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

目录

1症状描述
2症状起因
3症状诊断/鉴别
4症状检查
5治疗/预防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展开
收缩
  • 患病部位:腹部,胃
  • 所属科室:内科、外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胃肠外科
  • 细分症状:器质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
  • 相关疾病:慢性阑尾炎、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肠郁、神经衰弱
  • 相关检查:尿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超声内镜检查、肝功能检查
  • 相关药品: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多潘立酮片、甲氧氯普胺片
  • 相关症状:头沉、耳堵、腹胀、腹痛、食欲不振、嗜睡、疲劳

1消化不良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消化不良消化不良指反复或持续性上腹疼痛或自觉上腹不适,常在餐后加重,是消化系统疾病的一个症候群,是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动不好的胃轻瘫和食道反流病。消化不良主要分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器质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中医的“脘痞”、“胃痛”、“嘈杂”等范畴,其病在胃,涉及肝脾等脏器,宜辨证施治,予以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消食导滞等法治疗。

患这种病的人越来越多,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能够远离此病的困扰,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适当地分解,并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而且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厌食的不良习惯。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消化不良

2消化不良症状起因

  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很多,包括胃和十二指肠部位的慢性炎症,使食管、胃、十二指肠的正常蠕动功能失调。患者的精神不愉快、长期闷闷不乐或突然受到猛烈的刺激等均可引起消化不良。胃轻瘫则是由糖尿病、原发性神经性厌食和胃切除术所致。

  消化不良跟饮食有关,消化不良几乎人人都会经历的一种症状。有些人吃了诸如包心菜、豆类、洋葱或黄瓜等,或饮酒和含碳酸成分的饮料后,都会发生一种或多种消化不良症状。有些人饮食速度太快、吃得太油腻或吃得太多,以及因焦虚、紧张或抑郁等也可能发生。怀孕妇女、大量吸烟者、便秘者及肥胖者特别容易患消化不浪。消化不良不仅会使人感觉很不舒服,甚至还会造成肚腹疼痛,但它不会造成生命危险。

  消化不良分为器质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器质性消化不良有明确病因,如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食管炎及恶性肿瘤等。也包括全身性系统疾病引起的消化功能异常,如糖尿病性消化不良、进行性系统性硬皮病等。功能性消化不良则是指具有上述相同的临床表现,但没有器质性病变。多数消化不良为难以找到确切病因的功能性消化不良(>50%)。

来源资料:《中华消化杂志》 2003年 第2期

3消化不良症状诊断/鉴别

  消化不良主要分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器质性消化不良。临床上,消化不良症状发生后应及时检查,首先要确认是否伴随其它疾病。通常诊断消化不良有一个必备的条件就是,上腹不适和/或上腹痛持续4周以上;2有以下伴随症状的1~2项,包括恶心、食欲减退、早饱、腹胀、烧心、反胃、嗳气、胸骨后疼痛等即可诊断为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的鉴别诊断方法如下:

  1、功能性消化不良:有上述消化不良症状,但经检查并没有发现明显的消化器官疾病或系统性疾病,此类消化不良发生率最高,大部分人都有经历。发病原因主要和精神心理因素有关,如情绪波动,睡眠状态,休息不好,烟酒刺激等。

  2、器质性消化不良:经过检查可明确认定是由某器官病变引起消化不良症状,如肝病,胆道疾病,胰腺疾病,糖尿病等。对于这些病人来说,治疗的时候主要针对病因治疗,辅助补充消化酶或者改善胃动力来缓解消化不良症状。

来源资料:《国内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04年 第6期

4消化不良症状检查

  消化不良是一种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动不好的胃轻瘫和食道反流病。症状表现为断断续续地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饱胀、烧心(反酸)、嗳气等。常因胸闷、早饱感、腹胀等不适而不愿进食或尽量少进食,夜里也不易安睡,睡后常有恶梦。到医院检查,除胃镜下能见到轻型胃炎外,其他检查如B超、X光造影及血液生化检查等,都不能检查出不正常的表现。

  消化不良的患者需要做的检查:

  1、消化不良的病理检查:没有萎缩、不典型增生、肠化等改变。

  2、消化不良的CT或ERCP:个别患者B型超声不能明确者,必要时尚需做CT或ERCP。

  3、胃腔内压力测定:多用气囊测压法和末端开放灌注导管测压法,功能性消化不良常有近端胃容受性舒张障碍和餐后胃窦运动减弱。

  4、胃排空功能测定:常用放射性核素闪烁扫描技术测定液体或固体食物的排空时间,钡条内服法及实时超声测定胃排空的方法. 大约有50%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存在固体排空延迟。

来源地址:http://www.100md.com/html/DirDu/2004/11/15/69/25/63.htm

5消化不良治疗/预防

  消化不良患者有时腹胀、早饱、嗳气等症状很严重,或反复发作,但一般不会出现消瘦、贫血等症状。当患者有消化不良时,可使用促动力药,促动力药是一些能增强胃肠运动的药物,除了应用多年的吗叮啉等之外,目前较新的促动力药主要有伊托必利,如雅培制药生产的为力苏。抑酸药是一些能够遏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主要由叫“替丁”和“拉唑”的药物组成,比如法莫替丁、奥美拉唑等。通常来说,“拉唑”比“替丁”的抑酸作用更强大些,对改善消化不良患者的腹痛等症状有较满意的疗效。

