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百科 > 肿瘤科

1肿瘤科疾病简介编辑本段

疾病简介

肿瘤科疾病简介

  肿瘤科,有些医院分为肿瘤内科和肿瘤外科,肿瘤内科主要从事各种良、恶性肿瘤的内科治疗;肿瘤外科提供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专门的肿瘤医院的相关科室会根据不同部位再行细分,例如乳腺外科头颈外科、胸外科、肿瘤妇科、腹部外科、肿瘤内科等。


2肿瘤科常见疾病编辑本段

常见疾病

肿瘤科常见疾病

乳腺癌肺癌肝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食管癌胰腺癌鼻咽癌、膀胱癌、宫颈癌、前列腺癌、卵巢癌、肾癌、甲状腺癌淋巴瘤白血病、子宫内膜癌、黑色素瘤、骨肉瘤。

3肿瘤科发病原因编辑本段

发病原因

肿瘤科发病原因

  根据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机体的危害性的不同,肿瘤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前者生长缓慢,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不发生转移,对人体健康危害不大。后者生长迅速,可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还会产生有害物质,破坏正常器官结构,使机体功能失调,威胁生命。

  肿瘤性增生与非肿瘤性增生有本质的区别:非肿瘤性增生为机体生存所需,所增生组织能够分化成熟,并且能够恢复原来正常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且这种增生到一定限度就不再继续。正常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具有异常的形态、代谢、功能,在不同程度上失去了分化成熟的能力,生长旺盛,具有相对自主性,即使后来致瘤因素不存在仍能持续生长。


4肿瘤科是否遗传编辑本段

是否遗传

肿瘤科是否遗传

  肿瘤不属于遗传病。但有些恶性肿瘤确有遗传性,如人群中存在有高发乳癌、胃癌结肠癌等家族。另外有些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伯基特氏淋巴瘤等,有明显的遗传性。

  细胞的基本功能是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细胞通过增殖使细胞数量增多;通过分化使细胞发生形态和功能上的特化。分化后的细胞增殖性降低,即细胞增殖从属于细胞分化,如果细胞的分化基因变异就能导致细胞癌变,肿瘤的本质为细胞分化解除和增殖失控。研究发现了多种癌基因(ONC)和抗癌基因(S-ONC),用实验方法证明ONC能在动物体内诱发出肿瘤。但是又发现,ONC和S-ONC并非癌变的专一基因,它们的本质属于与细胞分化或增殖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发生变异或表达紊乱时,能导致细胞增殖失控形成肿瘤。参于分化的ONC或S-ONC是能遗传的。因此,肿瘤虽不属于遗传病,但遗传与肿瘤有密切关系。


5肿瘤科局部症状编辑本段

局部症状

肿瘤科局部症状

因为肿瘤在原发病灶处的生长导致该部位解剖结构和组织形态发生变化,由此而引起相应的功能改变。肿瘤在所占据的组织中形成肿块,其大小、外形、界限、硬度、表面情况、与邻近组织关系等可作为检查与诊断肿瘤的依据。肿块可引起继发症状,如疼痛、压迫、溃疡、出血、感染、梗阻或功能障碍等,使病人感到不适与痛苦,特别是肿瘤压迫与侵犯神经时,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根据肿瘤生长部位不同,还会有许多特殊症状,如胰头癌、胆管癌可引起黄疸;脑室、脑膜肿瘤可引起颅压升高等。


6肿瘤科全身症状编辑本段

全身症状

肿瘤科全身症状

肿瘤早期出现的全身症状一般比较轻微、局限;若能在出现早期症状时引起注意,即可早期发现肿瘤,及时进行治疗。早期症状成为恶性肿瘤的“报警信号”;在临床上尤为重视恶性肿瘤出现的第一个惹人注意的早期症状,称之为“首发症状”。不同的肿瘤“报警信号”与“首发症状”不同。

肿瘤的全身症状与病期及肿瘤发生的部位有关。早期肿瘤常无全身症状,或仅有轻微乏力不适、食欲不振;中、晚期肿瘤,由于肿瘤消耗大量营养物质并产生许多毒素,病人陆续出现较明显的全身症状,如体重下降、虚弱、发热贫血、水肿、腹水、皮肤及关节疾患、广泛脏器转移所致的症状等


7肿瘤科发病内因编辑本段

发病内因

肿瘤科发病内因

  如果机体内部的某些条件或状况适合外界环境中致癌物质的作用,这些人群就具备了癌症发病的内因。包括精神因素、内分泌失调、免疫缺陷与遗传因素等。约有60%的癌症患者在发病前有明显的精神创伤史。内分泌紊乱可能与乳腺癌前列腺癌发病有关。先天性免疫缺陷或长期应用免疫抑制药的人群中,肿瘤的发病率较高。遗传因素与癌的发病有密切关系,如患有错构瘤病综合征、遗传性皮肤病、染色体脆弱综合征等遗传病者,约10%发生恶性肿瘤,一些致癌外因诱发肿瘤时也都通过遗传因素起作用。

8肿瘤科发病外因编辑本段

发病外因

肿瘤科发病外因

  外界致癌因素是引起癌症的重要刺激因素,大约80%~90%的癌症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已知致癌因素有化学、物理、生物、营养等几种,较重要的有以下几项:

  ① 吸烟与被动吸烟。肺癌病人中吸烟者是不吸烟者的10倍;吸烟者肺癌、喉癌、食管癌、膀胱癌、口咽癌的发病率也比不吸烟者高。吸烟量与癌症发病关系尚不明确,即使接触烟草的烟雾量不大也会发生癌症。近年来还发现,经常生活在嗜烟者烟雾环境中的不吸烟者,发生癌症的机会也多。

  病因

  ② 职业因素。因长期接触煤焦油、芳香胺或偶氮染料、亚硝胺类化合物等而致的职业性癌,可占全部癌症的2%~8%。职业性癌一般有相当长的潜伏期,发生在皮肤、泌尿道、呼吸道等部位的职业性癌较常见。

  ③ 放射线及紫外线。电离辐射(X射线、γ射线)所诱发的癌症约占全部癌症的3%,紫外线照射可诱发皮肤癌或恶性黑色素瘤。

  ④ 膳食。人类的饮食结构和习惯与消化道癌关系密切。膳食中脂肪过多易诱发乳癌、大肠癌;水果和蔬菜可降低大肠癌的发病;有些食品添加剂具有致癌作用;腌、熏食品和一些蔬菜、肉类、火腿、啤酒中可能含有致癌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品与肝癌发病可能有关。

  ⑤ 药物。治疗癌症的各种抗肿瘤药特别是烷化剂,本身也具有致癌作用;此外,某些解热镇痛药、抗癫痫药、抗组胺药、激素类等与癌症的病因有关。

  ⑥ 寄生虫与病毒。血吸虫病可引起膀胱癌;中华分枝睾吸虫可引起胆管癌。迁延性乙型肝炎所致的肝硬变患者容易发生肝癌;单纯疱疹病毒与宫颈癌的发病有关。许多病毒可以诱发动物肿瘤,但在人类尚缺乏直接证据。

9肿瘤科病理检查编辑本段

病理检查

肿瘤科病理检查

  一、细胞学检查

  是下种简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广泛应用于肿瘤的临床诊断和防癌普查,特别在诊断子宫颈癌、食管癌肺癌时常为苜选的检查方法。其准确率在子官颈癌已达95%以上,食管癌达90%,肺癌达80%以上。

