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肺源性心脏衰竭

肺源性心脏衰竭

  • 别名:肺心病
  • 患病部位:胸部,心脏
  • 所属科室:内科,心血管内科
  • 细分症状:生理性肺源性心脏衰竭、病理性肺源性心脏衰竭
  • 相关疾病:热带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
  • 相关检查:心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血液分析仪检查、NK细胞活性测定
  • 相关药品:阿莫西林颗粒、羧甲司坦片、注射用头孢他啶、陈夏六君子丸
  • 相关症状:呼吸异常、咳嗽、疲劳、上呼吸道和口腔存在大量定植菌

1肺源性心脏衰竭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肺源性心脏衰竭简称肺心病,是由于各种胸肺及支气管病变而继发的肺动脉高压,最后导致以右室肥大为特点的心脏病。大多数肺心病是从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发展而来,少部分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有关。肺源性心脏衰竭常年存在,多于冬春季节并发呼吸道感染而导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病死率较高。肺源性心脏衰竭属于中医学“喘证”、“痰证”、“水肿”、“饮证”范畴。

患这种病的人越来越多,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能够远离此病的困扰,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适当地分解,并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而且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厌食的不良习惯。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来源资料:《老年百病防治》

2肺源性心脏衰竭症状起因

  阻塞性支气管炎是肺源性心脏衰竭的主要病因,由于各种胸肺及支气管病变而继发的肺动脉高压,最后导致以右室肥大为特点的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常年存在,多于冬春季节并发呼吸道感染而导致呼吸衰竭和肺源性心脏衰竭。

众所周知,此病的发病率依然是很高,一旦确诊后就要及时对症治疗,切勿随意服用药物,对于处于治疗中的患者来说,除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外,还需要提高免疫力,做好生活中的护理,清淡饮食,平时可以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最后,提醒患者,定期复查是很关键!不要忘记!

来源资料:《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3肺源性心脏衰竭症状诊断/鉴别

  肺源性心脏衰竭需与肺心功能代偿期、肺心功能失代偿期相鉴别。肺心功能代偿期主要有咳嗽、咯痰、活动后心悸、气短、紫绀、乏力等症状,即以原发胸肺疾患的表现及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的体征为主。这时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剑突下有收缩期搏动。而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常出现呼吸性酸中毒及呼吸衰竭、患者心悸气促、恶心呕吐、腹胀纳差、下肢水肿、心串增快等。重者可有明显紫绀、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出现嗜睡、悄悔、谵妄、抽搐、昏迷等肺性脑病表现。

大家都知道,想要尽快恢复健康,除了及时对症治疗并不够,在治疗的同时,建议患者一定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情绪波动也会影响到此病的治疗,除此之外,生活中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要重视饮食合理,一定要明白该病患者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食用。最后提醒大家,一旦出现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

来源资料:《百病自测》

4肺源性心脏衰竭症状检查

  肺源性心脏衰竭除肺、胸基础疾病及急性肺部感染的特征外,尚可有肺动脉高压征,如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其横径≥15mm,其横径与气管横径之比值≥1.07,肺动脉段明显突出或其高度≥3mm,右心室增大征,皆为诊断肺源性心脏衰竭的主要依据。

大家都知道,想要尽快恢复健康,除了及时对症治疗并不够,在治疗的同时,建议患者一定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情绪波动也会影响到此病的治疗,除此之外,生活中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要重视饮食合理,一定要明白该病患者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食用。最后提醒大家,一旦出现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

来源资料:《病理学》

5肺源性心脏衰竭治疗/预防

  肺源性心脏衰竭的患者要加强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积极治疗支气管及肺部疾患,防治感冒。患者宜进食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食物。有心衰者应控制钠、水摄人,忌烟酒。另外生活要规律,顺应自然,秋冬变节时注意保暖,避免受风寒诱发或加重病情。

  一、肺源性心脏衰竭的西医药治疗

  (1)控制呼吸道感染:一般优选青霉素,每日200万-400万u,分次静脉点滴,并加用链霉素,每次 0.5g,每日2次,肌肉注射。过敏者改用红霉素I.5s加氯霉索1,0~2.0g,静脉点滴。每日1次。也可据病情选庆大霉索,长那霉素,氨苄西林,羧苄西林,头孢菌素等。有条件时,根据痰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来选用药物,则更为合理。

  (2)保持呼吸道通畅:包括平喘、化痰、吸氧及适当应用呼吸兴奋剂等措施。平喘多用氨茶碱0.25g稀释后静脉点滴。化痰可用必嗽平,每次16mg,每日3次。

  (3)控制心力衰竭:根据病情,适当使用小剂量、短疗程、作用缓和的利尿剂和强心甙。如双氢克尿塞,每次25mg,每日3次。速尿20-40mg,每日 3次。适当采用上述措施后,如心力衰竭未有纠正,方可考虑快速短效的洋地黄类强心甙,如西地兰0.2~O,4mg稀释后静脉注射。

  二、肺源性心脏衰竭的中医药治疗

  (1)寒痰壅盛:咳嗽痰多,短气喘息,痰白质稀,恶风易汗,身倦乏力,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肺化痰,降气平喘。

  方药:茯苓30克,半夏、白术、苏子、陈皮、当归、厚朴、前胡各10克,桂枝、甘草各6克。

  (2)痰热壅肺:咳嗽痰黄,不易咯出,身热口渴,胸闷烦躁,大便干燥,苔黄脉弦滑。

  治法:清热化痰。

  方药:生石膏30克,瓜萎m克,桑白皮、黄芩、半夏、莱菔子、杏仁、贝母各10克,炙麻黄、甘草各6克。

  (3)肺肾气虚、痰浊壅盛:咳喘不止,动则尤甚,痰多质稀,腰酸腿软,畏寒乏力,舌胖质暗、苔白滑脉弦细。

  治法:温肾纳气,肃肺化痰。

  方药:茯零、熟地、山药、泽泻各15克,丹皮、山萸肉、苏于、莱菔子、白芥子、款冬花各10克,肉桂、制附片各6克。

  (4)脾肾阳虚、水湿浸渍:咳哨心悸,不得平卧,面色晦暗,四肢冷,浮肿少尿,舌胖质淡、苔滑腻脉滑细。

  治法:温阳利水,健脾化痰。

  方药:车前子、泽泻、茯苓、白芍各12克,白术、猪苓、陈皮、半夏、贝母、桔梗各川克,桂枝、干姜、制附片各6克。

来源资料:《科技通报》 2014年 第10期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肺源性心脏衰竭症状描述
2肺源性心脏衰竭症状起因
3肺源性心脏衰竭症状诊断/鉴别
4肺源性心脏衰竭症状检查
5肺源性心脏衰竭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