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名词解释
焦虑是由紧张、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它可以在人遭受挫折时出现,也可能没有明显的诱因而发生,即在缺乏充分客观根据的情况下出现某些情绪紊乱。焦虑总是与精神打击以及即将来临的、可能造成的威胁或危险相联系,主观上感到紧张、不愉快,甚至痛苦和难以自制,并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或失调。
病态的焦虑指缺乏相应的客观因素下,出现内心极度不安的期待状态,伴有大祸临头的恐惧感。表现惶惶不安、坐立不安、精神紧张。常常伴有心悸、气急、出汗、四肢发冷、震颤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表现和运动性坐立不安。严重者可以表现为惊恐发作。常见于焦虑障碍。
焦虑定义
S.弗洛伊德最早从心理学角度重视并探讨焦虑的问题。他把焦虑分为客观性焦虑和神经症性焦虑,前者是对环境中真实危险的反应,与害怕一词同义;后者是潜意识中矛盾的结果。学习理论和精神分析理论对焦虑问题的研究有较大影响。有些学习理论家或行为主义者认为,焦虑是一种获得性行为,是遵循学习的规律并与某些情境形成联系的结果。例如,当儿童不高兴时偶然遇见一只狗,这种初次及以后见到狗时出现的回避行为,将会使儿童失去重新认识该情境的机会,并使其焦虑、恐惧情绪得到强化。
其后,儿童不但对真实的狗,而且对与狗有联系的客体或情境也会因泛化作用而引起焦虑反应。精神分析学家根据精神动力学的观点认为,焦虑是潜意识中矛盾斗争的结果,其原因和过程不为本人所认识。弗洛伊德在其早期著作中确信,焦虑是受压抑的里比多的一种发泄方式,后来他又认为焦虑是自我和本我之间、本能欲望和现实调节之间冲突的结果。当本能的能量聚集太多以致不能用习惯的方式应付时,就会造成精神创伤。弗洛伊德把这时体验到的不愉快情绪状态称为焦虑。焦虑对自我来说是一种信号,其真实的意义就是提醒即将有危险来临。自我只要察觉真实的或潜在的危险便会引起焦虑,在焦虑产生之后,又会动员防御机制(见心理防御机制)来斗争或躲避。以后的许多精神分析学家曾对焦虑理论加以修订,如H.S.沙利文认为,焦虑是一个人的生理需要未能以社会许可的方式得到满足的结果。
焦虑病因病理
引发原因
人们预感到不利情景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担忧、紧张、不安、恐惧、不愉快等的综合情绪体验。焦虑伴有明显的生理变化,尤其是植物神经活动的变化。表现为血液内肾上腺素浓度增加、心悸、血压升高、呼吸加深加快、肌张力降低、皮肤苍白、失眠、尿频、腹泻,等等。焦虑分类:
①状态性焦虑。由于某一种情境而引起的焦虑,情境改变时,焦虑随之消失。但有时某种情境很特殊,产生的焦虑十分强烈,有可能产生短暂的人格变化。
②特质性焦虑。由于一个人的人格特点与众不同,在相同的情境中,其情绪反应的频度和强度也与众不同。例如,在与陌生人相处的时候,有的人就会出现这种特质性焦虑。
焦虑是人们对情境中的一些特殊刺激而产生的正常心理反应,只是每个人经历的时间长短不一或程度不同。只有当焦虑原因不存在或不明显,焦虑症状很突出而其他症状不突出,焦虑的持续时间及程度均超过一定的范围,以致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时,才可以认为患了焦虑症,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产生焦虑症的原因主要有:
①生物学因素,如遗传影响与生理因素;
②心理因素,如认知、情绪等;
③社会因素,如城市过密、居住空间拥挤、环境污染、紧张、工作压力过大等。
生理变化
焦虑状态通常伴有生理变化,主要是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亢进。由于焦虑程度的严重性不同以及个体间的差异,致使这种变化因人而异,但仍有其一致性。它在交感神经系统方面的表现有心跳加速、血压上升、皮肤苍白、手心出汗、口干舌燥和呼吸变深等;在副交感神经方面的表现有尿意频繁或小便次数增加,恶心、呕吐或腹泻,甚至大小便失禁。严重的焦虑时,可见肌张力增高,出现刻板动作,消化不良或食欲减退以及睡眠障碍。对客观上具有威胁或危险的刺激产生相应的焦虑反应是一种正常的适应方式,一般人可以增强信心或懂得如何战胜它而获得解脱。缺乏明显的客观原因而内心却极度不安,并伴有大祸临头、惶恐紧张的焦虑,是适应性不良的病态行为。严重而持续的焦虑反应除有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亢进等表现外,还有注意集中困难、联想和记忆力减弱、工作效率降低、社会活动能力下降和性行为能力减退等。病态性焦虑多见于各种焦虑症,焦虑反应多见于更年期忧郁症,也见于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焦虑还可由非病理心理情况引起,例如维生素B1的严重缺乏、低血糖综合征和边缘叶病变等引起。
焦虑焦虑症
焦虑是最常见的一种情绪状态,比如快考试了,如果你觉得自己没复习好,就会紧张担心,这就是焦虑。这时,通常会抓紧时间复习应考,积极去做能减轻焦虑的事情。这种焦虑是一种保护性反应,也称为生理性焦虑。当焦虑的严重程度和客观事件或处境明显不符,或者持续时间过长时,就变成了病理性焦虑,称为焦虑症状,符合相关诊断标准的话,就会诊断为焦虑症。
焦虑症很常见,国外报告一般人口中发病率为4%左右,占精神科门诊的6~27%。美国估计正常人群中终身患病机率为5%,国内发病率较低,平均为7‰。战时焦虑症占战时神经症的1%。常于青年期起病,男女之比为2:3。
