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肺过度充气

肺过度充气

  • 患病部位:胸部,肺
  • 所属科室:内科,呼吸内科
  • 细分症状:代偿性肺过度充气,间质性肺过度充气
  • 相关疾病:支气管肺炎、阻塞性肺气肿、自发性气胸、喘证
  • 相关检查:心电图检查、血常规检查、肺活检检查、X线检查
  • 相关药品:噻托溴铵粉雾剂、盐酸班布特罗片、复方蛤青胶囊、肺气肿片
  • 相关症状: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心慌气短、胸部沉重感

1肺过度充气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肺过度充气,即通常所说的肺气肿。肺气肿是由于吸烟、感染、大气污染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刺激,引起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气腔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坏而无明显的肺纤维化。主要包括阻塞性肺气肿、老年性肺气肿、代偿性肺气肿及灶性肺气肿等。

其实,大家一定要关注身体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就要及时就医诊断一下,不要盲目用药,否则会适得其反,甚至累及性命,对于患者来说,除了对症治疗外,还需要做好自身的护理工作,远离一些诱发此病的食物,最好是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如果身体状态允许的话,建议适当做些运动

来源资料:《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98年 第3期

2肺过度充气症状起因

  肺过度充气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支气管阻塞以及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有关。吸烟、感染和大气污染等引起细支气管炎症,管腔狭窄或阻塞。肺过度充气的病理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肉眼:气肿肺显著膨大,边缘钝圆,色泽灰白,表面常可见肋骨压痕,肺组织柔软而弹性差,触之捻发音增强。 镜下:肺泡扩张,间隔变窄、断裂,扩张的肺泡融合成较大的囊腔。肺毛细血管床明显减少,肺小动脉内膜呈纤维性增厚;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可见慢性炎症。

大家都知道,想要尽快恢复健康,除了及时对症治疗并不够,在治疗的同时,建议患者一定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情绪波动也会影响到此病的治疗,除此之外,生活中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要重视饮食合理,一定要明白该病患者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食用。最后提醒大家,一旦出现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

来源资料:《中国临床研究》 2012年 第2期

3肺过度充气症状诊断/鉴别

  肺过度充气一般以临床表现作为其诊断依据。肺过度充气发病缓慢,多有慢性咳嗽、咳痰史。早期症状不明显,或在劳累时感觉呼吸困难,随着病情发展,呼吸困难逐渐加重,以致难以胜任原来的工作。典型肺过度充气者胸廓前后径增大,呈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语音震颤减弱,叩诊过清音,心脏浊音界缩小,肝浊音界下移,呼吸音减低,有时可听到干、湿啰音,心音低远。

通过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已经对这种病有所了解,所以得了此病,一定要及时选择正规医院就诊,越早治疗,不仅恢复的比较快,而且还大大降低了成本,所以对于此病,希望大家要重视起来,如果发现身体有此病的症状,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以免病情越来越严重。

来源资料:《中国临床医生》 2010年 第1期

4肺过度充气症状检查

  肺过度充气的实验室检查:(1)血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可增多。(2)可出现Pa02下降,PaC02升高,pH值降低。(3)X线检查见两肺野透亮度增加,膈下降。(4)肺功能异常:FVC<预计值的80%;FEV~。o/FVC之比值<60%;RV/TLC的比值增加,超过40%对诊断肺过度充气有重要意义。

患这种病的人越来越多,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能够远离此病的困扰,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适当地分解,并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而且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厌食的不良习惯。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来源资料:《医学综述》 2014年 第7期

5肺过度充气治疗/预防

  肺过度充气患者要适当应用舒张支气管药物,如氨茶碱、β2受体兴奋剂。病情需要时,可适当选用糖皮质激素。还要根据病原菌或经验应用有效抗生素,如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类等。预防方面应多吃瘦肉、动物肝脏、豆腐、豆浆等。这些食品不仅富含优质蛋白质和铁元素,而且又无增痰上火之弊,对增强病人体质有利,提高抗病力,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此外还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预防感冒等。

大家都知道,想要尽快恢复健康,除了及时对症治疗并不够,在治疗的同时,建议患者一定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情绪波动也会影响到此病的治疗,除此之外,生活中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要重视饮食合理,一定要明白该病患者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食用。最后提醒大家,一旦出现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

来源资料:《临床肺科杂志》 2013年 第2期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肺过度充气症状描述
2肺过度充气症状起因
3肺过度充气症状诊断/鉴别
4肺过度充气症状检查
5肺过度充气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