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腰酸

腰酸

  • 患病部位:腰部,肾
  • 所属科室: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肾内科、骨科、妇科
  • 细分症状:体力劳动型腰酸、疾病型腰酸
  • 相关疾病: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盆腔炎、子宫内膜炎
  • 相关检查:肾炎检查、肾功能不全检查、子宫内膜炎检查、子宫肌瘤检查、骨龄检查
  • 相关药品:金匮肾气丸、青蛾丸、补肾丸、六味地黄丸、千金止带丸
  • 相关症状:下肢无力、局部压痛、感觉障碍、构音障碍、胀痛

1腰酸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腰酸,证名。即腰酸。指腰部酸楚不适。临床以肾虚较为常见。《张氏医通.诸痛门》:“腰酸悉属房劳肾虚,惟有峻补。”宜用金匮肾气丸、青蛾丸、补肾丸、六味地黄丸等方加减。腰酸常兼见腰痛,须辨析兼证以定其治法。

  “腰酸”与“腰痛”不同,前者指腰部酸楚不适感,病后及劳累后腰部酸软不能支持。“腰痛”则多痛苦难以忍受。

  【常见证候】

  寒湿内伤:腰部冷痛,转侧不利,逢阴雨天或遇寒冷时加重,得热痛减,小便不利,舌苔白腻,脉沉紧。

  湿热内蕴:腰部疼痛,伴有发热感,头晕头重,小便短赤,两足酸软,舌苔黄腻,脉象濡数。

  腰部血瘀:腰部疼痛如锥刺,痛处固定不移,拒按,轻则俯仰不便,重则不能转侧,或伴有大便色黑,秘结不通,舌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脉沉涩。

  肾阳虚:腰部冷痛酸重,绵绵不休,喜温喜按,或有小便频数清长,阳痿滑精,或有小便不利,肢体浮肿,手足不温,舌淡嫩,苔白,脉沉细。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腰酸

2腰酸症状起因

  腰酸不是一种单纯的疾病,而是疾病的表现形式。引起腰酸的原因很多,例如腰椎病、腰肌劳损等,而这些疾病都是可能导致腰部酸痛的。

  1、腰椎病:通过临床调查统计,发现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腰椎病患者会出现腰酸的症状。一般情况下尚可忍受,背部可适度活动或慢步行走,另一种为突发的背部痉挛样剧痛,难以忍受,需卧床位息,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2、腰肌劳损:腰肌劳损引起腰酸的范围很广的,跟平常腰酸是不一样的,腰肌劳损引起的腰酸没有明显的压痛点,捶击不但不加重病情况且疼痛有所缓解,这就是肌劳损引起的和劳损性腰痛的区别。


来源地址:http://www.chinadmd.com/file/ruvvrvrtzwti6xosueatp6ot_1.html

3腰酸症状诊断/鉴别

  腰酸需与以下易混淆的症状鉴别:

  1、腰背痛:腰背痛是常见的症状,内科、外科、神经科、妇科等疾病均能引起腰背痛。多由肌肉、骨骼、内脏疾病引起。

  2、腰背刺痛:腰背刺痛是指腰背部出现像针刺伤的疼痛感,是腰背痛的疼痛性质分类 之一。腰背痛主要以腰背、腰骶和骶髂部的疼痛为主,有单纯性腰背痛和伴有下肢感应痛或 放射痛的腰背痛之分。疼痛性质多为隐痛、钝痛、刺痛、局部压痛或伴放射痛,活动不利、 俯仰不便不能持重、步行困难、肢倦乏力等症状。

  3、腰背的持续隐痛:腰背的持续隐痛大多是由于腰背部的损伤而导致的,常见于腰肌 劳损、腰背肌筋膜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4、下肢感应痛或放射痛的腰背痛:慢性腰背痛主要以腰背、腰骶和骶髂部的疼痛为主, 有单纯性腰背痛和伴有下肢感应痛或放射痛的腰背痛之分。

  5、劳累时腰部酸痛或胀痛:腰部酸痛或胀痛是由腰肌劳损疾病引起的,在劳累时酸痛 或胀痛会加重。是腰肌劳损的一种临床表现。慢性腰肌劳损,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 因素较多,主要症状是腰部酸痛,日间劳累加重,休息后可减轻,日积月累,可使肌纤维变 性,甚而少量撕裂,形成疤痕或纤维索条或粘连,遗留长期慢性腰背痛。

