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脊髓休克

脊髓休克

  • 别名:脊休克
  • 患病部位:骨,脊柱
  • 所属科室:外科、内科,骨外科、神经内科
  • 细分症状:损伤性脊髓休克、神经性脊髓休克
  • 相关疾病:闭合性脊髓损伤、急性脊髓炎、脊髓肿瘤、脊髓血管病
  • 相关检查:脊柱MRI检查、尿亮氨酸检查、尿亮氨酸氨基肽酶检查
  • 相关药品: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巴氯芬片、力奥来素、甲泼尼龙
  • 相关症状:脊髓缺血、脊髓压迫、血压下降、脑缺血、血管扩张

1脊髓休克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脊髓休克也称脊休克。当脊髓与高位中枢断离时,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而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称为脊髓休克。这种脊髓与高位中枢断离的动物称为脊动物。

大家都知道,想要尽快恢复健康,除了及时对症治疗并不够,在治疗的同时,建议患者一定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情绪波动也会影响到此病的治疗,除此之外,生活中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要重视饮食合理,一定要明白该病患者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食用。最后提醒大家,一旦出现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

来源资料:《全科护理》 2010年 第11期

2脊髓休克症状起因

  脊髓休克的起因:

  脊髓休克的产生并不是由于横切刺激本身引起的,因为第二次切断脊髓并不能使脊髓休克重新出现。所以,脊髓休克产生的原因乃是由于断离的脊髓节段失去高级中枢的调节性影响,特别是来自大脑皮层、前庭核和脑干网状结构的易化性影响。在正常情况下,这些部分通过其下行的纤维与脊髓神经元所构成的突触联系,使这些脊髓神经元保持一种阈下的兴奋状态,这可称为易化作用(facilitation)。由于横断脊髓,失去此种易化性影响,脊髓神经元兴奋性暂时地降低就表现为脊髓休克。

来源资料:《中国医学工程》 2006年 第6期

3脊髓休克症状诊断/鉴别

  脊髓休克的诊断/鉴别:

  脊髓震荡:是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反射等高级神经活动的丧失,脊髓震荡消失后运动功能恢复的是随意运动。脊髓休克则是受损水平以下的脊髓神经功能丧失,脊髓是低级反射中枢,脊髓的神经功能是低级神经反射,换言之,脊髓休克丧失的应是脊髓自身的低级神经反射功能,脊髓休克消失后,也多由软瘫变为硬瘫,这种瘫痪是由外伤造成脊髓严重损伤所致,而不是脊髓休克所致。

  脊髓压迫:是指由各种性质的病变引起脊髓、脊神经根及其供应血管受压的一组病症。

  脊髓缺血:脊髓缺血所引发一系列损伤性生化改变将导致细胞内钙聚集,氧自由基含量增高,从而损伤脊髓内神经元,造成不可逆的脊髓功能损害。脊髓缺血比脑缺血少见,主要原因为:脊髓动脉硬化比脑动脉少;脊髓供血网络丰富;脊髓对缺血有较强耐受力。由脊髓本身病变所引起的脊髓缺血,症状可为短暂性的,也可呈永久性的。

来源资料:《华西医学》 2009年 第8期

4脊髓休克症状检查

  脊髓休克的检查:

  脊髓休克时,横断面以下节段脊髓支配的骨骼肌紧张性降低或消失、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发汗反射消失、膀胱内尿充盈、直肠内粪积聚,表明脊动物躯体及内脏反射减退或消失。脊髓休克为一种暂时现象,以后各种反射可逐渐恢复。恢复的时间快慢与动物种类进化程度有密切关系。低等动物如蛙类在脊髓离断后数分钟内反射即可恢复,在犬则需数天,猴需数周,而在人类由于外伤等原因所出现的脊髓休克的恢复则需要数周以至数月。各种反射的恢复时间也不相同,如屈肌反射、腱反射等较简单的反射恢复最早,然后才是对侧伸肌反射、搔爬反射等较复杂的反射恢复,以及排尿、排粪反射部分恢复。

来源资料:《哈尔滨医药》 2004年 第5期

5脊髓休克治疗/预防

  脊髓休克的治疗:

  1、以恢复生命器官的微循环灌流和预防细胞损伤为目的,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治疗原则是有出血止血,补充血容量,控制感染,镇痛。

  2、改善微循环,这是休克治疗的中心环节,应尽早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微循环,提高组织灌流量。补充血容量,补液应及早和及时,遵循需多少补多少的原则。

  3、纠正酸中毒,酸中毒是加重微循环的障碍,合理配合使用缩血管和控制血管药物,改善细胞代谢防止细胞损害。改善和恢复器官功能。

  脊髓休克的预防:

  1、注意生产生活安全,避免创伤防治本病的关键。

  2、平时应避免过劳、过饱和受寒等诱因。

  3、对肾上腺素、胰岛素、激素类药物应慎用或禁用。

  4、发作频繁者,应限制食盐摄入量,并可服氯化钾或螺旋内脂以预防发作。

来源资料:《世界今日医学杂志》 2003年 第9期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脊髓休克症状描述
2脊髓休克症状起因
3脊髓休克症状诊断/鉴别
4脊髓休克症状检查
5脊髓休克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