  一、消化不良的中医治疗:

  1、肝胃不和型消化不良

  症状可见中上腹胀满、隐痛,右胁或两胁似有气机攻窜不定,嗳气频频,发病常与喜、怒、哀、乐等情志因素有关系,舌苔多薄白,脉细弦 。治疗用疏肝理气法,代表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2、肝胃郁热型消化不良

  症状可见中上腹烧灼痛、嘈杂泛酸水,有烧心感觉,口干或苦,舌红苔黄,脉弦或数。治疗用疏肝泄热和胃法,代表方用“左金丸”加味。

  3、中虚气滞型消化不良

  症状可见胃脘隐痛,有时伴有胀痛,喜按压,用热敷更能减轻疼痛,适量进食能使疼痛缓解,但进食多了疼痛反会加剧,痞闷作胀,嗳气后症状能够减轻,食欲减少,没有力气,大便稀薄,舌淡苔薄白,脉细弦。治疗用健中理气法,代表方用“香砂六君丸”加减。

  4、脾胃虚寒型消化不良

  症状可见中上腹隐隐疼痛,空腹时比较明显,进食后能够减轻,喜按压,热敷后能减轻疼痛,平躺感觉舒服,没有力气,口中泛吐清水,不想进食,大便多偏稀,舌淡苔薄白腻,脉细弦。治疗用温中健脾法,代表方用“黄芪健中汤”和“异功散”。

  二、消化不良的预防措施:

  消化不良的人生活要规律,定时入睡,作好自我心理调理,消除思想顾虑,注意控制情绪,心胸宽阔。到医院去检查一下,看胃不舒服是否是由糖尿病或甲状腺功能低下所致。平时要戒烟酒,避免食用有刺激性的辛辣食物及生冷食物。此外,消化不良的人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暴饮暴食,避免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及饮用各种易产气的饮料。

来源地址: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0-8470/2005/01/42.htm

6消化不良

大家都知道,想要尽快恢复健康,除了及时对症治疗并不够,在治疗的同时,建议患者一定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情绪波动也会影响到此病的治疗,除此之外,生活中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要重视饮食合理,一定要明白该病患者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食用。最后提醒大家,一旦出现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

7消化不良

此病的发生和诸多因素有关,一旦出现明显的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如果盲目用药或者延误治疗时机,很有可能病症进一步发展,甚至影响生活和健康,对此,对症治疗至关重要,同时,提醒患者们,我们需要有所重视,不要延误看医生的时间。并且,还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只有这样,自身的身体健康才会有所保障,疾病也才能更好的远离。

8消化不良

大家都知道,想要尽快恢复健康,除了及时对症治疗并不够,在治疗的同时,建议患者一定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情绪波动也会影响到此病的治疗,除此之外,生活中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要重视饮食合理,一定要明白该病患者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食用。最后提醒大家,一旦出现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

9消化不良

大家都知道,想要尽快恢复健康,除了及时对症治疗并不够,在治疗的同时,建议患者一定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情绪波动也会影响到此病的治疗,除此之外,生活中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要重视饮食合理,一定要明白该病患者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食用。最后提醒大家,一旦出现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

10消化不良

患这种病的人越来越多,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能够远离此病的困扰,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适当地分解,并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而且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厌食的不良习惯。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11消化不良

通过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已经对这种病有所了解,所以得了此病,一定要及时选择正规医院就诊,越早治疗,不仅恢复的比较快,而且还大大降低了成本,所以对于此病,希望大家要重视起来,如果发现身体有此病的症状,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以免病情越来越严重。

12消化不良

众所周知,此病的发病率依然是很高,一旦确诊后就要及时对症治疗,切勿随意服用药物,对于处于治疗中的患者来说,除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外,还需要提高免疫力,做好生活中的护理,清淡饮食,平时可以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最后,提醒患者,定期复查是很关键!不要忘记!

13消化不良

大家都知道,想要尽快恢复健康,除了及时对症治疗并不够,在治疗的同时,建议患者一定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情绪波动也会影响到此病的治疗,除此之外,生活中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要重视饮食合理,一定要明白该病患者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食用。最后提醒大家,一旦出现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

14消化不良

此病的发生和诸多因素有关,一旦出现明显的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如果盲目用药或者延误治疗时机,很有可能病症进一步发展,甚至影响生活和健康,对此,对症治疗至关重要,同时,提醒患者们,我们需要有所重视,不要延误看医生的时间。并且,还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只有这样,自身的身体健康才会有所保障,疾病也才能更好的远离。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消化不良症状描述
2消化不良症状起因
3消化不良症状诊断/鉴别
4消化不良症状检查
5消化不良治疗/预防
6消化不良
7消化不良
8消化不良
9消化不良
10消化不良
11消化不良
12消化不良
13消化不良
14消化不良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