来源地址:http://www.chinadmd.com/file/ostwstix3pxswrsoo6etcrws_1.html

4腰酸症状检查

  1、CT检查:可清晰显示椎体前、后缘的骨赘,硬脊膜囊、脊髓、神经根的受压部位和程度,测得椎管前后径和横径,还能了解椎间孔和横突孔有无狭小,椎板有无肥厚等。

  2、拍X线片:是腰部疼痛病人的常规检查。一般须摄正位、侧位和左右斜位片,必要时加摄颈部前屈和后伸时的侧位片。正位片可能见到椎间隙狭窄、钩椎关节骨质增生,椎弓根增粗。侧位片可发现颈椎生理前突消失,椎体前后缘形成骨唇,椎间隙狭窄和椎管狭窄。斜位片可判定椎间孔的情况。

  3、磁共振:可清晰显示间盘组织后突,压迫硬脊膜囊和脊髓的情况,以及有无静脉回 流受阻、受压,局部脊髓内有无囊性病变等情况。

  4、其他检查:对怀疑有骨质增生,心脏病等疾病患者,配合骨密度检查,心电图检查等排除疾病。一般来讲,诊断首先要靠临床症状和医生详细的体格检查,常见疾病临床诊断的准确率有时要比 CT、MRI准确得多。

    普通X线摄片应做常规检查,是其他影象检查的基础。通过症状、体位、X光片,仍不能明确诊断的某些疾病,则采取CT检查,要进一步了解腰部软组织、韧带、椎间盘及内容物的情况,必要时可考虑做MRI检查。

来源地址:http://www.chinadmd.com/file/ostwstix3pxswrsoo6etcrws_1.html

5腰酸治疗/预防

  腰酸的治疗: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老年人很容易腰酸腿痛,经过充分的休息或治疗,症状可得到一定的缓解,反之,对此不管不顾,放任自流,可能会形成恶性循环。科学的方法应该是动静结合,治疗与保健相结合,合理的运动疗法常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以医疗体操为主,同时可选用悬垂运动、自我推拿、腰部牵引和太极拳、八段锦等。具体方法如下:

  1、根据病情编制一套活动腰、髋关节,增强腰臀部肌力或矫正姿势的医疗体操。活动腰、髋关节可做躯干前屈、后伸、旋转等动作,幅度由小到大。增强腰臀部肌力,可做后伸腰、伸髋动作并维持该姿势,每次维持时间可由10~20秒逐渐延长至30秒。

  2、按摩和自我按摩。先在患者腰部做放松性的揉、滚等手法,接着做屈腰、伸腰等被动手法,按摩应着重于病变部位,一次按摩10~20分钟左右,每日或隔日一次。自我按摩可在腰部两侧,两手握空拳,捶击和擦揉腰臀部,由上而下数遍,每次3~5分钟,可在医疗体操之前进行。

  3、悬垂运动。两手攀在单杠或树枝上,脚尖刚能支地,悬垂,腰部放松。然后做腰臀部各个方向的运动,特别是注意多做腰部后伸的动作,每次5~10分钟。

  4、腰部牵引,一般有悬吊和牵引床牵引两类。悬吊用束胸带束住胸部后将身体直立悬挂,双足离地,以自身重量做牵引,同时可做伸腰、摆腿等动作。用牵引床牵引时,腰部牵引的重量一般以相当或稍低于自身体重为好,开始牵引时重量要小些,待适应后可逐渐增加。每次牵引20~30分钟,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

  腰酸的预防:

  1、护腰带或腰部支撑物的使用,可限制脊椎活动,减少机械性受力,矫正不良姿势,也有助於轻疼痛感。

  2、避免碰撞、突然跳跃、扭转之运动,切勿攀高举重。

  3、须预防便秘,可多食新鲜蔬果及高纤食物。

  4、保持愉快放松的心情。

来源资料:《糖尿病新世界》2007年第05期

6腰酸综合治疗方法

众所周知,此病的发病率依然是很高,一旦确诊后就要及时对症治疗,切勿随意服用药物,对于处于治疗中的患者来说,除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外,还需要提高免疫力,做好生活中的护理,清淡饮食,平时可以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最后,提醒患者,定期复查是很关键!不要忘记!

