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疼痛是肛肠疾病发生的最常见的症状,由于解剖和生理学的关系,肛肠疾病的痛疼多发生于下腹部、会阴部,肛缘及直肠下段。而直肠疼痛可能由直肠膨出导致的,直肠膨出是因直肠前壁、直肠阴道间隔和阴道后壁薄弱,向前突入阴道穹隆,改变了排便时腹内压作用的方向,导致排便过程中出来直肠肛管功能性梗阻,并由此引起排便困难和便秘等症状。
直肠疼痛病症多发生于下腹部、会阴部,肛缘及直肠下段。直肠为自肛缘起向上15cm的一段大肠,直肠疼痛可能是直肠损伤,平时多因工农业生产外伤、交通事故、生活意外及殴斗所致,以腹部闭合性损伤为多见。主要有腹痛、直肠内出血、腹膜炎或直肠周围感染征。治疗直肠疼痛病症,首先,要明确直肠疼痛的病因。
来源资料:《中华消化杂志》 2011年 第6期
直肠疼痛患者先感肛门处坠胀痛或刺痛,肿块压痛,继之疼痛加重,痛性肿块增大,由于直肠疼痛病症的发生表现不同,其症状体征也各有特点,像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引起的直肠疼痛,其表现为畏寒,发热,在3~5天后局部可形成脓肿,脓肿可自行向肛管直肠内破溃自发排出脓液,从而,引起直肠疼痛的疾病不同,所以症状也不同。
导致直肠疼痛的多种疾病病因: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引起直肠疼痛: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称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导致直肠疼痛,或在手术切开引流后易形成肛瘘,是常见的肛管直肠疾病。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引起直肠疼痛多半是由肛腺感染化脓引起的,这些炎症可扩散到肛管直肠周围组织形成肛周脓肿,使直肠疼痛。
直肠炎引起直肠疼痛:直肠炎常见于体质虚弱抵抗力低下,心、肺、肝、胃肠道疾病、呼吸道感染、传染病后,大便秘结、腹泻、痔,肛管直肠脱垂,肛瘘、息肉病、肛门直肠狭窄、直肠肿瘤、直肠损伤、异物等,都可使直肠发炎,导致直肠疼痛。
来源资料:《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10年 第2期
直肠疼痛的临床诊断表现之一为肛周持续性剧痛,受压或咳嗽时加重;可有全身乏力,发热等感染表现。高位脓肿全身症状重而局部症状轻,脓肿可自行向肛管直肠内破溃自发排出脓液,排脓后疼痛缓解,全身症状好转或消失,形成肛瘘以后脓肿可反复发作。通过之前的检查,其直肠疼痛诊断为有时可看到开口,若在周围加压,还可见到脓液自开口流出。
诊断直肠疼痛,首先要了解直肠疼痛的体征,直肠疼痛患者的肛旁皮肤有明显红斑,伴硬结和触痛,可以波动感,为肛周脓肿;通过直肠指诊,患侧有压痛性肿块为坐骨直肠窝脓肿;直肠上部的前侧壁外有压痛,隆起为骨盆直肠脓肿;直肠指诊在直肠后壁有压痛,隆起和波动感,为直肠后壁脓肿,高位肌间脓肿,肛周外观无特殊,同时,在肛管上端或下端扪及表面光滑,卵圆形,边缘整齐,质硬,压痛的肿块,或有波动者为高位肌间脓肿。
来源资料:《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4年 第1期
引起直肠疼痛的疾病可根据其引起疼痛的原因不同,分为两类。直肠疼痛与排便有关者以及肛门疼痛与排便无关者。导致直肠疼痛病因不一样,因此直肠疼痛的检查表现也不一样。直肠疼痛与排便有关者导致的直肠疼痛,通过检查,通常表现患者于排便时感觉有烧灼样痛,排便后又出现周期性的剧烈痛疼,常常持续十分钟至数小时,这种情况多数是由肛裂引起的。如果患者有内痔脱垂的历史,疼痛多由排便后内痔不能回缩,引起局部水肿及持续性疼痛,这种情况多数是绞窄性内痔。
而直肠疼痛与排便无关者引起的直肠疼痛,通过直肠镜检查,会表现肛门周围不明原因出现红肿,并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肛门周围及肛管内胀疼、跳疼,并不断加重,有时肛门周围还可触到肿块者,有的还有下坠感,多半是肛门周围感染引起的症状;如有长期持续、不断加重的肛门痛疼,并伴有下坠感和大便次数增多,偶而可摸到肛门内不规则的硬块,应怀疑肛管癌的发生。
来源资料:《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4年 第1期
直肠疼痛治疗方法:
直肠疼痛的主要治疗是找到引起直肠疼痛的病因。例如发生的直肠疼痛,常由于直肠膨出、长期用力排粪或是误食异物等引起,在诱因去除后,直肠疼痛即可消失。如直肠膨出引起的直肠疼痛,一旦临床诊断为直肠前突且排粪造影进一步证实直肠前突部位不能完全排空,即应进行保守治疗试验。只有保守处理失败,方可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直肠疼痛的治疗主要是饮食治疗,每天摄入20~30g不溶性纤维,如粗制主食或麸皮;每天饮水2000-3000ml,特别是早上饮水1000ml;多吃富含食物纤维的蔬菜、水果,增加体育活动等。必要时服缓泻剂。以上常可控制病人的症状。值得重视的是,应恒定或逐渐增加高质量纤维的饮食和清晨口服足量的液体是治疗的关键,必须坚持。患者自己指压阴道后壁也可作为一种治疗手法以助排便,此手法治疗对不适于手术修补的患者尤为适合。
直肠疼痛预防方法:
(一)保持大便通畅,不要久忍大便,临厕时不宜久蹲努挣。
(二)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以助大便通畅。
(三)保持肛门清洁卫生,经常用冷水洗浴,便纸宜柔软。
(四)加强体育锻炼,促进全身血液流畅,每天坚持做提肛运动。
(五)及时治疗与肛门有关的疾病,如肠炎、痢疾、便秘等。
来源资料:《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0年 第8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