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症状 > 发烧

发烧

  • 别名:发热
  • 患病部位:全身,血液血管、中枢神经系统
  • 所属科室:内科、儿科,呼吸内科、小儿内科
  • 细分症状:急性发烧、长期发烧、反复发烧
  • 相关疾病:新生儿肺炎、感冒、食物中毒、小儿慢性骨髓炎
  • 相关检查:血常规检查、肝功能检查、尿常规检查、体温测量
  • 相关药品:连花清瘟胶囊、小儿感冒颗粒、通宣理肺丸、小儿氨酚烷胺颗粒
  • 相关症状:流鼻涕、鼻塞、食欲减退、头痛、头胀、恶心、呕吐、腹泻

1发烧症状描述

症状描述

  发烧又称发热。是指人的体温超过正常范围,当口腔温度超过37.3℃或直肠温度超过37.6℃,昼夜间波动超过1℃时即为发热。

  发热是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性防御反应,是患病时所要表现的症状,其原因可能是感染(细菌、病毒、寄生虫)的结果,也可以是组织损伤、炎症、移植排斥反应、恶性病、肿瘤的继发性后果。有时女性在经期或排卵期也会发低热。


来源地址:http://www.100md.com/html/DirDu/2005/06/28/62/83/81.htm

2发烧症状起因

  发烧(发热)的具体原因如下:

  1、长期“不明原因”的发热

  长期发热的病因在不同年代和不同地区有所不同,但主要的有感染、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三大类,大约占长期发热病因的90%。

    感染引起最为常见,目前恶性肿瘤引起发热的比例有所增加,在中国主要是原发性肝癌、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白血病等,而结缔组织病则主要是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类风湿病等。

  (1)感染:如粟粒性结核与播散性结核;伤寒与副伤寒;败血症与感染性心内膜炎;肝脓肿;胆道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腹腔内脓肿等。正因为感染时导致长期发热的最主要原因,所以任何一个长期发热的病人都首先要考虑是否有感染病灶。

  (2)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癌;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白血病;肺癌;肾癌;结肠癌等。对于年纪较大的中老年人,不能忽略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尤其是合并近段时间消瘦史的时候。

  (3)结缔组织病:成人少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变应性亚败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皮肌炎等。

  (4)其他:肉芽肿性肝炎、药物热、假热、体腔积血等,及一些内分泌性疾病,比如甲亢。

  2、超高热

  超高热是指发热超过41°C以上,主要见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有以下原因:中暑或日射病;脑部疾病(严重脑外伤、脑出血、脑炎、脑肿瘤等);输血、输血污染引起严重热原反应与败血症;麻醉药引起的恶性高热;临终前超高热等。

  3、反复发热

  几乎所有引起感染的疾病都可引起反复发热,但以下列疾病较为多见:传染病(疟疾、回归热、黑热病、布氏杆菌病、伤寒复发等);细菌性感染(间歇性胆管热、泌尿道感染、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等);肿瘤(淋巴瘤引起反复发热与周期热)。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发烧

3发烧症状诊断/鉴别

  发烧的诊断标准如下:

  发烧是指致热原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形。

  正常人体温一般为36~37℃,成年人清晨安静状态下的口腔体温在36.3~37.2℃;肛门内体温36.5~37.7℃;腋窝体温36~37℃。

  按体温状况,发热分为:低热:37.4~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来源地址:http://www.med66.com/new/201209/wx201209037347.shtml

4发烧症状检查

  发烧的检查项目如下:

  1、血常规检查:一般取用末梢血检查,如指尖、耳垂部位的血。在经过血液细胞分析仪器,电脑报告结果,此项目已成为检查病人的一个惯例,所以称之为血常规。它的意义在于可以发现许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诊断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反应骨髓的造血功能等。

  2、体温测量:体温测量是诊断疾病时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口腔测温,腋下测温和肛门测温三种。体温测量可以用于临床疾病的预防、诊断。需要检查的人群自己感觉忽冷忽热、全身发红、发热的人群;血糖过低的人。

来源地址:http://www.med66.com/new/201210/gl201210109672.shtml

5发烧治疗/预防

  宝宝发烧的中药治疗方法:

  1、发烧初起:首先要根据最近发生的事情判断原因,可能与着凉、受热、吃多伤食、流行病、婴儿急疹等有关,很多并不需要特别治疗。发烧说明身体还有一定免疫能力,这时候千万不能退烧,要用辅助身体散热、提高免疫力、去毒化积的方法治疗。

