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便血

便血

  • 别名:血便、下血、泻血
  • 患病部位:腹部、臀部,消化道、肛门
  • 所属科室:外科、内科,肛肠外科、消化内科
  • 细分症状:痔疮便血、肛裂便血、消化道疾病便血
  • 相关疾病:结肠癌、大肠癌、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
  • 相关检查:直肠指检、大便常规检查、结肠镜检查、血液检查
  • 相关药品:麝香痔疮栓、肛泰、云南白药胶囊、云南白药痔疮膏
  • 相关症状:便秘伴剧烈腹痛、大便粘腻、发烧、少尿、性交疼痛

1便血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上消化道出血及小肠出血多为暗红色或黑便,由于表面覆有一薄层粘液,故常带有光泽。但若出血速度较快、出血量多、肠蠕动增快时,血便可呈暗红色或鲜红色。结肠与直肠出血时,由于血液停留于肠内时间较短,往往排出鲜红色或较鲜红色血便。右半结肠出血,血液常与粪便相混合,可排“果酱样”血便。直肠、乙状结肠出血,血液常附着于粪便表面。急性大量便血,患者可出现急性失血性贫血与急性周围循环功能不全的表现。

  参考网站:A+医学百科 http://www.a-hospital.com/w/便血


2便血症状起因

症状起因

  便血的原因较多,几乎全消化道出血均可引起便血,但常见原因有:①上消化道出血(见呕血)。②小肠出血,如肠结核、局限性肠炎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小肠肿瘤、肠套叠等。③结肠出血,如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结肠癌等。④直肠出血,如直肠癌、直肠损害、痔、肛裂等。⑤ 其他疾病,如各种血液病、流行性出血热、伤寒与副伤寒、钩虫病、维生素缺乏症等。

  参考网站:A+医学百科 http://www.a-hospital.com/w/便血


3便血症状诊断/鉴别

症状诊断/鉴别


  (1)大便的颜色。若颜色为柏油状或黑便,血液多来自上消化道,但如病人进食了猪血、中药等,大便有可能是黑色;若为暗紫红色并混有粘液,每日大便次数较多,多见于慢性结肠炎,也应想到有直肠癌的可能;若血色鲜红,则多来自下消化道,但如大量上消化道出血,迅速由肛门排出,而在肠内停留时间极短,也可能出现暗红色便血。

  (2)从年龄上分析。儿童便血多来自直肠息肉,其特点是没有疼痛;血色鲜红,不与大便相混。肠套叠的血便,常为粘液血便,呈果酱状。患儿有阵发性剧烈腹痛,腹部有时可扪及套叠的肿块,易发于2岁以下儿童。若为成年人便血,可从肛门部有无疼痛来分析,无疼痛性便血,首先要考虑到内痔、直肠癌及直肠息肉三个常见的疾患。

  参考网站:http://www.a-hospital.com/w/便血


4便血症状检查

症状检查

  辅助检查

  X线钡餐或钡剂灌肠检查:气钡双重造影行十二指肠、空回肠检查或行全结肠检查,对肠结核、克罗恩病、血吸虫病、溃疡性结肠炎、肠扭转、肠套叠、息肉或癌肿等疾病的诊断有较大帮助。

  乙状结肠镜或全结肠镜检查:由于直肠、乙状结肠是炎症性病变、息肉或癌肿等疾病的好发部位,故乙状结肠镜检查对这些病变的诊断极有帮助。

  腹部B型超声波或CT、MRI检查:对中、晚期结肠癌均有辅助诊断价值。如发现腹腔内或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则对肠结核、淋巴瘤等疾病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便血时,行选择性肠系膜上、下动脉插管造影检查,可明确出血的部位,也有利于血管畸形等疾病的诊断,因此,对不明原因的便血患者,为明确出血部位或病因,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是必不可少的检查。

  参考网站:A+医学百科 http://www.a-hospital.com/w/便血


5便血治疗/预防

  预防便血的方法

  (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长期的便血肯定会导致贫血等各种疾病,下面就教你几招防治便血的办法:

  1、预防肛门感染,加强锻炼。痔疮破裂易受大便污染而发炎,因此对于已发生痔疮出血者,一定要加强消炎,可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即5000毫升温开水放1克高锰酸钾,使溶液成浅紫红色)浸泡肛门,每天2-3次;也可用马应龙痔疮膏肛门内注入,具有通便、消炎、止血的作用。此外,加强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痔静脉的压力。另外每天可以自己跪在床上,取胸膝位,练习提肛运动,对减少痔出血也有较好的效果。

  2、保持大便通畅,养成每天排便的习惯。痔疮出血多由于大便不畅,用力排便使腹压增加,造成痔静脉压力增大破裂出血;还有的是大便干结而坚硬,通过肛门时擦破痔静脉导致出血。多吃蔬菜,多喝开水可防止便秘。对于已发生便秘者,可适当多吃些蜂蜜或芝麻油,有助于润肠通便。定时排便,少吃辛辣刺激食物有助于减少痔出血。

  参考网站:A+医学百科 http://www.a-hospital.com/w/便血


6便血疾病诊断

  大便出血的诊断

  1、弄清便血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内痔、肛裂常在大便后出血;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结肠息肉等常呈反复、间歇性少量便血;中晚期(结)直肠恶变可为持续性少量便血。

  2.分清便血性状、出血方式、颜色和出血量

  如内痔出血呈点滴状或喷射状;肛裂则是血附于粪便表面或手纸染血,出血量少,如出血较多,血液在肠腔内贮留,排出时可呈黑色、暗红色或有血块。

  3.注意便血伴发症状

  如直肠炎、直肠恶变等便血常伴有肛门下坠、里急后重;内痔、息肉便血伴无有肛门疼痛;肛裂则伴有肛门疼痛及便秘;慢性结肠炎常伴腹泻、左下腹隐痛;出血性坏死性结肠炎、肠套叠伴有剧烈的腹痛等。


7便血鉴别诊断

  1、大便的颜色.若颜色为柏油状或黑便,血液多来自上消化道,但如病人进食了猪血、中药等,大便有可能是黑色;若为紫红色,混有粘液并有臭味,应想到有直肠恶变的可能;若血色鲜红,则多来自下消化道。

  2.从年龄上分析,儿童便血多来自直肠息肉,其特点是没有疼痛;血色鲜红,不与大便相混.肠套叠的血便,常为粘液血便,呈果酱状.患儿有阵发性剧烈腹痛,腹部有时可扪及套叠的肿块。


8便血检查化验

  情形不同,发展不同

  内痔、肛裂常在大便后出血;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结肠憩室、阿米巴痢疾、结肠息肉病等常呈反复、间歇性少量便血;中晚期结肠直肠恶变可为持续性少量便血。

  便血不同,疾病不同

  成年人便血多是内痔、肛裂、炎性肠病等,内痔出血男性多见,肛裂出血则多见于年轻妇女和便秘患者。儿童便血多为直肠息肉、肠套叠。家族性息肉病多于青春期发病,多为粘液血便。中老年便血则要排除结直肠恶变及结肠憩室的可能。

  中医分析

  《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证名。大便下血,出《素问·阴阳别论》:由湿热、积滞、结毒侵袭肠胃,或风、热客于下焦,血脉损伤所致。《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病者大便下血,或清、或浊、或鲜、或黑,或在便前,或在便后,或与泄物并下,……故曰便血。”《金匮要略》以先便后血为远血,先血后便为近血。近血有肠风、脏毒之分。后世从病因分类,分为湿热便血、积热便血、热毒下血、湿毒下血、酒积便血、中寒便血、肠澼下血、蛊注下血等,详见各条。便血经久不愈者,多由脏气亏损,或久病肝失所藏,脾虚不能摄血,肾虚不能固下所致,治宜扶正,或祛邪与扶正兼顾。痢疾亦见便血,详见痢疾条。

