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形骨折属于完全性骨折。 完全性骨折是指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全部中断,管状骨骨折后形成远、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骨折段。主要由暴力和积累性劳损引起。手术矫正和后期的功能锻炼可以有效地治疗该病症。
患了这种病,应该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诊治,在此病的治疗中,我们需要从科学的检查入手,从各个方面检查身体状况,了解病因,确定病情,为了安全有效地治疗这种病,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这样病情才有利于康复,所以选择一家正规的医院是很关键的。
来源资料:《中华骨科杂志》 2006年 第4期
发生螺旋形骨折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三种情况:
1.直接暴力
暴力直接作用于骨骼某一部位而致该部骨折,使受伤部位发生骨折,常伴不同程度软组织损伤。如车轮撞击小腿,于撞击处发生胫腓骨骨干骨折。
2.间接暴力
间接暴力作用时通过纵向传导、杠杆作用或扭转作用使远处发生骨折,如从高处跌落足部着地时,躯干因重力关系急剧向前屈曲,胸腰脊柱交界处的椎体发生压缩性或爆裂骨折。
3.积累性劳损
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可致使肢体某一特定部位骨折,又称疲劳骨折,如远距离行走易致第二、三跖骨及腓骨下1/3骨干骨折。
来源资料:《中华医学杂志》 2008年 第31期
可以从症状来诊断鉴别螺旋形骨折:
全身症状
(1)发热症状:骨折处有大量内出血,血肿吸收时,体温略有升高,但一般不超过,开放性骨折体温升高时,应考虑感染的可能。
(2)产生休克症状:对于多发性骨折、骨盆骨折、股骨骨折、脊柱骨折及严重的开放性骨。患者常因广泛的软组织损伤、大量出血、剧烈疼痛或并发内脏损伤等而引起休克。
局部症状
(1)异常活动症状:正常情况下肢体不能活动的部位,骨折后出现不正常的活动。
(2)畸形症状:骨折段移位可使患肢外形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缩短。
(3)骨擦音或骨擦感症状:骨折后,两骨折端相互摩擦时,可产生骨摈音或骨擦感。
依据骨折前骨组织是否正常来鉴别:
1.外伤性骨折:骨结构正常,因暴力引起的骨折,称之为外伤性骨折。
2.病理性骨折:病理性骨折不同于一般的外伤性骨折,其特点是在发生骨折以前,骨本身即已存在着影响其结构坚固性的内在因素,这些内在因素使骨结构变得薄弱,在不足以引起正常骨骼发生骨折的轻微外力作用下,即可造成骨折。
来源资料:《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 第2期
检查螺旋形骨折要进行骨与关节MRI检查、骨显像、骨骼视诊等检查:
骨与关节MRI检查是使用MRI对骨和关节进行扫描,用于观察骨内状况,确诊相关疾病。髋关节及肩关节常规取冠状面和横断面T1WI、T2WI,髋关节注意成像时两侧对称,必要时加扫矢状面。膝关节、上臂及小腿常规取冠状面和矢状面成像T1WI、T2WI,注意尽量与肢体平行,必要时加扫横断面。
骨显像对骨肿瘤、骨转移肿瘤诊断比X线片检查可早3~6个月,但要注意本法是高灵敏度、低特异性。
骨骼视诊是医生用自己视觉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观察和检查,揭示机体正常和异常征象的临床诊断方法。首先观察神志、面色、营养、发育、体型、肤色、皮温、出汗程度以及色素斑、静脉怒张程度,并且观察创面的肉芽、分泌物及周围组织情况。然后静态观察从前面、侧面、后面、站位、坐位、卧位,观察躯干及肢体的轴线、夹角、生理弯曲有无异常和畸形,两侧是否对称。 最后动态观察上肢梳头、打结、解扣等动作。躯干及下肢在站立、行走、伸屈、旋转、下蹲、跑跳时的姿势及步态。
来源资料:《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5年 第4期
治疗骨折的最终目的是使受伤肢体最大可能的、最大限度的恢复其功能。因此。在骨折治疗中,其复位、固定、功能锻炼这三基本原则十分重要。
第一步、复位:是将骨折后发生移位的骨折断端重新恢复正常或接近原有正常位置,以重新恢复骨骼的支架作用。复位的方法有闭合复位和手术复位、外固定架复位。
第二步、固定:骨折复位后,因为其不稳定,容易发生再移位,因此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将其固定在满意的位置上,使其逐渐愈合。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固定支架、牵引制动固定等,这些叫外固定。如果通过手术切开上钢板、钢针、髓内针、螺丝钉等,就叫内固定。
第三步、功能锻炼:通过受伤肢体肌肉收缩,增加骨折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肌肉萎缩,通过主动或被动活动未被固定的关节,防止关节粘连、关节囊挛缩等,使受伤肢体的功能尽快恢复到骨折前的正常状态。
预防螺旋形骨折:
1、宜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宜吃富含钙磷元素的食物、宜吃膳食纤维类食物。
2、忌吃油腻的食物,如肥肉、猪油、羊油、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条、花椒、生蒜、忌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如年糕、米粑、米糕。
来源资料:《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9年 第11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