  散热:用温水(与体温同)擦身,也可以用温毛巾绑两个小腿,15分钟一换。

  用食物散热:葛根、葱白(含根须)、生姜煮红糖水可以解表发汗,适用于寒症,但不能用于热症发热。

  提高免疫力:补充维生素、益生菌。

  去毒化积:中药消积泻毒能很好退烧,推荐王氏保赤丸,发烧初起按量服用,对多数发烧有效。也可以根据风热或风寒情况用金银花、藿香、板蓝根等感冒药清热。

  2、发烧中期:发烧38到39之间是免疫力活动最强的时期,这时候不要用药物退烧,采用物理降温法最好。同时应当去看医生,密切关注是否有其他症状发生。特别小心不要让医生随便用药(这点只是根据现状而提)。

  如果用药,家长需记住,抗生素只是对细菌有效,而发烧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如病毒等。如果可以用中药双黄连、板蓝根等对消炎和杀毒都有效果,这时候吃健儿清解液也可以起到健脾退烧的效果。最重要的是必须多喝水,最好看中医。

  3、高烧:发烧39.5度以下是安全温度,超过39.5就很容易上升,容易引起惊厥反应,超过41度有可能对大脑造成损害。

  物理降温:温水擦拭,2岁以上高烧可以用酒精(普通情况不要用酒精)加温水擦拭,控制体温在39.5左右。

  用退烧药:注意不可常用,退烧药会麻痹中枢神经系统,3岁以上的宝宝可以用柴胡针退烧,三岁以下不要用肌肉注射治疗。

  中药灌肠:中药灌肠只有大型中医院可以做,主要是控制温度发展,去毒化积,直接用药,提高药物吸收能力。

  抗生素和抗病毒药:如果使用这类药物治疗,首先要做细菌培养,一般细菌培养要24小时,所以在去医院治疗,就要先做,不要等到病情严重再做。目前只有30%的医生在使用抗生素前做培养,家长要特别提醒,以免不必要地使用抗生素或广谱抗生素。同时要注意一旦使用抗生素,之后2-8小时内一定补充益生菌,保证消化系统健康。

  发烧的预防措施:

  1、加强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提高免疫力。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提高免疫力的药物。

  2、气候转变时及时增减衣服,防止过冷或过热。

  3、流行期间少带小儿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4、经常开窗,流通新鲜空气。衣着要凉爽透气,切忌采用捂被子发汗。

  5、及时接受预防注射,减少传染病发生。

来源地址:http://www.100md.com/html/DirDu/2007/08/25/49/30/17.htm

6发烧预防

  多多的喝水,尤其是包含矿物质的水。避免摄入咖啡因和酒精,定期的向医生询问自己的身体状况,如何能够提高我们的抵抗力,来防御流行病对我们的侵袭。在容易发烧的季节里免受困扰。

  如果你的家里有婴儿,在炎热的夏季里,你需要凉爽的空气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家里有很小的孩子或者是婴儿,建议大家不要开空调。因为空调会对孩子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你既想达到凉爽的效果,又怕对婴儿造成伤害,不防试着把所有的窗户都打开,在最主要通风的几个窗口挂上湿毛巾,这样做会使婴儿避免粉尘的污染。健康的成长。

  在高温度的天气下,老人和孩子是最容易受到影响的。在这种天气下最重要的是防止屋内温度上升。最好是保持百叶窗开着,避免阳光直接的照入屋子内。而且那样还会使空气流通。等到了晚上,没有阳光的时候,把窗户大开,让大量的凉爽空气进入到室内,使空气流通。这样才能够避免老人或者孩子中暑,发烧。夏天很多人都爱流汗。多喝水补充水分,以免身体内多种微量元素的缺失。

  流动空气真的会改善您身体的抗病能力,但是您的家里一些电器会产生一定的热量,所以在不必要用的时候可以关闭一些。还有在购买电器的时候尽量不买一些廉价的,因为廉价的电器会散发出更多的热量。

  教您一些简单的方法来避免在炎热的季节受发烧感冒的困扰,您可以在家里摆上几盆植物,来增加空气的湿润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和家用电器如微波炉,电脑和灯光所产生的热量相互抵消。我们尽量不要去使用空调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也为了地球上整体的空气质量,因为我们在家中使用空调的同时,排除的是热气,这些热气到了外面会使本来就炎热的夏季变得更加的燥热。

  如果您的家中有老人,在夏季要不经常的量他们的体温,如果温度超过37.9摄氏度的话就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了。因为人到了老年时期的温度通常都是比年轻人低的,他们体内的代谢变慢了,身体的温度也会随之下降。所以,37.9度这个体温就是相当高的了,一定要及时的为老人就医。

  夏季不仅炎热而且漫长,最热的是很大概是7,8月份。所以在这两个季节里,消暑也是非常关键的。那么用什么方法呢?我们都知道,饮食消暑是从内到外的,也是最实用的一种方法。绿豆汤是一个很好的消暑食品,尤其是冰过的。不过不要给老人喝太凉的。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发烧症状描述
2发烧症状起因
3发烧症状诊断/鉴别
4发烧症状检查
5发烧治疗/预防
6发烧预防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