  1)肺部肿瘤:常用痰涂片检查或通过支气管镜取标本作涂片检查。

  2)食管、贲门和胃部肿瘤:食管、贲门常用双腔管气囊细胞采取器方法取材,胃冲洗液涂片检查脱落细胞。或在食管镜和胃镜下直接在病变部位作涂片检查。

  3)子宫颈、宫腔和阴道肿瘤:常作刮片或分泌物涂片检查。

  4)膀胱肿瘤:常用导出的尿液与等量95%乙醇混合后离心取沉淀物做涂片检查。

  5)乳腺肿瘤:可用乳头分泌物做涂片检查。

  6)胸水、腹水:可取离心沉淀物涂片检查。

  7)鼻咽部肿瘤:可在病变部位做涂片检查。

  二、活体组织检查

  是应用最广、价值最大的方法。能明确诊断、了解肿瘤的组织学特性。

  1)钳取活检:常用于皮肤、口腔、鼻咽、喉、气管、支气管、食管、胃、直肠及乙状结肠、膀胱等体表或腔道粘膜的表浅肿瘤,尤其是外生性或溃疡性肿瘤。取材不应在肿瘤溃疡中心而应靠近边缘与正常组织交界处的肿瘤组织,并应避免挤压。

  2)切取活检:适用于病变体积较大,部位较深,或尚未溃破的胂瘤,以及剖胸、剖腹探查时,确定病变性质或肿瘤是否转移。切取部位要准确,深度要适当,标本切勿挤压。

  3)切除活检:常用于病灶较小或病变较浅的肿瘤,如乳腺小肿块、表浅的淋巴瘤及其他软组织肿瘤和转移瘤等。切除活检对那些局限性的体积不大的病灶作完整的切除,既可达到活检的目的,也是一种治疗措施。

  4)针吸活检:适用于皮下肿块、头颈部、口腔内、腮腺、乳腺和骨组织肿块,以及区域淋巴结。对肺、纵隔、肝脏的肿物也可以在严格选择适应证的情况下慎重地进行针吸活检。但有可能引起出血、血行转移或沿穿刺针道种植的危险。对深部脏器的病变不宜采用。

  5)痰液及胸水、腹水沉淀物用薄纸包裹固定,作切片检查。

  三、手术切除标本的检查

  对确定诊断,了解肿瘤转移情况,判断预后,评定术前化疗与放疗效果,拟定术后治疗方案,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尸体检查

  对验证生前诊断,了解原发肿瘤及其转移情况,解释临床症状,分析治疗失败的原因,探讨肿瘤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常规的病理形态学检查

  1. 脱落细胞学检查常用的有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子宫颈癌,痰涂片检查肺癌,胸、腹水离心后作涂片检查胸腔或腹腔的原发或转移癌和尿液离心后涂片检查泌尿道肿瘤等。我国医务工作者研制成食管细胞采取器(食管拉网法)检查食管癌及贲门癌(阳性确诊率为87.3%~94.2%)。还用鼻咽乳胶球细胞涂片、负压吸引细胞法及泡沫塑料海绵涂片法等采取鼻咽分泌物检查鼻咽癌,提高了阳性诊断率(阳性率为88%~92%)。用胃加压冲洗法采取胃内容物检查胃癌,也使阳性诊断率有了显著的提高。

  2.活体组织检查从患者身体的病变部位取出小块组织(根据不同情况可采用钳取、切除或穿刺吸取等方法)或手术切除标本制成病理切片,观察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变化,以确定病变性质,作出病理诊断,称为活体组织检查(biopsy),简称活体。这是诊断肿瘤常用的而且较为准确的方法。近年来由于各种内窥镜(如纤维胃镜、纤维结肠镜、纤维支气管镜等)和影像诊断技术的不断改进,不但可以直接观察某些内肿瘤的外观形态,还可在其指引下准确地取材,进一步提高了早期诊断的阳性率。

本段由"北京466医院"编辑

10肿瘤科临床分类编辑本段

临床分类

肿瘤科临床分类

  通常以组织发生为依据,每一类别又按其分化成熟程度及其对机体影响的不同而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

  癌前病变、非典型性增生及原位癌

  1.癌前病变:癌前病变是指某些具有癌变的潜在可能性的病变,如长期存在不及时治疗就有可能转变为癌。常见的癌前病变有:

  (1)粘膜白斑:常见于口腔、外阴等处粘膜。由于鳞状上皮的过度增生和过度角化并有一定异型性,长期不愈可转变为鳞状细胞癌。

  (2)慢性子宫颈炎伴宫颈糜烂:这是妇科常见疾患,是在慢性宫颈炎基础上,宫颈阴道部的鳞状上皮被来自子宫颈管内膜的单层柱状上皮取代,可以转变为宫颈鳞状细胞癌。

  (3)直肠、结肠的腺瘤性息肉:单发、多发均可发生癌变,有家族史的多发者,更易发生癌变。

  (4) 乳腺增生性纤维囊性变:常因内分泌失调引起,伴有导管内乳头状增生者易发生癌变。

  (5)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粘膜上皮的肠上皮化生可发生癌变。慢性胃溃疡长期不愈,也可发生癌变,其癌变率大约为1%。

  (6)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在反复溃疡和粘膜增生的基础上可发生结肠腺癌。

  (7)皮肤慢性溃疡:经久不愈的皮肤溃疡和瘘管特别是小腿慢性溃疡可发生鳞状上皮增生,易癌变。

  (8)肝硬化:慢性病毒性肝炎进展为肝硬化,相当一部分可进一步进展为肝细胞性肝癌

  2.非典型性增生:

  非典型性增生是上皮细胞异乎常态的增生,形态呈现一定程度的异型性,但不足以诊断为癌,多发生于皮肤或粘膜表面的鳞状上皮,也可发生于腺上皮。这种非典型性增生如累及2/3以上尚未达到全层的为重度非典型性增生,很难逆转而发生癌变。癌前病变常通过这种形式转变为癌。

  3.原位癌:

  原位癌指粘膜鳞状上皮层内或皮肤表皮内的重度非典型增生几乎累及或累及上皮的全层,但尚未侵破基底膜而向下浸润生长者称为原位癌。如子宫颈、食管及皮肤的原位癌。


11肿瘤科临床表现编辑本段

临床表现

肿瘤科临床表现

  一般把肿瘤的症状分为局部症状与全身症状两部分。

  局部症状

  因为肿瘤在原发病灶处的生长导致该部位解剖结构和组织形态发生变化,由此而引起相应的功能改变。肿瘤在所占据的组织中形成肿块,其大小、外形、界限、硬度、表面情况、与邻近组织关系等可作为检查与诊断肿瘤的依据。肿块可引起继发症状,如疼痛、压迫、溃疡、出血、感染、梗阻或功能障碍等,使病人感到不适与痛苦,特别是肿瘤压迫与侵犯神经时,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根据肿瘤生长部位不同,还会有许多特殊症状,如胰头癌、胆管癌可引起黄疸;脑室、脑膜肿瘤可引起颅压升高等。

  全身症状

  肿瘤早期出现的全身症状一般比较轻微、局限;若能在出现早期症状时引起注意,即可早期发现肿瘤,及时进行治疗。早期症状成为恶性肿瘤的“报警信号”;在临床上尤为重视恶性肿瘤出现的第一个惹人注意的早期症状,称之为“首发症状”。不同的肿瘤“报警信号”与“首发症状”不同。

  肿瘤的全身症状与病期及肿瘤发生的部位有关。早期肿瘤常无全身症状,或仅有轻微乏力不适、食欲不振;中、晚期肿瘤,由于肿瘤消耗大量营养物质并产生许多毒素,病人陆续出现较明显的全身症状,如体重下降、虚弱、发热贫血、水肿、腹水、皮肤及关节疾患、广泛脏器转移所致的症状等。

本段由"北京466医院"编辑

12肿瘤科形态结构编辑本段

形态结构

肿瘤科形态结构

  (1)肿瘤的肉眼观形态 肉眼观肿瘤的形态多种多样,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良恶性。

