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中钠的浓度太高即为高血钠症,一般血清钠浓度>145mmol/L为高钠血症,高钠血症必然合并有血浆渗透压增高,故亦称高钠性高渗综合征。高钠血症仅仅反映血清钠浓度增高,而机体内钠的总量可多、正常,也可减少。见于右心衰竭、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等肾前性少尿;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肾性少尿;代谢性酸中毒、心肺复苏等补碱过多;老人或婴幼儿肾功能不良。库欣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排钾保钠性疾病,使用去氧皮质酮、甘草类排钾保钠类药物等。
患这种病的人越来越多,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能够远离此病的困扰,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适当地分解,并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而且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厌食的不良习惯。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来源资料:《中华创伤杂志》 1997年 第6期
高钠血症主要由脱水引起。发生的原因可能有摄取过少水分、腹泻、呕吐、发烧、过度出汗、尿崩症、脑下垂体受损、其他电解质失调、镰型血球病、使用药物等等。高血钠症在老年当中最普遍。高血钠症最重要的症状起因于脑部官能障碍,严重高血钠症会导致混乱、肌肉痉挛、发作、昏迷、甚至死亡。在临床高钠血症较低钠血症少见。日常生活中高钠血症常见于:
一、水摄入不足
见于水源断绝、昏迷的患者不知饮水也无入帮助进水或疾病所致吞饮障碍。一日停止进水(包括食物中的水)体液的丢失占体重的2%。完全断水7-10 d,即体液的丧失达到体重的15%可致死亡。
二、水丢失过多
常见于尿崩症、渗透性利尿、腹泻、呕吐、溶赂入过多、尿浓缩功能障碍,而水分补充不足。
三、钠排泄障碍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患者,钠排出减少,常伴有血钠增高。钠排出减少还见于此种患者,其释放ADH的能力并无障碍,只是释放ADH的“渗透压阈值”提高了,即当体内的渗透压增高到比正常入更高的程度时才释放ADH,临床上称此为“特发性高钠血症”。
来源资料:《国内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2年 第12期
浓缩性高钠血症即高渗性失水,特点是机体总钠量减少,而细胞内和血清钠浓度增高,最常见。高钠性高钠血症比较少见,主要因肾排泄钠减少和(或)摄入钠过多所致。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症状的轻重与血钠升高的速度和程度有关,初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或在急性高钠血症,主要呈脑细胞脱水的临床表现,如神志恍惚,烦躁不安,抽搐惊厥,癫痫样发作,昏迷乃至死亡,常比浓缩性高钠血症为重,特发性高钠血症一般症状较轻,常伴血浆渗透压升高。脑脊液检查部分患者中可发现红细胞及蛋白增多。必要时做脑CT检查来确诊高钠血症。
高钠血症的鉴别诊断方法:
高钾血症:血清钾高于5.5mmol / L。早期可出现肌无力,严重者腹反射消失,肌肉麻痹,甚至呼吸肌也麻痹。循环系统早期脉率缓慢,严重者心律失常,甚至心室纤颤导致心脏停搏。
轻度低钾血症:患者常无明显的临床症征,可出现全身软弱无力,肢体软瘫,胆反射减弱或消失,严重者有呼吸肌麻痹及心功能障碍m心律紊乱,心脏扩大,甚至心脏停搏入。
低钙血症:血清钙低于2.2mmol / L。低血钙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可出现手足抽搐、肌痉挛、喉鸣、惊厥,以及易激动、情绪不稳、幻觉等精神症状。低钙血症患者可表现Chvostek和 Trousseau征阳性,但约l/3的患者可为阴性。低钙血症伴体内钙缺乏时,可引起骨质钙化障碍,小儿可出现佝偻病、囱门迟闭、骨骼畸形,成入可表现骨质软化、纤维性骨炎、骨质疏松等。
来源资料:《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年 第2期
检查高钠血症时应注意询问患者有无大量体液丢失的病史,如腹泻呕吐,高温大量出汗,气管切开合并高热性疾病等,应特别注意水分的补充情况。患者烦渴、多饮、多尿为尿崩症的表现,有尿崩症表现的患者伴有头痛、呕吐、视力障碍、颅脑外伤者应考虑为继发性尿崩症的可能。此外还应注意静脉输注液体的情况,有无应用脱水剂、利尿药、类固醇激素和其他药物。另外高钠血症患者还要做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
一、体格检查
高钠血症早期突出的症状是口渴,重症患者由于脑细胞脱水而主要表现神经系统的症状如烦躁、嗜睡、健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后期出现抽搐、惊厥、昏迷。查体时应注意患者神志表现,皮肤脱水的症征,有无循环衰竭。
二、实验室检查
血钠浓度增高,一般多在 150 mmol / L以上,血浆渗透压也增高。要进行每日尿量、尿常规及尿相对密度的测定。肾功能的检查包括尿素氮、肌配、PSP及尿的浓缩和稀释试验等。对可疑有糖尿病、原发性醛固酮症、Cushing综合征的患者还要进行有关内分泌功能的测定。
来源资料:《广东医学》 2006年 第3期
高钠血症的治疗首先是尽可能去除病因或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缺水应立即让患者饮水即可纠正高钠血症。对钠排泄障碍所致的高钠血症的治疗主要是排除体内过多的钠,可输5%葡萄糖液,同时用排钠利尿药以增加排钠,可用呋塞米(速尿)或依他尼酸钠(利尿酸钠)。这些利尿药排水作用强于排钠,故使用时必须同时补液。如果病人有肾功能衰竭,则可采用血液或腹膜透析治疗。透析液以含高渗葡萄糖为宜。同样应监测血钠下降速度,以免下降过快而引起脑水肿。而失水过多性引起者则采取不同的方法治疗。
1.补充液体的溶液:优选等渗盐水与5%葡萄糖液,按1/4∶3/4或1∶1比例混合配制。葡萄糖进入体内后很快被代谢掉,故混合配制的溶液相当于低渗溶液。也可选用0.45%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
2.补液途径:有经口饮入,不能自饮者可经鼻胃管注入,一般用于轻症病人。此途径安全可靠。症状较重特别是有中枢神经系统临床表现者则需采取静脉途径。在采取静脉补液时应当注意的是:补液速度不宜过快,并密切监测血钠浓度,以每小时血钠浓度下降不超过0.5mmol/L为宜,否则会导致脑细胞渗透压不平衡而引起脑水肿。
来源资料:《医师进修杂志》 1995年 第11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