7腰酸治疗方法

  外科手术

  并不是每一位腰背疼痛的患者,都需要外科来处理,而是必须经适当的筛选病人,如疼痛经保守治疗无效者,神经严重受损者,脊椎稳定度不够等,当然病患也必须要有接受手术治疗的意愿,才会施行手术治疗。

  恢时期疗法

  首先必须要保持正确的日常生活活动姿势,如正确的坐姿,站姿和睡姿,再者就是要多做加强背部、腰部肌肉群的复健运动。

  物理疗法

  腰酸患者大多是由于工作劳累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可以通过理疗方法,缓解腰部劳累,从而治疗腰酸。

  按摩疗法

  中医认为,用掌搓腰眼,不仅可疏通带脉和强壮腰脊,而且还能起到聪耳明目、固精益肾和延年益寿的作用。中年人经常搓腰眼,到了老年可保持腰背挺直,还能防治风寒引起的腰痛症。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按摩腰部既可使局部皮肤里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的排除,又可刺激神经末梢,对神经系统的温和刺激,有利于病损组织的修复,提高腰肌的耐力。

  所以,按摩腰部对慢性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可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对于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等病也有一定疗效。

  食物疗法

  骨科专家指出,对于腰酸的患者而言,食疗是一种很不错的辅助治疗方法。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安排饮食,宜服用高钙低脂精蛋白的食物,如鱼虾类、牛奶、海鲜、核桃,并多吃蔬菜、水果及豆类食品。但腰椎长出骨刺的病人则不宜摄取太多钙质。病人应保持乐观情绪,补足营养。

  针灸治疗

  1、体针:常用穴:肾俞、白环俞、环跳、承扶、殷门、委中、阳陵泉。

  方法:每次选用3~5个穴位,用泻法。选穴以常用穴为主,根据其疼痛可加夹脊穴、阿是穴及循经取穴。

  2、耳针:常用穴:坐骨、肾上腺、臀、神门、腰椎、骶椎。

  方法:用中强刺激,留针10~10分钟。针刺疗法取肾俞、环跳、委中等穴,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针灸治疗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针和灸的方法,对人体腧穴进行针刺和艾灸,通过经络的作用,达到治病的目的。针灸具有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扶正法邪的作用。

  膏药治疗

  腰酸应及时治疗,外贴益中.堂膏可以起到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消炎止痛作用,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而且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的运动。


8腰酸预防保健

  预防

  正确坐姿

  需要一把有椅背的椅子,把身体平贴于上,正坐垂足不要弯腰驼背,椅子的高度最好是坐时膝盖屈曲刚好垂直九十度时的脚掌到大腿后面的高度,然后再拿一个小板凳来垫在脚下。市面上贩卖的形的护腰垫也可以垫在坐椅的腰部部位,以加强腰背支撑效果,尤其长期开车、坐车的人更必须要注意到这一点。

  正确立姿

  和从小到大,大家所学到的立正一样,只是没有解释为什么。简要说明如下:挺直背部(避免脊椎侧弯产生-scoliosis),收回下巴并伸直后部颈椎(以避免头过度后仰造成颈椎间孔窄小,以致颈神经根病变-(ervical radicalopathy),双肩往后拉,挺起胸部(以避免驼背-kyphosis产生),收缩小腹使下背变平(以避免脊柱前凸-lordosis产生)。

  正确睡姿

  正确睡姿的好处:因为睡觉的时间大约占了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如果在这段本来是用以休息恢复的时间,而因不正确的睡姿造成腰背部不但没有休息反而更累的话,腰背酸痛可就会紧缠着您不放了。建议您先寻找到适合的床垫,软硬适中,不会软得睡的沉下去,也不会硬得睡不着。

  适当的床躺下去时,腰部大约下沉三分左右。适合的枕头也很重要,必须要能支撑颈部的脊椎,才能让颈椎在睡眠时充分休息。再来就睡姿而言,平躺时要放松全身的肌肉,膝下可垫枕头;而侧躺时,两膝稍微弯曲,两中间可夹一个软枕头。这些方法都可以使腰背肌肉在睡眠时得到充分休息,让您睡得更舒服。

  另外再补充一点的是,大家可能都没有注意到的重要细节,就是正确的起床和入睡姿势!这点对于已有腰背酸痛的病患更是重要,方法是首先(起床时)侧身至床缘处,双脚预定可以放下到地板的地方,再来以两手将上身撑起来,坐起来(入睡时则按相反的次序来做),这样就可避免腰背部过度施力强行撑起身体重量造成肌肉拉伤的情况发生。

  劳动

  劳动姿势不正确,容易造成腰酸。列举一些正确的劳动姿势帮助大家预防腰酸痛。背重物时,胸腰稍向前弯,髋膝稍屈,迈步要稳,步子不要大。

  保健

  卧室健身操

  第一式:躺在床上,双手抱住右腿,将右膝盖往胸部方向靠近,头往右膝盖靠近,停5秒,换另一侧,重复10次。躺在床上,双手抱住双腿,将膝盖往胸部方向靠近,头往膝盖靠近,停5秒,重复5次。

