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病因
猝死主要成因是冠心病、心脏衰竭和遗传性心脏病,而患者病发时会心律不正,心脏突然跳得过快、收缩过速,而导致输出血液不足,令脑部和其他身体器官缺氧,心脏同时因停顿而死亡。
猝死临床表现
主要是心跳骤停和呼吸停止。可依次出现下列症状和体征:心音消失;脉搏触不到,血压测不出;意识突然丧失,若伴抽搐,称之为阿斯综合征,发作可自限,数秒或1~2分钟可恢复,持续时间长可致死;呼吸断续,呈叹息样,随后停止;昏迷;瞳孔散大。
判断心跳骤停最主要的特征是意识丧失和大动脉搏动消失。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心电图表现有3种类型:室颤、窦性静止及心脏电机械分离。
猝死检查
1.心电图检查
可出现以下三种表现:①室颤(或扑动)波型。②心室停搏,心电图直线或仅有心房波。③心电机械分离,心电图呈缓慢畸形的QRS波,但不产生有效的心肌机械性收缩。
2.不典型心电图改变
早期心电图主要改变有:①巨大高耸T波,结合临床即可作出早期诊断;②进行性ST段改变,早期ST段变为平直,并向上斜形抬高可达0.1mV以上,变直的ST段连于高耸T波形成所谓“高敏T波”,ST段进行性变化,可发展为弓背向上的单向曲线;③早期QRS波改变,由于损伤心肌除极延缓出现“急性损伤阻滞”,VAT≥0.45秒,QRS时限延长可达0.12秒,且常有R波振幅增高,也有明显压低者。
猝死治疗
1.叩击心前区
在心前区用拳叩击三下,对刚发生心脏停搏患者,部分可复跳,如不复跳,可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2.胸外心脏按压
现在将胸外心脏按压称为闭胸心脏按压,但胸外心脏按压似乎更易于接受,所以我们在此仍称为胸外心脏按压。胸外心脏按压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患者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如为软床,身下应放一木板,以保证按压有效,但不要为了找木板而延误抢救时间;②抢救者体位:抢救者应紧靠患者胸部一侧,为保证按压时力量垂直作用于胸骨,抢救者可根据患者所处位置的高低采用跪式或用脚凳等不同体位;③确定按压部位:正确的按压部位是胸骨中、下1/3。具体定位方法是,抢救者以左手食指和中指沿肋弓向中间滑移至两侧肋弓交点处,即胸骨下切迹,然后将食指和中指横放在胸骨下切迹的上方,食指上方的胸骨正中部即为按压区,将另一手的掌根紧挨食指放在患者胸骨上,再将定位之手取下,将掌根重叠放于另一手手背上,使手指翘起脱离胸壁,也可采用两手手指交叉抬手指。抢救者双肘关节伸直,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肩手保持垂直用力向下按压,下压深度为4~5厘米,按压频率为100次/分,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对儿童进行闭胸心脏按压时,按压部位与按压频率与成人相同,但按压深度为3厘米,动作要平稳,不可用力过猛。如胸外心脏的对象是婴儿,其操作与成人及儿童有一定区别。婴儿的按压部位在胸骨上两乳头连线与胸骨正中线交界点下一横指,抢救者用中指和无名指按压,按压深度为2厘米,按压频率100次/分以上,不可用力过猛。
正确有效的按压技术要求:①抢救者的上半身前倾,两肩要位于双手的正上方,两臂伸直,两肘关节不可弯曲。利用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不可偏向一侧或左右摇摆;②按压应平稳,用力要均匀,有规律地按压,不能间断;③每次按压后,要全部放松,使胸部恢复正常位,务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放松时注意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判断按压是否有效,如有两名抢救者,在一人按压时,另一人应能触及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
3.口对口人工呼吸
术者一手托起患者颈部,使头部尽量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另一手捏住患者鼻孔,深呼吸后对准患者的口用力吹出,每分钟12次(每按压心脏4~5次,作口对口人工呼吸1次)。
此英文释义还没有添加
求医百科中的词条正文与判断内容均由用户提供,不代表求医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如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00本词条对我有帮助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