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百科 > 急诊科

急诊科创建词条目录

  • 英文名:Emergency Department

1急诊科基本概述编辑本段

基本概述

急诊科基本概述

  综合医院急诊设有内、外、妇、儿、五官等专科诊室。因此,急诊科的工作可以说是医院总体工作的缩影,直接反映了医院的急救医疗、护理工作质量和人员素质水平。 90年代的急诊科突出了科室的特色和融入了重症监护的优势,因而在现代急救医疗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21世纪现代急诊医学科已发展为集急诊、急救与重症监护三位一体的大型的急救医疗技术中心和急诊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可以对急、危、重病人实行一站式无中转急救医疗服务,被喻为现代医学的标志和人类生命健康的守护神。


2急诊科治疗措施编辑本段

治疗措施

急诊科治疗措施

  黄金6分钟

  当意外发生时,我们并不仅是等待,而应在掌握准确的急救知识和技术的情况下,完全也可能在最紧急的时候挽救自己或他人的生命。

  目前99%的急症患者都因为错过了急诊抢救的黄金6分钟,而面临愈后效果差,甚至失去生命的结果。

  医院急诊科虽然是24小时开放,但CT、X光片、血管造影等检查科室的对外开放时间是有限的,特别是当患者夜间到急诊救治时,往往得到的是输液、服药等保守中性治疗方法。

  介入治疗

  急诊介入治疗是指由CT、X光片、血管造影等检查科室参与的急诊抢救,其最佳抢救时间为患者发病6小时之内,错过了这段抢救的黄金时间,病变的组织或是血管、脑细胞就已坏死,失去了急诊介入治疗的意义。


3急诊科病情等级编辑本段

病情等级

急诊科病情等级

  卫生部日前公布《急诊病人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卫生部拟将急诊科从功能结构上分为红黄绿“三区”,将病人的病情分为“四级”,从而提高急诊病人分诊准确率,保障急诊病人医疗安全。

  征求意见稿提出,急诊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决定病人就诊及处置的优先次序。急诊病人病情分级不仅仅是给病人排序,而且要分流病人,使病人在合适的时间去合适的区域获得恰当的诊疗。

  病人病情评估结果分为四级:一级是濒危病人,二级是危重病人,三级是急症病人,四级是非急症病人。

  病情一级

  濒危病人是指病情可能随时危及病人生命,需立即采取挽救生命的干预措施,急诊科应合理分配人力和医疗资源进行抢救。临床上出现下列情况要考虑为濒危病人:气管插管病人、无呼吸或无脉搏病人、急性意识障碍病人以及其他需要采取挽救生命干预措施病人。这类病人应立即送入急诊抢救室。

  病情二级

  危重病人是指病情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进展至一级,或可能导致严重致残者,应尽快安排接诊,并给予病人相应处置及治疗。病人来诊时呼吸循环状况尚稳定,但其症状的严重性需要很早就引起重视,病人有可能发展为一级,如急性意识模糊或定向力障碍、复合伤、心绞痛等。急诊科需要立即给这类病人提供平车和必要的监护设备。严重影响病人自身舒适感的主诉,如严重疼痛,也属于该级别。

  病情三级

  急症病人是指病人目前明确没有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或严重致残的征象,应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安排病人就诊。病人病情进展为严重疾病和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很低,也无严重影响病人舒适性的不适,但需要急诊处理缓解病人症状。在留观和候诊过程中出现生命体征异常者,病情分级应考虑上调一级。

  病情四级

  非急症病人是指病人目前没有急性发病症状,无或很少不适主诉,且临床判断需要很少急诊医疗资源的病人。

  分诊区域

  急诊诊治区域分为三大区域:红区、黄区和绿区。红区即抢救监护区,适用于一级和二级病人处置。黄区即密切观察诊疗区,适用于三级病人,原则上按照时间顺序处置病人,当出现病情变化或分诊护士认为有必要时可考虑提前应诊,病情恶化的病人应被立即送入红区。绿区即四级病人诊疗区。


4急诊科急诊观察编辑本段

急诊观察

急诊科急诊观察

  急诊室抢救病人

  急诊室观察制度有以下的条例:

  1.不符合住院条件,但根据病情尚须急诊观察的病员,可留观察室进行观察。

  2.各科急诊值班医师和护士,根据病情严密注意观察、治疗。凡收入观察室的病员,必须开好医嘱,按格式规定及时填写病历,随时记录病情及处理经过。

  3.急诊值班医师早晚各查床一次,重病随时。主治医师每日查床一次,及时修订诊疗计划,指出重点工作。

  4.急诊室值班护士,随时主动巡视病员,按时进行诊疗护理并及时记录、反映情况。

  5.值班医护人员对观察病员的临时变化,要随找随到床边看视,以免贻误病情。

  6.急诊值班医护人员对观察床病员,要按时详细认真地进行交接班工作,必要情况书面记录。


5急诊科人员培训编辑本段

人员培训

急诊科人员培训

  急诊室抢救病人培训

  急诊室作为一个窗口科室,疾病种类繁多,危重患者多,抢救及护理操作频繁,工作预见性差;患者家属情绪激动,容易有过激行为;工作节奏紧张,影响与患者或家属的沟通等。因此,急诊属高风险科室。对此,结合护理部制定的《护理风险及并发症护理管理规范》 ,对急诊科常见风险种类进行了分析总结,制定出护理风险管理规范并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教育,提高了护理质量。

