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搭桥简介
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方法有“支架植入”和“搭桥”两种。对冠状动脉单支、局限性病变,可选择支架植入,该方法创伤小、恢复快。对有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弥漫性病变,以及合并瓣膜病变、室壁瘤的冠心病患者而言,冠状动脉搭桥术是相当有效的治疗方法。
然而,不少心外科医生也遗憾地看到,由于对搭桥手术的不了解和心存恐惧,不少患者选择放弃手术,非常可惜。实际上,除去麻醉、体外循环等术前准备时间,医生搭一个“桥”通常只需6~7分钟。
冠脉搭桥如何做的
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取一段位于腿部的自体大隐静脉或其他血管,在主动脉和冠状动脉堵塞病变的远端之间搭桥,使主动脉的血液通过移植的血管供应到冠状动脉的远端,以恢复相应心肌的血液供应,改善心肌缺血状态,解除心绞痛症状。简单地说,就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近端和远端之间建立一条通道,使血液绕过狭窄部位而达远端。
可用于“搭桥”的血管通常是大隐静脉、乳内动脉、胃网膜右动脉、桡动脉、腹壁下动脉等。
一般地说,静脉“搭桥”损伤小些,操作相对简单,但远期效果比动脉差,适用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动脉“搭桥”损伤大,技术要求高,手术相对难一些,但远期效果较好,适用于较年轻的患者。通常,80岁以上的老人单独用大隐静脉“搭桥”;60岁以下者,可考虑动脉搭桥;60~80岁者,可用一根乳内动脉加大隐静脉“搭桥”。手术在全身麻醉、心脏跳动的情况下进行,一般需2~3小时。
冠脉搭桥术前准备
手术前必须做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明确冠状动脉狭窄的部位和程度,据此决定搭桥的数目和位置。还要做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肺功能、肝功能、肾功能、大小便常规等检查,以了解全身各脏器的功能状况。此外,术前还要严格控制感染,停用阿司匹林等药物,练习腹式呼吸,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等
冠脉搭桥注意事项
冠脉搭桥术对缓解心绞痛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许多患者在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几天,便能上下楼梯。若恢复良好,一周后便能上街。术后1~2个月,能胜任轻便工作。术后3~4个月,基本复原。
需要提醒的是,影响冠脉搭桥术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术前的心功能状况。有心绞痛的冠心病患者应尽早去医院就诊,千万不要等到发生了心肌梗死才想到要“搭桥”,因为那时已有太多的心肌细胞坏死,会给手术后的恢复带来困难。
冠脉搭桥手术后应注意的事项
冠脉搭桥手术后应注意哪些注意事项
①少吃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蛋黄、鱼子、动物内脏等,多吃鱼、豆制品、蔬菜、水果,饮食中注意控制摄盐量。
②节制饭量,控制体重。
③不吸烟,节制饮酒。
④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紧张和情绪波动,保持大便通畅。
⑤体力恢复后,可从事些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
⑥术前的高血压、冠心病用药,经调整后,尚须按出院时医嘱长期服用。
⑦长期服用阿司匹林,0。1克/次,1次/天。
⑧术后心绞痛应得到有效缓解,如再发,须到原手术医院复诊。
冠脉搭桥适应的人群
冠脉搭桥术也称心脏搭桥术,是指当一条或多条冠装动脉阻塞严重或血供非常不足时,选择病人本身的血管(如胸阔内动脉、下肢的大隐静脉等)或者血管替代品。
该手术将狭窄冠状动脉的远端和主动脉连接起来,让血液饶过狭窄的部分,到达缺血的部位,改善心肌血液供应,进而达到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寿命的目的。
冠脉搭桥术适应人群
介入和搭桥,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两种重要手段。其中支架,尤其是药物支架,作为后起之秀,以其创伤微小的特点得到了很多患者的青睐。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2006年接受搭桥的患者约有36.5万,比10年前下降了1/3;而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却一路猛涨,达到了100万左右。但该文章也指出:很多心血管病专家呼吁,尽管如此,人们不应忽视搭桥手术的优势,而只看重介入。那么,这二者到底孰轻孰重?在什么情况下,患者应该接受外科搭桥手术呢?
