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肋软骨痛是肋软骨炎的典型症状表现。肋软骨炎起病缓慢。其突出的临床表现为受累的胃软骨膨隆、肿大、有明显的自发性疼痛和压痛,局部无红、热改变。多数病例仅侵犯单根肋软骨,亦有个别病例2个以上或双侧多个肋软骨。最常见的病变好发部位为左侧第二肋软骨,其次是右侧第二肋软骨以及第三、四、第一肋软骨。
其实,大家一定要关注身体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就要及时就医诊断一下,不要盲目用药,否则会适得其反,甚至累及性命,对于患者来说,除了对症治疗外,还需要做好自身的护理工作,远离一些诱发此病的食物,最好是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如果身体状态允许的话,建议适当做些运动
来源资料:《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1998年 第8期
第2肋软骨痛常由肋软骨炎导致。肋软骨炎病因未明。曾有报道与结核病,全身营养不良,急性细菌性和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类风湿性关节炎,胸肋关节半脱位,胸肋关节韧带慢性损伤,以及胸部撞击伤,剧烈咳嗽等损伤有关,此病常发生在冬春之交和秋冬之交季节变换之时,显然与受风寒湿邪侵袭有关。有人应用广谱抗菌素治疗有明显效者。本病常侵犯第二肋软骨,约占70%,其次是第三、四和第一肋软骨。这和第二肋软骨与胸骨联接处有一胸肋韧带密切相关。此韧带柄和胸骨体,与该处的纤维组织相连。有人认为肋软骨炎是胸肋韧带的轻微损伤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或者是二者所引起的该韧带的炎症增厚。
其实,大家一定要关注身体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就要及时就医诊断一下,不要盲目用药,否则会适得其反,甚至累及性命,对于患者来说,除了对症治疗外,还需要做好自身的护理工作,远离一些诱发此病的食物,最好是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如果身体状态允许的话,建议适当做些运动
来源资料:《光明中医》 2005年 第2期
肋软骨炎引起的第2肋软骨痛,临床上以症状表现作为其诊断的依据。病变的胃软骨虽然膨大、隆起,但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表面皮肤并无红、肿、热等炎症改变。患处疼痛和压痛的程度轻重不等。严重者咳嗽、深呼吸、转身活动、抬举上肢,肋间肌和胸大肌牵扯痛,局部拒绝按压。部分病例有全身乏力,食欲不振,低热等。患者不敢挺胸抬头,精神萎糜不振。肋软骨炎的主要症状为局部疼痛。一般历时2~3个月,可自行缓解或消失。但肋软骨肿大,膨隆将持续存在多年。有的病例,时好时犯,时轻时重,迁延数年之久。
此病的发生和诸多因素有关,一旦出现明显的病症,就要及时就医治疗,如果盲目用药或者延误治疗时机,很有可能病症进一步发展,甚至影响生活和健康,对此,对症治疗至关重要,同时,提醒患者们,我们需要有所重视,不要延误看医生的时间。并且,还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只有这样,自身的身体健康才会有所保障,疾病也才能更好的远离。
来源资料:《临床外科杂志》 2005年 第5期
胸部X线片及CT检查有助于第2肋软骨痛患者的确诊。X线检查不能发现病变征像,但有助排除胸内病变、胸壁结核、肋骨骨髓炎。感染性肋软骨炎胸部X片可显示局部软组织肿胀及骨质破坏,还可排除局限性脓胸,X线碘油窦道造影还可显示病变的范围。CT检查发现病变部位,能很好地显示软骨肿胀及骨化等。
众所周知,此病的发病率依然是很高,一旦确诊后就要及时对症治疗,切勿随意服用药物,对于处于治疗中的患者来说,除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外,还需要提高免疫力,做好生活中的护理,清淡饮食,平时可以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最后,提醒患者,定期复查是很关键!不要忘记!
来源资料:《中外医学研究》 2014年 第4期
肋软骨炎引起的第2肋软骨痛患者可对症治疗,如应用消炎解热镇痛药,醋酸氢化可的松加普鲁卡因局部封闭。有人应用广谱抗菌素治疗,有一定疗效。亦有人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取得疗效。绝大多数肋软骨炎病人的临床症状可在数月之后逐渐缓解和消失。所以应告诉患者此病并非不治之症。症状较重时可适当休息,减少上肢活动。局部应用理疗,热敷,亦可应用活血祛瘀中药内服,狗皮膏、风湿止痛膏外贴。对于极少数病人,局部疼痛剧烈,上述各种治疗无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并造成一定的精神负担,或怀疑有恶性肿瘤者,可考虑手术切除。病变的肋软骨切除后,局部疼痛可减轻以至消失。
由于本病的发生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因此,作好预防首先要避免上感。经常开窗通气,使室内空气新鲜。少去公共场所,多参加体育活动,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必要时注射流感疲苗。还要多吃蔬菜、水果,多食增强免疫作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等,忌食辣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及含大量动物脂肪的食品,戒烟,不喝烈性酒等。
来源资料:《北京医学》 2009年 第6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