  第二式:盘坐,身体前倾,上臂往前伸展,直到感觉拉到背部的肌肉,停5秒,要恢复坐姿前,可先将手肘放在膝盖上,再慢慢将身体撑起,重复5次。

  第三式:坐姿,两腿弯曲抱在胸前,下巴弯向胸部,再缓缓向后躺,前后滚动,放松,重复5次。

  第四式:四肢跪在地板或床上,往胸部收紧下巴,使背部弓起,停5秒,放松,重复10次。

  第五式:平躺在床上,使背部平贴在床面上,两腿靠拢,将膝盖转向右侧,停5秒,再将膝盖转向左侧,放松,重复10次。

  第六式:平躺在床上,以双手支撑着腰部,慢慢将腿带过头部,直到感觉拉到腰部为止,放松,重复5次。

  姿势训练

  一、坐位训练:患者坐在有靠背的普通木椅上,双髋、双膝屈曲九十度,腰椎和靠背之间尽可能靠紧,不留空隙,以减少腰椎的前屈。达不到这种姿势的患者,可选用靠背前侧有凸起的椅子,以利於训练的进行。

  二、站姿训练:患者腰背部紧贴墙壁直立,以腰椎和墙之间伸不进手为原则,然后逐渐屈髋屈膝下蹲。这是在座位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二步训练。只有保持了直立的腰椎曲度,方可在步行、运动和负荷重物的活动中保持良好的功能状态。

  三、步行训练:在坐位和站姿训练的基础上,进行步行时的腰椎姿势训练,其方法如下:

  1、头上顶一笔记本或其他易滑下来的物品,在保持腰椎垂直和尽量不使头顶的物品掉下来的前提下迈步前进。

  2、两手各提一较轻物品,腰椎保持平直,同时迈步前进。

  食疗汤

  1.猪肾黑豆汤:猪肾2只(亦可用羊肾),黑豆lOOg,陈皮5g,小茴香5g,生姜2片,共煮熟,加调味品食用。隔日1次,连服5-7次。

  2.杜仲猪肾汤:杜仲30g,猪肾2只,加食盐少许炖汤服。每日1次,连服7-10日。

  3.核桃补骨脂汤:核桃肉30g,补骨脂15g,加水煎汤服。每日1次,7-10日为1疗程。

  4.狗肉附片汤:狗肉200g,附片1.5g,菟丝子3g(两药装纱袋内)。狗肉切片,加生姜炒后入砂锅,加水和调料,与附片、菟丝子同煮至肉烂熟为度,分早晚两次吃狗肉喝汤。1日1剂,连服7-10日。

  5. 韭子桃仁汤:

  组成:炒韭菜子6克,胡桃仁5枚。

  用法:将炒韭菜子、胡桃仁共置锅中,加清水200毫升,急火煮开3分钟,文火煮10分钟,加入少许黄酒,分次食用。

  功效:壮阳益肾,温暖腰膝。

  主治:肾阳虚型腰痛,怕冷,遇寒尤剧者。

  附注:韭子为温补强壮养生食品,有温肾壮阳之功。胡桃仁为果中第一补品,亦有温肾阳之效。


9腰酸孕妇腰酸

  形成原因

  1、接近预产期时,连结骨盘的耻骨联合渐渐地松弛,这也是腰酸痛的原因之一。但是背部引起的腰酸痛只有背侧感觉痛,这种耻骨联合松弛的腰痛,连前方都会感觉疼痛。妊娠其间腰酸是常事,特别是早孕时期身体不适,怀孕后,由于胎儿发育,子宫逐月增大,妊娠中、晚期腹部逐渐向前突出。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孕妇的身体的重心向后移,上身代偿性后仰,站立时身体的重心一定要往后移才能保持平衡。

  很多人卧床休息太多。你快满12周了,满了后就可以去医院产科建档进行产检,届时问一下诊那块红疹会是什么原因造成,自己就不要乱吃药或抹东西。一般到了秋天干燥,多喝水,吃一些清热利尿的瓜果可以排毒。

  应时常做体操,以消除身体的紧张,长时间持一种姿势会造成腰酸,在妊娠后半期的孕妇中。大约一半人为腰酸而苦恼。其原因是由于怀孕,骨盆发生变化和腹部增大,身体总是处于一个挺胸的姿势。