焦虑是预感到未来威胁,与惧怕不同,后者则是对客观存在的某种特殊威胁的反应。正常人的焦虑是人们预期到某种危险或痛苦境遇即将发生时的一种适应反应或为生物学的防御现象,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情绪。焦虑也可以是所有精神疾病的一种症状。病理性焦虑是一种控制不住,没有明确对象或内容的恐惧,其威胁与焦虑的程度很不相符。
一、病因与发病机理
病因未明,不同学派有不同解释。
1、遗传因素:在焦虑症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其血缘亲属中同病率为15%,远高于正常居民;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为2.5%,而单卵双生子为50%。有人认为焦虑症是环境因素通过易感素质共同作用的结果,易感素质是由遗传决定的。
2、病前性格特征:自卑、自信心不足,胆小怕事,谨小慎微,对轻微挫折或身体不适容易紧张,焦虑或情绪波动。
3、精神因素:轻微的挫折和不满等精神因素可为诱发因素。
4、生物学因素:焦虑反应的生理学基础是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的普遍亢进,常有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过度释放。躯体变化的表现形式决定于患者的交感,副交感神经功能平衡的特征。
关于发病机理也有不同说法,有的学者强调杏仁核和下丘脑等“情绪中枢和焦虑症的联系,边缘系统和新皮质中苯二氮蘧受体的发现,提出焦虑症的”;中枢说“也有人根据β-肾上腺素能阻断剂能有效地改善躯体的症状、缓解焦虑,支持焦虑症的“周围说”。心理分析学派认为焦虑症是由于进度的内心冲突对自我威胁的结果。基于“学习理论”的学者认为焦虑是一种习惯性行为,由于致焦虑刺激和中性刺激间的条件性联系使条件刺激泛化,形成广泛的焦虑。Lader提出:遗传素质是本病的重要心理和生理基础,一旦产生较强的焦虑反应,通过环境的强化或自我强化,形成焦虑症。
二、临床表现
可起病于任何年龄,以40岁以前发病为多见。起病可急可缓,病前常有心理或躯体方面的诱因。
1、急性焦虑症,又称惊恐发作(panicattack)。突然出现强烈恐惧,伴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患者突然恐惧,犹如“大难临头”或 “死亡将至”、“失去自控能力”的体验,而尖叫逃跑、躲藏或呼救。可伴有呼吸困难、心悸、胸痛或不适、眩晕、呕吐,出汗,面色苍白、颤动等。每次发作持续数小时,一月可数发,间歇期可无明显症状。
2、慢性焦虑症,又称普遍性焦虑或广泛性焦虑症是一种自己不能控制的,没有明确对象或内容的恐惧,觉到有某种实际不存在的威胁将至,而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样的痛苦体验。还伴有颤动等运动性不安,胸部紧压等局部不适感及心慌、呼吸加快、面色苍白、出汗、尿频、尿急等植物神经功能亢进症状。
在慢性焦虑症的基础上可有惊恐发作。
焦虑症状
焦虑的表现
1、惊恐发作
这是一类急性发作的强烈焦虑.
会突然感到危机或威胁即将来临或死亡迫在眉睫,体验到强烈的恐惧,并产生立即逃离的冲动;同时出现各种躯体症状和认知症状,如心悸、出汗、震颤、或摇晃、呼吸困难或窒息感、堵塞感、胸痛或不适、恶心或胃不适、头昏或感到头重脚轻、现实解体、人格解体、害怕失去控制或会“发疯”、濒死感、感觉异常,以及寒战或发热。
常见于惊恐障碍或各种恐怖症。
2、无名焦虑或浮游性焦虑
是一类没有原因的不限于特殊场景的广泛而持久的焦虑。
个体预感到存在迫在眉睫,而且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危险,但是又说不清楚危险来自哪里;同时,个体又怀疑自己是否有应对这种即将来临的危险的能力。
出现警觉性增高,运动性不安和躯体症状,如心跳加快、窒息感、胸部堵塞感或不适、恶心或胃部不适、出汗、面色潮红或苍白、震颤等。
此类焦虑是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特征。
3、预期焦虑
焦虑障碍患者预期再次面临害怕的场合或情境时出现的焦虑,例如:惊恐障碍患者对惊恐再次发作的担心,社交恐惧症患者对即将来临的社交场合的担心。
4、忧虑性期待
由患者过分担心自己或亲友会发生不幸的事情或会发生非现实威胁引起。
例如担心子女出门会发生诸如车祸的意外。
他们常常有恐慌的预感,整日忧心忡忡、心烦意乱、坐卧不宁。其焦虑的程度与现实或诱发焦虑的事件本身的程度很不相称。
5、临场焦虑
它与执行一项任务有关,完成该项任务越没有把握,焦虑也可能越大。考试前出现的焦虑属此类。临场焦虑特别见于性功能障碍者。
6、分离焦虑
是儿童对父母分离的一种反应,通常出现哭叫易激怒和其他痛苦象征。大多数人认为只是儿童试图对强加给他的改变作出的一种调整反应。分离焦虑见于儿童的分离焦虑障碍。
儿童焦虑症的类型
1.素质性焦虑:这类儿童的神经系统往往发育不健全或受到损伤。对外界环境变化过于敏感。有的则是父母本身焦虑对孩子的影响。父母对孩子的焦虑又表现出焦虑的反应,因而造成恶性循环。
2.境遇性焦虑:遇到突发性事件、如父母突然死亡、离异、意外事故等,儿童的心理承受不住,整天担心灾害再次降临。但这类儿童的症状随着时间的迁移往往会自然消失。
3.期待性焦虑: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孩子怕达不到家长的期望要求因而焦虑不安。
4.分离性焦虑:当与亲属特别是与父母分离时,会表现明显的焦虑情绪。
5.环境性焦虑:有些常闹纠纷的家庭,家长常向孩子诉苦。在这种矛盾重重的环境中,孩子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焦虑临床诊断