  组织学习相关管理制度

  具体内容包括:急诊科的工作制度和抢救制度。做到:抢救仪器完好率100%,并随时保持备用状态;抢救器材、物品充足完好;急救药品齐备,无过期、无失效、无变质;抢救患者时严肃认真,紧张有序,认真做好抢救记录和家属的安抚工作。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六大核心制度: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抢救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常见的急救护理程序、各项护理技术操作和仪器使用操作、护理告知与应急预案。职业防护制度。

  加强专业及技术培训

  学习常见急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急救护理知识;定期对心肺复苏、洗胃、监护除颤等操作进行培训、考核,同时,加强低年资护士的急救知识培训,发挥高年资护士的指导作用,采取一帮一的形式,全面提高急诊科护士的整体水平。


6急诊科护理注意编辑本段

护理注意

急诊科护理注意

  急诊室护理

  加强急诊室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

  定期组织学习相关法规,并结合急诊室临床上一些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加深印象,使每一个护士在工作中都能用“法”来规范护理行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不安全因素。加强职业防护的教育护士在工作中接触患者最多,最容易因防护不当而受到感染。所以,每个护士必须认真学习和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内容,重视采取个人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处理程序,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加强急诊室护理风险预案的学习临床上年轻护士多,他们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往往因紧张而不知所措。通过加强应急预案的学习,使护士能清楚地知道各种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减少了工作中的风险。规范护理文书的记录和管理。护士必须严肃、认真、真实、客观地填写患者就诊登记本、门诊手册和其他护理文书。尤其是患者就诊的时间和当时的病情、生命体征、医生接诊的时间;抢救患者时要及时记录患者当时的生命体征、抢救时间、抢救措施及抢救结果。患者若死亡,应记录死亡的时间和死亡时的生命体征。

  加强急诊室护患沟通。急诊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家属情绪激动,容易发生不理解、不配合,甚至引发纠纷。护士应及时向家属解释、沟通,以取得家属的理解和信任,从而化解矛盾。人力资源的合理应用。护士长根据急诊科特点及目前的人员配备情况,采取弹性排班的方法,使每班的人员充足且新老搭班,以互相协调和配合,从而降低了风险的发生。

  通过急诊室风险管理措施的实施,强化了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规范了护理人员的行为也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有效地使许多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在保护患者安全的同时也保护了我们自己。但是,我们目前的措施还不够完善,需要进行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健全护理管理机制,提高护理质量,为能给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而努力。


7急诊科工作制度编辑本段

工作制度

急诊科工作制度

  急诊室急诊室人员工作制度

  急诊室人员工作制度

  急诊室应选派有一定临床经验和技术水平的医师、护士担任急诊室工作,轮换不应过勤。实习医师和实习护士不得单独值急诊班。进修医师由科主任批准方可参加值班。对急诊病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及时、严肃、敏捷地进行救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项记录。疑难、危重病员应即请上级医师诊视或急会诊。对危重不宜搬动的病员,应在急诊室就地组织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护送病房。

  对立即需行手术的病员应及时送手术室施行手术。急诊医师应向病房或手术医师直接交班。急诊室各类抢救药品及器材要准备完善,保证随时可用。由专人管理,放置固定位置,便于使用,经常检查,及时补充、更新、修理和消毒。急诊室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做好交接班,严格执行急诊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要建立各种危重病员抢救技术操作程序。

  急诊室应设立若干观察病床,病员由有关科室急诊医师和急诊室护士负责诊治护理。要写好病历,开好医嘱,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有效地采取诊治措施。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天。遇重大抢救,需立即报请科主任和院领导亲临参加指挥。凡涉及法律、纠纷的病员,在积极救治的同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急诊病人不受划区分级的限制,对需要转院的急诊病人须事先与转去医院联系,取得同意后,方得转院。


““急诊科””英文释义:

此英文释义还没有添加

求医百科中的词条正文与判断内容均由用户提供,不代表求医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如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00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急诊科词条统计

编辑总次数:30

最新编辑时间:2018-04-26

急诊科扩展知识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急诊科基本概述
2急诊科治疗措施
3急诊科病情等级
4急诊科急诊观察
5急诊科人员培训
6急诊科护理注意
7急诊科工作制度
友情链接: 合肥治疗青春痘 合肥治疗青春痘医院 合肥治疗青春痘专科医院 合肥治疗青春痘哪家好 合肥治疗青春痘医院哪家好 合肥治疗青春痘专科医院哪家好 合肥治疗青春痘医院排名 合肥治疗荨麻疹 合肥治疗荨麻疹医院 急诊科地方信息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