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长度短于30cm称为脐带过短。脐带过长和过短都是先天性的,不是因为某种原因才引起的。无明显原因,是先天性的,这是胚胎发育不佳所导致。可能跟怀孕期间口服一些药物,造成胚胎发育欠佳所致。一般情况下是没关系的,按时做产前检查就可以了,一般要在怀孕的20,24,28,32,36,37,38,39,40周做这么几次产前检查。脐带过短可因本身长度不足,也可由正常长度的脐带因附着位置较高或脐带绕颈、绕身而相对过短。
众所周知,此病的发病率依然是很高,一旦确诊后就要及时对症治疗,切勿随意服用药物,对于处于治疗中的患者来说,除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外,还需要提高免疫力,做好生活中的护理,清淡饮食,平时可以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最后,提醒患者,定期复查是很关键!不要忘记!
来源资料:《中国医药指南》2013年第27期
脐带过短无明显原因,是先天性的,这是胚胎发育不佳所导致。可能跟怀孕期间口服一些药物,造成胚胎发育欠佳所致。一般情况下是没关系的,按时做产前检查就可以了,一般要在怀孕的第20,24,28,32,36,37,38,39,40周做这么几次产前检查。
其实,大家一定要关注身体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就要及时就医诊断一下,不要盲目用药,否则会适得其反,甚至累及性命,对于患者来说,除了对症治疗外,还需要做好自身的护理工作,远离一些诱发此病的食物,最好是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如果身体状态允许的话,建议适当做些运动
来源资料:《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4年第16期
脐带的平均长度为50厘米,短于30厘米为过短,长于70厘米为过长。脐带过短可因本身长度不足,也可由正常长度的脐带因附着位置较高或脐带绕颈、绕身而相对过短。脐带过短,在分娩时由于胎儿下降,使脐带拉细、拉断,出现胎儿宫内缺氧、脐疝,或使胎儿下降受阻,形成滞产、胎盘早剥、子宫翻出等并发症而危及胎儿生命;脐带过长,是发生脐带缠绕、打结、脱垂的主要因素,出现这些情况,均可阻断脐带血流通,致使胎儿缺氧甚至死亡。
脐带过短应与脐带绕颈相鉴别:脐带绕颈是胎儿分娩时常见的情况,一般认为这与脐带过长和胎动过频有关。期待血管长度较脐带长,平时血管卷曲呈螺旋状,而且脐带本身由胶质包绕,有一定的弹性,故绕颈周数与胎儿的存活程度大多无直接关系。只有在临产以后,随着宫缩加紧,下降的胎头将缠绕的脐带拉紧时,才会造成脐带过短的情况,以致不能顺利分娩。这时缠绕周数越多越危险。通过B超检查可在产前看到胎儿是否有脐带绕颈,有时腹部还可听到较明显的脐带杂音。因此,这时更需要勤听胎心,注意胎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来源资料:《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临床中脐带过短并不常见,B超很难检测出。但可做以下检查:
1.产科检查:确定妊娠后,要做下面的产科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白带常规、乙肝三对、肝功两项、丙肝、梅毒、HIV、夫妇双方地中海贫血筛查、致畸组套+微小病毒B19、G6PD、血压,体重的检查。产科检查对于孕期妇女是必须的检查项目。
2.产科B超:B超检查可清楚地看到胎儿较大器官的形态,胎儿在宫内的活动状况,羊水量的多少,胎盘的形态及位置,胎盘后有无出血等情况,是产科十分重要的诊断手段之一。胎囊胎囊只在怀孕早期见到。它的大小,在孕1.5个月时直径约2厘米,2.5个月时约5厘米为正常。胎囊位置在子宫的宫底、前壁、后壁、上部、中部都属正常;形态圆形、椭圆形、清晰为正常;如胎囊为不规则形、模糊,且位置在下部,孕妇同时有 腹痛 或阴//道流血时,可能要流产。
来源资料:《张家口医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脐带长短往往在分娩时才能表现异常。因此,产时要细心观察胎儿情况,配合B超及胎心监护检查,及时发现异常胎心,及时结束产程,解救胎儿。一般是没事的,建议放宽心,按时做产前检查就可以了。
(一)做好孕期保健有胎位异常者及时纠正如纠正有困难或骨盆狭窄者应提前住院及早确定分娩方式。
(二)临产后先露未入盆或胎位异常者应卧床休息少作肛查或阴道检查检查的动作要轻以防胎膜破裂一旦胎膜破裂应立即听胎心如有改变立即作阴道检查。
(三)胎头未入盆而须人工破膜者应在宫缩间歇时行高位羊膜囊穿刺缓慢放出羊水以防脐带被羊水冲出而破膜前后要听胎心。
脐带过短是无法预防的,由于脐带过短一般是先天性的。
来源资料:《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4年第5期
因脐带过短是先天性的,一般是无法预防的。脐带长短往往在分娩时才能表现异常。因此,产时要细心观察胎儿情况,配合B超及胎心监护检查,及时发现异常胎心,及时结束产程,解救胎儿。
其实,大家一定要关注身体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就要及时就医诊断一下,不要盲目用药,否则会适得其反,甚至累及性命,对于患者来说,除了对症治疗外,还需要做好自身的护理工作,远离一些诱发此病的食物,最好是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如果身体状态允许的话,建议适当做些运动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