自我测定
如果这些情况发生在你的身上,或是有类似的表现,请你完成下面这个简易量表:请标出下面每句话与你相符的程度,评分标准如下:
3=非常像我 2=有些像我 1=有一丁点儿像我 0=一点儿也不像我
1、我在新环境里要花上不少时间克服羞怯。
2、有人看着我时我干活很吃力。
3、我非常容易困窘。
4、我同陌生人谈话很困难。
5、我在人群前谈话时感到紧张。
6、一大群人会使我紧张。
把各条目的得分相加,如果总分超过9分,提示您可能存在社交焦虑障碍。
焦虑与焦虑症的关系
焦虑是人的一种常见的心理情绪,而焦虑症则是一种心理疾病了。
焦虑是人们遇到某些事情、挑战、困难或危险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其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
一般人都有过程度不同的焦虑体验,焦虑是人大脑中一种固有的“程序”,每当人们觉察到某种潜在威胁时它就“启动”,提醒自己未雨绸缪,及早防范,避开危险。从这点看,焦虑反应是有积极意义的,而且绝大多数焦虑都是由一定原因引起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属于正常焦虑。所谓正常焦虑是指“合理”和“不过分”的焦虑,所谓“合理”是指有原因,通常是生活事件;“不过分”指焦虑的严重程度与引起焦虑的原因性质和严重程度一致,而异常焦虑是指“不合理”和“过分”。二者的区别在于正常焦虑都有一定的原因,而且可以理解和反应适度;而异常焦虑不但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过强、过长,与个人和现实的实际情况不相称,而且情绪反应的强烈异乎寻常最终不能自控,必须获得医学帮助。还有些人无明显原因而不适当地焦虑,焦虑的程度严重,持续时间过长,而且多次服药试图解除焦虑,并导致社会或生理功能损害,为此病人明显感到痛苦,甚至走上轻生的道路。若这样的话,则可能是患了焦虑症。
焦虑症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不同的个体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包括情绪症状(紧张不安和不愉快、易激惹);运动症状(运动性紧张或不安);自主神经症状(心前区不适、心悸、心跳加快、气促、呼吸困难、窒息感、面红或苍白、胃部或腹部不适、腹泻、尿频);警觉性增高(入睡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对光和声音敏感)。
焦虑对人的工作、学习及机体的生理功能等各方面产生影响,轻度或适度的焦虑,使大脑和整个机体处于适当的觉醒水平或兴奋状态,思维敏捷,判断准确,迅速做出决定,使机体保持充沛的体力;中度或中度以上的焦虑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发展为焦虑障碍。
可见,焦虑与焦虑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轻度焦虑对人有意,会激励人的潜质。而严重的焦虑则会演变成焦虑症,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焦虑焦虑引起的失眠问题
焦虑性失眠症症状特征:这是一种持续性不安、紧张、恐惧等的情绪障碍而得到莫名其妙的紧张和不安,会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如:遭受不如意的打击,心理不平衡,无时无刻不在为未来发生的事情发愁,苦恼,烦躁,其精神状态可表现为疑虑或忧虑、抑郁、惶惶然有如大难临头,整天提心吊胆,战战兢兢、紧张不安,常因小事而烦恼,自责、发脾气、坐立不安。由于焦虑情绪的影响而引起肾气不足,气血虚和导致的阴阳失调,脏腑功能不能正常运行,西医说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的患神经功能亢进等,出现手脚心多汗,心悸、心跳快、呼吸急促,肌肉收缩、颤抖,尿急尿频,胸部有压迫感,腹胀腹泻,咽部阻塞感,多汗、四肢无力麻木等症状,此外也有焦虑的表现,背部有发热感,腰腿酸软、耳鸣、表情呆钝等症。患焦虑症的病人都有程度不同的睡眠障碍,焦虑性失眠以入睡困难为最突出的临床症状,患者躺在床上以后,翻来覆去不能入睡,脑子是思考一个和想一件事,不想还不行,越想越兴奋,越兴奋越睡不着,时间长久了病人肾气阴虚、肝阳上元,引起恐惧症,一到晚上就在思考,今晚会不会睡眠,总是担心再失眠,结果真的不能入睡,这样恶性循环的结果造成了焦虑性失眠。如不能及时得到缓解和治疗,其后果是很严重的。中医治疗焦虑性失眠,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从《黄帝内经》到《本草纲目》,均有相关药物及配方记载。中药治疗焦虑性失眠,较之西药的最大的优点在于,从病理上进行根治。缺点在于,起效较慢,病人往往因为服用时间太长而中途放弃。中药的研究以及市场化在国内一直是较为落后,一直到90年代都没有一个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推向市场。