  1)肿瘤的数目和大小 肿瘤的数目、大小不一。多为一个,有时也可为多个。肿瘤的大小与肿瘤的性质(良性、恶性)、生长时间和发生部位有一定关系。生长于体表或较大体腔内的肿瘤有时可生长得很大,而生长于密闭的狭小腔道内的肿瘤一般较小。肿瘤极大者,通常生长缓慢,多为良性;恶性肿瘤生长迅速,短期内即可带来不良后果,因此常长不大。

  2)肿瘤的形状:肿瘤的形状多种多样,有息肉状(外生性生长)、乳头状(外生性生长)、结节状(膨胀性生长)、分叶状(膨胀性生长)、囊状(膨胀性生长)、浸润性包块状(浸润性生长)、弥漫性肥厚状(外生伴浸润性生长)、溃疡状伴浸润性生长。形状上的差异与其发生部位、组织来源、生长方式和肿瘤的良恶性密切相关。

  3)肿瘤的颜色:一般肿瘤的切面呈灰白或灰红色,视其含血量的多寡、有无出血、变性、坏死等而定。有些肿瘤会因其含有色素而呈现不同的颜色。因此可以根据肿瘤的颜色推断为何种肿瘤。如脂肪瘤呈黄色,恶性黑色素瘤呈黑色,血管瘤呈红色或暗红色。

  4)肿瘤的硬度:与肿瘤的种类、肿瘤的实质与间质的比例及有无变性、坏死有关。实质多于间质的肿瘤一般较软;相反,间质多于实质的肿瘤一般较硬。瘤组织发生坏死时较软,发生钙化或骨化时则较硬。脂肪瘤很软,骨瘤很硬。

  (2)肿瘤的镜下组织结构

  肿瘤的组织结构多种多样,但所有的肿瘤的组织成分都可分为实质和间质两部分。

  1)肿瘤的实质:肿瘤实质是肿瘤细胞的总称,是肿瘤的主要成分。它决定肿瘤的生物学特点以及每种肿瘤的特殊性。通常根据肿瘤的实质形态来识别各种肿瘤的组织来源,进行肿瘤的分类、命名、和组织学诊断,并根据其分化成熟程度和异型性大小来确定肿瘤的良恶性和肿瘤的恶性程度。

  2)肿瘤的间质:肿瘤的间质成分不具特异性,起着支持和营养肿瘤实质的作用。一般由结缔组织和血管组成,间质有时还具有淋巴管。通常生长比较快的肿瘤,其间质血管一般较丰富而结缔组织较少;生长缓慢的肿瘤,其间质血管通常较少。此外,肿瘤往往有淋巴细胞等单核细胞浸润,这是机体对肿瘤组织的免疫反应。此外,在肿瘤结缔组织中还可以见到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具有纤维母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双重特点,这种细胞即能产生胶原纤维,又具有收缩功能,可能对肿瘤细胞的浸润有所限制,这种细胞的增生可以解释乳腺癌的乳头回缩,食管癌和肠癌所导致的肠管僵硬和狭窄。

本段由"北京466医院"编辑

13肿瘤科临床诊断编辑本段

临床诊断

肿瘤科临床诊断

  恶性肿瘤是占位性病变,确诊肿瘤特别是非血液系统的实体瘤要判定肿瘤的部位(定位)病理组织学类型(定性)以及生长播散状况(定期)。恶性肿瘤可分为早、中和晚期,诊断肿瘤早期至为重要,早期癌包括原位癌,直径小于0.5厘米的初期癌(微小癌)及未浸及区域淋巴结及邻近器官的局限表浅癌。进展期癌出现直接浸润扩散及经淋巴道或血行转移,产生相应的症征,诊断较为容易。

  询问患者病史 应仔细、准确及客观。一般包括现病史的主要症状、发展经过和诊治情况。既往病史应了解与现症有关的疾病,这些可能与现患肿瘤相关的癌前疾病为诊断提供线索。此外还要询问个人生活习惯、家族成员患癌史。妇女的月经、生产及哺乳情况也应了解。肿瘤患者早期的常见症状有:身体任何部位发现不消退肿块,疼痛,持续发热,病理性分泌物,经久性消化不良,吞咽障碍,咳嗽,大便习惯改变,久治不愈的溃疡,原因不明的消瘦,不规则阴道出血等。有的早期肿瘤患者无明显症状。体检要注意全身状况、浅表淋巴结,做详细全身检查,如发现肿块应注意部位、大小、形状、边界、表面、硬度、活动、压痛等。

  影像学方法肿瘤增大到一定体积即可利用影像学方法发现。由于设备与技术进步,可测出1厘米或更小的肿瘤,还包括X射线检查、B型超声波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电子计算机X射线体层摄影(CT)检查及核磁共振技术等。这些方法可确定原发部位癌灶,还可发现有无转移,由于不是创伤性检查,易为患者接受。应视病灶情况与条件,选一两种或多种检查技术做出综合诊断;为了做出最后定性诊断,还应争取做病理活组织诊断。

  活组织检查 按照肿瘤的部位与大小,决定活检方法,消化道、呼吸系、泌尿道、妇科等部位的肿瘤可经内腔镜直视下钳取活组织送检。内脏实体肿瘤如肝、肺、胰腺以及后腹膜恶性肿瘤需用特制穿刺针在超声波或CT引导下吸取活检。如有体腔积液或分泌物还可留取做肿瘤细胞学检查。非实体造血系统肿瘤可留取血液、骨髓做检查确诊。在以上方法得不到病理诊断时,有时需采用外科手术方法获得活检结果。浅表肿块较易切检,内脏肿瘤则需行探查术,目的是明确诊断,若可能时同时彻底摘出或姑息切除肿瘤。

14肿瘤科脂肪瘤编辑本段

脂肪瘤

肿瘤科脂肪瘤

  脂肪瘤(lipoma)通常被认为是由成熟脂肪细胞组成的一种常见良性软组织肿瘤。由于绝大多数的脂肪瘤不导致直接的症状和并发症,诊断也无困难,因此对脂肪瘤性质的研究未能引起重视,进展较慢。

  脂肪瘤(lipoma) 常见于背、肩、颈及四肢近端的皮下组织。外观为扁圆形或分叶状,有包膜、质地柔软,切面色淡黄,有油腻感。肿瘤大小不一,常为单发性,亦可为多发性(脂肪瘤病,lipomatosis)。镜下与正常脂肪组织的主要区别在于有包膜和纤维间隔。脂肪瘤一般无症状,极少恶变,手术易切除。[1]

  脂肪瘤包括以下4种类型:

  ① 通常最常见的脂肪瘤是普通的皮下脂肪瘤。由成熟的脂肪及少量间质组织组成,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表现为皮下或深部的质软肿块。

  ② 其他类型的特殊脂肪瘤。如血管脂肪瘤、肌肉脂肪瘤等,在临床或病理上与普通的皮下脂肪瘤有所不同。

  ③ 异位脂肪瘤。此类可能是错构组织,在发生部位上与皮下脂肪瘤有所不同,如肌肉间脂肪瘤、血管肌肉脂肪瘤、神经纤维脂肪瘤等。

  ④ 良性棕色脂肪瘤[2]。

  疾病分型

  脂肪瘤--错钩瘤根据脂肪瘤的可数目可分为有孤立性脂肪瘤及多发性脂肪瘤二类。此类肿瘤好发于肩、背、臀部、四肢、腰、腹部皮下及大腿内侧,头部发病也常见。位于皮下组织内的脂肪瘤大小不一,大多呈扁圆形或分叶,分界清楚;边界分不清者要提防恶性脂肪瘤的可能。单个称为孤立行型脂肪瘤。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称为多发性脂肪瘤。按部位不同可分为皮下脂肪瘤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又称错钩瘤)。根据脂肪瘤发生的部位皮下脂肪瘤为扁平或分叶状、质软,边界清楚的皮下限局性肿物。质软,可推动,表面皮肤正常,发展慢,数目多达数百个,常在皮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错钩瘤多发生于各个器官(肾脏,肝脏较为多见)的毛细血管的平滑肌组织之间的脂肪瘤(又称肾错构瘤,肝错钩瘤)。

