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碱基氨基酸尿症是该编码转运蛋白基因突变的结果,均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属于肾性氨基酸尿的一种临床症状,肾性氨基酸尿(renalAminoaciduria)是一组以近端肾小管对氨基酸转运障碍为主以致尿中排出大量氨基酸的肾小管疾病。
患了这种病,应该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诊治,在此病的治疗中,我们需要从科学的检查入手,从各个方面检查身体状况,了解病因,确定病情,为了安全有效地治疗这种病,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这样病情才有利于康复,所以选择一家正规的医院是很关键的。
双碱基氨基酸尿症是该编码转运蛋白基因突变的结果,均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于此种蛋白仅被用于转运赖氨酸、精氨酸和鸟氨酸,而胱氨酸重吸收正常,故临床表现与上述三种氨基酸的丢失有关。
由于精氨酸和鸟氨酸的不足,难以维持鸟氨酸(尿素)循环的功能,故临床产生高氨血症,以及因对蛋白耐受低,易发生氨中毒,肝脾肿大。
1.尿液检查尿中检出大量二碱氨基酸,而胱氨酸排量正常。
2.血液检查血浆二碱基氨基酸浓度下降,可合并高尿酸血症。
3.粪检查由于空肠对氨基酸吸收不良,氨基酸从粪中大量丢失。
4.X线进行腹部平片、造影、B超检查。常可发现肝脾肿大。
5.脑电图检查和脑CT检查可发现异常,严重脑病发作者可有弥漫性脑萎缩。氨基酸代谢病需与其他病因如脂类沉积病、围生期疾病、神经系统损伤等导致的精神发育迟缓,癫痫发作、震颤、共济失调、腱反射亢进及肝病、皮炎等相鉴别。
本症的鉴别诊断主要时肾性氨基酸尿各类型之间的鉴别,主要根据尿中特异性氨基酸加以区别。另外应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氨基酸尿相区别,例如:胱氨酸尿症主要与胱氨酸病或胱氨酸贮积症、同型半胱氨酸尿相鉴别,胱氨酸病为全身性代谢性疾病,胱氨酸沉积于各组织。
各种氨基酸尿的临床表现有其共性和个性。各种氨基酸尿临床表现的共同点是生长发育障碍,体型矮小和程度不等的智力发育迟缓。特征性表现多因氨基酸尿种类不同而各异。
1.胱氨酸尿症
该病一般出生后即发病,但多在20~30岁才明显表现,并得以确诊。主要临床表现为:
(1) 特异性肾性氨基酸尿:尿中有大量胱氨酸与3种二碱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和鸟氨酸),尿胱氨酸排泄量较大者(平均每天排出可达730mg)可在浓缩尿沉渣中见到胱氨酸结晶,3种亚型的同型合子尿中胱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及鸟氨酸都阳性,Ⅱ型及Ⅲ患者的异型合子尿中胱氨酸及赖氨酸也阳性。
(2) 尿路胱氨酸结石:因大量胱氨酸超过尿中饱和度,在硬性尿中溶解度下降,形成结石。胱氨酸结石占肾结石的1%~2%。黄棕色,质硬,大小不等,大者可呈鹿角形,常为多发性,不完全透X线,有淡薄阴影,因含有二硫化物,故不及钙性结石密度阴影。结石与氰化硝普钠呈阳性反应,可作为筛选性诊断试验。尿路结石往往是患者获得诊断的重要线索。一般常引起的症状为肾绞痛,血尿,尿路梗阻,及继发尿路感染,晚期可引起肾功能不全。
如尿胱氨酸排泄量较少,其浓度维持于饱和度以下,则称之为无结石性胱氨酸尿症(acalculouscystinuria)。研究提示,胱氨酸尿症患者的家系中,也可有若干无结石的胱氨酸尿轻症患者。
(3)躯体矮小,智力发育迟缓:可能与大量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丢失有关。
(4)吡咯烷及呱啶尿:由于空肠对这些氨基酸吸收不良,大量赖氨酸与鸟氨酸在肠道降解产生尸胺与腐胺,吸收后被还原成吡咯烷与呱啶从尿中排出。
(5)其他:少数患者可合并高尿酸血症,低钙血症,血友病,肌萎缩,胰腺炎,色素性视网膜炎等。
2.二碱基氨基酸尿症
本病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该编码转运蛋白的基因突变的结果,由于此种蛋白仅被用于转运赖氨酸、精氨酸和鸟氨酸,而胱氨酸重吸收正常。
临床表现:Ⅰ型一般无症状,少数纯合子可有智力减退;Ⅱ型二碱基氨基酸尿较Ⅰ型重,血浆二碱基氨基酸浓度降低,近年发现该型患者肝细胞可能存在运转障碍,由于缺乏底物赖氨酸、精氨酸而导致鸟氨酸循环障碍,不能完全解毒,故患者出现蛋白质不耐受现象,表现为高氨血症、呕吐、腹泻、生长及智力发育障碍及脾大甚至肝性脑病,确诊靠家族史和尿中氨基酸分析。
3.高胱氨酸尿症
本病为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仅有肾小管对胱氨酸的转运障碍,空肠无相应的转运障碍。患者尿中仅胱氨酸排出量轻度增加。二碱氨基酸排量正常,一般无尿路结石。
4.Hartnup病
