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产后无乳汁分泌

产后无乳汁分泌

  • 患病部位:胸部,乳房
  • 所属科室:妇产科,产科
  • 细分症状:气血亏虚型产后无乳汁分泌、肝郁气滞型产后无乳汁分泌
  • 相关疾病:席汉氏综合症、闭经、产后抑郁症、垂体前叶机能减退症
  • 相关检查:孕激素检查、乳房自检、产后检查、产科检查
  • 相关药品:黄体酮注射液、桂枝茯苓丸、益玛欣、活血通脉胶囊
  • 相关症状:垂体功能减退、肝郁气滞、内分泌功能减退

1产后无乳汁分泌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产后无乳汁分泌:泌乳是一个主要包括三部曲的生理过程。一是乳汁的生成。这是由下丘脑和垂体前叶来控制的。脑垂体前叶分泌一种叫垂体生乳素的激素,是乳汁分泌的基础。二是乳汁分泌。乳腺细胞制造出乳汁,分泌到腺泡内。三是乳汁的排出。催乳素 (PRL)分泌减少者,产后无乳汁分泌或分泌量减少。一般认为垂体前叶组织破坏60%以上才出现症状,75%以上症状较明显,95%以上症状严重。根据垂体受累程度可分为全垂体前叶功能低下和部分性垂体前叶功能低下。

众所周知,此病的发病率依然是很高,一旦确诊后就要及时对症治疗,切勿随意服用药物,对于处于治疗中的患者来说,除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外,还需要提高免疫力,做好生活中的护理,清淡饮食,平时可以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最后,提醒患者,定期复查是很关键!不要忘记!

来源资料:《国内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1997年 第5期

2产后无乳汁分泌症状起因

  中医将复杂的产后无乳汁分泌原因概括为两大类型:气血亏虚型,主要是乳汁生成不足,表现为乳汁少而清稀,乳房无胀痛。肝郁气滞型,主要是乳汁分泌障碍。表现为乳汁流通不畅,乳房胀硬而痛。

患这种病的人越来越多,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能够远离此病的困扰,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适当地分解,并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而且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厌食的不良习惯。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来源资料:《国内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5年 第9期

3产后无乳汁分泌症状诊断/鉴别

  产后无乳汁分泌是产妇常见病症,临床上中医常见分型有气血虚弱和肝气郁滞两型。气血虚弱型,发病机制是素体气血虚弱。因产时失血耗气,气血亏虚或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无以化乳,则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肝郁气滞型,发病机理为素性抑郁或产后七情所伤,肝失条达,气机不畅,气血失调,以致经脉涩滞,阻碍乳汁运行,因而缺乳。

患这种病的人越来越多,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能够远离此病的困扰,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适当地分解,并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而且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厌食的不良习惯。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来源资料:《山东中医杂志》 2005年 第6期

4产后无乳汁分泌症状检查

  产后肝郁气滞的表现为乳汁分泌极少,伴有胸肋胀闷,乳房胀痛,心情抑郁不乐,或有低热,舌苔薄黄。宝宝吃完母乳后仍然是哭闹,小嘴还在寻觅,需要再喂奶粉。检查乳房、出血(恶露)情况;检查排尿和大便情况,检查伤口的情况;检查乳房、乳头、子宫,还有伤口缝线;检查双腿是否浮肿,测体温、脉搏和血压;经尿液检验或尿液细菌培养,确定是否有心脏病。

众所周知,此病的发病率依然是很高,一旦确诊后就要及时对症治疗,切勿随意服用药物,对于处于治疗中的患者来说,除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外,还需要提高免疫力,做好生活中的护理,清淡饮食,平时可以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最后,提醒患者,定期复查是很关键!不要忘记!

来源资料:《国内针灸》 2007年 第2期

5产后无乳汁分泌治疗/预防

  气血亏虚型的治疗:熟地15克,白芍12克,当归9克,川芎6克,党参9克,黄芪9克,王不留行9克,通草9克。水煎200毫升左右,分两次服用。肝郁气滞型的治疗:用当归9克,川芎6克,瓜蒌15克,柴胡9克,穿山甲9克,王不留行9克,通草3克,桔梗3克。用水煎服。3~6副药即可见效。其他催乳方法:

  ①口服维生素B120毫克加维生素B220毫克,每日3次。

  ②维生素E100毫克,每日1次。

  ③中成药如涌泉散等对增加奶量有一定帮助。切记增加奶量要靠各个环节的共同协调,药物仅起辅助作用,不能完全依赖它。

来源资料:《吉林医学》 2010年 第15期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产后无乳汁分泌症状描述
2产后无乳汁分泌症状起因
3产后无乳汁分泌症状诊断/鉴别
4产后无乳汁分泌症状检查
5产后无乳汁分泌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