  依据脂肪瘤生长状况的不同,将其分为三型二期,即PNM分类法。他们根据脂肪瘤的临床症状的有无、病程时间的长短、伴发的相关疾病、脂肪瘤的生长速度、形状、位置、大小、并发症的不同,将脂肪瘤分为三型二期。这种分类方法主要意义在于不同的临床分型及分期,在治疗过程中有其特殊性,只有准确地掌握了脂肪瘤的不同分型及分期,才能更准确有效地治疗此病,并让治疗更明细化[3]。

  疾病病因

  脂肪瘤从发病机理上并结合现代生物分子学理论,终于总结出各种类型脂肪瘤形成的根本原因,“脂肪瘤致瘤因子”在患者体细胞内也存在一种致瘤因子,在正常情况下,这种致瘤因子处于一种失活状态(无活性状态),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发病,但在各种内外环境的诱因影响作用下,这种脂肪瘤致瘤因子的活性处于活跃状态具有一定的活性,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机体内的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对致瘤因子的监控能力下降,再加上体内的内环境改变,慢性炎症的刺激、全身脂肪代谢异常的诱因条件下,脂肪瘤致瘤因子活性进一步增强与机体的正常细胞中某些基因片断结合,形成基因异常突变,使正常的脂肪细胞与周围的组织细胞发生一种异常增生现象,导致脂肪组织沉积有关,并向体表或各个内脏器官突出的肿块,称之脂肪瘤。

  一、过度饮酒,经常进食肥肉、动物内脏、无鳞鱼或蛋黄等人群。因为进食过多肥腻之品,高胆固醇食物,可造成脾胃湿热,痰湿内生,运化失调,即新生脂肪组织过多,使体内过多的脂肪细胞异聚,变硬。治疗原则是:解热除湿,健脾和胃,软坚散结。

  二、工作压力过大,心情烦躁,经常生气的人。因为肝气郁结,气血不畅,经脉不通,可造成正常的脂肪组织和淤血交织在一起,长时间可形成结缔组织包裹脂肪细胞,形成脂肪瘤。治疗原则: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通过治疗打通经脉,疏通经血,消散脂肪瘤。

  三、经常熬夜,想问题过多的人。因为伤及脾胃,使脾失健运,阴阳失调,这样人体对脂肪的分解能力下降,原有的脂肪组织和新生的脂肪不能正常排列,形成异常的脂肪组织,即“脂肪瘤”,治疗原则:益气健脾,调理阴阳平衡,软坚散结。

  病理特征

  脂肪瘤脂肪瘤镜下特点为肿瘤由大片成熟的脂肪细胞及成束的梭形细胞所构成。梭形细胞大小较一致,核呈卵圆形或圆形,无核分裂象。细胞间可见少量粘液样基质和较丰富的胶原纤维。肉眼观灰黄色区域镜下主要为成熟的脂肪细胞,灰白色区域主要由梭形细胞及少量成熟的脂肪细胞所组成。

  在一些区域由成熟的脂肪细胞组成,在另一些区域主要由梭形细胞组成,梭形细胞无核的异型性,细胞排列规则,胞浆内无脂滴,可形成胶原纤维。

  现认为梭形细胞为纤维母细胞。肿瘤内血管常不明显,多为少量厚壁小血管。此外,还可见一些散在的肥大细胞。

  疾病诊断

  脂肪瘤据了解,体表肿物多数不会无限制地长,但有些体表肿物可能会出现变化,如何判断其吉凶祸福.看肿物的生长速度:肿瘤细胞有生长的趋势,良性的肿瘤细胞长得慢,肿物一旦出现生长速度加快,短期内,比如一两个月、两三个月比以前大多了,成倍或几倍地长大,可能是恶变的表现。这个生长速度没有绝对值,主要是相对以前的比较。

  摸肿物的形状:肿块形状规则,边缘清楚,大多属良性;相反,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清、表面凸凹不平的,多为恶性。如乳房上的肿块,是脂肪瘤还是癌,脂肪瘤摸上去光滑、完整,推得动,跟皮肤不粘连,癌肿表面不光,形似毛刺状,肿块跟皮肤是粘住的。

  看肿物的硬度:肿物越硬,恶性的可能性相对较大。看肿物的活动度:良性肿物活动度较大,

  即与周围组织分离,比如脂肪瘤,很软,用手推得动;而恶性肿块活动度小,甚至不活动,与皮肤及基底部粘连。看肿物表面有没有溃烂:体表肿物若发生破溃,除了结核或伴局部感染,应怀疑恶性肿瘤。

  对照以上几种方法,如果有疑问,就要引起警惕了。

  脂肪瘤

  脂肪瘤是脂肪代谢性疾病,所以身体富含脂肪的部位均为脂肪瘤好发部位。其中,以肩、背、上臂、臀部和膝关节处多见。瘤体往往大小不等,小的似黄豆,大的可重20kg以上。该肿块发展缓慢,呈扁圆形,质软富有弹性,边界清楚,触之有分叶感,患处皮肤颜色正常。如手紧按其瘤体基底部,由于纤维束牵拉,可见皮肤表面起皱而凹陷,呈“橘皮状”。还有一种脂肪瘤为多发性,以对称性分布全身各处,但以背部及四肢多见,小的象黄豆,偶可大如指尖,边缘清楚,可以推动,与皮肤有轻度粘连,压之疼痛。脂肪瘤容易和什么病相混淆脂肪瘤很常见,一般不需要治疗。然而如果把其它恶性瘤误诊为脂肪瘤,就会延误病情,筹成大错。所以在这里有必要将该病与其它相似肿瘤相鉴别:

  脂瘤(皮脂腺囊肿)该瘤体体积较小,多数形如豆粒,形圆质软,外有包囊,破口后则流出污秽豆渣样物质,且有臭气。另外,发病前病变部位不存在长期结块现象。多发性神经纤维瘤肿物空阔,指压更为明显,并伴有特殊的雀斑样痣和智力低下等有关症状。

  诊断依据

  脂肪瘤(1) 好发于颈,背,肩胛及前臂等处,也可发生于身体其他部位。

  (2) 多见于成年人。

  (3) 多数为单发性,少数为多发性。

  (4) 肿块大小不一,呈扁圆形或圆形,边界不清,皮色不变,质地柔软,触之不痛,而有假性波动感,典型的用手紧捏肿物,表面可出现分叶状,肿块生长比较缓慢。

  粉瘤、脂肪瘤、神经纤维瘤,是体表常见良性瘤。粉瘤,又称皮脂腺囊肿。位于真皮内,有完整包膜,内贮留豆腐渣样分泌物,伴臭味。黄豆大、枣大或更大。面部、耳后、背、臀部为好发部位。夏季易感染化脓。脂肪瘤位于皮下脂肪组织内,由成熟的脂肪细胞堆积而成。多在躯干、上肢发病。单个多,大小不等,个别的有拳头大。扁圆形或圆形,呈分叶状,有完整的薄包膜。质地柔软,切面淡黄色。神经纤维瘤系显性遗传性疾病,有家族史。源于身体各处的神经干或神经末梢,位于皮下,多发是特点。瘤体小,可推动,质地坚韧,界线清楚,没有包膜。切面灰白色、半透明状。

