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冬天脚冷

冬天脚冷

  • 患病部位:下肢,足
  • 所属科室:中医科,中医内科
  • 细分症状:轻度冬天脚冷、重度冬天脚冷
  • 相关疾病:低血压、腰腿痛、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
  • 相关检查: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便常规检查、体检检查
  • 相关药品:天王补心丸、盐酸米多君片、盐酸麻黄碱片、活血止痛胶囊
  • 相关症状:食欲不振、发绀、皮肤苍白、疲乏、精神萎靡、腰背酸痛

1冬天脚冷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一般的来说贫血和肠胃病患者,营养缺乏者或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全身或者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者,或者肢体末梢血液循环障碍,都会导致冬天脚冷。寒冷会使人的全身或者局部血液循环不良,或者肢体末梢儿血液循环障碍,这会导致手脚冰凉。经常长期的手脚冰凉,可以称为“冷寒症”。

患这种病的人越来越多,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能够远离此病的困扰,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适当地分解,并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而且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厌食的不良习惯。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来源资料:《健康生活》 2011年 第2期​

2冬天脚冷症状起因

  冬天脚冷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自律神经的功能调节不顺畅,血管变细引起。加上脚趾、膝盖、肩膀、手指等都是运动较多的关节部位,脂肪少,热度容易散失,血管也较少,更容易感到发冷。中医理论认为,冬天脚冷往往是由于阳气不足所致,就是中医所说的“阳虚”,也就是一般所俗称的“冷底”或是“寒底”。冬天脚冷和心脏血管有很大的关系。一旦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出现障碍,就会影响血液运行输送,造成手脚冰冷的情形。

大家都知道,想要尽快恢复健康,除了及时对症治疗并不够,在治疗的同时,建议患者一定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情绪波动也会影响到此病的治疗,除此之外,生活中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要重视饮食合理,一定要明白该病患者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食用。最后提醒大家,一旦出现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

来源资料:《科学养生》 2015年 第1期​

3冬天脚冷症状诊断/鉴别

  冬天脚冷在诊断时需要与四肢发冷以及冷热交替的症状进行鉴别,以免误诊。四肢发冷是指由于四肢末梢组织血液灌注不足,而导致的体温下降。冷热交替可见于很多常见疾病,如感冒,疟疾等。流行性感冒所致冷热交替,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患了这种病,应该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诊治,在此病的治疗中,我们需要从科学的检查入手,从各个方面检查身体状况,了解病因,确定病情,为了安全有效地治疗这种病,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这样病情才有利于康复,所以选择一家正规的医院是很关键的。

来源资料:《药物与人》 2012年 第1期

4冬天脚冷症状检查

  临床上冬天脚冷以诱发因素作为检查依据,因为天气寒冷,人体血管收缩、血液回流能力就会减弱,使得手脚,特别是指尖部分血液循环不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神经末梢循环不良”,而导致手脚总感觉冰凉。中医四诊检查: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完谷不化,精神不振,萎靡懒动,舌淡而胖,或有齿痕,脉象沉细无力。

通过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已经对这种病有所了解,所以得了此病,一定要及时选择正规医院就诊,越早治疗,不仅恢复的比较快,而且还大大降低了成本,所以对于此病,希望大家要重视起来,如果发现身体有此病的症状,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以免病情越来越严重。

来源资料:《医药保健杂志》 2008年 第21期

5冬天脚冷治疗/预防

  冬天脚冷的患者日常可通过饮食缓解不适症状,如西洋参:这是一种补气的良药,性平和,补而不燥。可以单独泡水饮用。吃芝麻、花生:富含维生素E和多种营养,可以帮助维生素B的吸收,加强神经对抗寒冷的能力。维生素E 还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可以加强肢体末梢儿的血液循环等。

  预防冬天脚冷的有效措施如下:

  1、穴位按摩

  揉搓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脚心部,用手掌快速揉搓,直到有热感为佳,每天早晚揉搓涌泉穴100下,接着揉搓各脚趾100下。尤其是刺激涌泉穴,有益于补肾壮阳、强筋壮骨。坚持揉搓此穴会促使手脚冰凉症状减轻。

  2、坚持泡脚

  泡脚是最有效的方法。在较深的盆中加入40度左右的热水,让水漫过脚踝。浸泡20分钟左右,就会感觉到全身发热,这说明血液循环畅通后身体开始发热。如果在泡脚的同时再揉搓双脚,直至双脚泛红效果会更好。

来源资料:《农家顾问》 2005年 第1期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冬天脚冷症状描述
2冬天脚冷症状起因
3冬天脚冷症状诊断/鉴别
4冬天脚冷症状检查
5冬天脚冷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