  疼痛的部位有腰椎下、能尾骨周围、屁股至大腿部,疼痛范围较大。尤其是突然站起或翻身时疼痛明显。 骨盆由多块骨头组成。怀孕后,由于为分娩做准备,各个关节变软,容易错位。这是为了分娩时,使胎儿容易产出的一种自然变化,因此,耻骨联合部容易出现疼痛。

  2、妊娠使身体重心改变,平时不使用的肌肉而突然使用,因而引起腰酸。应避免突然用到腰部和腹部的力量,也应避免采取突然压迫肚子的姿势。例如要捡地上的东西时,先蹲下身体,捡起东西后再缓缓站起来,千万不要站直身体时,突然弯腰拾物。坐椅子也一样,不要急急忙忙坐下去,应该要先稍微弯腰,然后慢慢地坐进去。为了使身体的肌肉能够休息,最好能坐有椅背的椅子。

  为了预防腰酸,首先,可从妊娠16周开始穿紧腰衣或裹腹带以紧紧地支撑背部、腹部肌肉。其次,注意不要总是一个姿势,要时常伸展一下背部肌肉,前后活动一下上身等,以改变重心位置,消除肌肉紧张。

  有50%~75%的女性在怀孕期间会有腰酸背痛的困扰。尤其当宝宝在妈妈子宫内逐日成长时,妈妈的身体也起了很大的变化,如子宫扩张、激素变化、血液循环不良等。此时,一旦孕妇有姿势不良或用力不当的情形,腰酸背痛马上就会来叩门。

  3、进入怀孕后半期后,由于身体常要往后仰,背部和腰部会酸痛。手扶椅背慢慢吸气,同时手臂用力,脚尖立起,将身体抬高,重心集中在椅背上,然后慢慢呼气,手臂放松,脚还原。如果能盘腿坐并将身子往前屈的话,可以减轻整天仰着腰的疲累与不适 。

  缓解方法

  1、腹部稍隆起时应该取侧卧位,上面的腿稍稍向前弯曲,两腿之间夹一个侧睡夹垫或枕头,这样会使孕妇的腰背部得到休息。

  2、到了怀孕中晚期在床上躺着时取左侧卧位,上面的腿向前弯曲并与床接触,使腹部贴于床面,以放松腰背肌肉。

  3、孕晚期除了采取第2种姿势外,如果在身旁放一个长长的抱枕,可以方便孕妇随时倚靠,如果将其夹在两腿之间也很适宜,都有助于减轻腰酸背痛。

  尿频

  1、神经原性膀胱的话,症状表现是由于神经系统疾病导致膀胱功能失常。

  2、膀胱或者是尿道受刺激,膀胱、后尿道炎症、膀胱结核或者是结石,其中膀胱结核的时候,尿频持续时间特别的长。

  3、精神紧张,焦虑或者是恐惧可以导致精神性方面的腰酸尿频。


10腰酸日常保健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腰腿受凉,防止过度劳累。

  2.站或坐姿势要正确。脊柱不正,会造成椎间盘受力不均匀,是造成椎间盘突出的隐伏根源。正确的姿势应该“站如松,坐如钟”,胸部挺起,腰部平直。同一姿势不应保持太久,适当进行原地活动或腰背部活动,可以解除腰背肌肉疲劳。

  3.锻炼时压腿弯腰的幅度不要太大,否则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还会造成椎间盘突出。

  4.提重物时不要弯腰,应该先蹲下拿到重物,然后慢慢起身,尽量做到不弯腰。  从生物力学的角度上看,腰4~腰5及腰5~骶1椎间盘所承受的压力最大,其活动度也最大,而位于这两个节段的后纵韧带却相对较窄(只有上部宽度的 1/2),因而腰4~腰5及腰5~骶1椎间盘是最容易受损的部位,临床上也是以腰4~腰5及腰5~骶1椎间盘突出最为常见。

  5.饮食均衡,蛋白质、维生素含量宜高,脂肪、胆固醇宜低,防止肥胖,戒烟控酒。

  6.工作中注意劳逸结合,姿势正确,不宜久坐久站,剧烈体力活动前先做准备活动。

  7.卧床休息,宜选用硬板床,保持脊柱生理弯曲。

  8.避寒保暖。

  9.腰椎间盘突出是运动系统疾病,预防原则要求减少运动,放松休息。

  10.平时应加强腰背肌锻炼,加强腰椎。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腰酸症状描述
2腰酸症状起因
3腰酸症状诊断/鉴别
4腰酸症状检查
5腰酸治疗/预防
6腰酸综合治疗方法
7腰酸治疗方法
8腰酸预防保健
9腰酸孕妇腰酸
10腰酸日常保健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