焦虑的很多患者往往在临床上表现为持续性的精神紧张,情绪紧张,往往表现为失眠夜不能寐,紧张,运动性不安,在临床上观察的时候,往往发现这类型的患者在这些症状表现期间,脑部神经元兴奋性异常增高,脑部异常放电情况明显,导致冲动性增加。现在科学家发现了慢波睡眠(swa)中在大脑皮层中活跃的神经元,这可能对于治疗焦虑症等精神及睡眠疾病以及理解诸如情绪和记忆等依赖于神经元的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最新报告说,包含了罕见的一组神经元的皮层在自然睡眠以及剥夺睡眠之后发生的恢复睡眠过程中是活跃的。并发现了一种制造一氧化氮(NO)——这是一种调控大脑血流的因子——的特殊类型的皮层神经元,而且它们在人体的慢波睡眠过程中在皮层中是活跃的。所以,抑制大脑皮层神经元焦虑的异常放电对于治疗焦虑症表现为失眠,情绪紧张的患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一点上,药物的抑制作用偏弱一些,国际上现在针对这方面磁疗的效果更理想一些。
疾病与治疗
CAP生物递质定向平衡疗法
“CAP生物递质定向平衡疗法”在诊断方面采用目前最先进的神经递质检测分析仪器对神经递质的状态作出准确的评估,定位造成神经递质紊乱的脑组织部位,进而对病症的部位和严重程度作出准确的判定,然后由中西医专家共同对患者的病情做出诊断,并根据诊断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计划。
观音灸鬼平衡疗法
“观音灸鬼平衡疗法”在诊断方面采用目前最先进的MED经颅神经递质多谱分析仪对神经递质的状态作出准确的评估,定位造成神经递质紊乱的脑组织部位,进而对病症的部位和严重程度作出准确的判定,然后由中西医专家共同对患者的病情做出诊断,并根据诊断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计划。
其他治疗
焦虑一般是心理方面的因素造成的。首选药物治疗,可以使用抗焦虑药物,如苯二氮类。然而,长期使用苯二氮类会导致躯体依赖。停药时必须缓慢进行,不宜突然撤药。苯二氮类药物治疗效果肯定,而副反应轻微。
丁螺环酮是另一种对本病治疗有效的药物,它不会产生躯体依赖,但需要使用2周以上才会起效,而苯二氮类几分钟之内就可以发挥作用。行为治疗往往效果不佳,因为促发焦虑的因素并不清楚,放松和生物反馈技术可能有些帮助
焦虑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它始于对某种事物的热烈期盼,形成于担心失去这些期待、希望。焦虑不只停留于内心活动,如烦躁、压抑、愁苦,还常外显为行为方式。表现为不能集中精神于工作、坐立不安、失眠或梦中惊醒等。 短时期的焦虑,对身心、生活、工作无甚妨碍;长时间的焦虑,能使人面容憔悴,体重下降,甚至诱发疾病,给身心健康带来影响。如果一个人久陷焦虑情绪而不能自拔,内心便常常会被不安、恐惧、烦恼等体验所累,行为上就会出现退避、消沉、冷漠等情况。而且由于愿望的受阻,常常会懊悔、自我谴责,久而久之,便会导致精神变态,这便是焦虑症,或称焦虑性神经症。另外,患者应该培养起较好的生活习惯,如晚饭后多散步,平常多运动等等,这些对于症状的恢复均有很好的帮助。焦虑症临床症状的表现往往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不易捉摸,治疗时应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特长,抓住主要矛盾,即抓住主要症状,或主要症候群,进行对症治疗,如果症状复杂难以分清可选用百合清脑静神剂进行治疗,可快速减轻症状,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对于服用西药控制的患者,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服用西药以免产生依赖性,让病情进一步恶化。
患者可能存在内心冲突,这种冲突往往与缺乏安全感和自我挫败的评价有关,因而,在帮助分析和解决内心冲突时,心理治疗可以有一定效果。所有的人都会经历过恐惧和焦虑。恐惧是对外在可以辨认到的威胁如一架轰炸机或一辆失控的汽车所产生的情绪的、心理的和行为上的反应。焦虑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状态,不存在明确的威胁因素。焦虑伴随的生理和行为改变与恐惧相似,因而这两个词常被人们混淆使用。
焦虑是对应激的反应,如生活中重要关系的破裂或处于对生命有威胁的灾难之中。有理论认为,焦虑是对被压抑的性欲或攻击冲动的反应,这种冲动正要打破维持内心平衡的心理防御机制。因此,焦虑可能反映内心存在的矛盾和冲突。
焦虑可突然发作,如惊恐发作,也可以经历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而缓慢发生。焦虑持续时间亦长短不一,可以几秒钟也可以数年。焦虑的强度有轻有重,轻者仅是单纯疑虑不安,重者可达极度惊恐。
焦虑是维持人对外部事物产生灵活反应的基本要素,是人们能够在危险环境中生存的基础。一定程度的焦虑才能使人在危险的处境保持适当的警觉。大部分时间里,焦虑使人能够维持精巧和协调的意识转换过程,如从睡眠到警觉到焦虑和恐惧再到睡眠的转换。有时,一个人对外部事件产生不恰当的或过分的焦虑反应,就可以罹患焦虑性障碍。
不同的人对外界事物的反应不同,如有的喜欢在大众面前演讲,而有的则非常畏惧。人们对焦虑的耐受性不一样,因而确定什么样的焦虑是病态的,可能比较困难。然而,当一个人在不该产生焦虑的时候出现焦虑,并且焦虑很严重,持续时间很长,并影响到日常生活,那么其焦虑可能是一种疾病了。焦虑性障碍造成苦恼,并干扰个体日常生活,因而可导致抑郁。有些人可以同时发生焦虑和抑郁,也有些人先出现抑郁,后来才出现焦虑。
焦虑性障碍是常见的精神疾病。其诊断主要是根据临床特征来确定,然而,躯体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处方用药及非法用药(如皮质类固醇、可卡因)亦可引起与焦虑障碍类似的症状。阳性家族史有助于医生作出正确的诊断,因为,在人群中对某种特殊焦虑性障碍的倾向和易感因素常具有遗传性。
自我治疗
