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拖曳步态是步态异常中皮质脊髓束病变的一个临床表现。皮质脊髓束病变,痉挛性偏瘫步态为单侧病变。病侧上肢通常为屈曲、内收姿势,腰部向健侧倾斜,下肢伸直、外旋,向外前摆动代偿髋、膝屈肌及踝背屈肌无力导致。
患这种病的人越来越多,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能够远离此病的困扰,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适当地分解,并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而且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厌食的不良习惯。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来源资料:《老年百病防治》
常见的下肢拖曳步态的病因有皮质脊髓束病变可导致痉挛性偏瘫步态和痉挛性截瘫步态。双侧额叶病变可导致失用步态。额叶(皮质或白质)病变可导致小步态。锥体外系病变可导致慌张步态和扭曲、奇异步态。小脑病变导致共济失调步态。酒精或巴比妥类中毒导致醉酒步态。其次尚有感觉障碍导致共济失调步态;由于胫骨前肌、腓肠肌无力导致跨阈步态;躯干和骨盆带肌无力导致肌病步态;心因性疾病导致的癔症步态。
患这种病的人越来越多,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能够远离此病的困扰,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适当地分解,并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而且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厌食的不良习惯。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来源资料:《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年 第12期
下肢拖曳步态临床上常与痉挛性偏瘫步态及痉挛性截瘫步态症状相混淆,所以在诊断时要特别注意。痉挛性偏瘫步态为单侧病变。病侧上肢通常为屈曲、内收姿势,腰部向健侧倾斜,下肢伸直、外旋,向外前摆动(代偿髋、膝屈肌及踝背屈肌无力导致的拖脚),行走时呈划圈样步态;轻症病人只表现下肢拖曳步态。见于脑卒中后遗症等。痉挛性截瘫步态为双侧严重痉挛性肌张力增高,病人双下肢强直内收,伴代偿性躯干运动,行走费力,呈剪刀样步态。常见于脑瘫患儿、脊髓外伤等。
通过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已经对这种病有所了解,所以得了此病,一定要及时选择正规医院就诊,越早治疗,不仅恢复的比较快,而且还大大降低了成本,所以对于此病,希望大家要重视起来,如果发现身体有此病的症状,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以免病情越来越严重。
来源资料:《国内民康医学》 2009年 第13期
每个正常人的步态受身高、体重、自幼习惯(如外八字步、内八字步)、性格、步行速度、心理状态、疲劳、兴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应注意区分。而下肢拖曳步态也应根据以下特征来检查,步幅的长度、步行速度、两侧对称性、运动的灵活性、上肢的协调运动(过少或过多)、头肩的位置、躯干的协调状况(前倾或后倾,左倾或右倾)、骨盆的活动度(前、后、左、右)、足跟着地和步行时重心的转移状态、立脚期(足跟着地的时期)与游脚期(足尖离地面的时期)的时间长短、相互比率及与躯干移动的关系。
患了这种病,应该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诊治,在此病的治疗中,我们需要从科学的检查入手,从各个方面检查身体状况,了解病因,确定病情,为了安全有效地治疗这种病,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这样病情才有利于康复,所以选择一家正规的医院是很关键的。
来源资料:《现代临床医学》 2010年 第1期
尽可能查明引起下肢拖曳步态的原因和有针对性地进行步态训练。但是要注意某些肌肉瘫痪引起的畸形步态,如臀大肌步态、臀中肌步态等本身是一种功能代偿现象不能用步态训练矫正,如果肌力无法恢复,只有使用支架代替肌肉功能练习,使步态有所改善。
患这种病的人越来越多,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能够远离此病的困扰,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适当地分解,并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而且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厌食的不良习惯。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来源资料:《国内矫形外科杂志》 2006年 第15期
其实,大家一定要关注身体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就要及时就医诊断一下,不要盲目用药,否则会适得其反,甚至累及性命,对于患者来说,除了对症治疗外,还需要做好自身的护理工作,远离一些诱发此病的食物建议是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如果身体状态允许的话,建议适当做些运动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