  中医治疗

  中医的“肠风”、“脏毒”、“结阴”三者均指便血。或先血后便,或先便后血,或单纯下血。《金匮》有远血、近血之分。《景岳全书》进一步阐明远血者,或在小肠,或在胃;近血者,或在大肠,或在肛门。《证治要诀》以血色清而鲜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圣济总录》谓阴气内结者为结阴,痔疾亦包括在内。大凡便血,致病原因有二,一是脾虚不能统血,二是湿热下注伤损大肠阴络。

  脾气虚弱证见下血质稀色淡,淋沥不断,或便血紫黯,伴见面色不华、神疲懒言、眩晕耳鸣、腹痛隐隐、喜热畏寒,苔薄白质淡或有齿痕。属脾虚气弱,统摄失职,宜温中健脾法。方选黄土汤、归脾汤、补中益气汤等,忌用苦寒伤中之品,防冰上加霜。药如太子参、白术、陈皮、黄芪、云苓、灶心土、当归、甘草、山药、生苡仁等。

  湿热下注大便下血如溅,如质清色鲜、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者,属热迫大肠,伤及血络,宜凉血止血法。用槐花散、地榆散、知柏地黄汤等加减。药用生地榆、丹皮、生地、槐花、天冬、麦冬、玄参、北沙参、竹叶、金银花、山萸肉、生白芍、仙鹤草等;若血下污浊、质稠量多、大便不畅、小便热涩,多为大肠湿热。用清热利湿解毒法,常选地榆散加苍术、黄柏,兼用脏连丸,或用泽泻汤加蒲公英、贯众、土茯苓、连翘、大黄等。如便血日久,湿热未清,营阴已亏者,治当虚实兼顾,和营清热。

  检查化验

  1.便血后的早期、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等可无明显变化,但当补充等渗液体、扩充血容量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的测定有助于失血量的判断。 血尿素氮升高的程度也有利于出血量多少的判断(称肠源性尿素氮升高)。

  2.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不再进行性降低,或血尿素氮降至正常,均提示出血已经停止。

  3.腹部B型超声波或CT、MRI检查 对中、晚期结肠癌均有辅助诊断价值。如发现腹腔内或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则对肠结核、淋巴瘤等疾病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4.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 便血时,行选择性肠系膜上、下动脉插管造影检查,可明确出血的部位,也有利于血管畸形等疾病的诊断,因此,对不明原因的便血患者,为明确出血部位或病因,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是必不可少的检查。

  5.无线胶囊内镜(wireless capsule endoscope)检查 近年来无线胶囊内镜(亦称胶囊内镜)检查已开始应用于临床,该检查属于无创性,患者均能耐受,无不良反应。

  6.新型小肠镜(push enteroscope P.E)检查 现已有新型的推进式小肠镜应用于临床,并能对病变处进行活组织检查,据称对疑难性小肠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新型小肠镜克服了老式小肠镜操作困难,不易通过十二指肠与空肠的交界处(屈式韧带)等缺点,因此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便血是否疼痛预示不同疾病

  一、无疼性大便出血常见于:

  1.内痔特点是便血时,血色鲜红呈滴沥状或喷射状。排便中或便后出血,由于质硬粪便擦破黏膜,或因排便时过于用力,血管内压力增高,以致曲张静脉血管破裂引起出血破裂引起出血。

  2.直肠癌 便血特点是血色暗红,常混有黏液附在大便表面,常伴有大便次数增多、肛门下坠感等症状。

  3.直肠息肉 直肠息肉便血常见于未成年人,为鲜血、被盖于粪便表面而不与其混合。直肠下端的带蒂息肉排便时可脱出肛门外。

  二、疼痛性大便出血常见于:

  1.肛裂 肛裂便血特点是排便时有撕裂或刀割样疼痛,排便后疼痛常持续几十分钟或几小时不等。

  2.外痔发炎 外痔发炎便血,自觉肛门处有肿物,疼痛、肛门坠胀,排便后擦手纸时有少量鲜血。保守治疗同肛裂坐浴方法相同,但最好还是手术治疗。

  3.肛管癌 患者得了肛管癌,自己可以发现肛门有较硬的肿块,早期可能无痛,晚期可有疼痛和便血。肛管癌最好的治疗方法是手术。

  4.肛门脓肿或肛门异物 当肛门周围起脓包破溃或有鱼刺等异物卡在肛门口时,可引起感染,并伴有疼痛、便血。此时,必须通过手术治疗才能缓解症状。

  便血患者需要做的检查项目

  1、肛门指诊。

  直肠指诊是及时发现直肠癌的一种可靠而又简便的方法。

  2、肠镜检查。

  确定痔粘膜是否有出血点或出血倾向。

  3、腹部检查。

  溃疡性大肠炎可在左下腹部触及香肠形肿块,为挛缩而增厚的结肠。

  4、化验检查分析。

  (1)粪便检查:怀疑感染性肠病者,应做粪便细菌培养查找致病菌,以便针对致病菌选择抗菌药物。

  (2)血及骨髓检查要做血小板计数、凝血机制以及骨髓涂片等方面的检查。

  (3)纤维结肠镜检查对于肠腔粘膜表面的病变,诊断率很高。

  (4) 大便隐血试验是测定消化道出血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检验肉眼不可见的少量出血。也叫邻甲联苯胺法(OB)。大便隐血试验仍是当今大肠癌普查中使用最广泛而且评估最多的一项试验。此项试验快速简单,而且无痛。

  检查便血的新型技术

  1.(韩国Dr.camscope电子肛肠成像检查系统)目前国际公认较为优秀的肛肠成像检查系统。可对肛肠内部深层病灶部位进行图像采集,让医患双方都能清晰、准确、直观地了解病情。

  2.(奥林巴斯电子肠镜)世界同类胃肠镜设备的佼佼者,被誉为“精明的电子胃肠镜”,该系统具有高分辨率,高清晰度的特点,可使病人病灶部分图象最清晰地显示在电脑屏幕上。其镜身 韧性极高,直径小,镜头能多角度、多方位的进行检查治疗,全新、高智能电脑工作站,可进行随机描图,便于病变的对比、查询、会诊等。对胃炎、溃疡病、消化道出血、食道癌、胃癌、大肠癌、大肠息肉、各种肠炎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大便出血颜色分析

  鲜血便

  多为即时出血,血液流出血管外很短时间就经肛门随粪便排出,或便后直接流出。流出的血液外观类似外伤出血,颜色鲜红或紫红、暗红,时间稍久后可以凝固成血块。鲜血便常于以下疾病:

  1、痔疮:各期内痔和混合痔均可引起大便出血,一般为粪便附有鲜血或便后滴血。外痔一般无大便出血。

  2、直肠息肉:为无痛性大便出血。排便时出血,排便结束后停止,量多少不等,一般血液不与粪便相混,或息肉位置高、数量多,也可也粪便相混。

  3、直肠脱垂:久病后可有排便时出血。

  4、肛裂:便血,出血方式为粪便表面一侧附有血迹,不与粪便相混,部分患者便后滴血。要想确定以上疾病是否为便血的原因,可通过电子肛肠镜进行检查确诊。目前,有些医院采用进口高清肛肠镜(如北京解放军309医院第一分院肛肠外科中心),可将病灶部位放大数十倍,可有效发现便血的原因。

  脓血便

  即排出的粪便中既 有脓液,也有血液,血液外观较稀薄,有时含有大量黏液。脓血便或含有黏液的血便,往往见于直肠或结肠内的肿瘤及炎症。以下是几种常见疾病:

  1、直肠癌:血色较新鲜或暗红色,粪便中可有黏液,往往血液、黏液、粪便三者相混。

  2、结肠癌:随病程延长逐渐出现大便出血,多为含有脓液或黏液的血便,血色较暗。

  3、溃疡性结肠炎:黏液便或脓血便,同时伴有左下腹痛或下腹疼痛。

  黑便

  是指大便呈黑色或棕黑色,又称为柏油便,为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上消化道出血时主要表现为黑便,往往伴有呕血、心悸、乏力、贫血等其他症状体征。若出血量较少,而且速度较慢,血液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由于肠液的作用排出的大便即为黑色;若出血量较多,在肠内停留时间较短,则排出的血液呈暗红色;出血量特别大,而且很快排出时也可呈鲜红色。

  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大便隐血试验可检测大便中的少量血液成分。多次、持续性隐血试验阳性,提示消化道慢性出血,应进一步检查警惕胃肠道肿瘤的存在。

  痔疮引起便血的特点

  1.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为大便出血,重者每次出血数毫升至十余毫升。

  2.出血频度。轻者间断大便出血,重者每于大便时必然出血。

  3.出血时机。粪便干硬或进食辣椒等刺激性食物时,最易发生或加重。

  4.出血方式。一般为粪便附有鲜血或便后滴血。

  便血诊断要注意事项

  1、忌不问年龄与性别

  成年人便血多是内痔、肛裂、炎性肠病等,内痔出血男性多见, 肛裂出血则多见于年轻妇女和便秘患者。儿童便血多为直肠息肉、肠套叠。家族性息肉病多于青春期发病,多为粘液血便。中老年便血则要排除结直肠癌及结肠憩室的可能。

  2.忌不分便血性状、出血方式、颜色和出血量

  内痔出血呈点滴状或喷射状;肛裂则是血附于粪便表面或手纸染血,出血量少,如出血较多,血液在肠腔内贮留,排出时可呈黑色、暗红色或有血块。

  3.忌不问便血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内痔、肛裂常在大便后出血;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结肠憩室、阿米巴痢疾、结肠息肉病等常呈反复、间歇性少量便血;中晚期结肠直肠癌可为持续性少量便血。

  4.忌不考虑伴发症状

  如痢疾、直肠炎症、直肠癌等便血常伴有肛门下坠、里急后重;内痔、息肉便血则无肛门疼痛;肛裂则伴有肛门疼痛及便秘;肛门直肠损伤造成的便血在近期有注射或手术病史;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常伴腹泻、左下腹隐痛;出血性坏死性结肠炎、肠套叠伴有剧烈的腹痛;细菌性痢疾、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阿米巴肠病多起病急,伴有发热、腹痛。

  轻微便血的诊断方法

  (1)溃疡性结肠炎需先排除细菌性痢疾、阿迷巴性结肠炎等病因明确的结肠炎。

  (2)具有反复发作的腹泻、腹痛、粘液、脓液等典型的临床表现,至少有结肠镜"X光线"的特征性改变中的一项。

  (3)临床表现不典型,但有典型结肠镜或X光表现或粘膜活检组织学表现。

  真假便血的诊断

  有时因为吃了某些食物和药物后会引起大便变色。如服用了补血的铁剂、碳粉、铋剂、中草药,或吃了猪肝、动物血、蕃茄、甜菜等食物后,大便可呈暗褐色、黑色或红色。有时口腔或鼻腔内出血咽下后也会引起大便颜色的改变。些就是假性便血,停用药物和食物后,“血便”就会消失。

  小儿如有黑色、暗红色、果酱样或赤豆汤样粪便,可能是食道、胃、肠道内真有出血情况。如果肛门周围的肠壁损伤出血,则表现为鲜血附着在成形的粪便表面。还有幼儿便血,还常常有腹痛、腹泻、发热、呕吐以及全身出血等症状。

  诊断措施

  各类疾病患者便血的诊断措施:

  (1)大便检查是肝病便血检查的常规项目:有时它可有助于病因诊断。

  (2)血常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下降,可反映出失血量;白细胞数增高,且有中毒颗粒或空泡,提示有感染。

