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外侧质软半球形包块

目录

1概述
2原因
3鉴别诊断
4缓解方法
5检查
展开
收缩
  • 患病部位:暂无
  • 所属科室:暂无
  • 细分症状:暂无
  • 相关疾病:暂无
  • 相关检查:暂无
  • 相关药品:暂无
  • 相关症状:暂无

1腿外侧质软半球形包块概述

概述

  腿外侧质软半球形包块是小腿前外侧或大腿外侧出现包块,包块质软半球形、是属于肌疝的症状。

其实,大家一定要关注身体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就要及时就医诊断一下,不要盲目用药,否则会适得其反,甚至累及性命,对于患者来说,除了对症治疗外,还需要做好自身的护理工作,远离一些诱发此病的食物建议是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如果身体状态允许的话,建议适当做些运动

2腿外侧质软半球形包块原因

  腿外侧质软半球形包块的的原因:

  1.肌筋膜缺损或薄弱常见肌筋膜缺损或薄弱原因如下:

  (1)正常情况下肌肉筋膜存有正常的、生理性的缺损或薄弱区,当肌肉压力增高时,肌肉便由此疝出。如腓浅神经由腓总神径自腓骨颈的外侧发出向下走行于腓骨长、短肌之间,其终末支在小腿中下1/3交界处穿过筋膜成为皮支,导致局部缺损或薄弱,小腿肌疝可由此疝出。肌肉经筋膜神经出口疝出可导致神经损伤卡压,进而引起一系列症状。

  (2)手术损伤或锐器切割可造成肌肉损伤和筋膜破裂如清创缝合时仅缝合皮肤,当肌肉肿胀、压力增高时可向筋膜外膨出。再如,钝性损伤或骨折可损伤肌肉和刺破筋膜,由于肌肉肿胀、压力增高向筋膜外膨出形成肌疝。

  (3) 剧烈运动或强体力劳动,动作不协调或负荷过重,及着地姿势不正确,下肢持力不稳等因素,使下肢肌肉极度收缩,以致肌肉结构受损,此时肌腹明显短缩,肌外膜纵向撕裂,形成间隙,使肌肉由肌外膜间隙膨出,疝出组织可发生嵌顿、少量渗血,继发水肿、渗出等创伤性炎症反应和周围肌群痉挛。

  (4)长期慢性损伤使下肢筋膜变薄弱或破裂。

  (5)筋膜本身病变造成一定部位的筋膜薄弱。

  2.肌肉压力增高

  (1)肌肉剧烈运动或过度活动后,局部代谢增强,血氧浓度降低代谢产物积蓄,使微循环渗出增加,组织间液增加,肌肉可发生肿胀、肥大;然而筋膜壁却限制了肥大肌肉的扩张,使肌间隔的压力增高,继而促使肌肉由薄弱或缺损部位突出而形成肌疝。

  (2)创伤、手术或肌肉本身的病变,可使肌肉肿胀、压力增高,并由手术或损伤筋膜薄弱处膨出形成肌疝

  近年来,有人认为肌疝是慢性肌筋膜间室综合征的代偿性表现。张镛福等人也发现在慢性小腿肌筋膜间室综合征中,将近一半的患者存在肌疝。

3腿外侧质软半球形包块鉴别诊断

  腿外侧质软半球形包块的鉴别:

  1.下肢静脉曲张、动脉瘤多发性肌疝需于下肢静脉曲张、动脉瘤等鉴别下肢静脉曲张性与外伤无关,抬高下肢包块变小或消失,诊断性穿刺可鉴别动脉瘤有波动感可闻及血管杂音。

  2.寒性脓肿寒性脓肿病人常有结核病史肿块有波动感可鉴别。

  3.腱鞘囊肿发生于肌腱、腱鞘部位,肌肉收缩时无变小或消失,可鉴别。

  4.脂肪瘤肿块皮下、质软,有分叶状,活动不随肌肉活动变小或消失可鉴别。

  5.其他另外需与肌肉撕裂,肌腱断裂血管瘤等相鉴别。

4腿外侧质软半球形包块缓解方法

  腿外侧质软半球形包块的治疗与预防:

  一般不需特殊治疗,症状轻者应限制活动和使用弹力绷带。若病人是体力劳动者或有明显症状者应考虑做筋膜修补术,以恢复劳动力。若手术在损伤2周以上才施行者,筋膜破裂口已为一薄层纤维组织所覆盖看不清缺损和边缘,但扪之边缘尚在,肌肉收缩时,仍将从此弱点疝出。切除纤维薄膜将边缘重叠缝合或用阔筋膜片、MarlexMesh修补。

5腿外侧质软半球形包块检查

  腿外侧质软半球形包块的诊断:

  1.多数患者有外伤史。

  2.小腿前外侧或大腿外侧出现包块,包块质软半球形、界限清有一定弹性,肌肉收缩时消失变小,可触及卵圆形及较锐利边缘筋膜缺损。

  3.诊断性穿刺为阴性。

  4.超声检查可协助临床诊断。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腿外侧质软半球形包块概述
2腿外侧质软半球形包块原因
3腿外侧质软半球形包块鉴别诊断
4腿外侧质软半球形包块缓解方法
5腿外侧质软半球形包块检查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