对于焦虑性神经症的治疗主要是以心理治疗为主,当然也可以适当配合药物进行综合治疗。患者不妨按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自我治疗:
1、增加自信 自信是治愈神经性焦虑的必要前提。一些对自己没有自信心的人,对自己完成和应付事物的能力是怀疑的,夸大自己失败的可能性,从而忧虑、紧张和恐惧。焦虑因此,作为一个神经性焦虑症的患者,你必须首先自信,减少自卑感。应该相信自己每增加一次自信,焦虑程度就会降低一点,恢复自信,也就是最终驱逐焦虑。
2、自我松弛 也就是从紧张情绪中解脱出来。比如:你在精神稍好的情况下,去想象种种可能的危险情景,让最弱的情景首先出现。并重复出现,你慢慢便会想到任何危险情景或整个过程都不再体验到焦虑。此时便算终止。
3、自我反省 有些神经性焦虑是由于患者对某些情绪体验或欲望进行压抑,压抑到无意中去了,但它并没有消失,仍潜伏于无意识中,因此便产生了病症。发病时你只知道痛苦焦虑,而不知其因。因此在此种情况下,你必须进行自我反省,把潜意识中引起痛苦的事情诉说出来。必要时可以发泄,发泄后症状一般可消失。
4、自我刺激 焦虑性神经症患者发病后,脑中总是胡思乱想,坐立不安,百思不得其解,痛苦异常。此时,患者可采用自我刺激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如在胡思乱想时,找一本有趣的能吸引人的书读,或从事紧张的体力劳动,忘却痛苦的事情。这样就可以防止胡思乱想再产生其他病症,同时也可增强你的适应能力。
5、自我催眠 焦虑症患者大多数有睡眠障碍,很难入睡或突然从梦中惊醒,此时你可以进行自我暗示催眠。如:可以数数,或用手举书本读等促使自己入睡。
在自我采取以上方法的同时,还必须使用抗焦虑药。常用的有安定、利眠宁等,可以口服也可以肌肉或静脉注射。如果焦虑伴有抑郁,服用多虑平、阿米替林等三环类抗抑郁药有良好效果。
焦虑性神经症患者,如果能够严格遵照医嘱,并进行密切配合性的自我治疗,不长时间一定能摆脱焦虑。
下面的一些建议或许可以帮助你纾解紧张、克服焦虑,你可以从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临床治疗焦虑性失眠症】
焦虑性失眠症根据失眠发生的时间先后,可区分3种失眠症。①发生在睡眠初期,表现为很难入睡,也是最常见的失眠症。②表现为全夜时醒时睡。③发生在睡眠终期,患者过早苏醒,不能再入睡。这些患者的异相睡眠都少,并易诱发脑电的唤醒反应。从脑电图分析波看,他们的睡眠时间总是比主诉的为多,失眠的后果并不严重,长期失眠者有时精神萎靡,可用药物治疗纠正。如采用中药治疗,可取得快速理想的疗效。
应对过度焦虑
【增强个人调适情绪能力】
一般而言,精神官能症本身虽不会致命,但疾病带来对生活品质的影响,却不容忽视。
所谓【预防重于治疗】,规律的生活、充分的营养和适当的运动,绝对是增强个人调适负面情绪最基本的方法。
在睡眠方面,焦虑造成紧张不适,无法放松,而在这种情形下更会睡不着,然后更加焦虑…,形成恶性循环,这时一个正确的安眠观念及原则就相当重要。
例如:
1、勿努力尝试入睡:担心睡不好或是认真地去睡觉,只会用脑过度,使自己更难入睡,所以您所要做的只有放松自己,等待睡眠自然的发生。
2、减少躺在床上的时间:睡得多而浅,不如睡得少而实在,因此如果您有睡眠的困扰,请勿在床上逗留过久。
3、床是睡觉的地方:请不要在床上看书报杂志、抽烟或看电视,更不要在床上想事情。睡眠需要培养气氛,因此请不要在睡前的两三个小时内从事耗费脑力的活动,或者念念不忘白天繁琐的工作。
4、不要在睡眠上花费太多心思:放弃诸如{一旦今天没睡好,就会使明天某些事情更灰暗}的念头。
5、晚间避免饮用咖啡、酒或吸烟:具中枢兴奋性的饮料会造成入睡困难。严重失焦虑眠时午餐后就要避免使用兴奋性饮料,酒精虽然会协助入睡,但是睡眠会变得片断或易受干扰,所以请不要用酒精来助眠。
6、适时运动或泡热水澡:失眠患者在睡前五到六小时运动二十分钟,或者睡前二到三小时泡热水三十分钟,均有助于延长熟睡的时间,入睡时盖被子保持熟睡时的体温可能也有帮助。【药物与心理治疗,改善症状】
此外,精神科医师的药物治疗是可以比喻为体操教练训练体操选手,如果要有好的效果就需要彼此合作。例如,睡眠日记、症状评估、调药反应…,都需要像「分解动作」一样慢慢矫正。
偏偏精神官能症的病患性格上大多「求完美」、「快节奏」而无法做到,所以很多会有「逛医生」的现象。
临床医师在给予药物控制症状的同时,应再加上支持性的心理治疗(鼓励倾诉、主动倾听、卫教解释、化解不安、给予信心…),强调「医病关系」可以加强药物的疗效,大多数的患者就可以逐渐改善。
7、转移是把本能能量放入最直接最满意的替代出口的活动中,因为最直接最满意的出口可能不存在或可能被禁止的。通常我们都是不能直接释放最基本的性和攻能量的。然而,如果不给以出口,会出现无法忍受的挫折感。转移可以将最直接的满足形式转换成某种替代的满足形式。个体对自己最渴望或最恨的人不能占有或攻击通常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某一可以替代的人身上,或用其他方式来使用这一能量。如果转移的结果是做出了让社会接受的,有益的活动,就称为升华。弗洛伊德认为文明的进展来源与升华,在升华中原始的,本能驱力被导向建设性的,创造性的活动中。
8、固结和回归是有关联的防御机制。在心理性发展中,个体可能会或多或少地固结在不同的阶段上。过多的挫折(也许因为过少的满足)或对发展下一步骤过多的焦虑(也许因为过于受宠)回导致儿童的自我按兵不动来保护自己,导致个性发展的障碍。以后,当遇到某种不愉快的体验时,个体很可能不会有效地处理;作为对不适情境的防御,个体将回归,即回到有前一发展阶段特点的行为上,由于固结,对不断增长的复杂性和挫折的足够的处理方式得不到发展;当个体面对困难的现实时,倾向与回到他所知道的唯一应对方式R桓龃竽泻⒃诿娑岳?亚榫笆笨赡芑夭欢纤笔种富虿卦诼杪枞棺雍竺妗R晃荒昵岬男履?