以下病变特征的冠心病患者应该选择冠脉搭桥术。
左主干病变:
按照国内外的指南,外科手术是左主干病变的优选。因为左主干一旦发生堵塞或再狭窄,可能会致命。为了缩小风险建议选择搭桥。
三支病变:
病变血管较多,如果选择介入治疗,要放很多支架,这会使再狭窄、发生血栓的几率大大增高。而且,患者的经济负担也较重。
伴有心功能不全:
这类患者需要完全性的血运重建以促进缺血心肌的恢复,介入很难做到。
伴有糖尿病的患者:
普通支架对糖尿病患者的再狭窄率较高,而药物支架问世时间较短,还没有明确证据表明介入治疗会比搭桥有更好的疗效。
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并发症患者:
心室破裂、室间隔穿孔、二尖瓣关闭不全等都必须选择外科搭桥手术治疗。
由于支架需要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对此药物过敏的患者也应考虑搭桥手术。“然而,如果患者有呼吸系统的疾病,接受全面麻醉可能会有危险,不适合接受常规体外循环搭桥,而应选择介入治疗。”
冠脉搭桥手术怎样完成
冠脉搭桥术也称心脏搭桥术,是指当一条或多条冠装动脉阻塞严重或血供非常不足时,选择病人本身的血管(如胸阔内动脉、下肢的大隐静脉等)或者血管替代品。
该手术将狭窄冠状动脉的远端和主动脉连接起来,让血液饶过狭窄的部分,到达缺血的部位,改善心肌血液供应,进而达到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寿命的目的。
冠脉搭桥手术怎样完成的?
冠脉搭桥手术是国际上公认的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冠心病的冠状动脉狭窄多呈节段性分布。且主要位于冠状动脉的近中段,远段大多正常。冠状动脉搭桥术就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近端和远端之间建立一条通道,使血液绕过狭中位而到达远端,如一座桥梁使公路跨过山壑江河一样畅通无阻。不过所用的材料不是钢筋水泥,而是患者自己的大隐静脉、乳内动脉、胃网膜右动脉、桡动脉,是将小腿或大腿上的大隐静脉取上,一端与冠状动脉狭窄远端吻合,一端与升主动脉吻合,也可同时在一根静脉上开几个侧孔分别与几支冠状动脉侧侧吻合,这就是所谓的序贯搭桥或蛇形桥。
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是一项心脏开放性手术。手术将会分两部分同时进行,一为心脏本身的手术,二为腿部旁路血管的取材手术。旁路血管将会桥接在冠状动脉阻塞区域的上方,使心肌恢复血液供应。
有个别病人会有多条冠状动脉阻塞,则需建立多条旁路,选取的材料会有桡动脉、胸廓内动脉等。术后,病人将需住院观察7至10天。头1~3天会送到重症监护室内(ICU)内。胸腔引流管会被放置2-3天以便引流渗液,并进行全天候的心脏功能监测。手术效果的需在术后3-6个月后才能确定。术后3-4周内应禁止房事。但其它一般性的运动不是可以进行的。
冠脉搭桥手术的优点
据调查,我国人民疾病死亡的原因,癌症不是最主要的,占**的是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有逐年上升趋势,这是值得注意的严重问题。
冠心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疾病的疗效、预后都具有重要意义,冠心病也不例外。如果出现不适情况,要及时就医,尽早发现冠心病,以免延误病情。
冠脉搭桥术是治疗冠心病最重要的外科方法。通常是取病人本身的一段血管(如大隐静 脉、乳内动脉),移植到主动脉根部和缺血的心肌之间,绕过狭窄或堵塞的位置建立起一条通路,从而达到血运重建的目的。相对冠脉介入治疗,适应证范围广泛,可有效缓解症状,缺点是开胸手术,创伤大,并发症相对多。
冠脉搭桥手术在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心功能状况方面是非常有效的,大多数患者术后有比较满意的生活质量。一些研究证明,术后2-3年有50%的患者能从事中等量或剧烈的活动。
冠脉搭桥手术后血管桥中,静脉桥10年通畅率约为50%-60%,乳内动脉10年通畅率约为90%。美国心脏病学会统计患者术后1个月、1年、5年、10年、15年生存率分别为96.5%、95%、88%、75%、60%。影响术后生存率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移植的血管闭塞及本身冠状动脉病变进展所致,还与患者术前心绞痛的程度、类型、冠脉病变的程度、范围,心功能状况、是否存在糖尿病、肺功能不全等相关。