  中医辩证

  脂肪瘤示意图皮下脂肪瘤在中医称为“痰核”“肉瘤”之名出《干金要方》 。多因郁滞伤睥,痰气凝结所致。以皮下肉中生肿块,大如桃、拳,按之稍软,皮色不变,无痛为主要表现的瘤病类疾病。本病常见于西医学所指的脂肪瘤。脂肪瘤中医不主张手术。因其只能治其标,不能治其本。因人是一个不可分割而相生相克的有机统一的整体,只有在脏腑机能正常的状态下才能维持着人体的生理正常功能。一旦某一脏腑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其它脏腑。不论病因何来,都是如此。

  就中医来讲,任何脂肪瘤都不可怕,均是由气血壅滞瘀阻不通坏死所致。即或因寒湿阴邪凝滞,或阳热温毒积聚等引起的机体气、血、津、液、经(脉)络等阻滞不通,所造成的瘀滞。为中医外科症型。如病因可分气、血、寒、热、痰、湿、阴毒凝滞瘀阻、阳毒炽盛等瘀久败腐而致。整体调治,不失为余。痰生百病,“痰气”无处不到,无处不行,无论滞留何处即成痰核(此痰气非指咳吐之痰)。其痰核为瘤多发,形壮大小不一,分部在全身各个位置。有的遍身起筋块如瘤如粟、皮色不变,或痛或不疼等。

  临床表现

  脂肪瘤脂肪瘤可以发生在身体有脂肪组织存在的任何部位,通常好发于皮下,以四肢及腹部最常见。肿瘤一般多发,少数为单发,其边界清楚,质地韧,呈分叶状。与周围无粘连,在皮下可推动。由于肿瘤与皮肤之间有纤维带相连,在推动肿块时,皮肤可有橘皮样改变。除局部肿物外,通常无自觉症状或轻度疼痛,不引起功能障碍。除皮下外,脂肪瘤还可发生在肌间隔、肌肉深层及腹膜后等部位。皮下脂肪瘤通常有薄弱纤维包膜,而深部脂肪瘤则无包膜,呈伪足状向四周组织浸润生长。组织学检查示:病变包膜完整,主要由成熟的脂肪细胞构成。肿瘤不仅局部于皮下层,而且发展至筋膜中,肌间与肌层间,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呈浸润性生长。

  可有孤立性脂肪瘤及多发性脂肪瘤二类。前者为扁平或分叶状、质软,边界清楚的皮下限局性肿物。质软,可推动,表面皮肤正常,单发损害发生迟,发展慢。切除肿物效果良好。发生于深部组织如腹膜后者可以恶变为脂肪肉瘤。多发性脂肪瘤有家族倾向。亦称家族性脂肪瘤病,肿物小,数目多达数百个,常在皮下。

  疾病治疗

  脂肪瘤--治疗脂肪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多发生于皮下。瘤周有一层薄的结缔组织包囊,内有被结缔组织束分成叶状成群的正常脂肪细胞。有的脂肪瘤在结构上除大量脂肪组织外,还含有较多结缔组织或血管,即形成复杂的脂肪瘤。

  一、激光手术

  1、术前准备

  激光在临床切除中有多种用法,即可似外科操作切开,也可光剥离切除。根据肿瘤特点可采用微切口切开皮(用光切开或常规手术刀切开皮肤都可),再用nd∶yag激光刀头经小切口进入把脂肪瘤分叶切割,用钳取出。

  手术准备视肿瘤大小而定,但均要在严格的无菌术下进行。较小脂肪瘤常用静脉切开包(内有止血钳2把、持针钳1把、短平镊1把、5ml空针1副、手术刀柄1个、缝线及圆、三角缝针等,敷料有纱布、棉球、洞巾1个)。较大脂肪瘤应准备皮肤钳2把、牵开器、止血钳数把及中单及腹单消毒备用。

  2、麻醉:手术常用局部浸润麻醉,肿瘤周围可以多注射麻醉液,手术激光剥离时对保护组织有积极的作用,常用0.5~1%利多卡因,勿加肾上腺素。

  3、手术步骤

  激光微切口分叶切除脂肪瘤术,用切除10cm以下脂肪瘤。特点为:以解剖复杂特殊的部位,如颈、面及关节功能位,术后留下的创痕极轻微,尤其对颜面,颈部美容很有作用,而且关节功能位变化不大。手术在局部浸润麻醉后,用手术刀沿皮纹切开0.5-1cm,直达皮下,用nd∶yag激光切(消毒)外上硬膜外针管进入切口内似桔瓣状分叶于皮下切开,基部用光刀同法分离。分叶切除时注意光刀损伤脂肪瘤外组织,由于激光切割脂肪瘤较快速,术中光刀可不必超出瘤体。分叶切割完毕。

  用无菌大弯止血钳进入切口内逐步取出,主要瘤体取出后,用血管钳对腔壁进行轻夹清除残余脂肪组织,或用止血钳夹住纱布进入腔内清除脂肪。术毕,0.5cm以下切口可不用缝合,1cm大切口缝合1-2针。手术创面用多层纱布加压包扎。

  二、中药治疗

  海藻玉壶汤脂肪瘤在中医属肉瘤、气瘤范畴,《医学入门》论及脂肪瘤的成因,谓“原因七情劳役,复被外邪生痰聚瘀,随气留住,故又曰瘤,总皆血凝滞结成”。

  本例病人有肺结核及消化性溃疡病史,是由肺脾两虚,痰气凝滞所致,治以补肺健脾,化痰理气。本方用归芍六君汤、导痰汤、六安煎、四逆散、礞石滚痰丸、海藻玉壶汤等化裁加减。

  方中红参、白术、神曲益气健脾,培土生金;橘红、半夏、白芥子、胆星、猪牙皂化痰散结;瓦楞子、海浮石、青礞石、乌贼骨、海藻、昆布软坚散结;柴胡、枳实、郁金、沉香理气;三棱、莪术化瘀;乌蛇肉通络散结;当归、白芍、丹参养血和血。

  全方药物虽多,但杂而不乱,治疗思路清晰,即健脾化痰,软坚散结,理气化瘀,通络解凝。老中医注重扶正祛邪,培补后天,调理养血,而且辨证准确,组方灵活;遣药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刚柔相济,故获显效。

  脂肪瘤属于中医“痰核”“阴疽”范畴,是一种良性肿瘤,多发生于皮下。脂肪瘤位于皮下脂肪组织内,由成熟的脂肪细胞堆积而成。多在躯干、上肢发病。单个多,大小不等,个别的有拳头大。

  扁圆形或圆形,呈分叶状,有完整的薄包膜。质地柔软,切面淡黄色。神经纤维瘤系显性遗传性疾病,有家族史。源于身体各处的神经干或神经末梢,位于皮下,多发是特点。瘤体小,可推动,质地坚韧,界线清楚,没有包膜。切面灰白色、半透明状。

  脂肪肉瘤,恶性神经鞘瘤、恶性黑色素瘤等,为体表常见恶性瘤。与良性肿瘤难以用一般方法区分,只有病理细胞学检查方可鉴诊。因而对体表小瘤切莫掉以轻心,特别是对突然长大,或局部有显性反应时,应及时就诊。

  对于脂肪瘤的治疗,西医除了手术外,还没有其他好的办法,但手术治疗的弊端是易复发,把瘤体切除后还会再长。而且对于多发的脂肪瘤患者来说,手术更是没法全部消除。

  脂肪瘤、错构瘤以发病率高、癌变率高、复发率高、部位广泛、手术困难、并发症多等为特点,国内外均没有特效疗法,从而使众多的脂肪瘤、错构瘤患者因缺乏正确有效治疗而引起瘤体生长过快、瘤体破裂出血、脏腑功能损害、组织细胞坏死甚至癌变。在治疗中,很多患者历经多次手术,形成了脂肪瘤、错构瘤“越做越多、越做越广、越做越大”的局面。也有很多患者采用中医治疗,但因很多非专科医生不了解脂肪瘤、错构瘤的病因、机理,只重视对现有瘤体消炎止痛、软坚散结,从而出现了脂肪瘤、错构瘤“消掉一个、长出两个;消失两个、重长一批”的现象。


