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百科 > 血胸

血胸创建词条目录

  • 英文名:hemothorax
  • 其他名称:胸膜腔积血,胸腔积血
  • 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 医保:
  • 病因:绝大多数血胸是因穿透性或钝性胸部创伤引起,非创伤性血胸很少见,可继发于胸部或全身性疾病等
  • 症状:面色苍白、脉搏细速、呼吸急促、血压逐步下降等低血容量休克症状等

1血胸简介编辑本段

简介

血胸简介

  血胸是指全血积存在胸腔内,又称胸膜腔积血,胸腔积血。最常见的原因是创伤或外科手术。内科常见于脓胸和结核感染,还有胸膜或肺内肿瘤、凝血机制障碍等。血胸的临床表现因胸腔内积血的量、速度、病人的体质而有所不同,急性失血可出现面色苍白、脉搏细速、呼吸急促、血压逐步下降等低血容量休克症状。

本段由"qq631184924"编辑

2血胸病因编辑本段

病因

血胸病因

  根据血胸发生的原因和机制不同,可将血胸分为创伤性血胸和非创伤性血胸。绝大多数血胸是因穿透性或钝性胸部创伤引起。胸壁、肺、胸内大血管或心脏的穿透伤或钝性伤均可引起胸膜腔内积血称创伤性血胸,同时存在气胸时称创伤性血气胸。非创伤性血胸又称自发性血胸,患者无外伤史,有时可有咳嗽、腹压增加、负重、疲劳、运动、突然变换体位等诱因。非创伤性血胸很少见,可继发于胸部或全身性疾病,极少数找不到明确的引起出血的原因。按其病因分为特发性血胸、感染性血胸、子宫内膜异位也可引起血胸、其他原因引起的血胸。

本段由"qq631184924"编辑

3血胸临床表现编辑本段

临床表现

血胸临床表现

  血胸因胸腔内积血的量、速度、病人的体质而有所不同。小量血胸(少于500ml)无明显临床症状,胸片示肋膈角消失。中等量血胸(不超过1000ml)和大量血胸(超过1000ml),尤其是急性失血,可以出现面色苍白、脉搏细速、呼吸急促、血压逐步下降等低血容量休克症状。休克时表现为脉搏快弱、血压下降、呼吸短促等。当并发感染时,则出现高热、寒战、疲乏、出汗等症状。

本段由"qq631184924"编辑

4血胸检查方法编辑本段

检查方法

血胸检查方法

  1.血常规

  大出血患者的外周血红细胞明显下降,血红蛋白也明显下降。

  2.X线胸片

  积血量小于200ml时,X线也难作出诊断。积血量大于500ml时,肋膈角变钝,合并气胸时可见肋膈角区有液平面。卧位摄片常被遗漏,应行直立位摄片,并定时(损伤后6、24小时)做X线随访。积血量在1000ml左右时,积液阴影达到肩胛下角平面。积血量超过1500ml时,积液阴影超过肺门水平,甚至显示为全胸大片致密阴影和纵隔移位。

  3.超声检查

  可见液平段。胸腔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时则可确定诊断。在凝固性血胸时不易抽出血液或抽出量很少。内出血症状加重,X线示积液量增多。临床症状严重时,根据物理检查,直接先作胸腔穿刺来确立诊断,而不必等待或根本不能先作X线胸片检查。

本段由"qq631184924"编辑

5血胸诊断编辑本段

诊断

血胸诊断

  有胸部创伤史(包括医源性所致),自发性血胸有咳嗽、腹压增加、负重、疲劳、运动、突然变换体位等诱因,有相应临床表现和胸片检查结果,一般可做出诊断。胸腔穿刺可明确诊断。

本段由"qq631184924"编辑

6血胸鉴别诊断编辑本段

鉴别诊断

血胸鉴别诊断

  血胸应与气胸、血气胸、横膈破裂、陈旧性胸腔积液、创伤性乳糜胸等相鉴别。

本段由"lizhifei"编辑

7血胸并发症编辑本段

并发症

血胸并发症

  血胸易并发气胸和血气胸。血胸若处理不及时,会导致呼吸困难、休克、胸腔感染、凝固性血胸等并发症。

本段由"lizhifei"编辑

8血胸治疗编辑本段

治疗

血胸治疗

  1.非进行性出血

  小量血胸可自行吸收,不需特殊处理,应严密观察有无进行性出血。若积血量较多,应尽早行胸穿或胸腔闭式引流术,排净积血,促使肺复张。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进行性出血

  应在补液、输血、纠正低血容量休克的同时,及时胸腔镜或开胸探查,查找出血部位,给予缝合止血。

本段由"lizhifei"编辑

““血胸””英文释义:

此英文释义还没有添加

求医百科中的词条正文与判断内容均由用户提供,不代表求医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如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血胸词条统计

编辑总次数:30

最新编辑时间:2018-04-26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血胸简介
2血胸病因
3血胸临床表现
4血胸检查方法
5血胸诊断
6血胸鉴别诊断
7血胸并发症
8血胸治疗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