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百科 >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创建词条目录

目录

1病因
2临床表现
3检查
4诊断
5并发症
6治疗
7预防
展开
收缩
  • 英文名:Physiologic jaundice in
  • 其他名称:发育性高胆红素血症
  • 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新生儿
  • 医保:
  • 病因:  红细胞破坏多:胎儿在宫内处于低氧环境,红细胞代偿性增多,但寿命短,出生后血氧含量增高,过多的红细胞被迅速破坏。
  • 症状:  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2~3d出现黄疸,最迟可在第5天出现,5d后出现的黄疸多要考虑病理性。黄疸于4~6d最明显,足月儿在生后10~14d消退;早产儿约有80%生后出现黄疸,可持续3~4周消退。生理性黄疸不伴有其他症状,小儿精神、反应好,个别新生儿吃奶稍差。

1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病因编辑本段

病因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病因

  胎龄12周时,羊水中已有胆红素。这是由胎儿气管和支气管树分泌到羊水中的未结合胆红素。胎儿红细胞破坏后产生的未结合胆红素,极大部分通过胎盘到母体循环去清除,故新生儿刚出生时都无黄疸。

  出生后新生儿必须自己处理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一未结合胆红素。但葡萄糖醛酰转移酶在足月儿要3~5天、未成熟儿要5~7天才成熟,加诸概述中已提及的各种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就发生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1.胆红素生成过多

  (1)红细胞破坏多 胎儿在宫内处于低氧环境,红细胞代偿性增多,但寿命短,出生后血氧含量增高,过多的红细胞被迅速破坏。

  (2)旁路胆红素来源多。

  (3)血红素加氧酶含量高 在生后7天内含量高,产生胆红素的潜力大。

  2.肝功能不成熟

  (1)肝摄取胆红素能力差 肝细胞内Y、Z蛋白含量不足,使肝对胆红素摄取不足。

  (2)肝结合胆红素功能差 肝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含量低且活力不足,形成结合胆红素的功能差。

  (3)肝排泄胆红素功能差 排泄结合胆红素的功能差,易致胆汁淤积。

  3.肠-肝循环特点

  新生儿刚出生时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建立,不能将进入肠道的胆红素转化为尿胆原(粪胆原),且新生儿肠道内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较高,将肠道内的结合胆红素水解成葡萄糖醛酸和未结合胆红素,后者又被肠壁吸收经门静脉达肝脏。

  由于上述特点,新生儿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的能力明显不及成人,且胆红素产生多而排泄少。因此,极易出现黄疸,尤其在缺氧、胎粪排出延迟、喂养延迟、呕吐、脱水、酸中毒、头颅血肿等情况时会加重黄疸。


本段由"wtt12345"编辑

2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临床表现编辑本段

临床表现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临床表现

  1.生理性黄疸

  轻者呈浅黄色局限于面颈部,或波及躯干;巩膜亦可黄染,2~3日后消退,至第5~6日皮色恢复正常;重者黄疸同样先头后足可遍及全身,呕吐物及脑脊液等也能黄染时间长达1周以上,特别是个别早产儿可持续至4周,其粪仍系黄色尿中无胆红素。

  2.黄疸色泽

  轻者呈浅花色,重者颜色较深,但皮肤红润黄里透红。

  3.黄疸部位

  多见于躯干、巩膜及四肢近端,一般不过肘膝。

  4.新生儿

  一般情况好,无贫血,肝脾不肿大,肝功能正常,不发生核黄疸。

  5.早产儿

  生理性黄疸较足月儿多见,可略延迟1~2天出现,黄疸程度较重,消退也较迟,可延至2~4周。


本段由""编辑

3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检查编辑本段

检查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检查

  1.三大常规

  血、尿、便常规检查。

  2.血生化检查

  正常足月儿血清胆红素不超过220.6µmol/L(12.9mg/dl),早产儿不超过255µmol/L(15mg/dl),肝功能检查正常。

  一般无须特殊检查,必要时可做B超,X线等检查。


本段由""编辑

4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诊断编辑本段

诊断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诊断

  1.黄疸多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第4~6天达高峰。

  2.我国正常足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峰值较高(204±55μmmol/L,11.9±3.2mg/dl),血清TSB峰值超过220.5μmmol/L(12.9mg/dl)者占34%,胆红素平均峰值的第95百分位为303.18mmol/L(17.7mg/dl),这些数值均明显高于西方国家的新生儿。


本段由""编辑

5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并发症编辑本段

并发症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并发症

  新生儿黄疸可并发败血症、新生儿肺炎、胆道闭锁、母乳性黄疸等疾病


本段由""编辑

6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治疗编辑本段

治疗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治疗

  新生儿黄疸一般情况下能自愈,多喂糖水可使黄疸加快消退,一般不需治疗。但遇黄疸较严重时应予光疗,并做进一步检查,以防夹杂病理性黄疸。


本段由""编辑

7新生儿生理性黄疸预防编辑本段

预防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预防

  1.胎黄常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致使胎儿出生后出现胎黄,故妊娠期间,孕母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2.妇女如曾生过有胎黄的婴儿再妊娠时应作预防,按时服用中药。

  3.婴儿出生后就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程。

  4.注意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症状,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恐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5.密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

  6.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要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7.需进行换血疗法时应及时做好病室空气消毒,备齐血,各种药品、物品严格操作规程。


本段由""编辑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英文释义:

此英文释义还没有添加

求医百科中的词条正文与判断内容均由用户提供,不代表求医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如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病因
2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临床表现
3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检查
4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诊断
5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并发症
6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治疗
7新生儿生理性黄疸预防
友情链接: 西安男科医院排名哪家好 西安莲湖生殖医院怎么样 西安哪家医院割包皮好 西安正规医院男科 西安哪家医院做包皮手术比较好 治疗前列腺疾病 治疗前列腺疾病医院 治疗前列腺疾病专科医院 治疗前列腺疾病正规医院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地方信息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