  (3)血非蛋白氮或尿素氮检查,可提示有无尿毒症。

  (4)肝病便血还包括肝功能检查及黄疸指数:异常时可提示有肝脏疾患。

  (5)尿常规:若蛋白阳性,镜检有红细胞或管型,则提示有溶血-尿毒综合征、尿毒症等。


9便血并发症

  1、腹痛

  (1)下腹痛时排血便或脓血便,便后腹痛减轻者,多见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阿米巴性痢疾等疾病。

  (2)若为老年人,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病史,于腹痛后出现便血,应考虑缺血性肠病的可能。

  (3)慢性反复上腹痛、且呈周期性与节律性,出血后疼痛减轻者,见于消化性溃疡。

  (4)上腹绞痛或有黄疸伴便血者,应考虑肝、胆道出血。

  (5)腹痛伴便血还见于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肠套叠、肠系膜血栓形成或栓塞。

  2、里急后重

  肛门重坠感,似为排便未净,排便频繁,但每次排血便量甚少,且排便后未见轻松,提示为肛门、直肠疾病,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

  3、全身出血倾向

  便血伴皮肤黏膜出血者,可见于急性传染性疾病及血液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等。

  4、发热

  便血伴发热常见于传染性疾病,如败血症、流行性出血热等。

  5、腹部肿块、便血伴腹部肿块

  应考虑肠结核、肠套叠、Crohn病及小肠良等。

  6、皮肤改变

  皮肤有蜘蛛痣及肝掌者,便血可能与门脉高压有关。皮肤与黏膜出现成簇的、细小的呈紫红色或鲜红色的毛细血管扩张,提示便血可能由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所致。


10便血相关饮食

  可用宜常取食易于消化、质地较软、富含纤维素、具有润肠效用、质地偏凉的食品,不宜辛辣刺激、油腻、煎炸熏烤及热性刺激、发物和烟酒。

  预防便血改掉这三个坏习惯

  1、长期站立或久坐。

  2.长期饮酒或喜食辛辣食品的人。

  3.上厕所时看书看报。

  危害

  便血容易使体内丢失大量的铁,引起缺铁性贫血。一般发展缓慢,早期可以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贫血较重时则会出现面色苍白、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心悸、心率加快和体力活动后气促、浮肿等,一些患者甚至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易激动、兴奋、烦躁等。同时便血也是肠恶性肿瘤的早期信号,由于便中带血的情况与痔疮出血类似,一般人很难区分,加上一些人不够重视,使早期恶性肿瘤被轻易地忽视而酿成悲剧。便血的危害:

  1.便血是肠道恶性肿瘤的早期信号。很多人对痔疮便血的症状比较熟悉,于是,只要出现便血症状就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是患上了痔疮。但他们不知道,便血也可能是肠恶性肿瘤的早期信号。临床上,有80%的早期直肠肿瘤患者,都曾因为忽视便血而发生误诊漏诊的情况,从而延误直肠肿瘤的治疗。

  2.长期便血可引发贫血。长期便血,很容易使人体丢失大量的铁,引起缺铁性贫血。导致的贫血症状一般发展缓慢,早期可以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贫血症状较重时,则会出现面色苍白、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心悸、心率加快和体力活动后气促、浮肿等。

  3.便血可影响神经系统功能。便血还能影响人的神经系统,造成人体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从而使一些患者出现如:容易激动、兴奋、烦躁等症状。同时,长期便血的话,也会让患者终日感觉惶惶不安,陷入精神恐惧,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

  4.便血可导致败血症、毒血症。因为肛裂、痔疮等肛肠疾病引起的便血,一旦引起感染,造成肛周脓肿,细菌毒素、脓栓等就很容易侵入人体血液,引发败血症、毒血症等。长期的便血,还可能造成肛门疼痛、大便障碍,给患者带来终身的痛苦。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便血症状描述
2便血症状起因
3便血症状诊断/鉴别
4便血症状检查
5便血治疗/预防
6便血疾病诊断
7便血鉴别诊断
8便血检查化验
9便血并发症
10便血相关饮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