当见到婚姻不和的第一个迹象时就会跑回父母家中寻求安全。一位开始一个新的,困难的工作的男人也许会生病,要求呆在家中受到妻子的照顾,回归的一个较轻微的情况(与口唇阶段的固结有关)是处于压力下时咬指甲。
多数防御机制对人类活动有消极影响。我们必须学会接受自己和他人的弱点和局限性。我们应该积极的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建立强大的“自我”。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婴儿在出生时从母体中分离是人类所体验到的最大的焦虑。弗洛伊德把这种体验称为出生创伤,因为这时的婴儿从一个非常安全与满足的环境突然跨入一个对需要的满足很少能预知的环境。所以,弗洛伊德认为,由于出生而产生的分离感是一切后来出现的焦虑情感的基础。
焦虑的功能是对我们发出警告,如果我们继续以某种方式思考或行动,就会碰到危险。既然焦虑是令人不快的,那么我们就必须去降低焦虑,即我们将努力去消除那些引起焦虑的思想或行动。弗洛伊德区分出三种类型的焦虑:现实性焦虑,是由环境中真实地、客观的危险来源产生的,同时也是最容易降低的焦虑,因为只要某些必要的行动就可以从客观上解决焦虑,例如离开一幢着火的建筑物。精神症性焦虑,是担心本我的冲动会战胜自我,并引起个人去做某些会使他或她遭受惩罚的事情的一种恐惧。也许强奸就是一个例证。通常这种恐惧会转变成野兽般的恐惧。道德性焦虑,是害怕个人可能会做违背超我的事情,从而体验到内疚。例如,如果一个人已经懂得成功是件好事,那么失败就会使它产生道德上的焦虑。因而,焦虑通过促使我们避免环境中使人感到威胁的经验,抑制本我的冲动,根据内化了的价值观行动这三种方式来控制我们的行为。
显然,自我具有的最重要的职能是避免和降低焦虑。除了反精神宣泄外,还有其他几种方法可供自我在与焦虑作斗争是使用。这些方法统称为自我防御机制。
焦虑的意思:形容遇到棘手的事,紧张、惴惴不安。
良好的自我心态
首先要乐天知命,知足常乐。其次是要保持心理稳定,不可大喜大悲,要心宽,凡事想得开,要使自己的主观思想不断适应客观发展的现实。不要企图让客观事物纳入自己的主观思维轨道,那不但是不可能的,而且极易诱发焦虑、抑郁、怨恨、悲伤、愤怒等消极情绪。再次是要注意"制怒",不要轻易发脾气。
增加自信
自信是治愈神经性焦虑的必要前提。一些对自己没有自信心的人,对自己完成和应付事物的能力是怀疑的,夸大自己失败的可能性,从而忧虑、紧张和恐惧。因此,作为一个神经性焦虑症的患者,你必须首先自信,减少自卑感。应该相信自己每增加一次自信,焦虑程度就会降低一点,恢复自信,也就能最终驱逐焦虑。
自我疏导
轻微焦虑的消除,主要是依靠个人,当出现焦虑时,首先要意识到自己这是焦虑心理,要正视它,不要用自认为合理的其他理由来掩饰它的存在。其次要树立起消除焦虑心理的信心,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运用注意力转移的原理,及时消除焦虑。当你的注意力转移到新的事物上去时,心理上产生的新的体验有可能驱逐和取代焦虑心理,这是人们常用的一种方法。
自我放松
当你感到焦虑不安时,可以运用自我意识放松的方法来进行调节,用自我松弛的方法从紧张情绪中解脱出来。具体来说,就是有意识地在行为上表现得快活、轻松和自信。比如说,可以端坐不动,闭上双眼,然后开始向自己下达指令:"头部放松、颈部放松",直至四肢、手指、脚趾放松。运用意识的力量使自己全身放松,处在一个松和静的状态中,随着周身的放松,焦虑心理可以慢慢得到平缓,可以想像自己在碧波荡漾的海边或湖边,沐浴温暖和煦的阳光,听得见波涛轻拍岸石的声音,闻得出空气中清新宜人的气息……让自己的身与心得到全面放松,抛弃过分的焦虑。
自我反省
有些神经性焦虑是由于患者对某些情绪体验或欲望进行压抑,压抑到无意中去了,但它并没有消失,仍潜伏于无意识中,因此便产生了病症。发病时你只知道痛苦焦虑,而不知其因。因此在此种情况下,你必须进行自我反省,把潜意识中引起痛苦的事情诉说出来。必要时可以发泄,发泄后症状一般可消失。
焦虑工作焦虑症
什么是工作焦虑症
工作焦虑症已经成为现今人普遍的现象。现在的生活中,我们现在工作的压力不断增大,从而诱发了工作焦虑症。工作焦虑症不仅会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还会危害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一定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虽说适当的焦虑,往往能够激发人的潜力,促使人鼓足力量,去应付即将发生的危机。然而过度,长期的处于焦虑状态中就会发展成为焦虑症。其中,工作焦虑症就是常见的一种。
工作焦虑症的常见症状:患者表现焦虑、恐慌和紧张情绪,感到最坏的事即将发生,常坐卧不宁,缺乏安全感,整天提心吊胆,心烦意乱,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严重时有恐惧情绪,对外界刺激易出现惊恐反应,常伴有睡眠障碍和植物神经不稳定现象。如入睡困难、做恶梦,易惊醒,面色苍白或潮红,易出汗,四肢发冷,手指发麻,肌肉跳动,眩晕、心悸,胸部有紧压或窒息感,食欲不振,口干,腹部发胀并有灼热感,便秘或腹泻,尿频,月经不调,性欲缺乏等。
工作焦虑的常见表现及症状:
1、担心自己如何出现在同事领导面前;
2、由于他人控制了局面而感到不舒服;
3、认为如果自己没能控制住局面就是个弱者或失败者;
4、经常有莫名的不安和害怕,但又说不出具体原因;
5、经常感到来自于追求成就(或成功)的持续的压力;
6、遇事紧张、恐惧、多疑,畏首畏脚,依赖别人,显得缺乏主见;
