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大便粘腻

大便粘腻

  • 别名:大便粘壁、大便粘稠
  • 患病部位:腹部,胃
  • 所属科室:内科,消化内科
  • 细分症状:寒湿性大便粘腻、中毒型大便粘腻、排水样大便粘腻
  • 相关疾病:大肠癌、眩晕、白痢、女劳疸、脾劳、脾虚泄泻
  • 相关检查:粪便显微镜检查、粪便性状检查、肠道镜、血常规
  • 相关药品:舒肝和胃丸、摩罗丹、健胃消食片、复方鸡骨草胶囊
  • 相关症状:便秘、抽风、大便粘腻、腹痛、腹泻、高热、灰白大便

1大便粘腻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大便的性状与进食的主要成分构成密切相关,如吃的食物中主要是肉类等高蛋白、糯米等高粘性的成分,所排的大便必然较粘稠且有排便不畅感,反之吃的如以粗粮、蔬菜等高植物纤维的食物为主,则大便易形成固体,且易造成便量多、便次增加及排便畅快。

患这种病的人越来越多,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能够远离此病的困扰,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适当地分解,并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而且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厌食的不良习惯。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来源资料:《四川中医》 2014年 第7期

2大便粘腻症状起因

症状起因

  中医认为大便很粘稠是肠胃有湿,因湿性粘腻,如你不小心吃了温燥的东西,就会引发湿热,但是不小心着了凉,就会引发寒湿。

患这种病的人越来越多,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能够远离此病的困扰,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适当地分解,并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而且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厌食的不良习惯。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来源资料:《中医药学报》 2011年 第4期

3大便粘腻症状诊断/鉴别

症状诊断/鉴别

  应与下面的症状相鉴别诊断:

  1.排水样血性大便

  排水样血性大便是指由于某些感染因子导致胃肠功能受损,胃肠粘膜受到损伤或者是因为其他的原因所导致的腹泻、血便,从而影响人体的正常功能的发挥。

  2.灰白大便

  正常的大便应呈黄褐色,这是因为肝细胞分泌的胆汁进入肝肠循环后,经过一系列化学变化,胆汁中黄绿色的胆黄素变成黄褐色,并随大便排出体外。胆道阻塞,胆汁进入肠道的通道阻塞导致消化道内无胆汁,导致大便呈灰白陶土样

  3.痢疾样大便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急性肠道传染病,以结肠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变,有全身中毒症状、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便等临床表现。由于临床表现和疾病经过不同,医学家将痢疾分为普通型痢疾、中毒型痢疾和慢性痢疾。痢疾虽然有多种类型,对孩子生命有威胁的只有重型和中毒型。中毒型痢疾的多数孩子起病突然,高热不退,发病初期肠道症状往往不明显,有的经过一天左右时间才排出痢疾样大便。在典型痢疾大便排出前,用肛管取便或2%盐水灌肠,有助于早期诊断。在痢疾高峰季节,孩子突然高热抽风,精神很弱,面色灰白。

  大便粘腻不畅,可伴有便秘,排气臭。

来源资料:《湖北中医杂志》 2012年 第3期

4大便粘腻症状检查

  大便粘腻不畅,可伴有便秘,排气臭。可以查一下肠道镜,查一下大便,查一下血常规,血沉,也可以找中医脉诊一下调整饮食保证睡眠很重要的,可以用针灸按摩。

患这种病的人越来越多,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能够远离此病的困扰,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适当地分解,并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而且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厌食的不良习惯。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来源资料:《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 第8期

5大便粘腻治疗/预防

  治疗方法

  出现大便粘腻不知道从何治疗。刚准备去治疗便血症状就好了,可过了一段时间就又发生了。如此反反复复,让患者片刻不得安宁,那么什么方法可以治疗便血呢?要想治疗便血首先就要分清原因,对症治疗。

  一、肛门疾病

  1、肛管恶变主药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2、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3、血色鲜红无疼痛患者,多见于内痔,一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二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二、直肠疾病

  1、放射性直肠炎:表现为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2、直肠息肉:表现为便血,一般呈间歇性,色鲜红,通常量不多。

  3、直肠恶变:主药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受到广大女性患者的高度重视。

  预防方法

  1、调解紧张的情绪,和饮食不适有关,饮酒、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要避免。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起居要有规律,要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也可有助于改善消化道的功能。

  3、胃肠功能有关,要强化胃肠功能,增强胃肠道抵抗力。

来源资料:《中医杂志》 2003年 第z1期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大便粘腻症状描述
2大便粘腻症状起因
3大便粘腻症状诊断/鉴别
4大便粘腻症状检查
5大便粘腻治疗/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