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痛指患者在排尿的过程中尿路或尿道口的不适感,包括疼痛感、烧灼感以及酸胀感,个别患者会有小腹不适,同样包括疼痛感、烧灼感、酸胀感以及下坠感。此异常感觉多见于尿路系统的感染。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尿痛
病理性尿痛的病因很多,但主要是膀胱及尿道疾病。常见病因有:
①膀胱尿道受刺激:最常见为炎症性刺激,如肾盂肾炎、肾结石合并感染、肾结核、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阴道炎。在急性炎症和活动性泌尿系结核时最为明显。非炎症性刺激如结石(膀胱结石、尿道 结石、输尿管下 1/3 段结石等)、肿瘤(膀胱、尿道、前列腺肿瘤等)、膀胱或尿道内异物、膀胱瘘和妊娠压迫等刺激;
②膀胱容量减少:如膀胱占位性病变,或膀胱壁炎症浸润、硬化、挛缩所致膀胱容量减少;
③膀胱神经功能调节失常:见于精神紧张和癔病,可伴有尿急,但无尿痛。
来源地址:http://www.chinadmd.com/file/vpsr36waotsie6ivawtpowzi_2.html
引起尿痛疾病的鉴别诊断:
(1)排尿开始时尿痛明显,或合并排尿困难者,病变多在尿道,常见于急性尿道炎;
(2)排尿终末时疼痛,且合并尿急者,病变多在膀胱,常见于急性膀胱炎;
(3)排尿末疼痛明显,排尿后仍感疼痛,或觉“空痛”,或不排尿亦痛者,病变多在尿道 或邻近器官,如膀胱三角区炎、前列腺炎等;
(4)排尿突然中断伴疼痛或尿潴留:见于膀胱、尿道结石或尿路异物;
(5)排尿不畅伴胀痛:老年男性多提示前列腺增生,亦可见于尿道结;
(6)排尿刺痛或烧灼痛:多见于急性炎症刺激,如急性尿道炎、膀胱炎、前列腺炎、肾盂肾炎。
来源地址:http://www.chinadmd.com/file/vpsr36waotsie6ivawtpowzi_1.html
在诊断时除仔细问诊与体格检查外,在寻找病因时,应首先作中段尿细菌培养。若尿菌落数≥105/mL,则尿路感染诊断可以成立,此时应进一步确定上、下尿路感染,可作尿液抗体包裹细菌检查,或尿溶菌酶和尿FDP 的测定,必要时作输尿管导尿法或消毒膀胱尿培养法以区别上、下尿路的感染。尿路造影检查可查明尿路异常等尿路感染的易患因素及复发的原因。肾功能测定可以了解肾功能状态和估计病变的程度,从而指导临床用药及对预后的判断。若中段尿细菌培养多次阴性者,应进一步寻找尿路刺激症状产生的其他原因,如结核、膀胱肿瘤和急性尿道综合征。
众所周知,此病的发病率依然是很高,一旦确诊后就要及时对症治疗,切勿随意服用药物,对于处于治疗中的患者来说,除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外,还需要提高免疫力,做好生活中的护理,清淡饮食,平时可以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最后,提醒患者,定期复查是很关键!不要忘记!
来源地址:http://www.chinadmd.com/file/vpsr36waotsie6ivawtpowzi_2.html
症状治疗:
治疗尿痛首先要控制急性感染,同时配合硝矾洗药外洗;根据尿道外口的局部情况决定治疗方案,如小阴唇融合者,行小阴唇分离术;若尿道外口有肉阜状突起,则将其切除;对融合型者,行尿道口阴道口间距延长术;对远端尿道狭窄者,定期行尿道扩张术。
此外,要注意预防生殖疾病, 避免尿痛的发生。引起尿痛的生殖疾病有尿道炎、非特异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子宫肌瘤等。针对这些生殖疾病我们也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治疗它,这样就可以避免诱发尿痛。如尿道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川心莲片、八正合剂等中成药服用;非特异性阴道炎 ①纠正阴道酸碱度。②注意合理应用广谱抗生素及激素等。
预防尿痛:
预防尿路感染,避免尿痛发生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每天重庆肛肠科要补充足够的水分,保持不少于1500毫升的尿量,使尿液有效冲洗尿道,及时把细菌等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其次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劳逸结合。确保机体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另外,注意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换内裤。内裤不宜过小或太紧,内裤的面料应选择吸湿性、透气性均好的棉、麻织品。大便后手纸应由前向后抹拭,以免污染尿道。万一出现症状,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合理用药,不要自己自行用药。
来源地址:http://www.chinadmd.com/file/swwvwp6xpxx63usiriewu6ix_1.html
通过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已经对这种病有所了解,所以得了此病,一定要及时选择正规医院就诊,越早治疗,不仅恢复的比较快,而且还大大降低了成本,所以对于此病,希望大家要重视起来,如果发现身体有此病的症状,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以免病情越来越严重。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