7、内心总是不自觉的焦虑,总有患得患失的感觉,对别人的话敏感;
8、感到自己强烈地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如果得不到认可会产生挫败感或者怨恨;
9、难以专注工作,思维迟钝,反应迟缓,丢三忘四,经常出错,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不知所措;
10、有恐惧情绪,对工作上的失误、批评、惩罚等出现惊恐反应,并伴有睡眠障碍和植物神经不稳定现象。如入睡困难、做恶梦,易惊醒,面色苍白或潮红,易出汗,四肢发冷,手指发麻,肌肉跳动,眩晕、心悸,胸部有紧压或窒息感,食欲不振,口干,腹部发胀并有灼热感,便秘或腹泻,尿频,月经不调,性欲缺乏等。
如何克服工作焦虑
工作中有焦虑情绪时,要找朋友倾诉、出去旅游,如果还是得不到调整,需要正确分析评价自己,是不是处于职业枯竭期而需要再学习,还是缺乏宽容没有处理好与领导、同事的关系,或者是压力过大,超出了自己的能力。
对于处于职业困惑中的人来说,努力培养工作兴趣是非常必要的,实在没有兴趣,则要考虑换个行当了。对于还没参加工作的大学生,作一份职业规划很重要,评估自己的性格类型、职业定位、兴趣、远近期规划等,明确自要干什么,才能快乐工作。
一、通过性格测试,准确把握自己的性格、真实的“本我”,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能,从而壮大内心的力量,准确地自我定位。
二、从事顺应自己本性、适合自己性格的职业,避免从事经常需要压抑自己、强迫自己做内心本能抗拒的事情的工作。
三、通过有效的心理疗法,例如:精神分析治疗法、认知行为治疗法、“系统脱敏”和“放松训练”治疗法或通过学习有用的技巧(比如社交技术,直言技术),从而领悟内在心理冲突的根源,改变认知方式,降低焦虑程度及紧张水平,提高面对各种情境的信心。
四、自我调节,例如:转移注意力,培养业余爱好,听音乐,幻想,按摩,保证充足的睡眠等方式积极地自我疏导和自我放松,保持乐观的心态。
焦虑焦虑与自我的防御机制
道德焦虑产生与“超我”的影响,即当个体的思维,感觉或行为违反了自己最初的价值或道德标准。当个体做错事(甚至只是认为做错事时)超我会制造出内疚,羞愧以及自卑感。道德焦虑是对来自自己良心的惩罚的恐惧。(焦虑在人类进化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强大“自我”的人能够有效应付各种有威胁的环境状况,对本能冲动能够控制并能够提供有益的释放,并对所知的价值和标准进行考虑。对于这样的人,焦虑起一种有用的信号作用,它表示某中需求 ---环境的本能的,道德的---存在而且要求注意。于是作出行动,焦虑在达到高水平之前被降低。
然而对于多数人来说,这一过程并不总是这样顺利工作的。多数人至少需要暂时的防御来抵挡焦虑以解决困难的经历。我们并不总是能够很理智的对待自己,不能以现实的方式对待生活。当我们采取不现实的方法来对待环境,冲动或良心时,就是在运用防御机制。
根据精神分析理论,自我应用防御机制来保护个体不受焦虑侵袭,对防御机制的运用表明自我的减弱---这一状态可能是轻微的,暂时的,也可能是严重的,持续的。防御机制是对实际状况的歪曲,而且是无意识进行的,如果长期运用,个体的功能会严重受到影响;当情况恶化时需要建立更极端的防御,因为逃避了真实的应对。总之,运用一些防御机制是常见的,如果他们成为对不愉快的内部或外部的典型反映,则可能会伤害有效的功能?
常常提到的防御机制有:压抑,反向形成,取消,投射,合理化,否认,认同,转移,固结,回归。
压抑是最基本的防御机制,自我将它不能接受的东西排除出意识之外。不愉快或不合要求的冲动,思想,情感,或记忆,被留或投入无意识之中,因为他们可能会引起焦虑。
自我必须运用能量阻止这些材料进入意识水平。
反向形成指在意识中可能引起焦虑的冲动,思想或情感转变为相反的东西。恨转变为爱,怨恨转变为热情,性要求转换为“纯洁”的关心,等等。但是,最初的冲动,思想,情感,并未失去,它只是一相反的表达在意识中隐藏起来。反向形成可以通过相反情感的表达强度察觉出来。例如,防御的个体对他人表现出比一般情况过多的爱,热情和关心,使得接受者感到不安和有落入圈套的感觉。
取消是自我重新构件以前的行动使它产生叫少焦虑的努力,如果一个行为或起后果不能被接受,软弱的自我会以幻想它消失和使情况安定来取消这一行动,因而让这一行动不轨造成过多的不快。在取消过程中事实回受到严重的扭曲,当事人在意识水平上也许真的相信他从未以不可接受的方式作过什么事。
投射指把自己的无法接受的特点给以别人来消除自己的这一特点的努力。好像一个人在说“这不是我的情感,思维或冲动,因为这些都是他们的!”进行投射的人会认为其他无辜的人恨他,希望他受到伤害,想要利用他,认为别人是罪恶的,敌意的,等等,而实际上正是他有着这些情感或思想。
合理化指对不合理的,不能接受的行为给以合理解释,让非理智的东西对自己或他人显得理智。如果个体作出了以后感到后悔的冲动的事情,他可能不接受自己作出了冲动的行为这一解释,于是对这一行为找出“好的理由”。合理化还用以解释奋斗目标的失败,
例如说“我没有认真去做”,或在做事前做事后装成很随便的样子,这是个体免遭由于未成功和丧失自尊产生的焦虑。
否认指自我不能直接处理目前的环境中的威胁现实,因而不承认这一情况的真焦虑实性。
环境中的某些情况太不愉快让人无法面对;否认这一现实的存在可以消除焦虑,至少暂时地消除。伴随否认得的还有可能对现实的幻想。例如,某人会否认他爱的人死去的这一事实,用保存去世的人的物品或把屋子保留成去世人生前是的样子来使幻想存在。在另外的情况中,已婚夫妇可能回无意识的排斥婚姻不和的迹象,仍然表现出关系很好很幸福的样子。