本段由"北京466医院"编辑

15肿瘤科生长扩散进展编辑本段

生长扩散进展

肿瘤科生长扩散进展

  1、肿瘤的生物学

  具有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是恶性肿瘤最重要的特点,并且是恶性肿瘤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是由一个转化细胞不断增生繁衍形成的,一个典型的恶性肿瘤的自然生长史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一个细胞的恶性转化→转化细胞的克隆性增生→局部浸润→远处转移。

  在此过程中,恶性转化细胞的内在特点(如肿瘤的生长分数)和宿主对肿瘤细胞及其产物的反应(如肿瘤血管形成)共同影响肿瘤的生长和演进。

  (l)肿瘤生长的动力学。肿瘤的生长速度与以下三个因素有关:

  1)肿瘤细胞倍增时间:肿瘤群体的细胞周期也分为G0、G1、S、G2和M期。多数恶性肿瘤细胞的倍增时间并不比正常细胞更快,而是与正常细胞相似或比正常细胞更慢。

  2)生长分数:指肿瘤细胞群体中处于增殖阶段(S期+G2期)的细胞的比例。恶性转化初期,生长分数较高,但是随着肿瘤的持续增长,多数肿瘤细胞处于G0期,即使是生长迅速的肿瘤生长分数也只有20%。

  3)瘤细胞的生长与丢失:营养供应不足、坏死脱落、机体抗肿瘤反应等因素会使肿瘤细胞丢失,肿瘤细胞的生成与丢失共同影响着肿瘤能否进行性长大及其长大速度。

  肿瘤的生长速度决定于生长分数和肿瘤细胞的生成与丢失之比,而与倍增时间关系不大。目前化疗药物几乎均针对处于增殖期细胞。因此生长分数高的肿瘤(如高度恶性淋巴瘤)对于化疗特别敏感。而据知名肿瘤专家称,负离子可以通过调节因恶性肿瘤引起的体内的酸碱失衡及氧化还原状况失衡,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性,促进正常的细胞代谢,减轻,消除化疗的不良负作用,对患者的治疗非常有益。常见的实体瘤(如结肠癌)生长分数低,故对化疗不敏感。

  (2)肿瘤血管形成。诱导血管的生成能力是恶性肿瘤的生长、浸润与转移的前提之一。肿瘤细胞本身和浸润到肿瘤组织内及其周围的炎细胞(主要是巨噬细胞)能产生一类血管生成因子,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这些血管生成因子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裂和毛细血管出芽生长。新生的毛细血管既为肿瘤生长提供营养,又为肿瘤转移提供了有利条件。

  (3)肿瘤的演进和异质化。恶性肿瘤在生长过程中变得越来越有侵袭性的现象称为肿瘤的演进,包括生长加快、浸润周围组织和远处转移等。这些生物学现象的出现与肿瘤的异质化有关。肿瘤的异质化是指一个克隆来源的肿瘤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形成在侵袭能力、生长速度、对激素的反应、对抗癌药的敏感性等方面有所不同的亚克隆的过程。由于这些不同,肿瘤在生长过程中得以保留那些适应存活、生长、浸润与转移的亚克隆。

  2.肿瘤的生长方式:肿瘤可以呈膨胀性生长、外生性生长和浸润性生长。

  (1)膨胀性生长:是大多数良性肿瘤所表现的生长方式,肿瘤生长缓慢,不侵袭周围组织,往往呈结节状,有完整的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明显,对周围的器官、组织主要是挤压或阻塞的作用。一般均不明显破坏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因为其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手术容易摘除,摘除后不易复发。

  (2)外生性生长:发生在体表、体腔表面或管道器官(如消化道、泌尿生殖道)表面的肿瘤,常向表面生长,形成突起的乳头状、息肉状、菜花状的肿物,良性、恶性肿瘤都可呈外生性生长。但恶性肿瘤在外生性生长的同时,其基底部也呈浸润性生长,且外生性生长的恶性肿瘤由于生长迅速、血供不足,容易发生坏死脱落而形成底部高低不平、边缘隆起的恶性溃疡。

  (3)浸润性生长:为大多数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由于肿瘤生长迅速,侵入周围组织间隙、淋巴管、血管,如树根之长入泥土,浸润并破坏周围组织,肿瘤往往没有包膜或包膜不完整,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明显。临床触诊时,肿瘤固定不活动,手术切除这种肿瘤时,为防止复发,切除范围应该比肉眼所见范围大,因为这些部位也可能有肿瘤细胞的浸润。

  3.肿瘤的扩散

  肿瘤扩散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具有浸润性生长的恶性肿瘤,不仅可以在原发部位生长、蔓延(直接蔓延),而且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转移)。

  (1)直接蔓延:瘤细胞沿组织间隙、淋巴管、血管或神经束浸润,破坏临近正常组织、器官,并继续生长,称为直接蔓延。例如晚期子宫颈癌可蔓延至直肠和膀胱,晚期乳腺癌可以穿过胸肌和胸腔甚至达肺。

  (2)转移: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体腔,迁移到他处而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这个过程称为转移。良性肿瘤不转移,只有恶性肿瘤才转移,常见的转移途径有以下几种:

  1)淋巴道转移: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多经淋巴道转移;

  2)血道转移:各种恶性肿瘤均可发生,尤多见于肉癌、肾癌、肝癌、甲状腺滤泡性癌及绒毛膜癌;

  3)种植性转移:常见于腹腔器官的癌瘤。

  4.恶性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机制

  (l)局部浸润

  浸润能力强的瘤细胞亚克隆的出现和肿瘤内血管形成对肿瘤的局部浸润都起重要作用。局部浸润的步骤:

  1)由细胞粘附分子介导的肿瘤细胞之间的粘附力减少;

  2)瘤细胞与基底膜紧密附着;

  3)细胞外基质降解。在癌细胞和基底膜紧密接触4~8小时后,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如LN、FN、蛋白多糖和胶原纤维可被癌细胞分泌的蛋白溶解酶溶解,使基底膜产生局部的缺损;

  4)癌细胞以阿米巴运动通过溶解的基底膜缺损处。癌细胞穿过基底膜后重复上述步骤溶解间质性的结缔组织,在间质中移动。到达血管壁时,再以同样的方式穿过血管的基底膜进入血管。

  (2)血行播散

  单个癌细胞进入血管后,一般绝大多数被机体的免疫细胞所消灭,但被血小板凝集成团的瘤细胞团则不易被消灭,可以通过上述途径穿过血管内皮和基底膜,形成新的转移灶。

  转移的发生并不是随机的,而是具有明显的器官倾向性。血行转移的位置和器官分布,在某些肿瘤具有特殊的亲和性,如肺癌易转移到肾上腺和脑,甲状腺癌、肾癌和前列腺癌易转移到骨,乳腺癌常转移到肝、肺、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还不清楚,可能是这些器官的血管内皮上有能与进入血循环的癌细胞表面的粘附分子特异性结合的配体,或由于这些器官能够释放吸引癌细胞的化学物质。