冠脉搭桥适合人群
左主干病变:按照国内外的指南,外科手术是左主干病变的优选。因为左主干一旦发生堵塞或再狭窄,可能会致
冠脉搭桥术手术后心脏命。为了缩小风险建议选择搭桥。
三支病变:病变血管较多,如果选择介入治疗,要放很多支架,这会使再狭窄、发生血栓的几率大大增高。而且,患者的经济负担也较重。
伴有心功能不全:这类患者需要完全性的血运重建以促进缺血心肌的恢复,介入很难做到。
伴有糖尿病的患者:普通支架对糖尿病患者的再狭窄率较高,而药物支架问世时间还短,还没有明确证据表明介入治疗会比搭桥有更好的疗效。
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并发症患者:心室破裂、室间隔穿孔、二尖瓣关闭不全等都必须选择外科搭桥手术治疗。
对抗血小板药物过敏的患者:专家表示,由于支架需要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对此药物过敏的患者也应考虑搭桥手术。“然而,如果患者有呼吸系统的疾病,接受全面麻醉可能会有危险,不适合接受常规体外循环搭桥,而应选择介入治疗。”
冠脉搭桥治疗利弊
冠脉搭桥术与支架介入之利弊
冠脉搭桥术CT图
心导管支架介入是治疗冠心病一项很时髦的方法,治疗冠心病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及支架介入三种方式,三种方式各有长短。服药并不能改变血管狭窄的状况,但药物仍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础及重要手段。在心脏血管发生严重狭窄的情况下,就要考虑做冠脉搭桥术手术。而现在当冠状动脉血管存在严重狭窄(70%以上)或闭塞的时候,可以考虑支架介入治疗。搭桥手术与支架介入两者之间的优劣。冠脉搭桥术手术是场“大仗”,可以解决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但需要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体外循环,手术时间长,住院时间长。而支架介入治疗只需局部麻醉,只要在大腿股动脉穿刺即可。当然,并不是所有冠心病患者都适宜进行支架介入,血管弯曲、完全闭塞,分叉口、左主干狭窄做介入就比较困难。支架介入也存在自身的缺点,比如说再狭窄的问题。陈纪言主任告诉记者,介入治疗有三个里程碑。第一个是气囊扩张技术,其血管再狭窄率达30%~40%;第二个就是普通支架,它的早期成功率高,引起并发症的几率低,而且简单易行,效果突出,但缺点是,在六个月的周期时,差不多有30%的再狭窄率;第三个就是涂药支架技术,将再狭窄率降到了5%左右。陈主任说,介入治疗的再狭窄原因,是脂肪沉淀物的再次堆积或者是动脉血管壁伤口处组织细胞的过度生长。涂药支架就是在支架上涂抹适当药物来达到防止细胞再生的目的,所携带的药物能够维持一个月的时间,术后第一个月正是细胞生长的时间窗,此时内控制细胞的生长,再狭窄的可能就很微小。陈主任建议,再狭窄的高危人群较好选择涂药支架(cypher)。易发生再狭窄的高危人群是指有糖尿病、小血管(血管内直径小于等于2.5毫米)、长段狭窄及血管开口、分叉地方狭窄的人。陈主任和杜主任说,再怎么完好的治疗都不如预防。医生应该指导患者不吃高脂食物,多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才能成为健康的赢家。
冠脉搭桥注意事项
1、伤口勤护理
冠脉搭桥术
出院时伤口处有轻微的发红、疼痛、肿胀,有时甚至会持续几个月,这是正常现象。回家后要经常检查伤口,若发现有感染迹象,应及时去医院检查。伤口处每日要用清水或抗菌皂冲洗,伤口要用无菌敷料覆盖。术后脚踝部可能会肿胀数星期,可以穿弹力袜或在休息时将患肢抬高,以减轻肿胀。
2、科学安排饮食
手术后每天应保证摄入适量的水果和蔬菜,多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如鱼类、蛋类等)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玉米油、橄榄油、葵花子油等),少吃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油、奶油等)。
3、少量饮酒和严禁吸烟
术后较好不饮酒,每天最多喝50毫升红酒。吸烟是心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故应严禁吸烟。
4、多多休息
