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妊娠性黄褐斑

妊娠性黄褐斑

目录

1概述
2原因
3检查
4鉴别诊断
5缓解方法
展开
收缩
  • 患病部位:暂无
  • 所属科室:暂无
  • 细分症状:暂无
  • 相关疾病:暂无
  • 相关检查:暂无
  • 相关药品:暂无
  • 相关症状:暂无

1妊娠性黄褐斑概述

概述

  多种激素增加导致色素沉着妊娠性黄褐斑是由于怀孕所引起的,绝大多数妊娠妇女的乳头、乳晕、腹正中线及阴部皮肤着色加深,深浅的程度因人而异,同时原有的黑痣颜色也会加深。这种色素沉着是由于孕期体内大量孕激素、雌激素及脑垂体分泌的促黑色素细胞激素增加,致使皮肤中的黑色素细胞的功能增强,是一种妊娠期生理性变化。

通过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已经对这种病有所了解,所以得了此病,一定要及时选择正规医院就诊,越早治疗,不仅恢复的比较快,而且还大大降低了成本,所以对于此病,希望大家要重视起来,如果发现身体有此病的症状,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以免病情越来越严重。

2妊娠性黄褐斑原因

  病因不清,常认为与内分泌功能改变有关。见于妇女妊娠期或口服避孕药者及其他因素。妇女妊娠期的黄褐斑妊娠性黄褐斑,开始于妊娠3~5个月,分娩以后色素斑渐渐消失。面部色素沉着可能是由于雌激素与黄体酮联合作用,刺激黑色素细胞,而孕激素促使黑素体的转运和扩散,增加了黑色素的生成促使色素沉着。也见于慢性胃肠疾病、肝病、结核、癌瘤、恶性淋巴瘤和慢性酒精中毒等。长期应用某此药物如苯妥英钠、冬眠灵、避孕药均可发生黄褐斑。此外,强烈的日晒、化妆品的应用也可诱发黄褐斑。黄褐斑也见于未婚、未孕的正常女性或男性,其原因不明。如果饮食中长期缺乏谷胱甘肽,可使皮肤内的酪氨酸酶活性增加,而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形成多巴醌,进而形成多巴素,发生色素沉着,引起了蝴蝶斑.

  中医认为黄褐斑是一是由于肝功能失调导致气郁,从而使面部气血失和产生肝郁气滞型。肝郁气滞,肝郁久而薰蒸脸部而形成斑;三是肾精受损而久伤肾阴,肾阴不足而不得滋养脸部便脸部不荣;四是气滞血瘀而致不荣肌肤;五是肝脾不和气血失调而不能上荣于面.


3妊娠性黄褐斑检查

  实验室检查: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其他辅助检查:

  组织病理:表皮基底层黑素增多,黑素细胞不增加,真皮上层可见较多的嗜黑素细胞及游离的色素颗粒,可见围管性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4妊娠性黄褐斑鉴别诊断

  妊娠性黄褐斑的鉴别诊断:

  1.瑞尔黑变病:好发于前额、颧部、颈及耳后,也可累及躯干及四肢,呈灰褐、深褐或蓝灰色损害,有时略呈网状,境界不清,色素斑上常有粉状鳞屑,可伴皮肤轻度发红及瘙痒。

  2.阿狄森氏病:色素沉着呈全身性弥漫性分布,青铜色至黑褐色斑片,除面部外还可见于乳晕、外生殖器等处,有全身症状如体重减轻、乏力、血压降低等。

  3.Civatte皮肤异色病:皮损对称分布于面、颈和上胸部,为红棕色网状色素沉着伴有毛细血管扩张和萎缩。


5妊娠性黄褐斑缓解方法

  黄褐斑对女性的危害最广。黄褐斑主要因女性内分泌失调,精神压力大,各种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妇科病、糖尿病)等以及体内缺少维生素及外用化学药物刺激引起。对于皮肤的黄褐斑,主要本着预防与治疗结合的方法。调理好女性内分泌环境,保持心情舒畅,积极预防妇科疾病等是预防黄褐斑的有效手段。

  同时,在生活中应注意不要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少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保持精神愉快,多运动,积极治疗慢性肝肾疾病,纠正月经不调,调节内分泌功能障碍。爱美的女士在选用美容化妆品时,切莫听信市场上那些急功近利的广告宣传,对一些纯天然化妆品,应留一份警惕.选用美白化妆品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在专家指导下使用。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l、应去医院检查。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疾病痊愈了,黄褐斑也就消失了.

  2、要增强营养,多吃蔬菜、水果.

  3、防日晒,慎用各种化妆品。

  4、注意调节情志,保持愉快的心情,保持充足的睡眠.

  而对黄褐斑的治疗,除了专门针对消除斑点的治疗以外,更多的还应注重内分泌的调节,康利莱专家指出,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排泄系统是人体的主要三大系统,维系着人体各项功能的正常运作,这三大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一旦失调,将会诛连整体,既然黄褐斑与人体内分泌系统有直接的关系,那么,防治黄褐斑,就应该去斑与调节内分泌两手一起抓!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妊娠性黄褐斑概述
2妊娠性黄褐斑原因
3妊娠性黄褐斑检查
4妊娠性黄褐斑鉴别诊断
5妊娠性黄褐斑缓解方法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