16肿瘤科康复保健编辑本段

康复保健

肿瘤科康复保健

  肿瘤的康复护理

  癌症病人发病后,无论从生理上、心理上都发生很大变化,要重新建立生活规律,养成良好习惯。美国著名医学专家赖斯特·布莱斯罗博士经过多年研究得出结论:“人们日常生活习惯对疾病和死亡的影响大大超过医药的作用。”故每个癌症病人应根据自己的病情安排好自己的日常生活。有规律的生活所形成的条件反射,能使身体各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按节律正常进行,如每日起床、洗脸、漱口、进食、排便、锻炼、工作、休息等形成良好的规律,则既能利于身体健康,又能利于肿瘤康复。


17肿瘤科相关饮食编辑本段

相关饮食

肿瘤科相关饮食

  个性化科学营养防治肿瘤方法

  第一、无肿瘤但需要预防的人。目前国内外肿瘤技术存在主要问题:一旦发现就是中晚期;即便能早发现,一般不知道是哪些食物多少引起的;家族中有肿瘤的人希望后代避免则需要肿瘤预测并检查是哪些食物多少引起的,通过个性化科学营养预防肿瘤发生。

  第二、已经得了肿瘤希望早日康复者,也应该通过个性化科学食疗促进康复,必定肿瘤第一原因是饮食结构不科学造成的。因此,个性化科学营养具有重要意义。盲吃肯定是错误的。

  第三、已经治愈的肿瘤患者一定要个性化科学食疗,因为,大多数治愈患者有复发的可能。消灭肿瘤必须改造生长肿瘤的环境。

  饮食原则

  饮食营养是维持生命,保持健康的物质基础,在很大程度上饮食对机体的机能和状态有重要的影响。一般认为75%~90%的肿瘤是由环境因素所引起,因环境可影响食物和营养素的质与量,并进而可引起或抑制癌症的发生。在正常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时,常先有核酸代谢的异常,即遗传物质发生突变,而在此之前常涉及到合成代谢模式发生深刻的变化,由于受到精确调节的代谢作用,与被分化的机能有关,为正常细胞所特有的代谢作用,变为必须包括不断地合成核酸、酶、蛋白质,及合成更专一地参与细胞生长与分裂的其他各种物质,无论是酶,还是蛋白质,或是合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都有营养素的参与。因此这种代谢作用与饮食营养有密切关系,均已被动物实验、临床观察和流行病学调查所证实;女性癌症死亡率的50%以上,男性癌症死亡率的30%以上可能与营养素有关。美国妇女癌症60%及男性癌症40%;其病因均与食物有关。在我国与饮食直接有关的肿瘤有胃癌食管癌肝癌、肠癌、乳腺癌,以上各种癌症患者死亡率约占全部恶性肿瘤45%。我国北京、天津和上海3地的食物脂肪量均已超过总热能30%以上,与此有关的癌症,如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的发病率均显著增高,已经引起有关方面注意。

  1.首先要保持乐观的情绪,树立战胜癌症的坚强信心。

  2.适当的运动可使气血流畅,增强机体抵抗力。避免受风寒,"百病从寒起",身体受风寒剌激时,抵抗力下降,易诱发疾病。据可续研究最新发现,运动对于危害生命的大敌——癌症,有明显的预防效果。当然,这里说的运动是负离子运动,即通过身体的活动,增加氧气的吸入,达到保健强身的目的。美国的医学研究发现,人体吸氧量增多,呼吸频率加快,可以更多的吸入负氧离子,人体得到负氧离子后,由于负氧离子带负电荷,有多余的电子,可提供细胞缺失的电子,消除自由基,从而阻断恶性循环,癌细胞就可防止或被抑制。另外,通过气体交换,可将一些致癌物质排出体外,降低癌症的发病率。

  3.饮食应以清淡而富有营养为主。多吃蔬菜、(如卷心菜和菜花等)及萝卜、酸梅、黄豆、蘑菇、芦笋、薏苡仁等、食物中含有抗癌物质,水果等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和易消化的滋补食品。

  4.肿瘤病人热能消耗大,因此饮食要比正常人多增加20%的蛋白质。

  5.少吃油腻过重的食物;少吃羊肉等温补食物;少吃不带壳的海鲜、笋、芋等容易过敏的"发物";少吃含化学物质、防腐剂、添加剂的饮料和零食。忌食过酸、过辣、过咸、烟酒等刺激物。

  注意事项

  严禁以下食物:油榨、腌制、可乐、汉堡、牛奶、坚果、豆类、荤菜、零食!癌症病人要不要忌口?是否忌口,民间说法颇多。有的主张忌口;有的认为不要忌口,什么都可以吃。有的认为不能吃鸡、螃蟹、牛,肉、鲤鱼等。中医相对主张适当忌口,西医一般不提倡忌口。西医重视饮食与疾病的关系,也不是一概反对忌口,例如被黄曲毒素污染的食物,则不能吃;烧焦食品易使蛋白质变性,热解和热聚易产生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对人体有害而不主张吃,熏鱼,熏肉也不主张多吃,酒能减低人体解毒功能和生物转化功能,使免疫力下降,酒在机体内增加致癌物活性,并且具有细胞毒性,故不应饮酒。在服药期间有的食物不能吃,如维生素C不宜吃虾,因为维生素C能使虾肉中的五价砷还原为三氧化二砷,对人体有很大毒性。中医也不是盲目的不加区分地忌口,而是辨证地适当的忌口。

  一般认为,癌症的早中期,病伤津劫阴,多属阴虚内热,故在饮食调理上,应忌辛温燥热属性的食品,滞腻食品也主张少吃;在癌症的中晚期多为虚证,寒证,饮食上主张温补脾胃,益气生血等食品类,而性属寒凉的食品,则应少吃或不吃在不同的病种上,忌口也有所不同,如鼻咽癌病人在放疗期间,应忌辛温燥热、油炸烧烤食物,忌吃狗肉、羊肉、胡椒、茴香等;胃癌病人忌食辛燥食品、桂皮、芥末,辣椒等;食管癌病人忌老猪肉、老鸭肉; 肝癌病人忌母猪肉、少吃韭菜。总之,忌口应适当,盲目地忌口将致营养不良,影响疾病康复。

  1) 应以新鲜、易消化,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为主,新鲜蔬菜、水果每餐必备。

  2) 多吃有一定防癌抗癌的食物,如菜花,卷心菜,西兰花,芦笋,豆类,蘑菇类等。

  3) 选用具有软坚散结作用的食物:紫菜,淡菜,海带,赤豆,萝卜,荠菜,荸荠,香茹等。但此类食品性滞腻,易伤脾胃,食纳差和发热时要少吃。

  4) 不同体质选用不同食物。脾胃虚弱,中气不足可食用大枣,圆肉,生姜,鲜菇等;肝肾阴虚可用黑豆,核桃,鲍肉等;血虚可食菠菜,豆制品等。

  5) 不同病种选用不同食物。肺癌病人可酌情选用百合,白木耳等;体虚舌质红时可选用黑白木耳,鳗淡菜;痰多咳喘者可用雪里蕻,竹笋,萝卜,枇杷等;黄脓痰多时可用生梨,柿子。胃癌病人脾胃虚湿热时可食用苡仁,莲子,豇豆,大枣等;脾胃虚寒时可用羊肉,龙眼肉,干姜等;上腹饱胀消化不好时可食用生姜,枇杷,佛手。肝癌患者有黄疸时可食用苜蓿等;腹水时可选食冬瓜,莴苣,赤豆,西瓜等;食管癌可选用韭菜汁,蕹菜等。

  药膳食疗

  肿瘤有良性、恶性之分,恶性肿瘤亦称为癌症。下列食疗药物和药膳复方有一定防癌作用,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服食。