认同是对他人特点的接受。它可以达到消除对更强大的人恐惧的目的。如果是为了这个目的它可以被成为认同侵犯者。例如,为了消除俄狄普斯情结产生的阉割恐惧,男孩通常会认同父亲。还有“丢失物体认同”,这是企图重新得到或恢复失去喜爱的物体或人。
这也许就是小女孩对她所排斥的母亲人体能够以解决伊莱莎情结的基础。有些人还会表现出离开或死去亲人或自己渴望的人的特点,无意识地企图在自己身上使亲人爱人重新出现或得到。与其他防御机制一样,认同可以是个体消除威胁和不安,不用直接面对它们。
转移是把本能能量放入最直接最满意的替代出口的活动中,因为最直接最满意的出口可能不存在或可能被禁止的。通常我们都是不能直接释放最基本的性和攻能量的。然而,如果不给以出口,会出现无法忍受的挫折感。转移可以将最直接的满足形式转换成某种替代的满足形式。个体对自己最渴望或最恨的人不能占有或攻击通常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某一可以替代的人身上,或用其他方式来使用这一能量。如果转移的结果是做出了让社会接受的,有益的活动,就称为升华。弗洛伊德认为文明的进展来源与升华,在升华中原始的,本能驱力被导向建设性的,创造性的活动中。
固结和回归是有关联的防御机制。在心理性发展中,个体可能会或多或少地固结在不同的阶段上。过多的挫折(也许因为过少的满足)或对发展下一步骤过多的焦虑(也许因为过于受宠)回导致儿童的自我按兵不动来保护自己,导致个性发展的障碍。以后,当遇到某种不愉快的体验时,个体很可能不会有效地处理;作为对不适情境的防御,个体将回归,即回到有前一发展阶段特点的行为上,由于固结,对不断增长的复杂性和挫折的足够的处理方式得不到发展;当个体面对困难的现实时,倾向与回到他所知道的唯一应对方式R桓龃竽泻⒃诿娑岳?亚榫笆笨赡芑夭欢纤笔种富虿卦诼杪枞棺雍竺妗R晃荒昵岬男履?
当见到婚姻不和的第一个迹象时就会跑回父母家中寻求安全。一位开始一个新的,困难的工作的男人也许会生病,要求呆在家中受到妻子的照顾,回归的一个较轻微的情况(与口唇阶段的固结有关)是处于压力下时咬指甲。
多数防御机制对人类活动有消极影响。我们必须学会接受自己和他人的弱点和局限性。人们应该积极的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建立强大的“自我”。
焦虑焦虑的种类
1、现实焦虑:是对于来自外来的威胁、灾难与危险情况所表现出的焦虑。一般的反应有惊慌、躲避及恐惧。焦虑的程度也取决于精神——植物神经的状态(例如疲惫不堪或虚弱的程度)、人格与反应状态、以及幼年焦虑的经验。
2、生存焦虑:来源于生物进化过程中与自然相关的、人类生存的普遍性经验。人们可以征服自然,获取自由,但在自然界中生存也具有危险性。因此没有很大必要去解释为什么人会有焦虑,而应该问,为什么没有焦虑。在个体发生方面,人在出生时毫无防备与独立能力,他的安全依赖于母亲或相应的人,如果由于失去了爱,感到了威胁,则产生焦虑,而以后在表面上并无危险的情况下也会重复这种焦虑的反应。
3、神经症性焦虑:产生于无法克服的冲突体验,特别是当没有足够的防御可能性时。这种来自“原我”的焦虑,与来自超我的良心焦虑相互对立。对于“自我”来说,焦虑被看作是一种警告信号。
焦虑焦虑危害
1、身体紧张:焦虑症患者常常觉得自己不能放松下来,全身紧张。他面部绷紧,眉头紧皱,表情紧张,唉声叹气。
2、过分机警:患者每时每刻都像一个放哨站岗的士兵对周围环境的每个细微动静都充满警惕。由于他们无时无刻不处在警惕状态,影响了他们干其他所有的工作,甚至影响他们的睡眠。
3、对未来莫名的担心:焦虑症患者总是为未来担心。他们担心自己的亲人、自己的财产、自己的健康。
4、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性过强:患者的交感和附交感神经系统常常超负荷工作。患者出汗、晕眩、呼吸急促、心跳过快、身体发冷发热、手脚冰凉或发热、胃部难受、大小便过频、喉头有阻塞感。
焦虑运动注意事项
首先,夏天天气比较热,运动时和运动后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谨防中暑。运动后忌立即大量饮水,也不宜喝太甜的饮料、冰冻饮料及水果。在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都要补水,但不要一次喝个够,而是要“多次少饮”。运动后可适当补充电解质饮料,如淡盐水、运动饮料等也可以达到焦虑症的保健效果。
其次,运动后不要马上洗冷水澡、吹空调。不少人运动后会马上冲个冷水澡,或直接对着空调风口猛吹。由于肢体温度和水温相差悬殊,突然与冷物质接触易发生小腿抽筋。因此,剧烈运动后应先擦干汗液,等汗不再出时再洗澡。否则焦虑症的保健运动反而给身体带来更坏的影响。
另外,运动过后不要立即吃饭。剧烈运动时血液多集中在肢体肌肉和呼吸系统等处,而消化器官血液相对较少,消化吸收能力差,所以剧烈运动后不宜马上吃饭。
当我们觉得焦虑时,不妨采取“暴力减压”,那么何谓暴力减压呢?
所谓的“暴力减压”并不是让我们摔盘子、砸东西,而是让我们找到合适的方式发泄出来自己心里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打沙袋、拳击等均是非常不错的心理减压方法。
此英文释义还没有添加
求医百科中的词条正文与判断内容均由用户提供,不代表求医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如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本词条对我有帮助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