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体置入隆乳术后纤维包膜挛缩致乳房硬化(以下简称乳房硬化)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除手感变硬外,外形也有改变,严重者甚至产生疼痛不适感,给受术者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
此病的发生和诸多因素有关,一旦出现明显的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如果盲目用药或者延误治疗时机,很有可能病症进一步发展,甚至影响生活和健康,对此,对症治疗至关重要,同时,提醒患者们,我们需要有所重视,不要延误看医生的时间。并且,还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只有这样,自身的身体健康才会有所保障,疾病也才能更好的远离。
来源资料:《现代肿瘤医学》 1998年 第1期
一、纤维囊状变化:为乳房最常见的良性变化,也就是俗称的水瘤,其发生率随年龄增长。纤维腺瘤:属良性肿瘤,较常见于年纪较轻的妇女;停经后则不多见。乳癌:年纪愈大愈容易患上,因此,大部分的乳癌患者均为50岁以上的妇女。此外,增加妇女罹患乳癌机会的因素包括直系亲属(妈妈/姐妹)曾患上乳癌、早月经来潮/迟停经、及不曾生育等。与哺乳相关之细菌性乳房发炎。
众所周知,此病的发病率依然是很高,一旦确诊后就要及时对症治疗,切勿随意服用药物,对于处于治疗中的患者来说,除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外,还需要提高免疫力,做好生活中的护理,清淡饮食,平时可以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最后,提醒患者,定期复查是很关键!不要忘记!
来源资料:《海军总医院学报》 2005年 第3期
乳腺肿瘤,表面及边界 肿块形状多样,一般为不规则形,亦可见圆形、卵圆形等。肥胖者或肿块位于乳房后方部位较深者,肿块常呈扁片状或局限性腺体增厚,表面不光滑或呈颗粒感,边界不清楚。乳腺癌,早期乳腺癌的肿块一般较小,有时与小叶增生或一些良性病变不易区分。但即使很小的肿块有时也会累及乳腺悬韧带,而引起局部皮肤的凹陷或乳头回缩等症状,较易早期发现。以往因医疗保健水平较差,来就诊时,肿块往往较大。 根据临床体征即可诊断。
患这种病的人越来越多,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能够远离此病的困扰,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适当地分解,并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而且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厌食的不良习惯。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来源资料:《海军总医院学报》 2005年 第3期
根据临床体征即可诊断。乳房超声检查:1.确定乳房内有无肿块及其大小、位置。2.确定肿块是囊性或实性。3.鉴别乳房肿块是良性或恶性。4.介入性超声应用:超声引导下穿刺细胞学和组织活检等。5.乳腺肿物的随访检查、术后检查、乳癌保守治疗效果观察。
此病的发生和诸多因素有关,一旦出现明显的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如果盲目用药或者延误治疗时机,很有可能病症进一步发展,甚至影响生活和健康,对此,对症治疗至关重要,同时,提醒患者们,我们需要有所重视,不要延误看医生的时间。并且,还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只有这样,自身的身体健康才会有所保障,疾病也才能更好的远离。
来源资料:《海军总医院学报》 2005年 第3期
1、假体选择:根据身高、胖瘦、胸廓形状及身材比例等实际情况,选择表面光滑、大小合适的乳房假体。身高1.6m以下的标准体重者,宜选用 140ml~160ml的假体,身高1.6m~1.70m标准体重都宜选用180ml~200ml的假体,身高1.70m以上的标准体重者选用200ml 以上的假体。低于或超过标准体重者,适当减少或增加假体的毫升数。认真仔细检查其质量,囊膜是否光滑,有否擦伤、划痕,从不同方向、角度适度挤压,观察囊膜是否厚薄均匀,特别要注意封口处粘贴的均匀牢固、无裂痕。
2、假体清洗与消毒:应于术前1天,用清水、中性肥皂水冲洗两遍,然后再用生理盐水冲净,去除其表面杂质后,装入洁净的金属盒内高压灭菌消毒(温度121℃,15~20min)。因硅橡胶有静电吸附作用,所以清洗后的假体应避免与棉纱、化纤织物、滑石粉接触,以防在其表面形成异物,引起排斥反应。
3、手术注意事项:操作轻柔细致,尽量减少组织损伤,胸大肌深层间隙剥离务须彻底,腔隙应足够宽大(其直径大于乳房假体直径1cm或稍多),避免留有条索状羁绊。置入操作完毕,用手轻轻拍击或抚揉乳房,使假体在腔隙内充分伸展而无团褶。
4、预防血肿感染:术前1天肌注维生素K10mg或术前1h肌注安络血10mg,术后当天静脉滴注止血芳酸0.4g。术中止血要彻底,创口放置引流管2 条,24~48h内密切观察引流量及性质。术中在乳房局部使用抗菌素加激素。置入充注式乳房假体注入生理盐水(根据假体大小)加地塞米松10mg、庆大霉素80000,并用抗生素冲洗假体置入腔,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1周,保持乳房清洁,以减少血肿和感染的发生。术后一般从3~5天开始按摩,力度以乳房假体能活动为佳,每日2次,每次20min,拆线后可逐渐加大力度。
来源资料:《国内美容医学》 2006年 第10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