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骨痿少气

骨痿少气

  • 患病部位:全身,免疫系统
  • 所属科室:中医科,中医内科
  • 细分症状:肾虚血瘀型骨痿少气、肝肾亏虚型骨痿少气
  • 相关疾病:小儿痿症、重症肌无力、瘫痪、肌营养不良症
  • 相关检查: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便常规检查、体检检查
  • 相关药品:气血双补丸、三磷酸腺苷二钠片、肌氨肽苷注射液
  • 相关症状:无力、少气伴疲惫失眠、少气懒言口干尿黄、手内肌萎缩

1骨痿少气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骨痿少气是指同时具有骨痿和少气的症状。骨痿,亦称肾痿。由于肾热内盛,或邪热伤肾,阴精耗损,骨枯髓虚所致。证见腰脊酸软,不能伸举,下肢痿弱,不能行动,面色暗黑,牙齿干枯等。少气,呼吸微弱短促,言语无力。出《素问·玉机真脏论》。多因脏气虚弱或水饮内聚所致。

通过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已经对这种病有所了解,所以得了此病,一定要及时选择正规医院就诊,越早治疗,不仅恢复的比较快,而且还大大降低了成本,所以对于此病,希望大家要重视起来,如果发现身体有此病的症状,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以免病情越来越严重。

来源资料:《辽宁中医杂志》 2007年 第3期

2骨痿少气症状起因

  骨痿少气由于劳累过度、感受外邪、脏腑内伤或气候反常,四时不正之邪侵袭机体使得肾热内盛,或邪热伤肾,阴精耗损,骨枯髓虚,脏气虚弱或水饮内聚所致。其中骨痿由大热灼伤阴液,或长期过劳,肾精亏损,肾火亢盛等,使骨枯而髓减所致。少气多因中气不足、肺肾两虚所致。

其实,大家一定要关注身体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就要及时就医诊断一下,不要盲目用药,否则会适得其反,甚至累及性命,对于患者来说,除了对症治疗外,还需要做好自身的护理工作,远离一些诱发此病的食物建议是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如果身体状态允许的话,建议适当做些运动

来源资料:《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年 第1期

3骨痿少气症状诊断/鉴别

  骨痿少气在临床上可分为肾虚血瘀型和肝肾亏虚型。根据类型的不同其治疗方法也不一样,因此该疾病在诊断的时候还需互相鉴别,以免误诊误治。肾虚血瘀型常表现为腰背酸痛,双膝行走无力,甚则轻微运动可引起胸背剧痛,或腰弯背驼,纳少,腹胀,饭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浮肿,或消瘦,舌淡苔白,脉缓弱无力。肝肾亏虚型表现为患部酸楚隐痛,筋骨痿弱无力;表现为早衰,发脱齿摇,健忘恍惚,舌红,脉细弱。沉重乏力,有压痛。表现为少气懒言,乏力自汗,面色萎黄,食少便溏,舌淡,脉细弱。

通过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已经对这种病有所了解,所以得了此病,一定要及时选择正规医院就诊,越早治疗,不仅恢复的比较快,而且还大大降低了成本,所以对于此病,希望大家要重视起来,如果发现身体有此病的症状,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以免病情越来越严重。

来源资料:《天津中医药》 2009年 第2期

4骨痿少气症状检查

  骨痿少气患者除了依据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外,还需进行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等检查进行辅助。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最基础的化验检查之一。血常规检查项目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量等。血常规用针刺法采集指血或耳垂末梢血,经稀释后滴入特制的计算盘上,再置于显微镜下计算血细胞数目。尿常规检查简便易行,检查内容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及尿糖定性。粪便一般性状检查是临床最常用的检验之一,可初步了解消化系统有无炎症、出血、寄生虫感染,以及间接判断胃肠、胰腺、肝胆的功能状况。本检查主要包括粪便的排便量、颜色和性状、气味、寄生虫等常用项目。检查方法简便,结果直观。

大家都知道,想要尽快恢复健康,除了及时对症治疗并不够,在治疗的同时,建议患者一定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情绪波动也会影响到此病的治疗,除此之外,生活中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要重视饮食合理,一定要明白该病患者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食用。最后提醒大家,一旦出现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

来源资料:《国内临床医生》 2006年 第6期

5骨痿少气治疗/预防

  骨痿少气的治疗需辩证使用中药汤剂。肾虚血瘀型患者治则滋补肝肾、活血祛瘀,方药为右归丸合身痛逐瘀汤加减。熟地黄15g,制附子6g,肉桂6g,山药12g,菟丝子12g,鹿角胶12g(烊化),枸杞子12g,杜仲12g,山萸肉10g,秦艽10g,川芎10g,桃仁12g,羌活12g,没药6g,香附10g,五灵脂6g,牛膝12g,地龙10g,当归9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1个月为1疗程,一般1—3疗程即可好转或痊愈。

  肝肾亏虚型患者治则滋补肝肾、补气活血,方药为右归丸合归脾汤加减加减。熟地黄15g,制附子6g,肉桂6g,山药12g,菟丝子12g,鹿角胶12g(烊化),枸杞子12g,杜仲12g,山萸肉15g,当归15g,白芍15g,川芎15g,当参10g,白术12g,茯苓10g,炙甘草6g,黄芪30g。水煎服,每日1剂,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1—3疗程即可好转或痊愈。

  骨痿少气可针对病因预防,如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防潮湿、适寒温,避免感受外邪,饮食有节,起居有时,不妄作劳及根据体质服用一些药物,可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此外患者一般多见老年人,所以更注重饮食。清淡、低蛋白、低热量、易消化食物。要及时进餐,不可暴饮暴食。进食时充分咀嚼食物,尽量避免摄取高热量、高蛋白及寒凉等刺激性强食物。如:抓饭、烤肉、羊肉汤等。

来源资料:《光明中医》 2009年 第8期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骨痿少气症状描述
2骨痿少气症状起因
3骨痿少气症状诊断/鉴别
4骨痿少气症状检查
5骨痿少气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