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气体弥散功能下降

气体弥散功能下降

目录

1概述
2原因
3检查
4鉴别诊断
5缓解方法
展开
收缩
  • 患病部位:暂无
  • 所属科室:暂无
  • 细分症状:暂无
  • 相关疾病:暂无
  • 相关检查:暂无
  • 相关药品:暂无
  • 相关症状:暂无

1气体弥散功能下降概述

概述

  弥散功能是换气功能中的一项测定指标。用于评价肺泡毛细血管膜进行气体交换的效率。肺泡与血流经肺泡-毛细血管膜(下简称肺泡膜)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是一个物理性弥散过程。单位时间内气体的弥散量取决于肺泡膜两侧的气体分压差、肺泡的面积与厚度和气体的弥散常数。弥散常数又与气体的分子量和溶解度相关。此外,气体总弥散量还决定于血液与肺泡接触的时间。弥散量的大小,取决于膜两侧气体分压差、弥散面积、距离、时间、气体分子量及其在弥散介质中的溶解度。肺气肿及其他肺组织病变,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等疾病时可引起弥散功能降低。临床上当肺部病变产生弥散功能障碍时,常同时有明显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其后果均导致缺氧。通过肺活量的临床检查,可以作出诊断。男性为(28.84plusmn;4.84)ml/(mmHg?min),女性为(22.13plusmn;3.09)ml/(mmHgmin)。低于这个值就出现气体弥散功能下降。

2气体弥散功能下降原因

  弥散功能减低可见于:

  1、弥散面积减少:如肺气肿、肺叶切除、肺部感染、肺水肿,肺出血、气胸、脊柱侧弯等。

  2、肺泡毛细血管膜增厚:如肺间质纤维化、结节病、石棉肺、硬皮病等。

  3、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如贫血、碳氧血红蛋白症。

  4、血液与肺泡接触时间过短:正常静息时,血液流经肺泡毛细血管的时间约为0.75sec,由于肺泡膜很薄,与血液的接触面又广,故只需0.25sec血红蛋白即可完全氧合。当血液流经肺泡毛细血管的时间过短时,气体弥散量将下降。上述肺泡膜面积减少和厚度增加的病人,虽然肺毛细血管血液中氧分压上升较慢,但一般在静息时肺内气体交换仍可达到平衡,因而不致产生低氧血症,往往只是在体力负荷增大时,才会因为血流加快,血液和肺泡接触时间缩短而发生明显的弥散障碍,从而引起低氧血症。目前认为肺泡膜病变时发生呼吸衰竭,主要还是因为存在着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的缘故。

3气体弥散功能下降检查

  弥散功能是换气功能中的一项测定指标。用于评价肺泡毛细血管膜进行气体交换的效率。对于早期检出肺、气道病变,评估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定药物或其它治疗方法的疗效,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诊断病变部位、评估肺功能对手术的耐受力或劳动强度耐受力及对危重病人的监护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肺的弥散是指氧和二氧化碳通过肺泡及肺毛细血管壁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弥散的途径包括了肺泡气、肺泡毛细血管壁、肺毛细血管内血浆、红血球及血红蛋白。气体沿着这个途径,根据哪一端的浓度较高进行交换,所以这个过程可以是双向的。氧的弥散速度比二氧化碳要慢得多,这是因为氧不易溶解在体液里。因此,当患者弥散功能发生异常时,氧的交换要比二氧化碳更易受影响,在临床上肺弥散功能的障碍可明显影响动脉血氧水平。

  肺弥散功能测定(DL)正常值:

  男性为(28.84plusmn;4.84)ml/(mmHgmin)。

  女性为(22.13plusmn;3.09)ml/(mmHgmin)。

  (注:1mmHgasymp;0.33kPa)。

  肺弥散功能测定(DL)临床意义:

  需要检查人群:

  肺间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泡性病变,如肺部感染、肺水肿、肺泡出血、肺泡蛋白沉着症,胸廓和胸膜病变,心血管疾病,贫血或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者,有吸烟史及长期咳嗽患者,季节性咳喘发作患者。

4气体弥散功能下降鉴别诊断

  生理因素因性别、年龄、体位与运动均对弥散功能有一定影响。

  弥散障碍见于:

  ①弥散膜面积减少,如阻塞性肺气肿;

  ②肺间质水肿、肺泡壁增厚、肺泡毛细血管纤维性变,如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肺尘埃沉着症、结节病和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等。通过肺活量的临床检查,可以作出诊断。

  男性为(28.84plusmn;4.84)ml/(mmHg?min),女性为(22.13plusmn;3.09)ml/(mmHg?min)。低于这个值就出现气体弥散功能下降。

5气体弥散功能下降缓解方法

  用抗生素大多无效,目前还缺乏**的治疗方法,常表现为进行性发展,最终出现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祖国医学对本病治疗有一定疗效。我们通过对诊治病人的总结和分析,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是肺肾两虚,瘀、痰、热等病邪交结,采用补益肺肾、活血通络、软坚散结、化痰清热等方法治疗,可以减慢疾病进程,缓解临床症状,如减轻气促、改善肺功能和提高血氧分压等,使患者能进行一定的体力活动,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减少感冒次数,可以防止因感染而致病情恶化。必要时与激素合用可以减轻激素的副作用,增强疗效。间质性肺炎必须先明确诊断,然后在有经验医师的指导下长期治疗,切不可掉以轻心。患者心理活动也对治疗举足轻重,乐观开朗者比抑郁不平者寿命较长。切忌悲观着急。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气体弥散功能下降概述
2气体弥散功能下降原因
3气体弥散功能下降检查
4气体弥散功能下降鉴别诊断
5气体弥散功能下降缓解方法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