  1、食疗中药

  1)香茹 鲜香菇90克,用植物油适量、食盐少许炒过,加水煮成汤食。可用于胃癌、子宫颈癌。

  2)平菇 平菇适量,煎汤、煮食,或研末服。

  3)菱实 鲜菱实20-30个,加水适量,小火煎成浓汤,分2-3次服。对胃癌、子宫颈癌有一定疗效。

  4)乌龙茶 常喝乌龙茶有一定防癌作用。

  5)蜂乳 坚持服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具有防癌效果。

  6)豆芽 豆芽中的叶绿素,可以防止直肠癌和其他一些癌症。

  7)其他 牛奶或羊奶,不仅有丰富的维生素,而且含有某些防癌物质;新鲜蔬菜如萝卜、圆白菜、南瓜、豌豆、莴苣等,对于抵消食物中的亚硝胺都有一定作用;胡萝卜、菠菜、番茄、紫菜等,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皆有一定的防癌作用。

  2、药膳复方

  1)煮草菇猴头 鲜草菇60克、鲜猴头菇60克,切片;将食油煎热,加盐少许,放入二者,炒后加水煮熟食。本方主要用于消化道肿瘤。

  2)猴头白花蛇舌草汤 猴头菇60克、白花蛇舌草60克、藤梨根60克,加水煎汤服。用于胃癌、食道癌、贲门癌和肝癌等症。

  3)薏苡菱角半枝莲汤 薏苡仁30克、菱角30克、半枝莲30克,加水煎汤,1日分2次服,长期服用。可用于胃癌、宫颈癌等。

  4)苡仁粥 生苡仁20克、糯米或粳米30克、白糖半匙。将苡仁和米一起倒入小钢精锅内,加冷水约1000毫升,中火煮约半小时,离火。每日1次,作早餐或点心吃。常食此粥对于预防胃溃疡癌变甚为理想;对于已发肠胃癌,经手术切除者,食之也能减少复发的机会。

  5)箬竹叶茶 干箬竹叶15克,开水冲泡大半杯,加盖,五分钟后可饮。箬竹叶含有多糖体物质,因此有广泛的防癌解毒作用。

  6) 紫草绿豆汤 紫草15克、绿豆30克、白糖1匙。先煎紫草,用紫草头汁煎绿豆,小火烧开后约3分钟,至绿豆尚未开花时离火,滤出汤液,留下绿豆,并略留余汁。再将紫草二汁倒入绿豆锅内,将绿豆烧烂,若水不足可再加水。约剩汁500毫升时离火。食法:紫草绿豆汁,加白糖少许,分两次饮服;烧烂的绿豆汤,加白糖1匙,当点心吃。本方对预防妇女绒毛膜上皮癌有一定作用。

  7)乌龟解郁汤 乌龟1只、柴胡9克、桃仁9克、白术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将乌龟治净,其他药物煎汤去渣,入乌龟炖熟后,吃龟喝汤。2-3天1剂,常服。本方可用为鼻咽癌的辅助食疗方。

  8)鱼鳔田七方 黄花鱼鳔适量、叁七末3克、黄酒适量,黄花鱼鳔用香油炸脆,压碎为末,每次5克,与田七末一同用黄酒冲服。每天1剂,连服15-20剂为1疗程。本方可用于食道癌患者之血瘀内结型。

  9)蘑菇野葡萄根方 蘑菇30克、野葡萄根60克、蜂蜜适量,前两味煎汤,蜂蜜调味服。每天1剂,常服。本方可作为肺癌患者的辅助食疗方。

  10)海马山甲方 海马10克、蜈蚣6克、炮山甲10克、黄酒适量,将前叁味共研细末,混合。每次3克、每天3次,黄酒冲服,连服15-20天为1疗程。本方可用于乳腺癌患者。

  11)五味代茶饮 草河车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鳖甲30克、桃仁9克、红花6克、蔗糖适量,前五味煎汤去渣,加蔗糠调味代茶饮,每天1剂。本方可作为肝癌患者的常服方。

  相关药材

  治瘿瘤:土茯苓五钱,金锁银开、黄药子各三钱,白毛藤五钱,乌蔹莓根、蒲公英各四钱,甘草、金银花各二钱,煎服。(《浙江民间中药》)

  厌食问题

  肿瘤患者厌食的原因有多种,中晚期肿瘤患者常有厌食,是因为肿瘤组织本身分泌的物质有时可抑制食欲。放疗、化疗的副作用也可引起厌食,尽管止吐药可控制呕吐,但无法减少厌食和促进食欲。消化系统肿瘤本身影响消化功能的正常运转,如肝癌、胰腺癌等患者常有厌食现象。肿瘤合并感染,抗生素的应用可杀灭消化道正常细菌,使消化能力下降,也可引起厌食。加之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如发热、疼痛、腹水、颅内高压等,都可引起厌食。

  对于肿瘤患者出现的厌食,如果是特定的病因所引起的,需要在医生的帮助下去除病因才能解决;有些可以通过中医食疗药膳来改善。

  中医认为厌食是由于脾胃虚弱、情志失调、外邪犯胃、饮食不节等原因造成的脾胃运化受损、气机升降失调。可表现为食欲不振、食少纳呆、胃脘痞满、嗳气呃逆、疲乏无力等。中医常采用健脾和胃、益气健脾、滋补脾胃、消食导滞、疏肝化湿、温补脾肾等多种治法。中成药山楂丸、保和丸、木香顺气丸等对改善某些厌食也有一定作用。改善厌食常用的还有山楂、柑橘、山药、鸡内金、豆豉、大麦芽、萝卜、西红柿、酸奶等。

  食疗方法举例如下:

  1.猪胃或羊胃一个约200克,洗净去脂膜,切块,文火慢煮至烂熟,酌加盐、调料及200克山药去皮切块,待山药煮烂,喝汤,吃菜。

  2.粳米100克煮稀饭至八分熟时,加鲜橘皮30克或干橘皮15克药店购陈皮也可,继续煮约30分钟,加白糖,喝粥。

  3.橘子200克,去皮,榨汁备用。山楂100克,洗净、掰开,煮烂后捣碎、去核,待放凉再加入橘汁和白糖即可。

  4.麦芽200克,洗净煮粥至八分熟,再加入100克鸡胗洗净,切小块,慢火煮约20分钟,加盐和调料。

  5.绿茶5克纱布包好,鸭梨100克,切块,一同水煮约20分钟;去掉绿茶,加入100克糯米,调好水量,煮粥或做米饭。

  6.鲫鱼约200克,去鳞和内脏,加入生姜、葱、蒜、醋等调料煮汤,分次喝汤吃肉。

  肿瘤患者厌食为常见现象,家属应耐心调理患者饮食,即要有营养,又要注意口味。患者也应树立“恨病吃饭”的思想,明白只有吃好饭,才会增加抵抗疾病的能力; 治疗需要饮食配合,吃好饭才能治好病。所以,不要单凭兴趣吃饭,应当为了早日康复而吃饭。另外,两餐之间吃少量水果可促进食欲,如橘子、苹果等。饭后应适当活动,散步是最好的运动,可促进胃肠蠕动,对提高下一餐的食欲有好处。如身体允许,饭后尽量不卧床或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吃饱了不动对消化没好处。


““肿瘤科””英文释义:

此英文释义还没有添加

求医百科中的词条正文与判断内容均由用户提供,不代表求医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如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02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肿瘤科相关百科

词条目录
1肿瘤科疾病简介
2肿瘤科常见疾病
3肿瘤科发病原因
4肿瘤科是否遗传
5肿瘤科局部症状
6肿瘤科全身症状
7肿瘤科发病内因
8肿瘤科发病外因
9肿瘤科病理检查
10肿瘤科临床分类
11肿瘤科临床表现
12肿瘤科形态结构
13肿瘤科临床诊断
14肿瘤科脂肪瘤
15肿瘤科生长扩散进展
16肿瘤科康复保健
17肿瘤科相关饮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