提高,因交通事故而引起的口腔颌面畸形与缺损已日趋增多。其次是生活外伤,生活外伤包括儿童期的跌落伤是造成一侧(或双侧)颞颌关节损伤、偏颌(或小颌)畸形的主要原因,有时还可因此伴张口受限,造成真性颞颌关节强直。
2、炎症
软组织的非特异性炎症可致畸形,但一般不引起组织缺损。颌面骨的炎症,由于骨质坏死,溶解或分离排出,常可造成不同程度的颌面部畸形。畸形除可因骨质缺损本身引起外,也可因颌骨生长发育中心,例如儿童期髁状突的破坏使颌骨一侧发育障碍而造成。特异性炎症,包括梅毒、结核等均可引起颌面部软硬组织缺损与畸形。晚期梅毒的树胶肿可导致腭部穿孔;梅毒还可引起下一代鼻发育畸形即典型的鞍鼻。由于卫生保健条件的不断改善,坏疽性口炎已日趋少见,因其可引起大片软组织或骨组织坏死,而且常常由于严重的瘢痕挛缩而导致牙关紧闭,造成假性颞颌关节强直,故仍应重视。
来源资料:《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0年 第1期
由于不同原因引起的面部畸形,其程度上也有所不同,所以在诊断时,应注意鉴别。儿童发育过程中发生的颌面部软组织的炎症常可导致成年后的颌面部畸形,但一般不引起组织缺损。颌面部的炎症常常引起颌骨坏死,溶解或分离排出,造成不同程度的面部畸形。
外伤:随着工业与交通事业的发展,生活、生产中意外伤害,交通事故伤,烧伤引起的颌面畸形与缺损十分常见,例如儿童时期下颌骨跌伤可能造成张口受限,随生长发育还可引起颜面不对称、小下颌畸形等。
肿瘤:颌面部肿瘤本身就可造成一些颌面部畸形,因为肿瘤的生长过程中会压迫周围正常组织造成不对称畸形。而恶性肿瘤则多数由于扩大手术治疗后而致不同程度的缺损或畸形,而且往往是软、硬组织复合缺损,功能障碍及外貌毁损自然也较严重。
医源性因素:指由于医疗本身所造成的颌面部畸形与缺损。这类畸形或缺损的形成有一些是目前尚不能完全避免的,如肿瘤的放射治疗而引起发育抑制及组织萎缩性变,特别是放射性骨坏死而导致的组织缺损;但也有一些畸形是因为医生的手术设计不当所致,如过大的颊部软组织手术可因为修复设计不当而导致瘢痕挛缩引起张口受限。
来源资料:《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4年 第2期
面部畸形的治疗方法:
面部畸形需要通过整形进行治疗。腭裂会影响进食和语言的发育。腭裂早期的治疗包括使用特殊的腭裂奶瓶或齿科材料来封闭裂隙,这样患儿就可以生存,应用喂养器(如塑料瓶),使病损部位承受轻度压力下,实施对婴儿的喂养。最终的治疗是外科整形。然而,外科手术可以明显地改善这些畸形,但如果治疗不恰当就可以引起鼻音,出现脸中部缺陷所致的外貌受累以及反流的倾向。牙科,颌面外科,精神病学以及语言的训练等综合治疗可能是必需的。
生长发育的种种因素都可影响孩子的颌面部发育,甚至导致面部畸形,必须从早预防。面部畸形要以胎儿期的预防为主:
1、预防化学物质中毒化学物质的慢性中毒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与唇裂、腭裂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孕妇必须避免接触各种化学物质,如苯、汞等。
2、预防先天性营养缺乏孕妇如长期缺钙、铁、磷及各种维生素,会影响胎儿的颌骨、牙齿甚至全身骨骼的生长发育。
3、预防病毒感染孕妇应尽量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避免感冒,因为风疹病毒、柯萨基A病毒等可通过胎盘进入胚胎,导致胎儿畸形。
4、避免放射性照射孕妇应尽量少做放射、同位素等检查,因为胎儿对放射线十分敏感,可致胎儿畸形。
5、慎重用药某些药物和代谢产物通过胎盘亦可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如皮质激素、抗组织胺药、抗惊厥药及链霉素、庆大霉素等。
来源资料:《中国数字医学》 2012年 第1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