在术后4-6星期的恢复期内,每天要保证8-10小时睡眠。所有活动应该安排在充足睡眠之后,活动量以不感觉劳累为宜。
5、适当参加活动
出院后先可早晚各散步10分钟,数天后逐步提高速度,并延长距离。增加运动量过程中,若有轻微头痛、疲劳、出汗、全身酸痛等症状是正常现象。若在运动(如散步)时心绞痛发作,应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若仍不缓解,或伴有气急、大汗、疼痛超过15分钟,应尽快到医院就诊。夏天锻炼时宜选择在早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冬天可选择在体育馆内。上楼是一种中、重度体力活动,家住楼上的患者,可以自行缓慢上楼。以后可改为做一些轻微的家务,如打扫卫生、做饭、洗菜等。要避免抬举重物,如搬家具、擦地板等。术后4-6星期内避免牵拉胸部的动作,包括抱小孩、推移重物、开车等。
6、注意记忆力和视力的改变
手术后可能出现记忆力暂时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但这种情况并不多见,通常在几星期内可以恢复正常。术后一般都有轻微的视力改变,但6个月后都能恢复至术前视力。
7、注意心理的负面影响
手术不仅对身体创伤较大,而且对精神心理也有较大的负面影响,不少患者会出现情绪低落。如果出现睡眠障碍、乏力、嗜睡、冷漠等症状及绝望和自杀倾向,这些都是抑郁症的表现,应当及时到正规医院心理咨询科就诊。
冠脉搭桥适用范围
应该强调的是,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及时接受支架手术或搭桥手术,这样不但可以消除心
冠脉搭桥术手术过程绞痛,使病人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而且还可以预防心肌梗塞和猝死。对于心肌梗塞后形成的室壁瘤,严重影响心功能,产生严重心率失常或血栓栓塞,这种情况下必须行手术切除,并同时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效果会更好。
冠心病的冠状动脉狭窄多呈节段性分布。且主要位于冠状动脉的近中段,远段大多正常。冠状动脉搭桥术就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近端和远端之间建立一条通道,使血液绕过狭中位而到达远端,如一座桥梁使公路跨过山壑江河一样畅通无阻。不过所用的材料不是钢筋水泥,而是患者自己的大隐静脉、乳内动脉、胃网膜右动脉、桡动脉等桥梁血管。手术时将小腿或大腿上的大隐静脉取出,一端与冠状动脉狭窄远端吻合,一端与升主动脉吻合,也可同时在一根静脉上开几个侧孔分别与几支冠状动脉侧侧吻合,这就是所谓的序贯搭桥或蛇形搭桥。
用大隐静脉搭桥,手术损伤小些,简单一些,但远期效果比动脉搭桥差些,因此适用于年龄大的病人。用动脉搭桥损伤大,技术要求高,手术更难,但远期效果较大隐静脉好,适用于年轻病人。一般情况下,80岁以上老人可单独使用大隐静脉搭桥,55岁以下可考虑全用动脉搭桥,其他年龄可用一根乳内动脉加上大隐静脉。传统的手术通常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止跳动的情况下进行,一般需要3-4小时。而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的病人可以不用体外循环,在心脏跳动的情况下手术,手术对病人的损伤明显减轻,术后恢复更快。
在心脏上搭的桥能坚持多少年是许多患者关心的问题。一般认为用静脉作为搭桥材料,其10年的通畅率约为50%左右,而用动脉桥的远期通畅率会好的多。但由于人体的动脉材料有限,而且有些动脉材料容易痉挛,或者管腔太细,甚至动脉材料本身也有病变或狭窄,因此,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采用动脉桥。当然,如果桥血管再次梗塞,患者也不必害怕,可以采用介入技术在桥血管中置入支架解除梗塞。总之,在高新技术发展的今天,心内科、心外科医生将共同帮助您战胜冠心病。
此英文释义还没有添加
求医百科中的词条正文与判断内容均由用户提供,不代表求医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如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04本词条对我有帮助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