临床表现呈发作性,症状常出现于儿童期、青春期,以后自行缓解。本病全身主要表现有:
(1)糙皮病样皮疹:皮肤暴露部位呈红色,干燥有鳞屑,或皲裂、起泡和渗出,有光敏感,阳光晒后加重,对烟酰胺治疗反应良好。
(2) 发作性小脑共济失调:多发生于疾病严重期,表现为步态不稳,四肢震颤,可有不自主舞蹈状动作,眼聚集力差,眼球震颤,常有复视,严重者可有发作性虚脱或昏厥,偶有精神症状和情绪不稳定,幻觉,谵妄或痴呆等。发作一般不超过1周,自行缓解,不留后遗症。智力一般正常或轻度损害,身材较矮小。
(3)特异性氨基酸尿:主要为苏氨酸,丝氨酸,组氨酸,丙氨酸,羟脯氨酸排出量正常,故可与全氨基酸尿区别。甘氨酸、脯氨酸和羟脯氨酸排出量正常,可与亚氨基甘氨酸尿区别。尿中二碱基氨基酸排出亦正常,可与胱氨酸尿区别。
(4)肠道转运障碍:由于肠道内氨基酸,尤其色氨酸经细菌分解产生大量吲哚代谢产物,硫酸吲哚酚(尿蓝母),吲哚基-3-乙酸可出现在尿中。
(5)粪检:粪便中除色氨酸外,还有大量支链氨基酸,苯丙氨酸,及其他氨基酸。本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小,身高仅受到轻微的影响,智力发育基本正常。
5.氨基甘氨酸尿症
本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包括脯氨酸、羟脯氨酸及甘氨酸尿,是由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对上述3种氨基酸的共同转运系统或对甘氨酸或亚氨基酸的选择性转运系统发生障碍所致。患者一般无症状,偶有智力发育迟缓、抽搐及脑脊液中蛋白增多。本症可分4型:Ⅰ型有空肠转运障碍,Ⅱ、Ⅲ、Ⅳ型均无空肠转运障碍。本病预后良好。新生儿甘氨酸尿,常反映出生后初6个月正常发育时期的总氨基酸尿,持续甘氨酸尿出现在幼儿凡可尼综合征。单纯甘氨酸尿多为良性,一般无症状。
6.二羧基氨基酸尿
本病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由于肾小管和小肠对谷氨酸、天门冬氨酸转运障碍所致。临床上分两型:Ⅰ型有空肠吸收障碍,表现为空腹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可能与糖原异生有关的氨基酸缺乏有关),小儿患者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障碍,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发作性低血糖、CO2结合力降低、血脯氨酸增加,尿中有大量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Ⅱ型见空肠吸收障碍,临床十分少见,一般无症状,仅有尿羧基氨基酸尿排出增多。
7.蛋氨酸吸收不良综合征
本病罕见,系肾和肠上皮细胞对含硫氨基酸转运障碍所致。临床表现主要为白发、水肿、智力减退、阵发性过度换气、间有抽搐,尿中有芹菜样特殊气味(系蛋氨酸尿与其降解产物alpha;-羟丁氨酸所致)。尿中还有大量苯丙酮酸与酪氨酸。
8.beta;-氨基酸尿
尿中排出较多的beta;-氨基酸尿,牛磺酸,beta;-丙氨酸,beta;-异丁酸出现在全氨基酸尿。正常人过多食用肉类和海鲜食品时尿中也可出现牛磺酸。本病临床表现为癫痫样发作与昏迷,beta;-丙氨酸-alpha;-酮戊二酸转氨酶活性降低。
根据临床表现、家族病史及尿中氨基酸筛查(定性)可作出各种氨基酸尿的初步诊断。尿色谱法定量分析对确诊和分型也有帮助。
1.胱氨酸尿症诊断依据如下:
(1)家族遗传性疾病史。
(2)有肾结石的症状和体征,如绞痛、血尿,尿路梗阻和(或)尿路感染。
(3)尿路反复发生胱氨酸结石,尿沉渣镜检可见六角形扁平结晶。
(4)KUB平片见双侧尿路多发性、阴影淡薄、大小不等结石。
(5) 尿液硝基氢氰酸盐试验阳性,可确定诊断(取少许结石粉末置于试管中,加1滴浓氨水,再加1滴5%氰化钠,5min后,再加3滴5%硝普钠,如立即出现樱桃红色,表示阳性,表示存在胱氨酸)。尿测有胱氨酸及二碱基氨基酸(正常最高值为胱氨酸74.88mmol/g肌酐,赖氨酸,精氨酸,鸟氨酸各为 8892,918.4,1665.4mol/g肌酐)。
2.Hartnup病根据以下特点可以诊断本病:
(1)有典型的临床症状,无烟酸缺乏。
(2)有糙皮病样皮肤损害。
(3)尿中特异性氨基酸含量增高。
(4)粪便中除色氨酸外,还有大量支链氨酸,苯丙氨酸及其他氨基酸。
1.I型不需治疗。纯合子给予赖氨酸、精氨酸治疗。
2.Ⅱ型
(1)限制蛋白质的摄人。
(2)适当补充精氨酸,同时补充赖氨酸及鸟氨酸。
因有肠道转运障碍,氨基酸的补充不应口服。遗传病治疗困难,疗效不满意,预防显得更为重要。预防措施包括避免近亲结婚,推行遗传咨询、携带者基因检测及产前诊断和选择性人工流产等,防止患儿出生。
不同类型氨基酸代谢病预后不尽相同,多数预后不良。痫性发作和共济失调都是常见的生化异常所致。大多数患儿表现为学习能力降低,并有不同程度的智力衰退。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